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老来俏的成语童心未泯: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 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老来俏 【解释】:指年老而爱打扮的人。 多含贬义。 【出自】:曹禺 《日出》第二幕:“对了,就是她!老来俏,人老心不老。” 鹤发童颜 【解释】: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出自】:唐·田颖《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朱颜鹤发 【解释】:朱颜:红润的脸。 红润的脸和像鹤羽毛一样白的头发。形容老年人精神焕发的样子。 精神矍铄 【解释】:矍:惊视的样子。矍铄: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老而强健。 精神矍铄: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出自】:(1)《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中“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 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希望能帮到你。 2.描写老来俏的成语童心未泯: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 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老来俏 【解释】:指年老而爱打扮的人。 多含贬义。 【出自】:曹禺 《日出》第二幕:“对了,就是她!老来俏,人老心不老。” 鹤发童颜 【解释】: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出自】:唐·田颖《梦游罗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鹤发童颜古无比。” 朱颜鹤发 【解释】:朱颜:红润的脸。 红润的脸和像鹤羽毛一样白的头发。形容老年人精神焕发的样子。 精神矍铄 【解释】:矍:惊视的样子。矍铄:形容老人目光炯炯、精神健旺, 老而强健。 精神矍铄: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出自】:(1)《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中“援据鞍顾眄,以示可用。 帝笑曰:‘矍铄哉!是翁也。’” 希望能帮到你。 3.形容老人身体好的诗句有哪些1、龟虽寿 两汉: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我非常庆幸,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2、戏问花门酒家翁 唐代: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译文 这位老人家七十岁了仍然在卖酒,将上千个酒壶和酒瓮摆放在在花门楼口。道路旁的榆荚看起来也很像一串串铜钱,我摘下来用它买酒您可卖否? 3、曲江二首 唐代:杜甫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译文 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但见蝴蝶在花丛深处穿梭往来,蜻蜓在水面款款而飞,时不时点一下水。 传话给春光,让我与春光一起逗留吧,虽是暂时相赏,也不要违背啊! 4、渔家傲·和门人祝寿 宋代:苏辙 七十馀年真一梦。朝来寿斝儿孙奉。 忧患已空无复痛。心不动。 此间自有千钧重。 早岁文章供世用。 中年禅味疑天纵。石塔成时无一缝。 谁与共。人间天上随他送。 译文 七十多年的人生真像一场大梦。而今寿辰儿孙奉酒。 从前的是非忧患早已乘风早已成空,再不引痛楚凄恻。心如磐石风雨不动。 其中播迁怎生沉重,千钧形容。 早年文章为政为世。 中年时笔落生禅,却像是上天要让我明白的。石塔当年落成时不生缝隙,完好无损。 如今如何了,又有谁与我同游?人间已换,天上似远,随意吧,随意谁送谁游。 5、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代:杨慎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 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和老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 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4.形容人老了的诗句形容人老了的诗句包括: 1、唐代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原文: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译文: 人谁不顾虑要衰老,老了又有谁来对他表示爱怜?身体渐瘦衣带越来越要收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会自己偏斜到一边。 书卷搁置起来不再看是为了爱惜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接触了解的人越多观察起来更加一目了然。 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不要说太阳到达桑榆之间已近傍晚,它的霞光余辉照样可以映红满天。 2、宋代苏轼《守岁》 原文: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译文: 要知道快要辞别的年岁,有如游向幽壑的长蛇。长长的鳞甲一半已经不见,离去的心意谁能够拦遮! 何况想系住它的尾端,虽然勤勉明知是无可奈何。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 晨鸡呵请你不要啼唱,一声声更鼓催促也叫人惧怕。长久夜坐灯花点点坠落,起身看北斗星已经横斜。 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努力爱惜这一个夜晚,少年人意气还可以自夸。 3、宋代张元干《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原文: 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醉后少年狂,白髭殊未妨。 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译文: 春来春去时光如飞催人老,我怎肯轻易输给年轻人?酒醉之后像少年一样狂放不羁,胡子白了根本没有关系。 头上插着花起身狂舞,要尽情地享受春光。让我们举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让花儿笑人们不懂惜春。 4、宋代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原文: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译文: 桃花没有变,依旧开的灿烂;而我的心境却变了,变老了。在这种凄苦潦倒心绪支配下,百无聊赖,我也想听听琵琶。但我不像宋代的某些高官那样,家蓄歌儿舞女,我只好到歌妓深院里去听了。 一曲终了,我的情绪沉醉曲种久久不能自拔,让我理解了白居易当年浔阳江上那份自伤沦落,却逢知己的激动心情。眼前东风万里,依然如故,惟有中原沦陷,山河破碎,半壁山河笼罩在一片落日馀晖中,尽管还有一线淡淡的红色,但毕竟已是日薄西山,黄昏将近了。 5、元代白朴《清平乐·朱颜渐老》 原文: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 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 译文: 青春的容颜逐渐衰老,鬓角又增添了多少白发?桃李、春风就这么全都过去了,只剩下夕阳的余晖映出桑榆长长的影子。 再次来到江南,无一丝烟火之气,自己就像是一片飘逸的闲云。我留恋这青山,不想离开,青山却不一定能永远留在欣赏的人。 5.描写人老了的词句【宝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白发红颜】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白发婆娑】婆娑:纷披的样子。形容满头白发的老年人的样子。 【鬓丝禅榻】鬓丝:鬓发如丝;禅榻:僧床。本指老僧的生活。 也指老年人所过的近似僧徒的清静生活。【白首如新,倾盖如故】白首:老年;倾盖:停车,初见。 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白首相知】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 意谓老年知己。【白首之心】老年时的壮志。 【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炳烛之明】点燃蜡烛,用以照明。形容人到老年,好学不倦。 【迟暮之年】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垂暮之年】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大化有四】化:变化。人生的最大变化有四个,即人生的婴儿、少壮、老年和死亡。 【反老成童】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 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返老归童】由衰老恢复青春。 