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老师的诗句有那些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 圣人无常师。 -----韩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 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2.形容老师的诗句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 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容颜不再。长夜独自吟诗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莱山离这儿不算太远,却无路可通,烦请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此诗即其中一首。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3.龚自珍描写老师的诗.17921《已亥杂诗》中第五首,“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作者从小就在北京读书,又在北京考中进士做官,北京是他的第二故乡,是他的理想所在.现在,他被迫离京,心情是多么复杂呀!黄昏日落的惨淡景象,天涯海角的遥远距离,使他的离愁更加浩大而沉重了.诗的后两句,诗人将笔锋一转,即景抒情,表达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多么新奇的诗句.在古人眼里,凋谢飘零的落红,总是引起叹息和伤感的“无情物”;然而作者却看到它有情的、积极有为的一面,用来比喻辞官归隐的自己,表现一种不甘自弃、继续奋斗的精神,表明要在退出官场后仍然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 4.形容“老师”的诗句有哪些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代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赞美老师无私奉献为了教育事业牺牲了自己的一生的高尚品质。 2、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现代陶行知《教育》 人来到世上就是为了做一件事,付出自己全部的真心,不要任何回报。 表达了一种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这是教育名言,尤指老师把爱撒向学生,而不带有任何功利的意思。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译文: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表现了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代罗隐《蜂》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表现了老师背后的默默无闻,为学生操劳。 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宋韩愈《师说》 老师是传授道理,传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代杜甫《春夜喜雨》 注释:好雨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赞美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体贴入微,但是却是潜移默化的,让你默默地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