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对武攸暨的评价1:《新唐书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书中评价:“攸暨沈谨和厚,于时无忤,专自奉养而已。景龙中卒,赠太尉、并州大都督,还定王,谥曰忠简“。简单来说就是:武攸暨这个人与人和善,处事谨慎,性格温和,身为皇家中人,实属难得,死后还被追封为定王。 2:简介:武攸暨(663—712年),女皇武则天伯父武士让的孙子。天授年间,封武士让为楚王,封武攸暨为千乘郡王。赐爵实封三百户。封其兄武攸宁为建昌郡王,唐朝驸马。为武则天之堂侄、太平公主第二任丈夫。 评价:由于死于太平公主因谋逆被李隆基赐死之前,是病死的。虽说他的坟墓在太平谋逆过后被毁,但也是他的福气,因为虽是病死,却安然过了朝庭这么多风浪,他为人谦和沉稳谨慎,也是一个主要原因,甚至在侄儿武延秀谋反被诛之后,他也只是被王降为楚国公,在712年病逝,也就是李隆基继承帝位的同一年。他死后,又被封为定王。但他死后第二年,他的妻子太平公主因谋反被李隆基赐死,武攸暨的墓由此被毁。但他早死一年真是他的福气。 总的来说娶了一个受宠的公主,生前没被谋反牵连,身后追封定王,无奸佞作风,无小人之心,只能用明哲保身来评价。 2.太平公主怎么死的 太平公主竟被表兄武敏之奸污魏知古告发太平公主发动叛乱,指使常元楷、李慈率领羽林军突入武德殿,另派窦怀贞、萧至忠、岑羲等人在南牙举兵响应。李隆基于是与岐王李范、薛王李业、郭元振以及龙武将军王毛仲、殿中少监姜皎、太仆少卿李令问、尚乘奉御王守一、内给事高力士、果毅李守德等人定计率先下手诛除太平公主集团。甲子(初三),李隆基通过王毛仲调用闲厩中的马匹以及禁兵三百余人,从武德殿进入虔化门,召见常元楷和李慈二人先将他们斩首,在内客省逮捕了贾膺福和李猷并将他们带出,又在朝堂上逮捕了萧至忠和岑羲,下令将上述四人一起斩首。窦怀贞逃入城壕之中自缢而死,唐玄宗下令斩戮他的尸休,并将他的姓改为毒氏。李旦听到事变发生的消息后,登上了承天门的门楼。郭元振上奏李旦说:“皇帝只是奉太上皇诰命诛杀窦怀贞等奸臣逆党,并没有发生什么其他的事。”李隆基也随后来到门楼之上,李旦于是颁发诰命列举窦怀贞等人的罪状,并大赦天下,只是逆臣的亲属党羽不在赦免之列。薛稷被赐死在万年县狱中。 太平公主逃入山寺,直到事发三天以后才出来,被李隆基下诏赐死在她自己的家中,她的儿子以及党羽被处死的达数十人。薛崇简因为平日屡次谏阻其母太平公主而受到责打,所以例外地被免于死刑 请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