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累关于爱国的诗句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 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 徐锡麟《出塞》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孟子及其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 陆游《病起书怀》 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 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二》 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9.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 岳飞《满江红·写怀》 10.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 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11.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12.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 于谦《立春日感怀》 13.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 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2.对旧中国所受屈辱的有哪些句子可以表示1屈辱史的起源2屈辱史的4大主要…3不平等条约一览表4中国政府以及大…5教训与启示6新中国的辉煌屈辱史的起源1838年12月,林则徐奉命赴广州查禁鸦片,迫缴鸦片237多万斤,1839年6月3日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英国资产阶级以保护鸦片为名,于1840年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签订了可耻的城下之盟---《南京条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1843年英、清又签订了《虎门条约》。 从此,中国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4年美、法两国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1854年和1856年英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借口“马神甫”事件在1856年发动侵华战争,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清又与英、法、俄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再次侵华,咸丰逃,英、法抢劫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纵火焚烧。 中国人民100多年用心血建筑的园林化为废墟。1860年10月,清又和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沙俄迫清签订了《瑷珲条约》,侵占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大的获利国。 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895年清、日签订《马关条约》。从此,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中、德签订了《中德胶澳租界条约》,1901年,八国联军、比利时、西班牙、荷兰又与清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从鸦片战争起,中、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协定共一千多条。 从此,我国的锦绣山河分割得支离破碎,漫长的海岸线没有一处是自己的港口,帝国主义强盗在中国的土地上为所欲为。这是旧中国的遗产---一部屈辱的历史。 屈辱史的4大主要事件一、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文明的英国”向“野蛮的中国”贩卖毒品,每年约45000万箱毒品运入国内,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危机,引起中国人民极大愤慨,清政府派林则徐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毒品,人民无不称快。英政府正式派兵侵略中国,48艘舰船和数千英军入侵广东、进犯厦门、浙江,攻陷定海,继而天津大沽口,直至陈兵南京城下。 清政府大为惊慌,向英军乞和,英国趁机提出割地、通商、赔款要求,签订了《虎门条约》和《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当时拥有百万大军的清帝国在本土作战,居然败给了数千英国远征军。二、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攻占了中国首都,火烧了“圆明园”。 清政府随后与俄国签订了《瑷珲条约》,割让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又于英、法、俄、美签订了《天津条约》,开放了数个通商口岸,割让了九龙,赔偿了数千万两白银。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上大大向前滑行了一步。 三、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对中国窥视已久,看清政府无能,决定对华宣战,先后占领了东北安东、凤凰城、金州、大边和旅顺。随后在山东半岛登陆,进犯威海卫。 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赔款2.35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日本4年多的财政收入,结果使日本一夜暴富。时任日本内阁大臣说:“在这笔赔款以前,日本财政根本料想不到会有好几亿白银收入。 一想到有2.3亿白银滚滚而来,政府顿觉无比富裕。”日本就是依靠这笔赔款,打下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国力强盛的基础。 随后,清政府又与德、奥、俄等12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在北京划定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向德、日谢罪等。《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 四、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日本侵略中国得到巨大好处后,为了摆脱国内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经济矛盾,于1931年,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由于**执行“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全部陷落。1935年,日军又向华北发动了新的侵略,1937年7月7日,在芦沟桥向中国驻军发动进攻,从此,全国性的抗日斗争爆发。 华北大片国土落入敌手。不到一年,华东和华中地区相继沦陷,10月25日武汉失守,国民党政府从武汉迁往重庆。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华南,10月21日广州沦陷。仅一年零三个月,日军就侵占了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 历史上,中华民族虽然多次遭受外强入侵,但每到历史的危急关头,总有千千万万仁人志士,凭着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舍小家,顾大家,抛头颅,洒热血,誓死抵抗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林则徐领导的销烟运动,给英军以沉重打击;广东三元里人民群众奋起杀敌,立誓“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充分表现了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甲午海战,我北洋水师广大官兵不畏强敌,奋勇战斗;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与部分清军并肩作战,重创了侵略者;抗日战争中,以**为首的**实行了正确的抗日民族的一战线政策,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游击队,英勇奋战,取得了抗。 