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同“返老还童”。 【反老还童】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 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返老还童】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 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风前残烛】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 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风中之烛】在风里晃动的烛光。 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棺材瓤子】指快死的老年人。【华发苍颜】颜:容颜。 头发花白,面容苍老。形容老年人的相貌。 【黄发骀背】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 同“黄发台背”。【黄发台背】指长寿的老人。 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 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 【黄发鲐背】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指老年人。鲐背;鲐鱼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 指长寿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黄发台背”、“黄发骀背”。 【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黄梅不落青梅落】比喻青年人比老年人早亡。【皓首苍颜】皓:白色的样子;首:头发;颜:面孔。 雪白的头发,灰暗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 【红颜白发】颜:面容,脸色。头发花白,面色红润。 形容老年人身体健康。指红颜少女和白发老翁。 【矜贫恤独】矜:怜悯;恤:周济;独:老年无子的人。怜悯救助贫苦和孤独的人。 【君子三戒】戒:戒规。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康强逢吉】康强:安乐强健;逢吉:遇到吉利。祝贺老年人身体健康,子孙吉利。 【枯杨生华】枯:干枯;华:同“?花”。枯萎的杨树重新开?花。 比喻老年女子嫁了做官的丈夫,好景不长。【老蚌生珠】原比喻年老有贤子。 后指老年得子。【老而益壮】老:老年;益:更加;壮:强壮,雄壮。 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强壮。【邻父之疑】邻父:指邻居的老年人。 比喻那些心存偏见而喜欢主观用事的人。【年华垂暮】垂:将,快要;暮:晚,老年。 快要到老年。【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老年人经验丰富,做起事来,一个能顶得上两个人。 【老马恋栈】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 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老来俏】衣着打扮如青年人的中老年人。【年迫日索】老年逼近,馀日不多。 【老气横秋】老气:老年人的气派;横:充满。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 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老天拔地】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年已及艾】艾:代指五十岁。 老年头发花白如艾。指已到老年。 【老妪能解】妪:老年妇女。相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 形容诗文明白易懂。【龙钟潦倒】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潦倒:失意颓丧。 形容老年人衰老颓丧的样子。【耆宿大贤】耆:老。 指有名望有学问的老年人。【日薄桑榆】犹日薄西山。 比喻老年的时光。【日落西山】太阳快要落山。 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鲐背苍耈】鲐背:指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因用以称长寿老人;耈:老年人。 泛指老年人。【童颜鹤发】颜:脸色。 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雪鬓霜鬟】白发。借指老年人。 【雪鬓霜毛】指老年人。同“雪鬓霜鬟”。 【西山日薄】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 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西山日迫】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同“西山日薄”。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 6.描写年老的诗句唐·杜甫《曲江》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村居 作者:滕白 种茶岩接红霞坞,灌稻泉生白石根. 皤腹老翁眉似雪,海棠花下戏儿孙. 盆池五首其一 作者:韩愈 老翁真个似童儿,汲水埋盆作小池. 一夜青蛙鸣到晓,恰如方口钓鱼时. 沐浴 作者:白居易 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 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 老色头鬓白,病形支体虚. 衣宽有剩带,发少不胜梳. 自问今年几,春秋四十初. 四十已如此,七十复何知. 岁暮归南山 作者: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秘省后厅 作者:白居易 槐花雨润新秋地,桐叶风翻欲夜天. 尽日后厅无一事,白头老监枕书眠. 老人歌 作者:王建 白发老人垂泪行,上皇生日出京城. 如今供奉多新意,错唱当时一半声. 偶题邓公 作者:白居易 偶因携酒寻村客,聊复回车访薜萝. 且值雪寒相慰问,不妨春暖更经过. 翁居山下年空老,我得人间事校多. 一种共翁头似雪,翁无衣食自如何 曲江有感 作者:白居易 曲江西岸又春风,万树花前一老翁. 遇酒逢花还且醉,若论惆怅事何穷 客亭 作者:杜甫 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 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 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 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 夏日过青龙寺谒操禅师 作者:王维 龙钟一老翁,徐步谒禅宫. 欲问义心义,遥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 莫怪销炎热,能生大地风. 宿洄溪翁宅 作者:元结 长松万株绕茅舍,怪石寒泉近岩下. 老翁八十犹能行,将领儿孙行拾稼. 吾羡老翁居处幽,吾爱老翁无所求. 时俗是非何足道,得似老翁吾即休 新丰折臂翁-戒边功也 作者:白居易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 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 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 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惯听梨园歌管声,不识旗枪与弓箭.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 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 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 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 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 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 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拣退归乡土. 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 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 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 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 老人言,君听取. 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