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火炉的诗词形容火炉的诗词: 1、《问刘十九》 唐代 白居易 原文: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将要来。能否共饮一杯?朋友! 2、《更漏子·玉炉香》 唐代 温庭筠 原文: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译文: 玉炉散发着炉香烟,红色的蜡烛滴着烛泪,摇曳的光影映照出华丽屋宇的凄迷。她的蛾眉颜色已褪,鬓发也已零乱,漫漫长夜无法安眠,只觉枕被一片寒凉。 窗外的梧桐树,正淋着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内的她正为别离伤心。一滴一滴的雨点,正凄厉地敲打着一叶一叶的梧桐,滴落在无人的石阶上,一直到天明。 3、《虞美人·残灯风灭炉烟冷》 清代 纳兰性德 原文: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译文: 灯残风灭,香炉之烟也已经变冷,相伴的只有自己孤单的身影。情愿喝得酩配大醉,借清酒来麻醉自己,问世间醒眼的是什么人。 相聚难离别易,唯又离别之时的酒宴,喝完之后独自搔头。闲愁总是交付喝醉来入眠,只害怕醒来时候自己依然在酒器面前。 4、《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 唐代 牛峤 原文: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 柳阴轻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拼,尽君今日欢。 译文: 华贵的香炉旁,清凉的竹席上,鸳鸯锦被下盖着一对情侣,像并枝的连理同眠共枕,脂粉和着香汗在枕上流淌。窗外响起辘轳的声音,惊醒了温柔乡里的春梦一场,微整的眉间有几分惊怨,含笑的相视里羞见晨光。 浓浓的柳荫里,淡淡的晨雾迷迷茫茫,残乱的缕缕鬓发,好似青云飞掠过脸庞。蝉钗已簪不住飞乱的流云,三三两两地散落在枕上。她定是拼了一生的激情,才搏得郎君一宵欢畅。 5、《翻香令·金炉犹暖麝煤残》 宋代 苏轼 原文: 金炉犹暖麝煤残。惜香更把宝钗翻。重闻处,余熏在,这一番、气味胜从前。 背人偷盖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且图得,氤氲久,为情深、嫌怕断头烟。 译文: 香炉还是暖的,炉中的香烧的所剩不多了。爱惜香,哪怕剩的不多了。也要用宝钗把那点残余未尽的香翻动,使它全部燃烧完毕。再嗅那里,余留的香还存在。 趁着别人不知道,把沉香木加进香炉中,和燃烧着的香料一同暗暗燃烧,再偷偷地把香炉的盖子盖上,想让香气飘的更久一些。这么做因为两人感情很深,害怕香没有烧完就会熄灭。 二、关于火的诗句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赋得古原上草送别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竹枝词 刘禹锡 寒食后,酒醒却咨磋。休将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苏东坡《望江南》 三、与火炉有关的诗词十一月五夜风雪寒甚燃薪取暖戏作五字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束薪从涧底,及此不时求。 力比鹅黄酒,功如狐白裘。 分才具糜粥,余事暖衾稠。 复恐成骄惰,三更起饭牛。 夜寒与客烧乾柴取暖戏作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槁竹乾薪隔岁求,正虞雪夜客相投。 如倾潋潋蒲萄酒,似拥重重貂鼠裘。 一睡策勋殊可喜,千金论价恐难酬。 他时铁马榆关外,忆此犹当笑不休。 四、描写火炉的句子年代:宋 作者:吴潜 作品:暗香 内容:雪来比色。 对澹然一笑,休喧笙笛。莫怪广平,铁石心肠为伊折。 偏是三花两蕊,消万古、才人骚笔。尚记得,醉卧东园,天幕地为席。 回首,往事寂。正雨暗雾昏,万种愁积。 锦江路悄,媒聘音沈两空忆。终是茅檐竹户,难指望、凌烟金碧。 憔悴了、羌管里,怨谁始得。--------------------- 年代:元 作者:元无名氏 作品:八声甘州 内容:一团春雪,抛在玉炉中煎。 炎炎进火不住添。要晓得通红无焰烟。 须管莫亏折,斤两依然。如此三千。 锻炼待不摇不动,方可为禅。全真养命,只在恁么之间。 家园自有甘露泉。要浇灌黄芽长瑞莲。 ------------------- 年代:唐 作者:朱湾 作品:长安喜雪 内容: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全似玉尘消更积,半成冰片结还流。 光含晓色清天苑,轻逐微风绕御楼。平地已沾盈尺润,年丰须荷富人侯。 ----------------------- 年代:唐 作者:卢纶 作品:出山逢耿湋 内容:云雪离披山万里,别来曾住最高峰。暂到人间归不得,长安陌上又相逢。 --------------- 年代:唐 作者:焦郁 作品:春雪 内容: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 缭绕先经塞,霏微近过城。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 干吕知时泰,如膏候岁成。小儒同品物,无以答皇明。 春雪空蒙帘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长天远树山山白,不辨梅花与柳花。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王安石 【作品】: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4.