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人描写医生的诗句外加意思1、《医人》唐代:苏拯 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今人医在手,手滥药不神。 我愿天地炉,多衔扁鹊身。遍行君臣药,先从冻馁均。 白话译文:古人的医术在于心,内心正直药自然就真。现在人的医术在于手,技术不好药还没有效果。我愿意化身为天地炉,多一些扁鹊这样的医生。四处寻找好的药材,先从治好过分的寒冷与饥饿做起。 2、《赠李德成(德成善医)》唐代:吕岩(吕洞宾) 九重天子寰中贵,五等诸侯门外尊。 争似布衣狂醉客,不教性命属乾坤。 白话译文:高坐在九重宫殿上的天子,和那些诸侯们,都是天底下最尊贵的人了,但又怎比得上那个身穿布衣,能够日日坦然喝酒,不求名利的平民呢?因为他已经放弃了人间的执著,得到了大自在,他的命和运,都不受这个人世间所限制了。 3、《吾乡陈万卿儒者能医见宜春赵守盛称其医药之》宋代:戴复古 本草有折衷,儒医功用深。何须九折臂,费尽一生心。 药物辨真伪,方书通古今。有时能起虢,一剂直千金。 白话译文:本草能调和各方面使之适中,儒医的医术高深。何必要多次折断胳膊反复治疗而熟知医理,费尽一生的心力。辨别药物的真假,专门记载方剂的书籍就可以知晓古今。有时候医术高明,能起死回生,一剂药方值千金。 4、《赠针医范秀才》宋代:戴表元 不但针经熟,言谈语语真。练形如铁佛,信手合铜人。 秘摄鱼千里,空飞鹤当轮。功成倘相挟,平地脱风尘。 白话译文:先生不但针经熟练,言谈也是句句真切。练形像铁佛一样,信手之间就能合上桐人。可以用针射到好远的鱼,空中的飞鹤也能射中。功名成就倘若相挟,必然能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 5、《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唐代:刘禹锡 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 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 白话译文:像我这样的一介病夫,还惊动了诸位贤者,老远地赶来看望。客人来了赶紧烹上好茶,用净水把坐席打扫干净。自己身体病弱,如芭蕉一样空了,走点路都离不开拄杖。他们善治一切众生烦恼病,对于我这个病夫,自然能向他们乞讨一丸治病之药。 2.描写古人学医的古诗我这只有对联: 1.白头翁牵牛耕熟地====红娘子背母入常山 2.三年细辛勤学业==== 十载将军铸钢城 3.蒿草没狗脊=== 葛根伴牛膝 4.杏林春暖枝枝透出活人心?===橘井泉香点点滴开阴鸷路? 5.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十一付,舌下完。=======十万,九千,八百元,七天,六瓶,五插管,四查,三对,二计算,一天,半夜忙,处置盘。 6. 动脉血供氧供养===工资条开薪开心 7. 动脉血供氧供养===经络气行神行身 8.珍珠双花红娘子======== 翡翠单参绿娇蛾 9.知子灵仙能益志=======贝母麻黄巧茯苓 10.蒿草没狗脊=== 葛根伴牛膝 11.知子灵仙能益志===== 莲心苏木安息香 12.人参埋入商陆,当归重楼啃狗脊 == 细辛料理红娘,将军双花拌牛膝 13.白头翁牵牛耕熟地=======红娘子背母入常山 14.半夏执扇,天冬加棉,百草春秋过==双花开脸,地皮发水,千引海外销 15.三年细辛勤学业====十载将军铸钢城 16.脾能治,气能治,脾气岂能治===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 17.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春欲归,秋欲归,春秋正欲归 18.梅花雪胆穿山甲==== 19.厚朴继承神农药==从容配制仲景方 20.骆宾王,王洛宾,一诗一歌共吟古今风月 =张九成.程九章,半草半药齐品春秋虫草 21.思佳客梦香魂高山流水=== 忆红娘采宾榔阳春白雪 22当归重楼啃狗脊 ==车前太子吃牛膝 23.