一、关于“古代驿站”的古诗有哪些《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3.《商山早行 》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4.《寓蓬莱馆》 【宋】陆游 朱门高柳画桥南,掠面风埃喜解骖。 霁日偶逢春盎盎,野人不惯屋潭潭。堂中剩喜簪裾集,楼上时闻鼓角酣。 明发扁舟觅归路,趁时吾欲事农蚕。 5.《送崔判官还扬子》 【唐】皎然 轻传祗远役,依依下姑亭。 秋声满杨柳,暮色绕郊垧,烟水摇归思,山当楚驿青。 第一首诗词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 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作者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译文 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 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 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 二、关于驿站的古诗句1、《望驿台》望驿台 唐代: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扑地花 一作:铺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释义: 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碧柳;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落红满地。 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2、《蓝桥驿见元九诗》 唐代: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释义:蓝桥驿春雪飘飘当初你归来之日,秦岭上秋风飒飒如今我离去之时。每到达一个驿站我都要首先下马,沿墙绕柱东看西樵寻找你的题诗。 3、《清商怨·葭萌驿作》 宋代:陆游 江头日暮痛饮。乍雪晴犹凛。山驿凄凉,灯昏人独寝。 鸳机新寄断锦。叹往事、不堪重省。梦破南楼,绿云堆一枕。 释义:日落江边,黄昏时分,任情畅怀八九饮,初雪放晴,寒气袭袭天还冷。小小驿站深山中,显得分外凄凉冷清,灯昏昏,孤零零,一人独睡进梦境。新近情人寄来织机上段锦,决绝意分明,怎么忍心再回忆旧日款款柔情。南楼同枕美梦今惊醒,当初枕上堆云黑发、妩媚乌鬓,再难寻。 4、《南柯子·怅望梅花驿》 宋代:范成大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近木兰舟。 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释义:惆怅的望着梅花驿,专注的看着开有燕子花的绿洲。祥云下面有高楼大厦,可惜高楼不是用木兰木做的。想用缄帛写信可是离传信者很遥远无从寄信,于是秋叶都红了也还没写。想借助江水寄托离愁别绪,可是江水是向东流的哪里能够流向西边呢? 5、《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三、有关“驿站”的古诗词有哪些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卜算子·咏梅》陆游2、靖安宅里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望驿台》白居易3、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商山早行》 温庭筠4、古驿萧萧独倚阑,角声催晚雨催寒。--《寓蓬莱馆》 陆游5、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 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鹧鸪天》 葭萌驿作·七之二6、不须候吏沙头报,驿站悬知是古城。 --《古城驿》储巏7、乱山云雾迟前路,驿站河桥咽断流。--《自贵阳至毕节途中有感》谢龙升8、依稀长安驿,萧条都尉城。 --《从驾祀麓山庙诗》阳慎9、夜色临城月,春寒度水风。--《同使君宿大梁驿》灵一10、树向秦关远,江分楚驿孤。 --《自义亭驿送李长史纵夜泊临平东湖》皎然11、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皎然12、烟水摇归思,山当楚驿青。 --《送崔判官还扬子》皎然13、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卜算子·咏梅》陆游14、两处春光同日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 --《望驿台》白居易15、虽然行李别,且喜语音同。--《同使君宿大梁驿》灵一。 四、有关"驿站"的诗句有哪些1.《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望驿台》 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 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 居人思客客思家。 3.《商山早行》 温庭筠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4.