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6.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7.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8.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9.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16.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17.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18.三巴春霁雪初消,百折千回向东去 1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杜甫《野望》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杜甫《阁夜》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杂霞雪。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王维《老将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李颀《古从军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白居易《长恨歌》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祖咏《望蓟门》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卢纶《送李端》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柳中庸《征人怨》。 五、有关火的诗句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5、落霞孤鹜齐飞,秋火共长天一色。 6、火米夏收畲稻早,海椒春放瘴花迟。 7、流萤渐收火,络纬欲催机。尔时思锦字,持制行人衣。 《草》白居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元结《贼退示官吏并序》: 令彼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韩愈《山石》: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韩愈:《石鼓歌》: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扌为]呵。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高适:《燕歌行并序》: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李颀:《古从军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王维:《洛阳女儿行》: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杜甫:《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祖咏:《望蓟门》: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淄”去三点水加草头)。 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祜:《题金陵渡》: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六、有关下大雪烤火炉取暖的诗词名句1、问刘十九 唐代: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 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2、夜寒与客烧乾柴取暖戏作 宋代:陆游 槁竹乾薪隔岁求,正虞雪夜客相投。 如倾潋潋蒲萄酒,似拥重重貂鼠裘。 一睡策勋殊可喜,千金论价恐难酬。 他时铁马榆关外,忆此犹当笑不休。 译文: 枯竹干木柴要隔一年才好,正担心雪夜有客人来。 如倾激激葡萄酒,似乎拥有重重貂鼠裘。 一睡策勋很可喜,千金的价格恐怕很难实现。 他当时正在铁马榆关之外,回忆这也应该笑不停。 3、十一月五夜风雪寒甚燃薪取暖戏作五字 宋代:陆游 束薪从涧底,及此不时求。力比鹅黄酒,功如狐白裘。 分才具糜粥,余事暖衾稠。复恐成骄惰,三更起饭牛。 译文: 从涧底拿了几根木柴燃烧,真的是非常及时。力气好像是喝了鹅黄酒,功劳好像狐白裘。 分才能粥,我事暖被子稠。又恐怕成骄傲懒惰,三更起来喂牛。 4、岁除夜对酒 唐代:白居易 衰翁岁除夜,对酒思悠然。草白经霜地,云黄欲雪天。 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洛下闲来久,明朝是十年。 译文:衰翁除夕夜,对酒思悠悠然。起草报告经霜地,云黄欲雪天。 醉依照香枕坐,我也懒得旁暖炉睡觉。洛下闲由来已久,明天是十年。 5、除夕 宋 舒岳祥 软暖炉星火,新香甑雪糕。 老人消一睡,守负为徒劳。 译文:软暖炉刻不容缓,新香锅雪花糕。老人消一睡,守着是徒劳。 七、关于取暖的诗句十一月五夜风雪寒甚燃薪取暖戏作五字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束薪从涧底,及此不时求。 