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有《唐诗宋词研究的试卷啊谁有唐诗宋词研究》华师自考历届的试2002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唐宋名家词导读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目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 1.认为"词之情文节奏,并皆有余于诗,故日诗余"的批评家是()。 A。 汪森 B.况周颐 C.王国维 D.俞彦 2.将词体明确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是从()开始的。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3.明确按照词风不同,把词分为婉约与豪放两大流派的批评家是()。 A.张蜒 B.张炎 C.王土祯 D.俞彦 4.《河传》词调的声韵以()为特征。 A.欢快 B.悲切 C.愤怒 D.惆怅 5.下列词调中带有和声的是()。 A.《菩萨蛮》 B.《忆江南》 C.《采莲子》 D.《渔歌子》 6.牛希济作了七首分咏七个神话传说中的女神故事的词,其所用的词牌名为()。 A.《河传》 B.《临江仙》 C.《忆江南》 D.《念奴娇》 7.李煜的籍贯是()。 A.江苏南京 B.江苏苏州 C.江苏泰州 D.江苏徐州 8.被誉为词中的"清明上河图"的是()。 A.欧阳修的《采桑子》 B.柳永的《蝶恋花》 C.柳永的《抛球乐》 D.辛弃疾的《蝶恋花》 9."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词句出自()。 A。 张先的《天仙子》 B.张先的《浣溪沙》 C.王安石的《桂技香》 D。 吴殊的《鹊踏枝》 10.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写作地点是()。 A。 惠州 B.密州 C.黄州 D.杭州 11.被陈师道誉为"今代词手"的词人是()。 A.苏武 B.秦观 C.柳永 D.黄庭坚 12.存词数量在北来仅次于苏武的词人是()。 A.贺铸 B.秦观 C.柳永 D.周邦彦 13.苏武《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以词的形式来追悼()。 A.小妾朝云 B.妻子王弗 C.弟子秦观 D.王安石 14.清代周济编选《宋四家词选》建立词统,以清真词的()为最高标准。 A.清空 B.雅正 C.浑化 D.质实 15.南渡初年广为传唱,并被称为《渭城三叠》的周邦彦所作的词是()。 A.《少年游》(并刀如水) B.《兰陵王》(柳阴直) C.《满庭芳》(风老莺雏) D.《六丑》(正单衣试酒) 16.李清照《醉花明》(薄雾浓云愁永昼)所写的节日是()。 A.元宵节 B.端午节 C.重阳节 D.中秋节 17.李清照词句"闻说双溪春尚好"中的"双溪"在今()境内。 A.山东省 B.江苏省 C.浙江省 D.福建省 18.张元干《贺新郎》词结句"举大白,听《金缕》"中的"《金缕》"是指()。 A.古典乐曲名 B.《贺新郎》的别名 C.《菩萨蛮》的别名 D.福建民歌名 19."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词句出自()。 A.陆游的《夜游宫》 B.陆游的《诉衷情》 C.辛弃疾的《夜游宫》 D.辛弃疾的《诉衷情》 20.其词被张炎比喻为"七宝楼台"的词人是()。 A.姜整 B.史达祖 C.吴文英 D.周密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21.唐圭璋《宋词四考》考订宋词作者籍贯,占籍最多的是》四省。 A.江苏 B.江西 C.渐江 D.山东 E.福建 22.传为李煌的绝笔之作有()。 A。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B.《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C.《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D.《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E.《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 2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并称为"咏春草绝调"的三首咏春草的词是()。 A.林逋《点绛唇》 B.欧阳修《少年游》 C。 梅尧臣《苏幕遮》 D.欧阳修《浪淘沙》 E.晏殊《破阵子》 24。 下列各项中与周邦彦有关的有()。 A。 词集名《片玉词》 B.字美成 C。 "苏门四学士"之一 D.词与秦观齐名 E.浙江温洲人 25.被王国维《人间词话》拟之为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经的三种境界的词句是()。 A."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B."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D."