3.揭露中国当代一些丧权辱国的小说名字叫什么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强烈推荐,掌阅可以看免费的,下面的也是) 官场现形记(记载混乱,看很多遍才能记清楚人际关系) 老残游记(国际知名度很高,但是我不喜欢,大约浅显一点的老外能理解,所以这本书被译成英法德日等等很多语言版本) 儒林外史(开头还可以,越到后面越无聊,如果不是因为看过范进中举这一篇,我都不想看完) 孽海花(只看了个开头看不下去了) 还有一点不是你想要的,但是推荐看一下,子不语,夜谈随录,剪灯新话,这些都比聊斋志异写的好多了。倡优大学士纪晓岚 额,看错标题了,丧权辱国不在当代,只有螨清才喜欢跪舔洋人,尽中国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慈禧。。。还有参拜靖国神厕认日本人为祖的溥仪。。。这是晚清,螨虫吹嘘的康乾盛世。 康熙时期签订尼布楚条约,当时八百多没有后援没有补给的哥萨克人,让螨清打了大半年才惨胜,胜了以后还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汉人戴梓发明了28发连发火枪,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结果康熙怕汉人掌握火器,直接流放戴梓全家,这是康熙。 乾隆时期唯一能吹的就是从南美进口了红薯玉米等高产粗粮,所以当时中国人口增加。乾隆一生作诗四万余首,没有一首能叫做诗的,而且乾隆大兴文字狱,无数汉人被抄家,流放,砍头。还让倡优大学士纪晓岚搜集中国古籍,如果说康熙是个阴险的小人篡改历史,乾隆就是个暴君,直接焚毁无数中国古籍 4.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英舰“汉华丽”号)中英《南京条约》 1. 割香港岛给英国2. 赔款2100万元3.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4. 取消旧的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5. 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1843年7月22日(道光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通称《五口通商章程》)内容:1. 压低关税,进口货物的税率定为5%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低税率的国家之一,海关从此也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2. 领事裁判权,英国侨民在中国犯刑事罪时,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处理 中国的司法权遭到破坏,外国人可在中国为非作歹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简称《虎门条约》《中英善后条约》)1. 片面最惠国待遇。 今后中国与任何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出让新的权益时,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2. 可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建立租界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二八)中美《望厦条约》美获得了扩大的领事裁判权,规定不但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华发生的一切诉讼,“中国官员不得过问”。并扩大了关税协定权,规定中国要变更关税税则,必须取得美国的同意1844年10月24日(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法国专使刺萼尼,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持号)中法《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共36款,附有《海关税则》。 条约规定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1846年2月(道光二十六年正月),清政府被迫宣布解除1724年(雍正二年)公布的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教的禁令。 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中俄《瑷珲条约》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1858年6月13(咸丰八年五月三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中俄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定立的不平等条约,共十二款1. 俄国得以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等七处口岸通商,若他国再有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2. 俄国得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并派兵船在这些口岸停泊3. 俄国东正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4. 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实际上是要借此侵占中国领土5. 日后中国若给予其他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1858年6月18日(咸丰八年五月初八)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在天津签订《中美天津条约》(原称《中美和好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共三十款。 1. 清政府倘准许其他国家公使驻北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2. 增开潮州、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潮州口岸设在汕头3. 耶稣教教士得自由传教4. 扩大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其他国家的特权,“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国得“一体均沾”5. 确定领事裁判权。 1858年6月26日(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中英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共五十六款,附有专条。1. 英国公使得住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增开牛庄、登州、台湾(台南)、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牛庄口岸设在营口,登州口岸设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2. 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3. 英国人得住内地游历、通商4. 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5. 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修改关税税则6. 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7. 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 1858年6月27日(咸丰八年)(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中法天津条约》(原称《和约章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共四十二款,另订《和约章程补遗》六款。1. 法国公使得住北京2. 