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书画的诗词第一首 玉腕挥舞成新章,不似泽立与沙江。 潇洒毫端含英气,柔婉笔中显贞刚。 无意邀卷但赞许,有心求教羞搭腔。 雁过留声寻常事,买醉只宜在墨香。 第二首 美玉无瑕丹青秀,笔墨端庄功底优。 谁说女儿不如男,韩家靓妹显身手。 第三首 笔锋扫过删繁有韵,挺拔硬朗柔情不洇。 心绪不乱笔落有序,沉静流远古朴精神。 第四首 红妆一点墨坛生辉,近朱近墨皆在一人。 一瞥惊心回味销魂,击节赞叹 相见无悔。 第五首 结字清秀布局新,运笔流畅功力深。 书写杜牧清明句,气氛净鲜人爱真! 2.如何欣赏中国绘画及中国书法艺术之美和特点中国画欣赏:画工:画家作品,可表现出作者成就。画面的形象,就是画工的具体,我们往往主观批判该画的好与坏,就是受画工的影响最大。 书法: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之处,其中一项就是书法。国画画面上常伴有诗句,而诗句是画的灵魂,有时候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使画生色不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虽然仅具签署。亦可窥其功底一二。 印章:画面上常见印章有各方面使用: 画家的印玺、题字者私章、闲章、收藏印章、欣赏印章、鉴证印章等。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文内容、印章位置,都在评介之列。尤其古画,往往有皇帝、名家、藏家及鉴赏家的印鉴,可佐真伪。 装框:中国画装裱独具一格,常见有纸裱、绫裱两大类。纸裱较粗,绫裱较精。裱边的颜色、宽窄、衬边、接驳、裱工等都十分讲究。 功力:从事书画修养越久的人,他表现出的功力,是初学者无法掌握。尤其是书法,老手多仓劲有力,雄浑生姿。国画方面,其线条、设计、意景亦表现出作者功力。所以人生经验丰富的艺术家,其作品往往较年轻画家有不同表现,这就是功力。 布局:布局看来似是画面的设计,其实是作者胸怀中的天地,从画面布局中表现出来。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地方甚多,最明显之处就是"留白",国画传统上不加底色,于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称为留白的布局。在留白之处,有人以书法、诗词、印章等来补白。亦有让其空白,故从布局可见作者独到之处。 诗句:字画中的诗词,往往代表主人的心声。一句好诗能表现作者的内涵和学养,一句好诗,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明代画家张宏所作的《村径柴门图》,画家自题:“村径绕山松叶暗,柴门流水稻花香。”描绘松林环抱,崇山拱卫的庭院山庄,高大葱郁的苍松分为两组,如同两把打开的摺扇,掩护着山坳中的村落。村前稻田临水,田园丰美,正有辛弃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词意。 印文:无论字或画,常有"压角"的闲章出现。所谓闲章就是画面或书法留白的角落。而印上的文字,有时影响字画甚大。从印文中也可看到者作者心态,或当时的环境。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盖在字画上,使作品更添光彩。 3.圆形书法37个格,写什么诗词好,要写标点吗标点看写出来效果怎么样了。 写标点的话,可以选短一些的忆江南或者渔歌子之类,用标点或者作者凑字,写一圈的话也可以在首尾之间空格。 比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标点全算正好: 《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如果不写词牌名,不写标点,可以在首尾之间留一空格,选择36字的词相见欢或者长相思。比如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4.中国艺术讲究对比映衬美,园林书画如此诗歌亦如此,从写景的古诗1、青山、绿水、翠树、行舟互相映衬。 曹操的《观沧海》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的诗句,写的是海水起伏荡漾,山岛高高的耸立,山岛上的树木葱葱苍翠,百草丰美茂盛。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互相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以此衬托诗人自己的宽广胸怀犹如大海一般吞吐日月。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诗句,传达出的是小村庄被绿树围绕着,城外苍翠的山峦依依相伴的美妙意境,那绿树、青山映衬出小村庄的安详静谧,令人无比惬意和舒适。 王湾的《次北固山》中“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诗人途经青山之下,乘船在绿波中前行,那青山、绿水映衬着诗人的行舟,流露出的是诗人行舟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2、色彩明暗的对比映衬。 杜甫的《春夜喜雨》中“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写的是雨夜中,野外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那暗与明的对比分外分明。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的诗句,意思是战局像乌云一样重压过来,想要把城墙摧垮,铠甲在阳光下像鱼鳞般闪烁着光芒。诗人先用大块的乌云作底色,又用铠甲闪耀着光芒来凸显明亮,黑色与金色的反差,构成一幅色彩对比鲜明的画面。 岑参的“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的奇异景象:尽管雪大风急,但辕门上的红旗已冻僵了,一动不动。那冷色基调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的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这一红一白,对比鲜明。 3、多种景物的互相映衬。 诗人通过多种物象的互相组合,使诗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中孤独的停泊着。通过细草、微风、小船、桅杆几种物象的组合,映衬出了诗人的情怀:自己像江岸上的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4、鲜花小草映衬喜悦之情。 白居易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诗句,那五颜六色的野花四处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新长出的碧绿如茵的青草才刚刚没过马蹄。诗人在初春见到短短的、青青的绿草喜悦之情尽在不言中。 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得诗句:细细的春雨湿润着长安街道,远看草色青青一片,走近了却看不出小草的绿色,这种同一景物远看和近看的不同效果变化,更让诗人惊喜万分。 扩展资料: 映衬的种类区分 1、正衬 即映衬事物和主要事物朝着相同的方向变化。例如: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里用荒凉萧条的环境和气氛,正衬作者悲凉的心情) 2、反衬 即映衬事物对照主要事物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例如: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用“……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反衬“我”的急切心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映衬 5.关于描写优美风景的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冬风御柳斜。 -----韩翎《寒食》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佚名《杂诗》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李白《春思》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李白《子夜夏歌》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残萤栖玉露,早雁指银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许浑《早秋》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之章《咏柳》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崇惠崇春江晚景》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