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杯新月人归后。" E."昨夜西风调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6.缪铖曾在《诗词鼓论》中将词的情感特点归纳为__________四字。 27.《词律》一书的作者是________。 28,________《忆江南》词是文学史上依曲拍填词的最早记录。 29.皇甫松的两首《采莲子》词均是歌咏采莲本事的曲子,其中______、"年少"是相和之声。 30.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词至________而眼界始大,感慨逐深,遂变传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 31.________称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为"穷塞主之词"的人是。 32.苏武诗云:"诗人老去鸳鸯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诗中的"诗人"和"公子"是指_______ 33。_______曾做《评本朝乐章》为李清照《词论》前的重要词评。 34.姜夔词集名为_______ 35.______以擅写咏物词而赢得"张春水"、"张孤雁"等雅号。 四、简答和简析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简述韦庄《思帝乡》(春日游)的创作主题。 37.潘阆《酒泉子》(长忆观潮)一词的创作角度是如何从观潮人向弄潮儿转变的? 38.简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的写作特色。 39.简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2.要写一篇关于宋词的论文,谁能帮帮忙丫宋词美学思潮初探[摘 要]宋代美学思潮的运行,更多的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向更高的思想文化层次演进。 以宋文学的代表——宋词的美学风格分析来看,宋人的美学观念趋向于婉约含蓄,形成独特的美的韵味,同时北南宋的美学思潮的内涵又略有差别,婉约含蓄中又带有豪放和激昂,形成宋美学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宋词 审美 豪放 婉约继盛唐之后的宋王朝,始终是一个内忧外患交困,积贫积弱的王朝,然而,就中华民族的封建文化的发展而言,正是由于宋所处的独特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才使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美学在这个时期内走向了成熟,传统的美学在这个时代获得了全方位的发展、深化和实现,使得宋美学在中国美学史上占居了无可非议的重要地位,显示出独特而恒久的魅力。 从宋文学的代表——宋词来看,晏殊词清丽洒脱,柳永词浪漫缠绵,苏轼词旷达恢弘,辛弃疾词豪放激昂……这些动人的华美篇章,折射着那一代美的创造者和欣赏者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风尚和审美理想,反映着那个特定的时代氛围中美学观念、美学范畴、美学命题的产生、发展和转化。 虽然我学力尚浅,很多知识的构建还不够充分,但由于我对宋词及美学的兴趣和平时的积累,我将通过对宋词及其代表作家、作品、风格的分析,由宋文学的创作主体即审美主体的宋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心理、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入手探析所蕴涵并体现在宋词中的美学思潮的特点和美学风格。 美,是要靠人也就是审美主体去追寻,去发现,去体味的。宋代社会的审美主体首先是其社会成员中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也正是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寻觅适合自我审美情趣的美的内容与形式,同时,也就是在这个寻找美的过程中,他们日渐成熟,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美学风格,创造出了属于宋人自己的审美心理机制和美的创造方式,展现出与前代的美学模式风采迥异的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结。 并形成具有其代表意义的书斋美学。在优越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之下,成为统治集团成员的宋文人士大夫们,享受着充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他们因此而比别人更会有滋有味地享受生活。 这是士大夫阶层审美观念滋生的土壤,滋养出敏锐细腻的感觉能力,成为了既有钱又有闲的文人雅士自然而然将追寻的目光转向文艺生活,转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领域。 