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寄蝶恋花诗词蝶恋花·童年汉口印象 堤表高关堤下渡。人上青堤,船背白云吐。彩雀鸣窗谁扣觑。光旋老店千钟语。 圆脸电车摇辫去。伞绽轻苹,一一流何处。几角阳台浮远树。参差楼塔勾烟雨。 自注:堤,汉口沿江大道;渡,武汉关轮渡码头;老店,老亨达利钟表店,创建于1914年;塔,此指汉口水厂塔楼,建于1906年;“白云”出律,可作“春云”,不改。 离亭燕·己丑残腊有怀童年 车过长桥如链。风景何人妆点。黄鹤楼高帘四卷,纳尽浮云千变。旧事记城南,昨日报章谁剪。 拼接昏黄胶片。轮渡交烟近远。者是故人曾驻处,芳草斜阳无限。夜曲动星关,老鹳危巢栖倦。 2.调寄杨升庵西江月 里的调字怎么发音调寄(diao四声 ji四声) 调:曲调。 在宋时,词是唱的,它的概念一如现今的歌词,只不过宋词有一个固定的曲调,这便是“词牌”,一种词牌有一个曲调,可惜这种唱法已经失传了900多年。 寄:依靠,托付。宋词很多词牌,如《水调歌头》、《卜算子》、《临江仙》、《浪淘沙》等,每个词牌都分别有一个曲调.填词后按照这个词牌的曲调吟唱。“调寄”就是说某人填此词,要按照此词调唱。例如:调寄《水调歌头》就是按《水调歌头》这个曲谱唱,或是告诉读者,某人填的词是《水调歌头》。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3.求凄美的宋词名篇10句温庭筠 梦江南(二首)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依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①脉脉②水悠悠,肠断白苹洲③。 【作者简介】 温庭筠本名歧,字飞卿,唐代太原人。 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 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 他精通音律,熟悉词调,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 了规范化的作用。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 其词题材较狭窄,多红香翠软,开 “花间词”派香艳之风。有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表现了他杰出的才能。 他善于选择富 有特征的景物构成艺术境界,表现人物情思,文笔含蓄,耐人寻味。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存词70余首。 【注释】 ①斜晖:偏西的阳光。 ②脉脉:相视含情的样子。 后多用以寄情思。 ③白苹洲:长满了白色苹花的小洲。 【评解】 《梦江南》是温庭筠的名作。写思妇的离愁别恨。 第一首,写思妇深夜不寐,望月 怀人。第二首,写思妇白日倚楼,愁肠欲断。 两首词以不同场景塑造同一类人物。一个 是深夜不寐,一个是晨起登楼,都写得朴素自然,明丽清新,没有刻意求工、雕琢辞句, 却能含思凄婉,臻于妙境。 刻画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揭示人物心理,细腻、逼真, 足见作者技巧纯熟,既擅雕金镂玉的瑰丽之作,又有凝练的绝妙好词。 【集评】 《 【集评】 张惠言《词选》卷一:此感士不遇之作也。 篇法仿佛《长门赋》,而用节节逆叙。 此章从梦晓后领起“懒起”二字,含后文情事。 “照花”四句,《离骚》初服之意。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飞卿词如“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无限伤心, 溢于言表。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这首《菩萨蛮》不仅称物芳美,也具有“其文约,其词微” 的特点,富有暗示性,容易使人产生种种联想。 《中国历代诗歌各篇赏析》:在这首词里,作者将许多可以调和的颜色和物件放在 一起,使它们自己组织配合,形成一个意境,一个画面,让读者去领略其中的情意,这 正是作者在创造词的意境上,表现了他的独特的手法。 南歌子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①,不如从嫁与②,作鸳鸯。 【注释】 ①暗形相:暗中打量。 ②从嫁与:就这样嫁给他。 【评解】 待嫁的女子,带着心爱的金鹦鹉,穿起了绣着凤凰的彩衣,暗中左顾右盼,偷偷打 量,心想就这样嫁给他,作一生的鸳鸯吧。这首小令,明丽自然而富于情韵,具有浓郁 的民歌风味。 一说“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二句指贵公子,即拟嫁与之人,亦通。 【集评】 胡国瑞《论温庭筠词的艺术风格》:因为感情的充沛,使那浓丽的辞藻适当地发挥 了它们光辉作用。 这首词所描写的青年男女恋爱情节及其所表现的既缠绵而又真率,颇 有民歌风味的余风,这应是它所以令人感到新鲜活泼的重要原因。 《栩庄漫记》:“不如从嫁与,作鸳鸯”,盖有乐府遗风。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温庭筠写爱情的词,最明朗的象“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 与,作鸳鸯。”他至多只能说到这样,与韦庄的作品比较起来,仍是婉约含蓄的。 司空图 酒泉子 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①。假山西畔药阑东,满枝红。 旋②开旋落旋成空。 白发多情人更惜。 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③。 【作者简介】 司空图,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虞县)人。咸通末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 黄 巢起义后,隐居中条山王官谷。朱温代唐后,召其任礼部尚书,不食而死。 他是晚唐著 名的山水诗人,词亦清雅可爱。著作有《一鸣集》。 【注释】 ①坼(chè):裂开。 ②旋:俄顷之间。 ③从容:舒缓,不急进。 