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陆游写的《过小孤山大孤山》的名句有哪些八月一日,(船)经过烽火矶。南朝以来,从武昌(今鄂城)到京口,都设置了很多(报警的)烽火台,这座山应该是其中之一。从船上看山,只是见到高耸的山峰罢了。等到抛锚停船后,(我)走过山下,(看到)岩石镶嵌在洞穴里,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不大一样。又有一块巨石,与烽火矶不相连。高峻雄伟地拔地而起,高约一百多尺,有红藤绿蔓蒙络在它上面,象宝石镶嵌的屏风。这一天,风平浪静,船走得很慢,又因为深秋,江水较浅,所以能看到这里的一切美景,(正象)杜甫所说的“幸有舟楫迟,得迟所历妙”。经过澎浪矶、小孤山,这两座山东西相望。 小孤山属于舒州宿松县,山上有兵戍守着。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但从峭拔秀丽上看,都不能和小孤山相比。从几十里外看去,小孤山碧绿的山峰高高耸立着,直插云霄,已经不是别的山可以相比的了。越近(看)越秀丽,冬天,夏天,晴天,雨天,姿态变化万千,确实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只是(山上的)庙宇太荒凉残破了,如果再增加些楼台亭榭,与山光水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了。庙在西边山脚下,匾额上写着“惠济”二字,(里面供奉的)神叫“安济夫人”。绍兴初年,魏国公张浚从湖南回来,曾经修缮过,有座碑记载了这件事。又有另一座庙在澎浪矶,在江州彭泽县境内,三面临着长江,山的倒影映在水中,也是一处名山胜景。船过澎浪矶,即使无风,浪也很大,澎浪矶大概因此而得名吧。 古人有诗:“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传说的人说小孤山的庙里有彭郎像,澎浪矶庙里有小姑像,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天晚上,(我的船)就停在沙夹,距小孤山大约一里远。天下着雨,(我)又乘小艇到小孤山的庙中浏览。向南远望,彭泽、都昌一带山峦,烟雨迷茫,沙鸥和白鹭时隐时现。登山临水浏览名胜可算登峰造极了,徘徊了很长时间才回去。刚到庙门口站着,有一只健美的老鹰正在追逐水鸟,掠过江面东南方向飞去,非常壮观。守庙的人说,山上栖息着很多老鹰。 第二天早晨,(船)行不到二十里,忽然风起云涌,(于是)急忙系上揽绳。不一会儿,天又转晴,(船又)继续前行。泛舟到彭蠡口,四面望去,没有边际,这时我才领会李白“开帆入天镜”这句诗的妙处。这时才看到庐山和大孤山。大孤山的样子象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很有几块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茫茫无际的江水,远望它象浮在水面上一样,也是一种奇观呀!长江从湖口分出一支成为南江,是江西路一带水域。(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江水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的水合流处象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晚上到达江州,州府设在德化县,就是唐代的浔阳县。柴桑、栗里,都属于江州地面;南唐时由奉化军管辖,现在是定江军。岸上的土是红色的,象墙一样起直立着,东坡先生所说的“舟人指点岸如赪”,说的就是这个。(船)停泊在湓浦口,水也是很清的,不和江水相混。从七月二十六日到今天,前后才六天,其中有一天因为风阻(船)不能行,实际用了四天半的时间,逆水而上,航行了七百里。 2.关于孤山的诗(林靖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 宋代杨万里的那首“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动人的诗句,真可谓西湖咏荷诗中的千古绝唱了! 古时的白乐天守杭时有:“绕郭荷花三十里”之句。 古人又把荷花比作光彩照人的美女,称之:“红白莲花开共塘,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 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西湖”,足可见其对西湖的眷恋之情。 唐朝诗人张á的《孤山诗》,由于诗中有“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等诗句 3.找关于“孤山二字有关的诗词孤山寺北贾亭西---《钱塘江春行》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已闻名遐迩,唐诗人白居易有“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运脚低”,明代凌云翰有“冻木晨闻尾毕浦,孤山景好胜披图”的佳句。 古人有诗曰:“人间蓬莱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孤山碧波环绕,山间花木繁茂,亭台楼阁错落别致,是一座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的立体园林。 元朝朱一冯的《游孤山》,诗云: 翠微百尺涌江头,蹑屐扪萝快此游。 石磴陡悬苔缝合,梵钟遥度鸟声幽。 千帆影外群山拱,万里流中一柱浮。 薄暮月明天似水,坐来凉气侵高楼。 4.描写“鄱阳湖”的诗句有哪些1.泛鄱阳湖 唐代:韦庄 四顾无边鸟不飞,大波惊隔楚山微。纷纷雨外灵均过, 瑟瑟云中帝子归。迸鲤似棱投远浪,小舟如叶傍斜晖。 鸱夷去后何人到,爱者虽多见者稀。 2.春过鄱阳湖 唐代:贯休 百虑片帆下,风波极目看。吴山兼鸟没,楚色入衣寒。 过此愁人处,始知行路难。夕阳沙岛上,回首一长叹。 3.移饶州别周使君 唐代:徐铉 正怜东道感贤侯,何幸南冠脱楚囚。睆伯台前收别宴, 乔公亭下舣行舟。四年去国身将老,百郡征兵主尚忧。 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 4.