同时,用词这种比诗更宽松又讲求韵律的文学样式来反映他们的审美情趣,寄托审美理想。 词,产生于唐五代,原是配合隋唐以来燕乐而创作的歌辞。后来逐渐于音乐脱离关系,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 从某种意义上讲,词是文学语言和音乐语言相结合的产物,初时起源于民间,后经文人的加工,有了格式和音韵方面的要求和规定。 换一个角度来说,词,产生于人们通俗的审美享受的需要,觥筹交错,肴蔌杂陈前的清歌妙舞,无形中陶冶了文人雅士的审美趣味,激发了士大夫以清绝之辞助娇娆之态的雅兴,审美主体兴致盎然地观照审美对象,从中获得审美享受。 (所谓审美享受,是通过审美感受所获得的一种情感上的愉悦,这种愉悦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功能共同和谐振运动的极致状态,表现为所获得的满足感和快乐感。 )人的审美需要,直接表现在审美享受的追求上,尽管这是通过个人的审美活动获得的,但却渗透着宽广的社会内容,反映出个体审美心理和社会审美心理的统一。 而宋文人士大夫对室内乐舞的欣赏并以词助兴的审美方式,体现了在温饱满足后进而向更高文化层次追求的审美享受。 如此看来,似乎宋文人士大夫终日沉沦于妍歌妙舞,放荡不羁之中,实际如何呢?我们先来看一位宋初的代表词人——晏殊。 晏殊,14岁时即以神童之名进见皇帝,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的太平宰相。在凡人眼中,这是何等的大富大贵!“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运歌席莫辞频。”⑴“一曲细丝清脆,椅朱唇。 斟绿酒、掩红巾。”⑵“蜀弦高,羌管脆,慢扬舞娥香袂。 君莫笑,醉乡人,熙熙长似春。”⑶晏词中有大量相似的关于歌舞宴席的作品,声色歌舞跃然纸上,然而萦绕于词人胸怀的,却完全是另外一番情思。 “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 总把千山眉黛扫,未抵别愁多少。” ⑷“劝君绿酒金杯,莫嫌经管催。兔走乌飞不住,人生几度三台?”⑸词中情调乃是词人主观情愫的外化。 本来该是美好的意象,出现在词人笔下时却染上了一层淡淡的忧郁。春花秋草的生命力何其旺盛,在词人眼中却不过是年华飞逝的标记;千娇百媚的歌儿舞女何其楚楚动人,亦难化解词人心中的离愁别恨。 位居三公是多少人的梦想,词人却并未感到多少的乐趣,反而发出意味深长的人生喟叹。未中前的清灯苦卷,高中后的大福大贵,眼前的一切富贵繁华真实而又虚幻,巨大的反差使词人的内心中产生难以言传的复杂思绪。 个人经历的前后变化,亦是宋代士大夫人生道路的概括和缩影,而在晏词中所体现出来的矛盾情结,其实也正是这个文化阶层亦即时代审美主体共同的心态。 在经历千辛万苦后获得功名利禄,短暂的得意之后,没有了压力,失落了最高层次的追求,反而有一种若有所失的空。 3.考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请问叶嘉莹的书哪本帮助比较大叶先生这一套书都属于词学的入门书,可以视为一套偏重于作品分析的词史性质的著作,没有先后高下之分。如果要读的话,最好全部通读,配合叶先生与缪越的《灵溪词说》更好。读过之后,可以进一步深入读《词学古今谈》,陶尔夫先生的《北宋词史》和《南宋词史》。完成这些,你可以说就有一定的词学功底了。再进一步,就要进入具体的专题研究了,可以选择一个词家、一种词学现象等具体的方向深入学习研究,读原典与相关研究专著,不过这一部可以在考上研究生以后进行。因为考研毕竟属于应试,一个方向的专业功底扎实当然重要,但考试不可能只考你熟悉的内容。现在各大院校的初试考察都越来越偏向文学史基础知识的全面考察,所以单讲考研应试的话,还是要“对考读书”。这一点就要根据你想考的学校所定的初试参考书目来读,最好配合历年真题,了解他们的考察方式及大概范围,这些信息一般在各学校的“研究生网站”都会公布。 通过了初试到了复试阶段才能真正有机会表现你学识的深度,所以本科阶段还是应该一切以考试为中心,在这种应试选拔的环境下不得不这样做,而且,全面的文学史基础对于你以后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专精一门不通旁路,这样的研究是走不远的。 4.急求吉林大学古代文学宋代文学研究方向的导师信息一、古代文学:教授:徐正考 王学谦 王 洪 沈文凡 王 昊 孟兆臣副教授:马大勇二、宋代文学:1、王 洪:笔名木斋,现任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词史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韩国国立全南大学邀请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研究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访问教授,中国新闻学院教授。教学方面,任教过:《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唐五代文学、宋辽金元文学)、《中国诗歌的演进》《唐宋词体的演进》《苏东坡研究》《宋诗流变》等课程,在《百家讲坛》发表的专题演讲为:《唐宋词体的演进》。 2、王昊,男,1967年11月7日出生,河北乐亭人。