增开琼州、潮州、台湾(台南)、淡水、登州、南京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登州口岸设 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并在各口设领事官3. 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法国人得往内地游历4. 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5. 法国兵船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6. 中国给法国赔款银200万两。 1858年11月8日(咸丰八年十月初三)(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上海签订)《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又称《中英通商章程》)《中英天津条约》 的补充条款。共十款,附有《海关税则》。 1. 海关聘用英人2. 海关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3. 洋货运销内地,只纳子口税百分之二。 5.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英舰“汉华丽”号) 中英《南京条约》 1. 割香港岛给英国2. 赔款2100万元3.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4. 取消旧的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自由交易5. 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1843年7月22日(道光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五)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通称《五口通商章程》) 内容:1. 压低关税,进口货物的税率定为5% 中国成为世界上最低税率的国家之一,海关从此也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2. 领事裁判权,英国侨民在中国犯刑事罪时,由英国领事根据英国法律处理 中国的司法权遭到破坏,外国人可在中国为非作歹1843年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十五) 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简称《虎门条约》《中英善后条约》)1. 片面最惠国待遇。 今后中国与任何国家签订不平等条约出让新的权益时,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2. 可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建立租界1844年7月3日(道光二十四年五月二八) 中美《望厦条约》美获得了扩大的领事裁判权,规定不但中国人与美国人之间,而且美国人与其他外国人在华发生的一切诉讼,“中国官员不得过问”。并扩大了关税协定权,规定中国要变更关税税则,必须取得美国的同意1844年10月24日(道光二十四年九月十三)(法国专使刺萼尼,两广总督耆英在停泊于广州黄埔的法舰阿吉默持号) 中法《黄埔条约》(又称《中法五口贸易章程》)法国侵略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共36款,附有《海关税则》。 条约规定除取得英美两国在条约中规定的侵略权益外,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1846年2月(道光二十六年正月),清政府被迫宣布解除1724年(雍正二年)公布的禁止天主教在华传教的禁令。 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 中俄《瑷珲条约》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1858年6月13(咸丰八年五月三日)(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国驻华公使普提雅廷在天津签订) 《中俄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定立的不平等条约,共十二款1. 俄国得以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台南)、琼州等七处口岸通商,若他国再有在沿海增开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2. 俄国得在中国各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并派兵船在这些口岸停泊3. 俄国东正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4. 中俄两国派员查勘“从前未经定明边界”实际上是要借此侵占中国领土5. 日后中国若给予其他国家以通商等特权,俄国得一律享受。1858年6月18日(咸丰八年五月初八)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美国驻华公使列卫廉在天津签订 《中美天津条约》(原称《中美和好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以调停为名诱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共三十款。 1. 清政府倘准许其他国家公使驻北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2. 增开潮州、台湾(台南)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潮州口岸设在汕头3. 耶稣教教士得自由传教4. 扩大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即清政府给其他国家的特权,“无论关涉船只海面、通商贸易、政事交往等事情”,美国得“一体均沾”5. 确定领事裁判权。 1858年6月26日(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 《中英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共五十六款,附有专条。1. 英国公使得住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增开牛庄、登州、台湾(台南)、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牛庄口岸设在营口,登州口岸设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2. 耶稣教、天主教教士得自由传教3. 英国人得住内地游历、通商4. 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5. 中英两国派员在上海举行会议,修改关税税则6. 中国给英国赔款银400万两7. 确定领事裁判权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 1858年6月27日(咸丰八年)(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 《中法天津条约》(原称《和约章程》)。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法国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 共四十二款,另订《和约章程补遗》六款。1. 法国公使得住北京2. 增开琼州、潮州、台湾(台南)、淡水、登州、南京为通商口岸(后来开埠时,登州口岸设 在烟台,潮州口岸设在汕头),并在各口设领事官3. 天主教教士得入内地自由传教;法国人得往内地游历4. 凡中国与各国议定的税则、关口税、吨税、过关税、出入口货税,法国都可“均沾”5. 法国兵船可以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停泊6. 中国给法国赔款银200万两。 1858年11月8日(咸丰八年十月初三)(清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上海签订) 《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又称《中英通商章程》)《中英天津条约》 的补充条款。共十款,附有《海关税则》。 1. 海关聘用英人2. 海关对进出口货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税3. 洋货运销内地,只纳子口税百分之二点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