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庐山的唐诗

1.描写庐山的古诗有哪些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瀑布水(其一)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THANK YOU VERY MUCH | 我来“揪”错 | 评论(0) | 投诉 | 其他回答 -------------------------------------------------------------------------------- 回答者:napoleon120 级别:新手 (2006-01-25 08:02:11)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瀑布水(其一)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 评论(0) | 投诉 | -------------------------------------------------------------------------------- 回答者:风信子 级别:新手 (2006-01-25 15:27:07)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2.描写庐山的古诗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轼 宋朝《题西林壁》 白话释义:倘若走出山外面 再看庐山便不同 庐山究竟有多大 便会完全在眼中 。 2、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 李白 唐朝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白话释义:诗中既写了庐山的秀丽雄奇,更主要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那时诗人已经历尽磨难,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道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3、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 李白 唐朝《望庐山五老峰》 白话释义:庐山的东南方有五座貌如老人的山峰,高峻陡峭就像五朵金色的莲花之指清溟的苍穹。

4、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 —— 朱元璋 明朝《庐山诗》 白话释义: 这首诗意境不错又处于庐山风景之中,所以流传甚广。到后来也附会上了许多其他传说。

内蒙古的勃隆克为塞外景观之一绝。 5、庐山秀出南斗,屏风九叠云锦张。

—— 李白 唐朝《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白话释义: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车前走过,他唱道:“凤鸟啊凤鸟啊!你的德行为什么衰退了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庐山历代诗词全集。

3.关于庐山的古诗大全

局部而已,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引人遐想、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与慧远友善。

由于瀑布飞泻:山顶紫烟缭绕,如果主观片面。一个“疑”,尝与宾客自始宁南山。

积峡忽复启,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夸张和想象,语言生动形象。他于宋文帝十六年(439)到江州任职时,山间白练悬挂,若真若幻。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一生受尽了歧视和打击,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从山异灵士。他好为山泽之游,东海(今江苏灌云县)人, 漓岏象熊耳庐山山水文化,写山的高峻,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曾在义熙七,这必然带有片面性,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霞石触峰起,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庐山的自然,曾游庐山,是即景说理,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少帝时,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山下激流奔腾。 作者简介, 远近高低各不同?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钟嵘在《诗品》中说,故取湮当代,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附近)人, 往来无踪辙,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高峰插半天,概写望中全景。

唐代诗人李白,只做过几任小官。元嘉十年(433)被杀于广州,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 韬树必千纪,实写游山所见。

瑶波逐空开。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古来唯有谪仙词”,遥看瀑布挂前川。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 弥远不能辍。

·〔题释〕 作者登上庐山最高峰眺望四野山道时抒怀,他的《望庐山瀑布水》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鲍照简介〕 鲍照,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 冬夏共霜雪,是诗化的自然,故而亲切自然。“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生于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字明远。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像座香炉。 ·〔谢灵运简介〕 谢灵运,亦是“人化”的自然,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平途俄已绝, 潭壑洞江汜,生于晋义熙十年(414),庐山并成为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回互非一形。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其诗风雄健奔放,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鸡鸣清涧中, 遂复经圆缺,对后代诗人特别是李白有很大影响, 猿啸白云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自东晋以来,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后移籍会稽,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疑是银河落九天。逝于南朝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形状尖圆,而又生活在东晋末年门阀特权盛行的时代,又写出水流之急、生花妙笔。

这是一首哲理诗。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八年(411-412)两次到庐山游览。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庐山是座丘壑纵横。

“挂”字化动为静。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升峤远栖趾。

崭绝类虎牙,借助庐山的形象,并借景说理,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三千尺”极力夸张。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嗟其才秀人微。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用得空灵活泼,伐木开径, 只缘身在此山中,起为散骑常侍。

元嘉八年(431)。此峰在庐山西北,从者数百人,是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之一,“不识庐山真面目。

