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什么是唐诗三百首

1.“熟读唐诗三百首”的下一句是什么

《唐诗三百首》原序,蘅塘退士引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料读者均知此语,然孰能三思?见诸人乐古诗,善哉,古诗精要,吾辈承之.而些许小子学表失里.欲问之:“果能熟读唐诗三百首?”若“诺”,再问:“何无风骨?” 蘅塘退士原序 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

2.儿童唐诗三百首是哪些

包括经典的唐诗三百首全集, 唐诗宋词三百首,古诗等,帮助幼儿,儿童,宝宝,少儿学唐诗。

《春晓》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鹿柴》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相思》作者: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作者: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静夜思》作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江雪》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乐游原》 作者: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唐诗三百首》概要是什么

《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0首诗,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诸诗配有注释和评点。

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其代表作家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

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南北朝时期,鲍照致力于七古创作,将之衍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诗体。

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开阔,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

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题材。 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

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

有唐一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

4.《唐诗三百首》收录内容是什么

清代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编的唐 诗选集,全书选诗310首,或作6卷或8卷, 基本上按五古、七古、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乐府等诗体编排。

四藤吟社的版本又 增补杜甫的3首《咏怀古迹》。该书收录了 77人的作品,其中既包括帝王、士大夫等贵 族,也有僧侣、歌女,还有无名氏等,但大 多数是唐代重要诗人,并重点突出了盛唐时 期的李白、王维,兼顾中唐、晚唐如杜甫、李商隐等人。

诗的内容大多反映了唐代的社 会生活和诗歌风貌。此书原本是为童蒙学习 诗歌而编的家塾课本,因编者汲取了《千家 诗》易于成诵的优点,该书雅俗共赏、流行 久远。

5.唐诗三百首是哪些

【本书目录】 送兄(七岁女) 蝉(虞世南) 咏风(虞世南) 野望(王绩) 咏鹅(骆宾王) 易水送别(骆宾王) 风(李峤) 中秋月(李峤)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送社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山中(王勃) 从军行(杨炯) 渡汉江(宋之问)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咏柳(贺知章) 回乡偶书(贺知章) 回乡偶书(贺知章) 幽州夜饮(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张说) 边词(张敬忠)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张九龄) 望月怀远(张九龄) 照镜见白发(张九龄) 登鹤雀楼(王之涣) 凉州词(王之涣)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过故人庄(孟浩然) 送朱大入秦(孟浩然) 春晓(孟浩然) 宿建德江(孟浩然) 渡浙江问舟中人(孟浩然) 从军行(王昌龄) 从军行(王昌龄) 从军行(王昌龄) 出塞(王昌龄) 采莲曲(王昌龄) 闺怨(王昌龄) 卢溪别人(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送柴侍御(王昌龄) 终南望余雪(祖咏) 使至塞上(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山居秋瞑(王维) 现猎(王维) 鹿柴(王维) 竹里馆(王维) 鸟鸣洞(王维) 莲花坞(王维) 杂诗(王维) 相思(王维) 山中(王维) 田园乐(王维) 少年行(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秋浦歌(李白) 静夜思(李白) 军行(李白) 越女词(李白) 峨眉山月歌(李白) 赠汪伦(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送友人(李白) 山中问答(李白)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望天门山(李白) 望庐山瀑布(李白)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月下独酌(李白) 独坐敬亭山(李白)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 夜宿山寺(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 黄鹤楼(崔颢) 凉州词(王翰) 桃花溪(张旭) 山中留客(张旭)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塞下曲(戎昱) 夜别韦司主(高适) 别董大(高适) 除夜作(高适) 营州歌(高适) 军城早秋(严武) 钓鱼湾(储光义) 早梅(张谓)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听弹琴(刘长卿)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刘长卿)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刘长卿) 望岳(杜甫) 前出塞(杜甫) 月夜(杜甫) 春望(杜甫) 江村(杜甫) 客至(杜甫) 绝句漫兴(杜甫) 春夜喜雨(杜甫) 赠花卿(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绝句(杜甫) 绝句(杜甫) 绝句(杜甫) 旅夜书怀(杜甫) 登高(杜甫) 登岳阳楼(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八阵图(杜甫) 着行即兴(李华) 送人赴安西(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碛中作(岑参) 逢入京使(岑参) 山房春事(岁参) 戏问花门酒家翁(岑参) 月夜(刘方平) 赋新月(缪氏子) 枫桥夜泊(张继) 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 归雁(钱起) 送彭将军(郎士元) 柏林寺南望(郎土元) 听邻家笙(郎土元) 寒食(韩雄) 宿石邑山中(韩雄) 江村即事(司空曙)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拜新月(李瑞) 小儿垂钓(胡令能)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征人怨(柳中庸) 题三间大夫庙(戴叔伦) 兰溪掉歌(戴叔伦) 送人游岭南(戴叔伦) 寒食寄京师请弟(韦应物)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韦应物) 滁州西洞(韦应物) 塞下曲(卢纶) 逢病军人(卢纶)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江南曲(李益) 题邻居(于鹊) 江南曲(于鹤) 巴女谣(于鹤) 游子吟(孟郊) 古别离(孟郊) 古怨别(孟郊) 登科后(孟郊) 洛桥晚望(孟郊) 少年行(令狐楚) 观祈雨(李约〕 和练秀才杨柳(杨巨源) 春兴(武元衡) 口罗口贡曲(刘采春) 题都城南庄(崔护) 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惊雪(陆畅) 湘江曲(张籍) 成都曲(张籍) 野老歌(张籍) 秋思(张籍) 雨过山村(王建)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 湘中(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游太平公主山庄(韩愈) 晚春(韩愈) 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 白二十二舍人(韩愈) 春闺思(张仲素) 秋夜曲(张仲素) 塞下曲(王涯) 竹枝词(刘禹锡) 秋风引(刘禹锡) 堤上行(刘禹锡) 秋词(刘禹锡) 浪淘沙(刘禹锡) 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 诸君子(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刘禹锡) 乌衣巷(刘禹锡) 望洞庭(刘禹锡) 夏夜宿表兄宅话旧(窦叔向〕 池上(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惜牡丹花(白居易)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暮江吟(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白云泉(白居易) 遗爱寺(白居易) 陈情上韦令公(薛涛) 悯农(-)(李绅) 们农(二)(李绅)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 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江雪(柳宗元) 偶书(刘叉) 井栏砂宿遇夜客(李涉) 牧童词(李涉) 菊花(元稹) 离思(元稹) 剑客(贾岛) 题李凝幽居(贾岛) 送唐环归敷水庄(贾岛) 寻隐者不遇(贾岛) 题诗后(贾岛) 题金陵渡(张枯) 农父(张碧) 瀑布(施肩吾) 消山中叟(施肩吾) 登玄都阁(朱庆馀)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吕温) 题西施石(王轩) 淹河直进船(李敬方) 马诗。

6.求唐诗三百首的前三十首的题目

数吧!感遇·其一 感遇·其二 月下独酌 春思 望岳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其一 梦李白·其二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别 青溪 渭川田家 西施咏 秋登兰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寻西山隐者不遇 春泛若耶溪 宿王昌龄隐居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贼退示官吏·并序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长安遇冯著 夕次盱眙县 东郊 吏舍?送杨氏女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溪居 塞下曲·其一塞下曲·其二 关山月 子夜秋歌长干行列女操游子吟登幽州台歌 古意 送陈章甫琴歌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听安万善吹?夜归鹿门山歌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丹青引赠曹霸将军寄韩谏议古柏行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石鱼湖上醉歌·并序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石鼓歌渔翁长恨歌琵琶行·并序韩碑………………。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