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小题1:前两句交代了词人当时的处境,为全词定下了苦闷的情感基调。 (2分)“谪宦”和“无屋买”点明被贬的境遇,(1分)“残僧”和“野寺”画出了寺庙的偏僻荒凉。(1分)如此残破不堪而词人还得与之相依为命,足见其命运、境遇的凄惨。 (1分)小题2:幽禽(写杜鹃也可)。(2分)作者曾试图遁入醉乡以遣岁月,但不知因为何事,幽禽(杜鹃)来到耳边苦苦啼叫,而且愈啼愈悲,实是借鸟的悲啼来显示自己的悲苦心境。 (2分)青山尽管无限美好,但杜鹃仍啼道:“不如归去!”词人巧妙地抓住一个悲啼的“幽禽”来抒写自己的心曲。(2分) 小题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结构技巧的作用。 答题时应先从整体考虑,也就是为全词定下了怎样的基调,然后结合句子再分析具体作用。小题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中重点意象的欣赏。 鉴赏时要抓住后诗句“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来体会,尤其是“悲”字,然后再考虑诗人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浣溪纱①清【答案】15.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形象。 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物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将坠落的“残阳”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 16.当时只是寻常情景,只有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词人的伤心与无奈。 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 【解析】试题分析:15.注释交代了写作背景;词中的关键词语,如“独自”“黄叶”“沉思往事”等传达出了词人的心情。 解答第二问时要注意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如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试题分析:16.“当时”“寻常”,由此说明“现在”想来就是“不寻常”的。 据此,可以判断句子的深意。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小题1:(4分)主要叙写了观景、熬药、读书、赏花等日常琐事,闲静中显出闲适、淡泊之情。 小题2:(4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末句将木犀拟人化,“酝藉”即写出木犀花温雅清淡的风度。本来是自己终日看花,却说花终日“向人”,把木犀写得非常多情,借以表达了作者对木犀的喜爱。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主要内容和情感的句子,概括诗歌内容注意抓住诗中“卧看”“诗书闲”“煎熟水”等词语,诗歌的情感注意“两鬓华”“卧”“闲”“佳”等表情达意的词语。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和情感的综合考核的题目,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注意考核修辞,答题时注意手法和效果的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点绛唇 呈洛滨、筠溪二老[南宋]张元小题1:上阙着重写景,蟋蟀啼鸣、檐花飘落以动衬静更显出秋夜的幽静。三四句“乍凉”突出词人接近帘幕的感觉,“绕”则写出香炉里的烟萦绕屏风的情景。上阙把听觉、视觉、触觉组合在一起,渲染了秋夜的清冷气氛和孤独寂静的境界。(手法2分,分析3分) 小题2:下阕重在抒情,“堪恨归鸿”运用了比喻、拟人手法(1分),词人埋怨归鸿情薄,暗含被排挤、罢职而产生的对人情世态的慨叹(2分);由于中原阻隔,归鸿又不传书信,无法寄生传语,就只能忘掉前约、任凭寂寞。下阕也抒发了词人被人排挤,壮志难酬,报国无门,恨不见中原收复的失望、无奈的苦闷寂寞之感(3分) 小题1: 试题分析:一些常用的诗歌赏析的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词,整体感悟词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啼”“檐花落”给人以动感画面,更衬托了夜的幽静;“乍凉”写出了秋夜的凉意;“绕”以炉烟衬托词人的孤寂。词人通过运用衬托的表现手法,从听觉视觉等多个角度来渲染清冷孤寂的氛围。 小题2: 试题分析:此类分析词人情感的题,要在反复品读词句,整体理解和把握词意的基础上,结合着注释理解词人写作的背景,通过对一些表现手法的分析来表达出词人融于里面的情感。词人以“归鸿”来比喻书信,一个“薄”字把没有书信的怨恨与寂寞表现的淋漓尽致;从注释可知,这也暗含了词人对被排挤的罢职后对人生的感慨;从题目,注释透露的信息,也可得出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奈与寂寞之情。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小题1:这两句运用了设问手法。(1分)作者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从建康的险要形势入手,对比六朝兴亡的历史遗迹,隐含着对南宋朝廷软弱的谴责。(2分)勾画出大声疾呼、痛苦欲绝、义愤填膺的词人形象。(2分) 小题2:①对国家前途的忧虑。②对成就伟业的渴望:③对报国无门的苦闷。④对议和派排斥爱国志士的激愤。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赏析的题目,综合赏析应该从内容、形式两个方面进行,首先从内容上看“虎踞龙蟠”说明地势之险要,可结果如何呢?,暗含对统治者的谴责、质问。形式主要是手法,明显是设问,效果是强调情感,结合诗歌分析强调何种情感即可。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情感的探究的题目,探究情感要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文中的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进行,通过注释可以看出暗含一种渴望建功立业的情感,词中的关键词语“赢得闲愁千斛”“东山岁晚” “长日惟消棋局”可以看出报国无门的苦闷。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小题1:词人巧妙地将月夜洞庭在星月的辉映下,波光粼粼、洁净清朗的景色,与作者澄澈纯净的内心世界有机结合(1分),借景抒情(1分),表现自己“肝胆皆冰雪”的高洁情怀(1分) 小题1:下阕抒写了词人在岭表一年的为官生涯中,不同流合污,始终保持高洁的人品的感怀(1分),表现了词人抛弃宠辱得失,忘情山水之间的旷达胸襟(1分)。 小题1:“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属于景物描写,回答此题首先要解释句意,再答出手法以及情感。 小题1:此题考查对情感的把握,结合“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以及注释可知诗人“不同流合污,始终保持高洁的人品的感怀”,再结合“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理解“抛弃宠辱得失,忘情山水”的情怀。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西江月8.词的上片写感伤,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 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3分)下片写悲愤,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这两句有念怀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凉。(3分)9.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分)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