1987年至1991年就读于吉林大学中文系;1991年免试保送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当代词学名家喻朝刚先生,1993年8月提前一年毕业并留校任教。 2000年1月晋为副教授,2001年遴选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04年12月晋为教授。学术兼职有: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辛弃疾李清照学会理事、中国陆游研究会理事,中国韵文学会、中国苏轼研究会、中国元好问研究会、中国散曲研究会会员。 近年来承担的本、研课程有:本科基础课中国文学史(宋辽金元)、中国文学史(B),选修课唐宋词美学研究和全校公选课中国文化概论;研究生学位课宋词通论、金词通论和选修课两宋词学批评等。为吉林大学精品课程中国文学史副负责人。 5.在路上作者文心简介文心,原名刘扬忠,1946年生于贵州大方县。 1968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任中学语文教员近十年。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吴世昌先生,专治唐宋诗词。 1981年又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文学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并分配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工作。 文心1968年参加工作,历任贵州军区独立营军垦农场军垦战士,贵州大方县六龙中学教师,大方县师范学校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古代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稼轩词百首译析》、《宋词研究之路》、《中华文学通览·宋代卷·崇文盛世》、《周邦彦传论》、《诗与酒》、《唐宋词流派史》,另外在国内报刊上发表诗词100余首。 补充[1] 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遗产》编委,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兼任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等,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兼搞诗词创作以词学研究成果为多。 尤以词学研究成果为多。二十多年来,在国内及海外共发表古典文学研究专题论文五十多篇,共约六十多万字。 现正从事中国词学学术史及文学史学史的研究,三年之内出版这方面的研究专著两部。现已出版13种著作:《稼轩词百首译析》《宋词研究之路》《辛弃疾词心探微》等。 主要著作 《辛弃疾词心探微》一书获第二届夏承焘词学奖二等奖 《全宋词典故辞典》一书获第二届国家辞书奖二等奖 稼轩词百首译析(25万字) 花山文艺出版社1983年 宋词研究之路(19万字) 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 辛弃疾词心探微(25万字) 齐鲁书社1990年 全唐诗典故辞典(合作,150万字) 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年 周邦彦传论(10万字)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唐宋词精华(合作,任第一主编,150万字) 朝华出版社1991年 诗与酒(20万字) 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 彩色插图中国文学史(合作,执笔6万字) 祥云(美国)出版公司 十卷本中华文学通史(任宋辽金分卷主编,35万字) 华艺出版社1997年 中国文学通览? 、宋代卷?、崇文盛世(15万字) 中华书局1997年 全宋词典故辞典(合作,任第一副主编,310万字) 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年 唐宋词流派史(44万字)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名家解读宋词(30万字) 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1]。 6.跨专业考文学研究生对,我是学中文的,今年大三,来年就靠本专业的研究生。 你这准备的虽然有点儿早。不过你是跨专业考试,还是很有难度的。 你在中文系有没有什么同学?你可以去旁听他们的课。中文研究生要分语言类和文学史类的。 语言类的就考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概论。而文学史类的就考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还有文学理论。 现在准备其实也可以。这些东西你都可以在考研网上查到的,还有相关的参考书目。 你自己学有点儿费劲哪。 文学的前景……语言学比较有前景,你说的那个文学文艺是理论很强的东西,这个比较难,而且将来对你工作发展并没有什么大作用的。