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诗句后面两字“明净”的诗词吗凌晨过杏园,晓露凝芳气。初阳好明净,嫩树怜低庳。(唐-元稹《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至陕府与吴十一兄端公崔二十二院长怆曩游因投五十韵》中的四句,见《全唐诗》卷400,第020题。) 粹容成槁木,浮迹类流萍。 天地春明净,江山晚晦冥。 花芒环野茜,柳桁接檐青。 淹滞知何事,思归梦短亭。(宋-董嗣杲《客滞》诗全首,见《全宋诗》卷03。) 诸葛久精妙,已能闻国都。 紫毫搜老兔,苍鼠拔长须。 露筦何明净,烟丸事染濡。 班超投此去,死作玉关夫。(宋-梅尧臣《宣州杂诗》二十首中的一首,见《全宋诗》卷23。) 初疑秋波莹明净,鱼子变怪成蛟螭。(宋-王令《寒林石屏》诗中的二句,《全宋诗》卷02) 燕至清明近。花到清明盛。奉劝清明游赏人,别有清明景。我得清明永。旷劫清明净。一点清明无价珍,便是清明性。(金-马钰《卜算子》词,见《全金元词》。) 炊烟不辨昼沈沈,凉雨通宵作晓阴。极浦枫林添画意,间庭梧叶堕秋心。斜风断雁模糊影,中酒怀人惨淡吟。山色如妆本明净,一经浓抹易萧森。(清-黄振河《秋阴》诗全首,见《晚晴簃诗汇》。) 吾州山水奇,往往出残剩。曹山既著名,何岩复擅胜,遥望山破碎,近即石散迸。嵌缀亭馆凉,割剥丘壑劲。繁林戴侧厂,修廊蟠曲磴。崖深闻石气,水清见鱼性。涧香渡幽花,岩音孕清磬。洵足骋雅怀,况能逃暑病。当年采山石,顽劣遭排摈。岂知易世后,游屐名山盛。乃知天地间,得失本无定。名理既彻悟,寸心亦明净。剧饮朋盍簪,陶然尽游兴。(清-马赓良《偕丁雪塘任秋田孙彦清游柯岩》诗全首,见《晚晴簃诗汇》。) 二、直接表达月光如水,澄澈透明的诗句月光如水水如天 出自晚唐诗人赵嘏的《江楼感旧》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赏析 这就启迪读者:人在夜阑人静的此刻究竟“思”什么呢?对这个问题,诗人并不急于回答。第二句,故意将笔移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吧。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欢快的。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读到这里,读者才豁然开朗,体味到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短小的绝句律诗,一般不宜写得太实,而应“实则虚之”,这才会有余情余味。这首诗,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友朋,“同来”是指点江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读者完全可以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在诗人提供的广阔天空里自由飞翔,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 三、景物意象是清幽明净的诗句是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金钱花(陈翥) 袅露牵风夹瘦莎,一星星火遍窠窠。 闲门永巷新秋里,幸不伤廉莫怕多。 古藓寒芜让品流,小斋多谢伴清幽。 若教夷甫门前种,也是无多过一秋。 西江月(长筌子) 形物虽居宇内,梦魂长玩台州。山堂真趣与谁酬。窗外梅疏竹瘦。千里烟霞冉冉,半帘风月飕飕。天公赐我这清幽。料想浮生难勾。 松鹤(戴叔伦) 雨湿松阴凉,风落松花细。独鹤爱清幽,飞来不飞去。 渔家傲(葛胜仲) 叠叠云山供四顾。簿书忙里偷闲去。心远地偏陶令趣。登览处。清幽疑是斜川路。野蔌溪毛供饮具。此身甘被烟霞痼。兴尽碧云催日暮。招晚渡。遥遥一叶随鸥鹭。 四、形容安静的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五、形容女子安静美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lù)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yè)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象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容颜鲜明光彩象秋天盛开的菊花,青春华美繁盛如春天茂密的青松;行止若有若无象薄云轻轻掩住了明月,形象飘荡不定如流风吹起了回旋的雪花;远远望去,明亮洁白象是朝霞中冉冉升起的太阳,靠近观看,明丽耀眼如清澈池水中婷婷玉立的荷花;丰满苗条恰到好处,高矮胖瘦符合美感;肩部美丽象是削成一样,腰部苗条如一束纤细的白绢;脖颈细长,下颚美丽,白嫩的肌肤微微显露;不施香水,不敷脂粉;浓密如云的发髻高高耸立,修长的细眉微微弯曲;在明亮的丹唇里洁白的牙齿鲜明呈现;晶亮动人的眼眸顾盼多姿,两只美丽的酒窝儿隐现在脸颊;她姿态奇美,明艳高雅,仪容安静,体态娴淑;情态柔顺宽和妩媚,用语言难以形容;穿着奇特人间罕见,骨骼相貌象画中的仙女;她披着鲜丽明净的绫罗做的衣服,戴着雕刻华美的美玉做的耳环;黄金和翠玉做为配挂的首饰,点缀的稀世明珠照亮了美丽的容颜;她踏着绣着精美花纹的鞋子,拖着雾一样轻薄的纱裙,隐隐散发出幽幽兰香,在山边缓步徘徊; 六、有关光的诗句有哪些1.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行》唐代:李白 释义: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香芬芳四溢。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 2.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春江花月夜》唐代:张若虚 释义: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3.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唐代:刘禹锡 释义:洞庭湖的湖水清澈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潭面没有风好像一个没有磨的镜子。 4.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感旧》唐代: 赵嘏 释义: 我独自一人登上临江的高楼,思潮滚滚,忧愁无边。月光洒向大地,明净似水,水光澄清,又如同青天。 5.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宋代:苏轼 释义: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 1.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代:常建 释义:山光的明净使鸟儿高兴,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2. 光映妆楼月,花承歌扇风。——《咏春雪·一作陈伯材诗》唐代:陈子良 释义:雪光亮亮映着佳人梳妆的楼台,雪花随着佳人轻扇飘飘而来。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唐代:李白 释义:我的床前有位叫明月的姑娘已**,她的皮肤白嫩的就像地上的白霜。 4.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二首·其一》唐代:王绩 释义: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正要开怀畅饮,忽然,铮铮纵纵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 5. 光武经营业未兴,王郎兵革正凭陵。——《咏史诗·滹沱河》唐代:胡曾 释义:光武经营业未兴,王郎兵革正凭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