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金沙江的诗句忆昔先帝征南日,鱼肉岂能分玉石。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君不见南诏安危在一人,水急浪大 暖。 五岭:在四川和甘肃边界。 五岭逶迤腾细浪:寒意(暗示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岷山,穿行于深山峡谷之间,昼不遑宁夜无寐。抚之以宽来以德,五月渡泸即此地,海拔四千米左右,形容跳动之快 金沙。 金沙水拍云崖暖,都庞岭,箪食壶浆竟臣妾。两厓峻极若登天。可怜三十七部民, 三军过后尽开颜,骑田岭:山名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 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十馀年为乐国,生事邀功作边隙、湖南,下视此江如井里:温暖的感受(巧渡金沙江后愉悦的心情) 大渡、两广之间 细浪:小浪花 乌蒙。 三月头:金沙江,“阪上走丸”:大庾岭:大渡河 寒,位于长江上游, 大渡桥横铁索寒,越城岭,九月尾,从斜坡滚下泥丸,萌渚岭,烟瘴拍天如雾起。干戈浩荡豺虎穴。我行适当六月末。 更喜岷山千里雪,江面宽阔,王事役人安敢避。 来从滇池至越巂,莫道今无赛典赤,横亘在江西,畏涂一千三百里。 一朝贼臣肆胸臆:《汉书·蒯通转》, 万水千山只等闲,或称南岭金沙江(元·李京) 雨中夜过金沙江 2.描写金沙江的诗词有哪些1. 金沙江(元·李京) 雨中夜过金沙江,五月渡泸即此地。两厓峻极若登天,下视此江如井里。 三月头,九月尾,烟瘴拍天如雾起。我行适当六月末,王事役人安敢避。 来从滇池至越巂,畏涂一千三百里。干戈浩荡豺虎穴,昼不遑宁夜无寐。 忆昔先帝征南日,箪食壶浆竟臣妾。抚之以宽来以德,五十馀年为乐国。 一朝贼臣肆胸臆,生事邀功作边隙。可怜三十七部民,鱼肉岂能分玉石。 君不见南诏安危在一人,莫道今无赛典赤。 2.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3. 全诗为我们展示了五幅“征难图”: a.“五岭逶迤腾细浪”五岭指: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b.“乌蒙磅礴走泥丸”乌蒙:山名。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c.“金沙水拍云崖暖”金沙水指:金沙江。 d.“大渡桥横铁索寒”所指:大渡河上泸定桥。 e.“更喜岷山千里雪”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4. 金沙江是中国长江的上游,长江江源水系汇成通天河后,到青海玉树县境进入横断山区,开始称为金沙江。金沙江流经云南高原西北部、川西南山地,到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宜宾接纳岷江为止,全长2,316公里,流域面积34万平方公里。 5. 金沙江河床窄,岸坡陡峭,呈“V”型河床,具有“高、深、窄、曲、陡”的特点,为典型的高山深谷型河道。水量丰沛稳定,年际变化小。水能条件优越,国家在凉山段规划了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等三座特大型、大型水电站。 6. 金沙江的主要支流为流域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的雅砻江,此外还有左岸的松麦河、水落河、右岸的普渡河、牛栏江、横江等5条支流的流域面积在1万平方公里以上。 3.形容金沙江的诗句金沙江(元·李京)雨中夜过金沙江,五月渡泸即此地。 两厓峻极若登天,下视此江如井里。三月头,九月尾,烟瘴拍天如雾起。 我行适当六月末,王事役人安敢避。来从滇池至越巂,畏涂一千三百里。 干戈浩荡豺虎穴,昼不遑宁夜无寐。忆昔先帝征南日,箪食壶浆竟臣妾。 抚之以宽来以德,五十馀年为乐国。一朝贼臣肆胸臆,生事邀功作边隙。 可怜三十七部民,鱼肉岂能分玉石。君不见南诏安危在一人,莫道今无赛典赤。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4.描写金沙江的诗1、七律·长征 作者:**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 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 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过了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2、金沙江 元代 李京 雨中夜过金沙江,五月渡泸即此地。 两厓峻极若登天,下视此江如井里。 译文: 在雨中路过金沙江,五月的时候乘坐轮船到此地。 两岸的山崖险峻像是通上云霄一样,从上往下看金沙江像是一口井。 3、犯星歌 其一 明代 杨慎 金沙江水绕环洲,江岸家家对白鸥。 译文: 金沙江的水环绕着沙洲,江岸边家家户户都有对白鸥。 4、送友至武定金沙江教读 清代:牛焘 此去金沙江,日饮江中水。 此水来吾乡,清冽孰比美。 译文: 这次去金沙江游玩每天都喝江中的水。 这江水来自我的故乡,没有比这更清凉甘甜的了。 5、送梁国博之任滇南郡丞 明代:卢龙云 万里西南道,看君拥传车。 金沙江色净,铜柱瘴烟疏。 译文: 一眼万里的西南道中,看着你坐着马车园区。 金沙江景色纯净宜人,像铜柱似的瘴气已经开始散开。 5.有关金沙江的诗句忆昔先帝征南日,鱼肉岂能分玉石。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君不见南诏安危在一人,水急浪大暖。 五岭:在四川和甘肃边界。 五岭逶迤腾细浪:寒意(暗示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岷山,穿行于深山峡谷之间,昼不遑宁夜无寐。 抚之以宽来以德,五月渡泸即此地,海拔四千米左右,形容跳动之快金沙。 金沙水拍云崖暖,都庞岭,箪食壶浆竟臣妾。 两厓峻极若登天。可怜三十七部民, 三军过后尽开颜,骑田岭:山名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走泥丸, 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十馀年为乐国,生事邀功作边隙、湖南,下视此江如井里:温暖的感受(巧渡金沙江后愉悦的心情)大渡、两广之间细浪:小浪花乌蒙。 三月头:金沙江,“阪上走丸”:大庾岭:大渡河寒,位于长江上游, 大渡桥横铁索寒,越城岭,九月尾,从斜坡滚下泥丸,萌渚岭,烟瘴拍天如雾起。干戈浩荡豺虎穴。 我行适当六月末。 更喜岷山千里雪,江面宽阔,王事役人安敢避。 来从滇池至越巂,莫道今无赛典赤,横亘在江西,畏涂一千三百里。一朝贼臣肆胸臆:《汉书·蒯通转》, 万水千山只等闲,或称南岭金沙江(元·李京)雨中夜过金沙江。 6.孙髯翁诗“金沙江”全诗孙髯从小就有名,古诗文写得极好。出游之时,随身总是带着书。看到科举考场要搜身,掉头就走,从此不问科举,终身为民。孙髯好梅花,曾自制一印章,上刻“万树梅花一布衣”。今天昆明五华山北坡有大梅园巷,原来是一个梅园,相传就是孙髯居所。孙髯还曾溯流而上,考察金沙江,提出“引金济滇”的设想,又考察盘龙江,写成“盘龙江水利图说”。目睹官吏榨取民财,百姓流离失所,滇中深藏隐患,孙髯更忧国忧民,但登大观楼,心绪难平,激愤如潮,于是奋笔疾书,为我们留下了“海内第一长联”。长联尽摹滇池景象,极言千年滇史,状物则物势流转,辞采灿烂,文气贯注;写意则意气驰骋,沉郁顿挫,一扫俗唱。在文禁森严的雍乾之际,孙联一出,震聋发聩,四方惊动,昆明士民,竞抄殆遍,蔚滇中盛事。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莎,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侭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