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借物喻人的诗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在狱咏蝉》 诗人采用第一人称的形式,假借蝉的口气来写蝉,表面看来是蝉在自说自话,其实全部是诗人自己的心声。全诗采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己比喻成蝉。全篇还采用双关的手法,从颔联开始,句句写的都是蝉,但句句其实又都是自己。那“玄鬓影”和“白头吟”,既是蝉,也是囹圄中的自己。那“露重”和“风多”既是蝉的境遇,也是自己的遭际。而结尾的蝉的一问,其实就是作者自己的声声呐喊。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卜算子》,作者自注“咏梅”,可是它意在言外,象“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正是以梅花自喻的 2.关于借物喻人古诗唐)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唐)虞世南《咏蝉》 垂瑞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唐)李商隐《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唐)李贺《南国十三首》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 (唐)来鹄《云》 千形万象还成空,影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宋)郑思肖《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有关借物喻人的诗词】除 夜 作〔唐〕高 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乡 思[宋]李 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月夜亿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远望【唐】元稹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和三乡诗【唐】高衢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墨梅图题诗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4.借物喻人的古诗有哪些1、《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3、《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4、《墨梅》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5、《画菊》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5.有关借物喻人的句子稻穗—空虚者的头总是昂得最高. 篮球—总是落入圈套,因为有人拍你. 橡皮——为别人的错误献出自己的生命。 抹布——想要清洁别人,自己却是最肮脏的。 昙花——为了一瞬的绚烂穷尽一生的等待。 气球:不脚踏实地的,难掩内心的空虚 笔:道出了世间万物,却一生被别人握在手里 尺子:规规矩矩,墨守成规 钟:在敲打中,磨练中,换取了余音绕梁的虔诚的钟声 竹:每攀登一步,都作出一次小结。 沙发——软弱不一定就是无能。 烟花——在生命的奉献中闪耀动人的光彩 高粱---不成熟者的脸总是一点儿也不害羞。 树---每活一年,就画一个大大的圆满的句号。 自行车轮——彼此总保持一段距离,但走起来却是亲密和谐! 钟——敲打的是自己,提醒的是别人! 蜡烛——站的不端,必然泪多命短! 路——越是泥泞,越能留下深深的足印! 尺子--自己一生正直,才能丈量别人的长短 6.有关借物喻人的诗词除 夜 作〔唐〕高 适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乡 思[宋]李 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月夜亿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远望【唐】元稹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和三乡诗【唐】高衢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竹石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 墨梅图题诗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蝉》唐·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7.借物喻人:诗句周敦颐 《爱莲说》 “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以莲花自喻)陆 游 《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以梅花自喻)骆宾王 《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哪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以蝉自喻)于谦 《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以石灰自喻)王冕 《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郑板桥 (郑燮)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以竹自喻)罗隐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以蜜蜂自喻)郑思肖 《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以菊花自喻)薛网 《兰花》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西风寒露深林下,任是无人也自香.(以兰自喻清高)若草则为兰,若木则为松.兰幽香风定,松寒不改容.(以兰 松 喻人)。 8.借物喻人的七言绝句古诗《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其实是借物喻人,讽刺一些人得了势便猖狂,自以为了不起,把别人都不放在眼里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