白头翁牵牛耕熟地=======红娘子相思配宾郎 24.白头翁牵牛耕熟地=======红娘子背母入常山 25.半夏执扇,天冬加棉,百草春秋过==双花开脸,地皮发水,千引海外销 26.三年细辛勤学业====十载将军铸钢城 27.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脏可食,水可食,脏水勿要食 28.稚子牵牛耕熟地 巴山夜雨花枝俏 ===将军打马过常山 幽谷恋歌乳燕飞 29.人参埋入商陆,当归重楼吃狗脊 == 将军料理红娘,葛根双花拌牛膝 30.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施复回朝不愧将军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子)从容出阁宛若云母天仙 31.大将军骑海马身披穿山甲==小红花坐车前头戴金银花 132.杏仁桃仁柏子仁仁中求德===朱砂神砂夜明砂砂里掏金? 33.杏林春暖枝枝透出活人心?===橘井泉香点点滴开阴鸷路? 34.剑戟荷花肉从容===鞭容芍药蕊芬芳 35.伫倚危楼风细细===倒骑毛驴雨萧萧? 36.稚子牵牛耕熟地 巴山夜雨花枝俏 === 苏武牧羊在东坡,二泉映月满庭芳 37.脾能治,气能治,脾气岂能治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 38.心难鉴,情难鉴,心情最难鉴=======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 39.扎尔根,猪鼻孔,夏枯草,一体三为,初春夏,蒙生死== 瓦上松,木芙蓉,草决明,六神五宫,暮秋冬,主离合 3.描写医生的诗句救死扶伤 华佗再世 妙手回春 悬壶济世 杏林春暖 大医精诚 回春妙手 回春之术 枯骨生肉 妙手回春 起死回生 仁心仁术 手到病除 死骨更肉 庸医杀人 着手成春 华佗在世 在世华佗 悬丝切脉 "大医精诚"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 "杏林春暖" "杏林春暖",常被用来赞誉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生。 相传三国时,名医董奉隐居庐山。他为人看病从不收诊金,只要被治愈的病人种植杏树。几年以后,被治愈者无数,而杏树也有了十余万株,蔚然成林。每当杏熟的时候,董奉便贴出告示,凡是到此买杏者,不收银钱,得用稻谷来换杏。然后董奉又将收到的稻谷,悉数用于救济穷苦百姓。乡民们敬佩董奉的人品和医德,便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从这以后,"杏林春暖"一词逐渐流传开来,沿用至今。 “悬壶济世” 《后汉书·方术列传》上记载着一个奇异的传说:东汉时有个叫费长房的人。一日,他在酒楼喝酒解闷,偶见街上有一卖药的老翁,悬挂着一个药葫芦兜售丸散膏丹。卖了一阵,街上行人渐渐散去,老翁就悄悄钻入了葫芦之中。 费长房看得真切,断定这位老翁绝非等闲之辈。他买了酒肉,恭恭敬敬地拜见老翁。老翁知他来意,领他一同钻入葫芦中。他睁眼一看,只见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奇花异草,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后来,费长房随老翁十余日学得方术,临行前老翁送他一根竹杖,骑上如飞。 返回故里时家人都以为他死了,原来已过了十余年。从此,费长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 这仅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为行医者罩上一层“神秘外衣”。后来,民间的郎中为了纪念这个传奇式的医师,就在药铺门口挂一个药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如今,虽然中医大夫“悬壶”已很少见到,但“悬壶”这一说法保留了下来。 