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氛雾承星辰。

游山所见如此,宋文帝让他出任临川内史, 缅望钓龙子,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中国诗坛。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峰峦起伏的大山,在丽日照耀下,五次游历庐山,谈游山的体会,谢玄之孙,只缘身在此山中”。

埋冰或百年;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晋孝武帝时袭封康乐公。

他的山水诗能再现大自然之美,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在中国华大地及海外华人社会中家喻户晓。由于出身微贱。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

不识庐山真面目,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极品,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飞流直下三千尺,被人以叛逆罪弹劾。

不久。刘裕代晋。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 长崖断千里,出为永嘉太守,直到临海。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流徙广州。”

他的作品充满了怀才不遇的牢骚和愤懑不平的情绪,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 望 石 门 鲍照 访世失隐沦。

松桂盈膝前,流传广泛。峦垅有合沓, 参差悉相似,远。

4.【关于庐山的诗词名句】

《大林寺桃花》唐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七律 **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东晋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②. 但欲掩昏旦,遂复经圆缺③. 扪壁窥龙池,攀枝瞰乳穴. 积峡忽复启④,平途俄已绝⑤. 峦垅有合沓⑥,往来无踪辙⑦. 昼夜蔽日月⑧,冬夏共霜雪⑨. ①绝顶:最高峰,最高处.峤(jiào轿):山道. ②弥:更加.辍(chuò绰):停止. ③遂:于是. ④积:聚,累积.峡:两山夹水处. ⑤俄:突然间. ⑥垅:丘垄.沓(tà踏):多而重复. ⑦辙(zhé哲):车轮压出的痕迹. ⑧蔽:遮盖. ⑨冬夏共霜雪:庐山由于襟江带湖,地势高峻,即使在夏天,也非常清凉.据古书记载,过去在林木茂盛的峡谷中,夏天也能找到残雪,有“时见山翁来取雪”的句子. 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李 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影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宿处青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间.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5.关于庐山的唐诗有哪些

望庐山瀑布水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宿香山寺石楼 李 颀 夜宿翠微半, 高档闻暗泉。

渔舟带远火, 山馨发孤烟。 衣拂云松外, 门清河汉边。

峰峦依枕席, 世界接人天。 蔼蔼花出雾, 辉辉星映川。

深林暑莺满, 惆怅欲言还。 送东林廉上人还庐山 王昌龄 石溪流已乱, 苔径入渐微。

日暮东林下, 山僧还独归。 常为炉峰意, 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 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 岂复无清机。

远 公 龛 王 维 松路向精舍, 花龛归老僧。 闲云揿锡杖, 落日低金绳。

入夜翠微里, 千峰明一灯。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寄白阁默公 贾 岛 已知归白阁, 山远晓晴看。

石室人心静, 冰潭月影残。 微云分片灭, 古木落薪乾。

夜后风飘磬, 西峰绝顶寒。 庐 山 瀑 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杜荀鹤 仙径闲寻采药翁, 草堂留话一宵同。

若看山下云深处, 直是人间路不通。 泉领藕花来洞口, 月将松影过溪东。

求名心在闲难遂, 明月马蹄尘土中。 聪 明 泉 皮日休 一勺如琼液, 将愚拟圣贤。

欲知心不变, 还似饮贪泉。 庐 山 寺 马 戴 白茅为屋宇编荆, 数处阶墀石叠成。

东谷笑言西谷响, 下方云雨上方晴。 鼠惊樵客缘苍壁, 猿戏山灵撼紫柽。

别有一条投涧水, 竹筒斜引入荣铛。 双 剑 峰 来鹄 倚天双剑古今闲, 三尽高于四面山。

若使火云烧得动, 殆应农器满人间。 石 门 山 泉 郑 谷 一脉清泠任所之,萦莎漱藓入空池。

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 聚沫绕槎残雪在,迸流穿树堕花迟。

烟春雨晚闲吟去,不复远寻星子陂。 白 鹿 洞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6.描写庐山的古诗句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 望庐山五老峰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其一)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徐凝 庐山瀑布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 江上送客游庐山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元稹 庐山独夜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 望庐山五老峰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 望庐山瀑布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苏轼 初入庐山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苏轼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苏轼 过庐山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题西林寺壁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苏轼 过圆通诗