力比鹅黄酒,功如狐白裘。 分才具糜粥,余事暖衾稠。 复恐成骄惰,三更起饭牛。 夜寒与客烧乾柴取暖戏作 年代:【宋】 作者:【陆游】 槁竹乾薪隔岁求,正虞雪夜客相投。 如倾潋潋蒲萄酒,似拥重重貂鼠裘。 一睡策勋殊可喜,千金论价恐难酬。 他时铁马榆关外,忆此犹当笑不休。 贺新郎 年代:【现代】 作者:【顾随】 又是寒冬矣。 也颇思、村醪取暖,市楼买醉。 踽踽行来举头见,一队明驼迤逦。 爱他有、些儿画意。 曲项高峰肉蹄软,想来从、大漠风沙里。 一步步,几千里。 厖然卧息长街内。 又木然、似眠似醒,非悲非喜。 偶一摇头铎铃响,声落虚空无际。 有谁识、此君心理。 万里长城曾见否,问凋零、破败今馀几。 驼不语,蹶然起。 过淮 年代:【宋】 作者:【梅尧臣】 侍亲数数来浮汴,护榇迢迢复渡淮。 旨蓄曾无御寒具,细君唯有隐居钗。 月衔远入鱼衔浪,潮退长汀蚌阁崖。 素服华颠色相似,青铜不忍见形骸。 昼寒一杯辄欲酩酊因静坐道室 年代:【宋】 作者:【张镃】 岁晏常多白昼阴,软帘毡帐御寒侵。 观书偶要得天隐,作传定难题醉吟。 犬吠远闻风绰散,叶凋谁顾雨堆深。 湖边莫道春回未,紫草依稀动绝岑。 江汉答孟郊 年代:【唐】 作者:【韩愈】 江汉虽云广,乘舟渡无艰。 流沙信难行,马足常往还。 凄风结冲波,狐裘能御寒。 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烂烂。 苟能行忠信,可以居夷蛮。 嗟余与夫子,此义每所敦。 何为复见赠,缱绻在不谖。 感遇 年代:【宋】 作者:【陆游】 仕宦五十年,终不慕热官。 年龄过八十,久已办一棺。 结庐十余间,著身如海宽。 此外皆长物,简去心始安。 称意多怒嗔,易可出艰难。 我无狐白裘,短褐亦御寒。 深冬 年代:【宋】 作者:【艾性夫】 冻透松边屋两间,孤床盘礴数更阑。 无情风雪偏欺老,经乱衣裘不御寒。 春意一炉红榾柮,故人两坐绿蒲团。 敲冰自换甆瓶水,浸取梅花仔细看。 新雪二首 寄杨舍人。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不思北省烟霄地,不忆南宫风月天。 唯忆静恭杨阁老,小园新雪暖炉前。 不思朱雀街东鼓,不忆青龙寺后钟。 唯忆夜深新雪后,新昌台上七株松。 晚起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 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 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 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 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 岁除夜对酒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衰翁岁除夜,对酒思悠然。 草白经霜地,云黄欲雪天。 醉依香枕坐,慵傍暖炉眠。 洛下闲来久,明朝是十年。 夜坐 年代:【宋】 作者:【陆游】 天公似欲假余龄,针石年来幸小停。 微火暖炉娱独夜,断云吐月缟中庭。 眼前乐事寒醅绿,身后虚名蠹简青。 赖有古人同此志,傍观不用叹伶仃。 小春词 年代:【宋】 作者:【顾禧】 玉霜斜舞桐枝湿,析木荧荧石鲸泣。 芙蓉子夜卸穠妆,药雨纷糅琼饮急。 琼楼玉宇微寒生,氤氲暖气出元英。 白鹿观中香粉散,灵女祠前箫鼓鸣。 木奴千树绽浓绿,太液粼粼黑鸟浴。 真腊灯光射紫薇,汉宫齐唱凤来曲。 彩虹不逐天驷流,公子初成狐腋裘。 尚衣日日颁红锦,挟纩犹深边士愁。 五凤习习起兰泽,龙篆新盘大府历。 黍臛松醪次第陈,野老欣然爱冬日。 暖炉高会乐未央,鸿雁南飞百草黄。 东君欲逗春消息,独遣桃花斗橘阳。 除夕 年代:【宋】 作者:【舒岳祥】 软暖炉星火,新香甑雪糕。 老人消一睡,守负为徒劳。 墨君十咏·忆昔 年代:【宋】 作者:【王铚】 匡庐古寺暗松藤,曾宿寒岩最上层。 火暖炉温四山静,前溪风雪后窗灯。 送陈判官赴绥德 年代:【唐】 作者:【贾岛】 将军邀入幕,束带便离家。 身暖蕉衣窄,天寒碛日斜。 火烧冈断苇,风卷雪平沙。 丝竹丰州有,春来只欠花。 旅舍 年代:【宋】 作者:【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 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 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 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画像题诗 年代:【唐】 作者:【杜甫】 迎旦东风骑蹇驴,旋呵冻手暖髯须。 洛阳无限丹青手,还有功夫画我无? 和闾必志见寄韵 年代:【宋】 作者:【王之道】 老矣诗才欠壮观,羡君闲燕富清欢。 染羹早厌夸鼋指,食肉应宜谢马肝。 送客篇章堪寄远,论文杯勺自驱寒。 扁舟近过池头否,百丈西南水欲乾。 烧火用陈西麓韵 年代:【宋】 作者:【王之道】 烧火驱寒去,衔杯待暖回。 家书万金值,怀抱一时开。 腊雪犹栖树,风光已着梅。 相过随处好,未怪损梅苔。 晨起 年代:【宋】 作者:【刘克庄】 鸡唱鸦啼搅晓眠,起煨田舍火炉边。 天寒雪闭袁安户,岁恶江通鲁望田。 已返山林全晚节,勿烦郡国礼高年。 老臣久不陪朝谒,犹记称觞玉座前。 题雪霁望弁山图 年代:【宋】 作者:【钱选】 眼前触物动成冰,冻笔频枯字不成。 独坐火炉煨酒吃,细听扑簌打窗声。 别毡帐火炉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古】 忆昨腊月天,北风三尺雪。 年老不禁寒,夜长安可彻。 赖有青毡帐,风前自张设。 复此红火炉,雪中相暖热。 如鱼入渊水,似兔藏深穴。 婉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