人赞回春手----医传盖世功 丹心妙手保康健----奇药银针除病魔 辛劳采得山中药----克奋医活世上人 谁曰华佗无再世----我云扁鹊又重生 有缘善写红十字----立德常学白求恩 银针凭妙手----白衣秉丹心 采得三山药----炼成九转丸 杏林三月茂----橘井四时春 欲向市中求妙药----须知海内有奇方 无影快刀除隐患----有方奇术解沉疴 神州自有能医手----东亚何曾见病夫 热情迎来蹒跚友----高兴送归健步人 要么医生说的名言: 白求恩:医生坐在家里等病人来叩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今后的战斗口号是,前线去,到伤员那里去,哪里有伤员,我们就到哪里去! 土里没有种子,长不出小米来,身体里没有血,生命就会发生危险,伤员身体里失去了大量的血,只有补给他们,才能把他们医好,从一个健康人的身上,取 — 点儿血,对于身体并没有妨碍,因为他能很快给自己补上,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血救活一个战士,胜于打死十个敌人。 你们不要以为奇怪,为什么三万里以外,地球的那一边象我这样的人要帮助你们,你们和我们都是国际主义者,没有任何种族,肤色、语言、国家的界限把我们分开。 4.描写医生的古诗词有哪些描写医生的古诗词有: 一、外科医生 明代:江盈科 有医者, 自称善外科。 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官,跪而请酬。 裨将曰:“镞在膜内须亟治。”医曰:“此内科之事,不意并责我。” 裨将曰:“呜呼,世直有如是欺诈之徒。” 释义:有一个医生,自称擅长外科。 有一个副将从前线回来,被乱箭射中,深入到肌肉里了,请(那)医生医治。医生就拿剪刀剪去了箭,然后跪在地上讨要酬劳。 副将说:“箭头还在肌肉里,请先医治。”医生说:“这是内科的事,你不应该要求我”。 副将说:“世上竟然有这样的欺诈的人。” 二、杂咏一百首·华佗 宋代:刘克庄 古来神异少,天下妄庸多。 文帝能全意,曹瞒竟杀佗。 释义:上古以来奇异有才的人就很少,天下平庸的人有很多。 汉文帝尚能懂得这番意思,曹操竟然杀了华佗。 三、华佗墓 其一 宋代:赵公豫 操技颇称良,全身苦不早。 堪嗟魏老瞒,今亦同枯槁。 释义:曹操称赞华佗的医术高超,全身上下早已被病痛苦恼已久。 感叹我年岁已老,如今也和枯槁一般苍老了。 四、鹧鸪天(戏赠黄医) 宋代:赵必{王象} 湖海相逢尽赏音,囊中粒剂值千金。 单传扁鹊卢医术,不用杨高廓玉针。 释义:在江湖中和黄医相逢相识,他的医囊肿的药剂价值千金。 他的医术单传自扁鹊卢医之手,用不到杨高的玉针就可以治病。 五、寄令狐郎中 唐代:李商隐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释义:你是嵩山云我是秦川树,长久离居;千里迢迢,你寄来一封慰问的书信。 请别问我这个梁园旧客生活的甘苦;我就像茂陵秋雨中多病的司马相如。 5.描写医生的古诗词描写医生的古诗词推荐一首刘禹锡的《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如下: 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 唐代 刘禹锡 劳动诸贤者,同来问病夫。 添炉烹雀舌,洒水净龙须。 身是芭蕉喻,行须筇竹扶。 医王有妙药,能乞一丸无。 释义: 不好意思还有劳动各位贤者来看我这个病人,我已经用净水把坐席打扫干净并且煮好了茶。 现在的身体跟芭蕉似的无力,走路都离不开拐杖了。你们的医王有妙药,能帮我向他祈求一丸吗? 扩展资料 唐代人品茶不是用开水冲泡,而是在茶罐里烹煎煮,唐人用饼茶,也用散茶。 刘禹锡待客当然是上等茶,烹成之后,状如“雀舌”。 释迦牟尼佛即是法王,又是“医王”,善治一切众生烦恼病。 这几位方外“禅客”的到来,刘禹锡喜不自禁,他们都是“医王”的弟子,对于作者这个“病夫”,自然能向他们乞讨一丸治病之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病中一二禅客见问,因以谢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