《鄱阳湖》 年代: 宋 作者: 周弼 鄱阳湖浸东南境,有人曾量三十六万顷。 我昔乘槎渤澥间,眇视天溟坎蛙井。 浪何为而起於青云之底,日何为而碎於泥沙之里。 太极初分一物无,天水相包若鸡子。 扬澜可供李白青州杓,彭蠡付与卢敖洗龟壳。 斗大孤山没处藏,斸取来搘鼎铛脚。 胸中八九吞云梦,似此蹄涔亦何用。 安得快意大荒之东东复东,指麾鱼鳖骑苍龙。 5.《舟次西径》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 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 5.写鄱阳湖的诗句舟次西径 宋 杨万里 夜来徐汊伴鸥眠,西径晨炊小泊船。 芦荻渐多人渐少,鄱阳湖尾水如天。送表侄达师归鄱阳 宋 徐铉 故乡禾黍世亲稀,中表相寻只有师。 惆怅离怀向何许,鄱阳湖上叶飞时。过都昌 宋 苏轼 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 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诗二首 宋 崔鶠 记得诗狂欲发时,鄱阳湖里月明知。 无人为觅桓伊笛,自卷秋芦片叶吹。移饶州别周使君 唐 徐铉 正怜东道感贤侯,何幸南冠脱楚囚。 睆伯台前收别宴,乔公亭下舣行舟。四年去国身将老,百郡征兵主尚忧。 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鄱阳湖 宋 周弼 鄱阳湖浸东南境,有人曾量三十六万顷。 我昔乘槎渤澥间,眇视天溟坎蛙井。浪何为而起於青云之底,日何为而碎於泥沙之里。 太极初分一物无,天水相包若鸡子。扬澜可供李白青州杓,彭蠡付与卢敖洗龟壳。 斗大孤山没处藏,斸取来搘鼎铛脚。胸中八九吞云梦,似此蹄涔亦何用。 安得快意大荒之东东复东,指麾鱼鳖骑苍龙。苏武慢 鸣鹤馀音全真冯尊师,本燕赵书生, 元 虞集 曲,高洁雄畅,最传者苏武慢二十篇。 前十篇道遗世之乐,后十篇论修仙之事。曾稽费无隐独善歌之,闻者有凌云之思,无复流连光景者矣。 予山居每登高望远,则与无隐歌而和之。无隐曰,公当为我更作十篇。 居两年,得两篇半,殊未快意也。昭阳协洽之年,当嘉平之月,长儿之官罗浮。 予与客清江赵伯友,临川黄观我、陈可立游。乐叔吴文明,平阳李平幼子翁归,泛舟送之。 水涸,转鄱阳湖,上豫章,遇风雪,十五六日不能达三百里。清夜秉烛,危坐高唱,二三夕间,得七篇半。 每一篇成,无隐即歌之。冯尊师天外有闻,得七篇半。 每一篇成,无隐即歌之。冯尊师天外有闻,能乘风为我一来听耶。 明春,舟中又得二篇,并无俗念一首。后三年,仙游山彭致中取而刊之,与瓢笠高明共一笑之乐也。 道园道人虞集伯生自笑微生,凡情不断,轻弃旧矶垂钓。走马长安,听莺上苑,空负洛阳年少。 玉殿传宣,金銮陪宴,屡草九重丹诏。是何年、梦断槐根,依旧一蓑江表。 天赐我、万叠云屏,五湖烟浪,无限野猿沙鸟。平明紫阁,日晏玄洲,*发太霞林杪。 苍龙腾海,白鹤冲霄,颠倒一时俱了。望清都、独步高秋,风露洞天初晓。 6.作文美丽的大孤山结构总分总500字我为你自豪,渴求在海上工作平安。” 可在我的心目中,大孤山却是要更胜一筹,气势磅礴。近看大孤山,怪石嶙峋大自然的神奇美丽,你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很多乐趣,单是我们丹东的大孤山就小有名气啦。 远望大孤山,庄严险峻。它虽然没有泰山的雄伟,不管走到哪里,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华山的危险,松树就会结出松果提供给可爱的小松鼠,会有很多人到庙里拜佛求好运,黄山的气势,可是它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大孤山植被很多,草把大地铺上了绿色的毯子,想让自己家的孩子考上一所好的大学;有的在求子娘娘像前上香,求早生贵子;还有的在海神娘娘像前上香。这里的松树品种很多,同时提高经济收入。 大孤山——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有落叶松、柏松……每年秋天。杨树虽然没有新疆的白杨那么直,但是哪个地方需要它,它就挺身而出,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灾难,它总是那么坚强,从不软弱,也不动摇。 大孤山的庙宇吸引着许多游客流连忘返。每年的阴历四月十八是大孤山的庙会,到了这天。 有的在地藏寺的佛像上香,有的在给孔子像上香。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绚丽多姿。 不必说茫茫无际的草原,也不必说遮天蔽日的大森林 。 7.按游览顺序描写大孤山景色的作文350字左右按游览顺序描写大孤山景色的作文350字左右答:世纪广场世纪广场座落在我家北面800米的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风景优美,是人们学习、工作之余休闲、散心的好去处.春天,当你走进广场,看到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刚睡醒的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树木抽出新枝嫩叶;各种花儿竞相开放,像一张张绽开的笑脸;小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到广场放风筝的人也多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风筝在空中飘扬,美丽极了.夏天,小草给草坪披上了绿色的新装,树木的颜色早已由嫩绿变成了深绿,风一吹,广场像身穿绿色衣服的小姑娘在翩翩起舞.池塘里的小鱼儿在水里游得更欢了,好像要跳出水面看一看那芬芳迷人的荷花.凉爽的秋天给广场换上了一件黄色的毛衣,枯黄的树叶一片片飘落下来,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花园里的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寒冷的冬天像一个魔术师,他给广场穿上了白色的冬装.一场大雪过后大地白茫茫的.这就是世纪广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