【评解】 司空图生于晚唐,身经乱世,对眼前事物易生感慨。 这首小词,感时伤世,借花抒 怀。明知满枝红杏“旋开旋落旋成空”,却依然从容酹酒,遥祝东风,愿留春光暂驻。 画意诗情,深深吸引了读者。 【集评】 唐圭璋《唐诗纪事》,司空图隐王官谷。 每岁时词祷歌舞,与闾里耆老相乐。有 《酒泉子》云云。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表圣为唐末完人。此词借花以书感。 明知花落成空,而酹酒东风,乞驻春光于俄顷,其志可哀。表圣有绝句云:“故国 春归未有涯,小栏高槛别人家。 五更惆怅回孤枕,犹自残灯照落花。”与此词同慨,隐 然有黍离之怀也。 杨柳枝 桃源①仙子不须夸,闻道惟裁一片花②。何似浣纱溪③畔住,绿阴相间两三家。 【注释】 ①桃源:桃花源。 ②一片花:陶渊明《桃花源记》谓桃源洞外有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云 云。 ③浣纱溪:又名若耶溪,在浙江绍兴市南,即西施浣纱处。 【评解】 江南山青水秀,风光旖旎,胜似传说中的桃源仙境。 词人用淡雅的笔墨,传达出人 间春色的无限情韵。司空图诗宗王维山林隐逸之风,其词亦然,清新自然,雅洁可爱。 张 曙 浣溪纱 枕障薰炉①隔绣帷②,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相知。 天上人间何处去?旧 欢新梦觉来时,黄昏微雨画帘垂。 【作者简介】 张曙小字阿灰,四川成都人。侍郎张祎之从子。 唐昭宗龙纪元年进士,官至拾遗。 曙工诗善词,才名籍甚。 颇为乡里所重。 【注释】 ①薰炉:炉烟薰香。 薰:香草,亦香气也。 ②帷:屏幔,帐幕。 绣帷:锦绣的帷幔。 4.关于词中的“滩破”“减字”等,以及调寄什么意思关于词的“摊破”、“减字”、“寄调”的解释。 为了下面的叙述,先说说词曲的“调”。词之所以称为“词”,是因为它本来是用来唱的,相当于现代的歌词。唐代,西域的“胡乐”传入中原,与内地的音乐结合,出现了一种新艺术——曲子。不同的曲子叫不同的“调”,它们的节拍、长短都是固定的,人们想创作新词,只能完全依据曲子“填”,填出来的词叫“曲子词”,简称为“词”。当然,在宋代这门艺术最发达时,总有新曲出现,所以曲子的“调(牌、谱)”有很多。 摊破:意思是将本来的调“摊开”、“打破”,在其中加字、加句。但是,摊破以后,不再是原来的调了,便取名叫“摊破某某”。如:《摊破浣溪沙》 实际上就是加字加句的《浣溪沙》。 减字:与摊破相反,是对某曲调减少了字数。如《木兰花》原为七言八句,后将一﹑三﹑五﹑七句各减去末三字,成为《减字木兰花》。 寄调:寄,托付;调,曲调。意思是,我的这阕词是按某曲调填写的。调寄与寄调只是换个说法,表示我的词用的曲调是什么。 无论摊破还是减字,都是经诗词界认可的,使得摊破和减字变成了新的调调、凝固的格式,并非谁都可以乱破滥减的。 5.来几句很有深度的宋词●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剧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今宵明月显得格外团,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郎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其中。 明月团,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扰”。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结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6.求:皇甫松《梦江南求:皇甫松《梦江南 唐 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注释】 ①兰烬:因烛光似兰,故称。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暗红蕉:谓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③萧萧:同潇潇,形容雨声。 ④驿:驿亭,古时公差或行人暂歇处。 【评解】 烛光暗淡,画屏模糊,词人于梦中又回到了梅熟时的江南;仿佛又于静谧的雨夜中, 听到船中笛声和驿边人语,亲切无比,情味深长。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调寄《梦江南》,皆其本体。江头暮雨,画船闻歌, 语语带六朝烟水气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情味深长,在乐天(白居易)、梦得(刘禹锡)上也。 陈廷焯《白雨斋词评》:梦境化境,词虽盛于宋,实唐人开其先路。 徐士俊《古今词统》:末二句是中晚唐警句。 唐圭璋 《唐宋词简释》:此首写梦境,情味深长。“兰烬”两句,写闺中深夜景象,烛花己落,屏画已陪,人亦渐入梦境。“闲梦”二字,直贯到底,梦江南梅熟,梦夜雨吹笛,梦驿边人语,情景逼真,欢情不减。.然今日空梦当年之乐事,则今日之凄苦,自在言外矣。 【其二】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 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作者: 皇甫松,一名嵩,字子奇,睦州(今浙江建德)人。生卒年不详。唐工部郎中皇甫湜之子。工诗词,尤擅竹枝小令。能自制新声。《花间集》录其词十二首。 赏析: 此首与前首同为梦境,作法亦相同。起处皆写深夜景象,惟前首写窒内之烛花落几,此首则写室外之残月下廉。“梦见”以下,亦皆梦中事,梦中景色,梦中欢情,皆写得灵动美妙。两首[梦江南],纯以赋体铺叙,一往俊爽。 唐圭璋 《唐宋词简释》 匿名 0 2span class="tm" 匿名 ??<span class="tm">6-12 19:25</span> </p> <div> <div class="ra ft"><div class="bt bg1"><img alt="相关内容" class="m" height="16" src="/static/img/ico3.gif" width="16"/>;相关内容</div></div> <p class="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