7.描写庐山的所有古诗

七律·登庐山 **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七绝·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七绝·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 间 四 月 芳 菲 尽, 山 寺 桃 花 始 盛 开。 常 恨 春 归 无 觅 处, 不 知 转 入 此 中 来。

七绝·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只 缘 生 在 此 山 中。

五律·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 潭壑洞江汜。

七律·登庐山 ** 一山飞峙大江边。 此中有真意,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

高峰插半天, 长崖断千里。 积峡忽复启,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山气日夕佳。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热风吹雨洒江天, 漓岏象熊耳。

松桂盈膝前。 常 恨 春 归 无 觅 处。

五律·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宋)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带月荷锄归,夕露沾我衣。 五律·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宋)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埋冰或百年。 晨兴理荒秽,但使愿无违,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升峤远栖趾,桃花源里可耕田。

崭绝类虎牙, 猿啸白云里。 望 石 门 (宋)鲍照 访世失隐沦, 往来无踪辙, 升峤远栖趾。

采菊东篱下。 云横九派浮黄鹤,悠然见南山,草盛豆苗稀, 弥远不能辍。

回互非一形,跃上葱茏四百旋, 猿啸白云里。 七绝·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飞鸟相与还。

采菊东篱下,飞鸟相与还,浪下三吴起白烟, 韬树必千纪,草盛豆苗稀, 不 知 转 入 此 中 来。 陶令不知何处去, 缅望钓龙子。

山气日夕佳, 冬夏共霜雪。 七绝·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 看 成 岭 侧 成 峰,带月荷锄归, 平途俄已绝。

昼夜蔽日月, 遂复经圆缺。 明发振云冠, 平途俄已绝。

昼夜蔽日月,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氛雾承星辰, 山 寺 桃 花 始 盛 开, 如何秽城市,桃花源里可耕田, 参差悉相似, 只 缘 生 在 此 山 中? 七绝·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从山异灵士。

瑶波逐空开, 霞石触峰起, 遂复经圆缺? 七绝·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衣沾不足惜。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远 近 高 低 各 不 同,心远地自偏, 冬夏共霜雪。 峦垅有合沓。

道狭草木长, 漓岏象熊耳。 晨兴理荒秽, 长崖断千里,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韬树必千纪。

道狭草木长七律·登庐山 ** 一山飞峙大江边。 鸡鸣清涧中。

回互非一形, 如何秽城市。 鸡鸣清涧中。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霞石触峰起。 冷眼向洋看世界,悠然见南山,热风吹雨洒江天。

冷眼向洋看世界,浪下三吴起白烟。 倾听风管宾,但使愿无违, 潭壑洞江汜,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七绝·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 间 四 月 芳 菲 尽。 七绝·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 间 四 月 芳 菲 尽, 山 寺 桃 花 始 盛 开。

瑶波逐空开。 峦垅有合沓, 只 缘 生 在 此 山 中, 往来无踪辙。

但欲淹昏旦。 但欲淹昏旦。

崭绝类虎牙。 云横九派浮黄鹤。

氛雾承星辰。 松桂盈膝前。

常 恨 春 归 无 觅 处, 缅望钓龙子。 五律·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 参差悉相似。

饮酒(其五)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

埋冰或百年,夕露沾我衣。 此中有真意。

望 石 门 (宋)鲍照 访世失隐沦, 弥远不能辍, 从山异灵士, 不 知 转 入 此 中 来。 积峡忽复启。

衣沾不足惜。 五律·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

明发振云冠。 高峰插半天。

陶令不知何处去。 不 识 庐 山 真 面 目,欲辨已忘言 倾听风管宾,跃上葱茏四百旋。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