《寓蓬莱馆》 陆游 古驿萧萧独倚阑,角声催晚雨催寒。残年遇合应无日,犹说新丰强自宽。 5.《鹧鸪天》 葭萌驿作·七之二 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 五、关于驿站的诗句漂泊是无根无意的流浪 流浪是有根有意的漂泊 或许是一种逃避 或许是一种 开拓 其实源于驿动的性格 最初的清浊水域 爱恨山野 以及陌生的城池 和村落 微熟的树木与花朵 一一叩访之后作别 心路有如枫叶的脉络 沐浴过传奇的佛光 速滑过哲学的 冰河 而梦境唯一的梦境 舞蹈过传说美丽的圣火 也历经歌者唇畔旋涡 诗人额谱坎坷 以及崎岖的走钢丝者 崎岖的车祸 和看客 纷纭众说的沼泽与诱惑 漂泊的 眼眸 流浪的脚踝 一直没有闭上和停下 一直在途中 在萨克斯风中。 六、古代驿站好听名称古代物流话驿站 本站作者:进言 编辑:关山 物流始终伴随着人类的历史由古至今,谈到古代的物流不免要提及到驿站。驿站简单讲是古代接待传递公文的差役和来访官员途中休息、换马的处所,以后功能逐步有所扩展,最后被新生事物取代。辽宁地区出现文字记载的驿站是在唐朝。宋代人著的《五经总要》中曾提到过唐代的营州道上所设的驿站:“因受(今朝阳市)东百八十里,九递至燕郡城(今义县),自燕郡城东行,经汝罗守捉(今北镇),渡辽河十七驿至安东都护府(今辽阳市)约五百里”。这里所说的九递十七驿虽无具体站名,但可以知道唐代驿站的设置已经达到了辽东。到了辽代,中京大定府至东京辽阳府之间设置了驿站,有十四处驿馆。到金代时,则在上京会宁府至燕京之间,沿辽西傍海道设置了驿站。为了适应军事需要,加强通信联络,金效仿宋王朝在辽宁地区建有的递铺。递铺一般建在有驻军的主要交通线附近,好像一个方形的小堡,四角插着黑旗。铺与铺之间的距离一般在十里左右,每部有四人,管理非常严密,具有军事性质。这时的递铺和驿站归朝廷统属兵部领导。驿站按照朝廷所规定的标准供应给过往官员的食宿和车马。 到了元王朝,由于疆域辽阔,发展交通,强化了驿站制度,这也成为它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这时驿站也叫“站赤”,实际“站赤”是蒙古语驿站的译音。 到了明代除开通沈阳至旅顺的驿站外,在其它干线道路上均设置了驿站。这与元代只在两条大干线上设驿站是不同的。在明代还设立了递运所,这些独立与驿站,专门从事货物运输的组织,其主要任务是预付国家的军需、贡赋和赏赐之物。由各地卫所管理。递运所开始设于洪武元年(公元1376年),它的设置,是明代运输的一大进步,使货物运输有了专门的组织。明代陆路运输,基本上是采取定点和接力的方法。因此,递运所除担负驻地指定运输路线的任务外,还要做好海、河运输的集散工作。 清顺治帝入关后,建都于北京,称原来的都城盛京为留都。盛京在全国仍然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盛京驿站也与其他省不同。驿站分驿、站、铺三部分。驿站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官府物资的运输组织。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为军事系统所专用。铺由地方厅、州、县政府领导,负责公文、信函的传递。盛京驿站基本上是沿袭明代驿站设置,,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而是根据交通状况而定。铺递用以传递公文。凡州县往来公文,都由铺递传送。盛京的铺递遍布全区。 驿站使用的凭证是勘合和火牌。凡需要向驿站要车、马、人夫运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邮符”,官府使用时凭勘合;兵部使用时凭火牌。使用“邮符”有极为严格的规定。对过境有特定任务的,派兵保护。马递公文,都加兵部火票,令沿途各驿站的接递如果要从外到达京城或者外部之间相互传递的,就要填写连排单。公文限“马上飞递”的需要日行三百里。紧急公文则标明四百里、或者五百里、六百里字样,按要求时限送到。但不得滥填这种字样。驿站管理至清代已臻于完善,并且管理极严,违反规定,均要治罪。到了清代末期由于有文报局的设立开始与驿站相辅而行,继而废除了驿站,同时有文报局专司其事,以后又设邮政,而文报局也逐渐废止。 驿站在我国古代运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讯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驿站担负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特定的网络传递与网络运输。我国古代驿站各朝代虽形式有别,名称有异,但是组织严密,等级分明,手续完备是相近的。封建君主是依靠这些驿站维持着信息采集、指令发布与反馈,以达到封建统治控制目标的实现。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局限,其速度与数量与今无法相比,但就其组织的严密程度,运输信息系统的覆盖水平也不亚于现代通讯运输。可以说那时的成就也是我们现代文明的基础的一部分。驿站与当今的邮政系统、高速公路的服务区、货物中转站、物流中心等等,是否有异曲同工之美? 从沈阳市的历史发展来看,它就是由古代驿站起家,逐步进化到当代这样一个大都市,我们不能忘记千余年的历史,在我们的身里身外到处有着古人的印记,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古代的优秀遗产,传承文明,扬长避短,为弘扬优良历史,开拓新世纪,多下苦功夫,赢得社会的新的与日冰雪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