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写出与莲有关的古诗词3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青阳渡 晋,乐府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采莲 南朝梁 吴均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 ----夏歌 南朝,梁 萧衍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咏同心芙蓉 隋 杜公瞻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 ---秋池一株莲 隋 弘执恭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古风 (其二十六) 唐 李白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采莲曲 南朝梁 刘孝威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子夜吴歌(其二) 唐 李 白 浮照满川涨,芙蓉承落光.----赋得涉江采芙蓉 南朝陈 祖孙登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北。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卜算子 荷花 辛弃疾 秋江岸旁莲子多,采莲女儿凭船歌.------采莲曲 唐•张籍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苏轼 莲 唯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 赠荷花 2、赏析莲诗: 莲,是中国传统审美架构中光彩夺目的碧玉。文人们欣赏清塘莲韵风姿,赋予莲人文内涵和人格魅力。我们听听同学对莲诗的赏析吧。 [具体内容未知,大概3——4篇: 《江南曲》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白莲》陆龟蒙(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 二、写出与莲相关的诗句<<忆莲>> 江南风景秀,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清风送香远。 <<访莲>> 友人致电来,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新月柳几枝。行到近春园,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婀娜我自痴。 <<种莲>>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览胜谁记种莲人。 <<对莲>> 古柳垂堤风淡淡,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乌纱半坠醉翁眠。游梦挥戈能断日,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 <<采莲>>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画莲>> 朱颜碧墨放池畔,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一脉幽香把君难。 <<赏莲>> 炎夏雨后月,春归花寂寞;满塘素红碧,风起玉珠落。 <<咏莲>> 池塘一夜风雨,开起万朵红玉;怜君自来高格,爱莲谁若敦颐。 <<问莲>> 花中君子来哪方,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伸枝展叶碧无穷。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赞莲>>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梦莲>> 京北秋来风景异,天高云淡雁迷离;踏破铁岭无觅处,寻遍荷塘空水遗;无可奈何秋睡去,仙衣胜雪倾心起;何故幽叹无缘见,夏风十里一潭碧。 <<残莲>>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三、与莲有关的诗句> 江南风景秀,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清风送香远。 > 友人致电来,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新月柳几枝。行到近春园,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婀娜我自痴。 >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览胜谁记种莲人。 > 古柳垂堤风淡淡,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乌纱半坠醉翁眠。游梦挥戈能断日,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 >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 朱颜碧墨放池畔,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一脉幽香把君难。 > 炎夏雨后月,春归花寂寞;满塘素红碧,风起玉珠落。 > 池塘一夜风雨,开起万朵红玉;怜君自来高格,爱莲谁若敦颐。 > 花中君子来哪方,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伸枝展叶碧无穷。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 京北秋来风景异,天高云淡雁迷离;踏破铁岭无觅处,寻遍荷塘空水遗;无可奈何秋睡去,仙衣胜雪倾心起;何故幽叹无缘见,夏风十里一潭碧。 >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四、请给我一些有关莲的诗句及赏析夏游莲花 清·张昭美 山色遥看近却无,招提处处缀璎珠。 药泉汲水供茶灶,松石点苍入画图。 宗室卧游辜胜境,匡庐结社得吾绕。 归来四载婴残疾,刚到壶天气象殊。 莲花寺位于武威城西南十五公里的松树乡境内,始建于宋、元时期。旧时山上建筑规模宏伟,殿宇相接,山泉秀丽,景物宜人,为武威游览胜地。莲花寺还是历代文人墨客咏诗作画之胜地,唐代诗人高适,近代诗人张昭美、陈炳奎等都有佳作,著名画家张大千曾两次登临,作有《莲花山图》一幅。 张昭美曾先后五游莲花山,作诗四首,此选第三首。全诗八句,描写了在莲花寺汲泉煮茶、观赏松石的乐趣。 首联大意:遥看灵秀氤氲的山光水气,走到近前却全然消失;莲花寺院内(注:招提,寺院的别称)处处挂着幛幔,幛幔上饰满彩绣珠穗(注:璎珠,此指寺院所挂幛幔上的彩绣珠穗)。首句可能是由王维的诗句“青霭入看无”或韩愈诗句“暮色遥看近却无”化来。 三、四句大意:从药王泉打水供应茶灶煮茶,在松下品茶赏景,一松一石都觉秀美如画。注:“药泉”即“药王泉”,传说与西藏布达拉宫相通。 五、六句大意:我们这次游莲花山,亲身经历胜境,远胜过宗炳当年卧游,还可以和白莲社中人收徒结社相媲美。“宗室卧游”是引用宗炳的故事。宗炳,南朝宋画家,擅弹琴,精于书法、绘画。东晋末到南朝宋元嘉中,当局屡次请他做官,他都不就,惟喜漫游山川;后因老病回江陵,将所见景物画于壁上,叹曰,“老病俱至,名山恐难遍游。当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卧游即指此山。“匡庐结社”,是引用东晋高僧慧远等十八高贤结白莲社的故事。东晋时慧远在庐山东林寺,同慧永、慧技和雷次宗等十八高贤,掘地植白莲来修念佛法门,故称“白莲社”。 尾联大意:回归故乡多年了,我一直为疾病所困绕(婴疾:患病),此次一到莲花山,就象到了仙境,觉得气象很不一般。注意,壶天,道家语,寓有“壶中乾坤大”之意;这里把莲花山比作壶天,言其如同仙境。 全诗典雅清新,不仅描绘出莲花寺“壶天”的不同景象,而且巧用典故,含蓄蕴藉地表达了作者喜欢闲适生活的心态与情趣。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莲花寺在政府支持下,人民群众自愿捐款捐物,修复了一些古建筑,游客也在逐年增多。你可以亲睹兽文石这块千古难解的巨石,喝上一口药王泉的泉水,踏着旱滩坡的汉唐古墓,登上金顶塔,极目远眺,感叹武威历史的沧桑,庆幸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五、与莲有关的诗句有哪些【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六、请你写出一个与莲有关的完整诗句《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花》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咏荷》陈志岁 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生机红绿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池。 七、请写出与"雪","莲"有关的古诗词个三句以上莲:<<忆莲>>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访莲>> 友人致电来, 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 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 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种莲>>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对莲>> 古柳垂堤风淡淡, 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 乌纱半坠醉翁眠。 游梦挥戈能断日, 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 对莲余做世外仙。 <<采莲>>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画莲>> 朱颜碧墨放池畔 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 一脉幽香把君难 <<赏莲>>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咏莲>> 池塘一夜风雨, 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 爱莲谁若敦颐。 <<问莲>> 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 伸枝展叶碧无穷 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赞莲>>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梦莲>> 京北秋来风景异, 天高云淡雁迷离; 踏破铁岭无觅处, 寻遍荷塘空水遗; 无可奈何秋睡去, 仙衣胜雪倾心起; 何故幽叹无缘见, 夏风十里一潭碧。 <<残莲>>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咏 白莲 腻于琼粉白于脂,京兆夫人未画眉。 静婉舞偷将动处,西施嚬效半开时。 通宵带露妆难洗,尽日凌波步不移。 愿作水仙无别意,年年图与此花期。 细嗅深看暗断肠,从今无意爱红芳。 折来只合琼为客,把种应须玉甃塘。 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风浑讶雪生香。 吴王台下开多少,遥似西施上素妆。 一朝春雨碧满塘 雪: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 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 希:少。在目:眼睛所见。 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 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 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 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 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