建议考语言学,因为你高中刚刚毕业,学的那些古代汉语文言文之类的还留有印象,能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现在准备的时间还很充裕,想要轻松点,就去读那些古典文献,从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献还是研究,然后唐宋词就不必深入了,最重要的是战国策啊,史记啊之类的,最好看看古文观止,那里的东西都是精华。现代汉语的话我没话说,因为要从aoei学起,基本功问题了,自己买书研究或者是上网学习都行的。 7.利用统计学写宋词可能吗随便输数字 就可“写宋词” 统计学研究生挖掘99个高频词汇编号码 武大博导说,这只是一个文字游戏 一位学习统计学的网友,利用所学将《全宋词》中出现的99个“高频词汇”统计出来,发在博客上。 没想到,这篇博文很快就被大量转载,并有网友利用这些高频词汇重新“写词”。圆周率、生日、身份证号码都可以组成一首形式上的“宋词”。 在江汉大学刚刚举办的“诗词吟诵暨诗歌大赛颁奖会”上,不少学生讨论这个话题。真的存在网友说的“自动写词机”吗?记者展开采访调查。 《全宋词》中的99个高频词汇 话题的“始作俑者”是一位学习统计学的研究生,网名“yixuan”,他在博客上发表一篇文章:“突然想看看宋词里面什么样的意象是最常见的,比如可以做个频率分析什么的。当然文本挖掘需要分词,我没法在其中花太多时间,于是想出了一个土办法。” 宋词的句子都很短,最常见的词语一般是两三个字,这样可能的组合就更少了。比如“犹解嫁东风”这句话,可能的二字组合是“犹解”“解嫁”“嫁东”“东风”,三字组合是“犹解嫁”“解嫁东”“嫁东风”,词的字数越多,可能的组合就越少。 “yixuan ”统计出99个《全宋词》中的高频词汇。排在前面的依次为“东风(1382次)、何处(1230次)、人间(1202次)、风流(857次) 、归去(812次、)春风(802次)、西风(779次)、归来(771次)、江南(765次)。 “yixuan ”的这篇博文一发出来,很快就被另外一家网站转载,大量网友被这个有趣的话题吸引,纷纷发帖评论。 高频词汇被演绎成“自动写词机” 在大量评论后面,一位名叫“达芬奇的鸡蛋”发现,利用这些“高频词汇”的代码,可以随意拼凑出一首首宋词来。 比如用“圆周率”的数字排序,结果就是:回首明月(一看就是抒情诗) 悠悠心事空 西湖何事寂寞中 风吹斜阳匆匆 芳草平生斜阳 风吹寂寞今日 一枝富贵年年 断肠长安不知 一时间,众多网友用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各种数字组合来“写宋词”。如网友“叶绿彘”的“作品”是:“东风何处?人间风流。 归去春风,西风归来。江南相思,梅花千里。 回首明月,多少如今?阑干年年万里,一笑黄昏当年……” 记者用多位同事的身份证号码、生日号码等,套用这些代码,果然也能产生出一首首有模有样的“宋词”。 原意不是为了“写词” 看 到帖子被大量转发,“yixuan ”在自己的博客上又写了一篇解释,他说,“自动写词机”并不是我的创意,也不是我的初衷。 “yixuan ”说:“我学的专业是统计和精算,平时会和各种类型的数据打交道,之前写那篇博文也是出于兴趣,想利用学到的专业知识来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他说,很多人肯定都会提到“自动写词机”,就比如拿生日、QQ、物理常数等套用里面的排序来“写词”。 但我想说的是,这其实不是我的创意,也不是我写那篇博文的初衷。如果大家看过那篇转帖,就会发现大家开始“狂欢”是因为“达芬奇的鸡蛋”的创意,而词频统计本身并没有任何特殊之处。 事实上,大家可能听说过“文本挖掘”这个名词,它就是对文本数据进行分析,来得到有用的结论。文本挖掘是个很复杂的过程,牵涉到分词、词频统计、特征选择、聚类等等,如果大家对这一块内容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词频统计是一个很平凡的过程。 “yixuan”说:可能有些朋友觉得我得到宋词的词频是一件技术含量很高的活儿,但从技术层面上来讲,我做的那些东西也并无任何高级之处(当然需要有一些编程经验)。 只是一个文字游戏 这99个“高频”词汇真的有那么神奇?昨天,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导王兆鹏教授看了后评论说:“这只是一个文字游戏”。 王兆鹏说,汉语语言中,诗词的语序不需要确定性,同时汉语语言具有多义性。很多词语组合起来,都可以说得通。 比如我们说“吃饭”大家能听懂,但说“饭吃”,也能理解是怎么回事。 从严格意义上说,通过这99个编码做成的“词”,平仄完全不符合要求,也不符合词牌的要求。 但形式上挑不出什么毛病,也有一点词的味道。 王兆鹏说,宋词是一种文学艺术,讲究独创性和意境,读者通过读诗词能够看到里面的意境,这是艺术。 “如果写词这么容易,那谁都可以写词了。” 不过,王兆鹏也认为“yixuan ”的做法很有创意,“能从这么多词中总结出99个高频词汇,是需要花功夫的,也说明这个学生很努力,这是一个比较高级的文字游戏,虽然谈不上有什么文学意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博导李占风教授说,利用统计学原理确实可以在诗词等文学作品中,做一些研究工作,这位学生学以致用,值得表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