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崇尚伤感的时尚

1.悲伤点的宋词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柳永《玉胡蝶》 ??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柳永《戚氏》 ??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晏几道《阮郎归》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昔日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落泪。

(周邦彦《解连环》) ??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周邦彦《蝶恋花》) ??两地离愁,一尊芳酒凄凉,危阑倚遍。

蔡伸《苏武慢》 ??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周紫芝《鹧鸪天》 ??柳锁莺魂,花翻蝶梦,自知愁染潘郎。

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忘前事,怯流光。

早春窥、酥雨池塘。向消凝里,梅开半面,情满徐妆。

史达祖《夜合花》 ??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史达祖《三姝媚》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

刘克庄《贺新郎》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刘克庄《木兰花》 ??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卢祖皋《江城子》 ??离肠未语先断,算犹有凭高望眼。

更那堪衰草连天,飞梅弄晚。卢祖皋《宴清都》 ??生怕倚阑干,阁下溪声阁外山。

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潘方《南乡子》 ??故人楼上,凭谁指与,芳草斜阳?吴文英《夜合花》 ??门隔花深旧梦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

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吴文英《浣溪沙》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

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

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黄孝迈《湘春夜月》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黄公绍《青玉案》 ??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周密《高阳台》 ??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

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天寒,犹倚梅花那树。张炎《月下笛》 ??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涯。

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

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王沂孙《高阳台》 ??……生怕离别怀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刚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晏殊《木兰花》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屿,鹦鹉芳洲,黄鹤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尽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

李联芳《黄鹤楼联》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刘长卿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黄鹤楼》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浣溪沙》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

倚枕钗横鬃乱。苏轼《洞仙歌》 ??夜阑风静彀纹平,少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漫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秦观《满庭芳》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秦观《浣溪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令时《清平乐》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曾到否?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 ?? ??樱花凋零离人泪,梅雨落尽孤客愁,一城春水向东流。

《浣溪沙》 ??江流千古鹤犹在,涛声依旧花满楼,幽梦无痕水悠悠。《浣溪沙》 宋词里有很多啊,妙得很,有些很感人,有些很缠绵。

我再续说几首。 苏轼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

2.所有悲伤的宋词都给我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

李易安作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云云。明诚自愧勿如。

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

正易安作也。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其源自淮海、大晟,而铸语则多生造,妇人有此,可谓奇矣。

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特绝,真不食人间烟火者。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重帘未卷影沈沈,倚楼无语理瑶琴。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是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左“决”右半,右“鸟”)。 清平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 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香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3.以描写艳情为主的宋词,你知多少

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主要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

婉约派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儿女风情,重视音律和谐清婉,风格清新绮丽,体现了一种柔婉之美。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柳永、李清照等。

柳永

柳永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小就学习诗词。他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对后来的词人影响很大。“源流从柳氏来”,就连苏轼、黄庭坚等著名词人也都受到柳永的影响。柳永创造了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并大力创作慢词,充分运用俚词俗语、白描、铺叙等手法,注重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情感和心态体验。词作内容主要包括描写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都市生活和市井风光等等。代表作有《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和《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等。

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李清照

李清照,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出生于书香门第,饱读诗书,前期生活优裕,后期随着战乱颠沛流离,境遇孤苦。她的词充分表现了她的人生际遇,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写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诗画生活,后期则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她善用平淡无华的白描手法,语言清丽柔婉,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和《忆秦娥·临高阁》等等。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豪放派

豪放派,顾名思义,总体来说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不拘守音律,多有高亢之调,代表人物有苏轼和辛弃疾等。

苏轼

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苏轼创立了豪放派,他将激昂、略带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塑造豪迈的形象和阔达的场面。

苏轼的一生经历了三起三落,乐观的心态让他的作品更添一份豪迈。他的词的题材十分广泛,包括游记、怀古、抒怀、送别等等,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苏轼的词作风格除了豪放、旷达之外,也不乏婉约风格,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高远,对传统的婉约词起着继承发展的作用。代表作有《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密州出猎》等等。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辛弃疾

辛弃疾,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少年抗金归宋,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辛弃疾对于内容的扩大是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在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中,政治、哲理、朋友、恋人、田园、民俗、个人感受等等,都被他纳入词的写作范围之内,艺术风格多变,除了雄伟奔放的风格,对于传统的婉媚风格,他也运用得十分得心应手,如著名的《摸鱼儿》,上阕写惜春,下阕写宫怨,借一个女子的口吻,把一种落寞怅惘的心情写得十分曲折委婉,用笔极为细腻。

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这些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代表作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与《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等。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4.给个关于{宋词伴我成长}的作文500

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向我们走来。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你的泪光柔弱中带着忧伤。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蚱蜢舟也无能为力。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5.提供些新潮流的伤感诗词

看你要那种类型,我先每种类型写一首吧:

一 残月也美丽

夜,静悄悄的来临,

望着无际的天空,

在美丽的苍穹上,

一轮残月升起,

温和的光芒,夺人的丽,

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个美丽而传奇的故事。

嫦娥,

孤守着怜人的容貌,

品尝着往昔的回忆。

偷食了不死药,

保留了美丽,放弃了幸福,

一滴滴眼泪早已泄露了自己无穷的悔意。

后羿,

尝试着生老与病死,

为何这样背弃,

山盟与海誓,固执而坚定,

难道真的仅仅是一场空虚而美丽的梦吗?

今生与来世,

往昔与将来,

多少痴情的少男少女,

记住了这个美丽的故事。

嫦娥,后羿,

用他们悲惨的恋情,

向我们诉说,

残月也美丽,

用他们那火热的胸腔,

点缀着残月的空灵。

二 路是月的痕

岁月一天天地改变

也带走了我们的容颜

我们都在一个屋檐

为何每当我抬起头

总有一丝说不出的倦意

骄阳与月亮交替

记录我们成长的轨迹

不知是我遗忘了曾经的自己

还是他们曾宽广的心已然逝去:

--已用仇恨的目光将我代替.

三 闪亮之城

过去的欢乐已然逝去.

只留下一片难忘的记忆.

记忆幻化成了雨,

让我们重新回到那里.

重现一段没有欺骗的日子.

黑色,

在每个深沉的夜晚刻画我们的模样.

蓝色,

在每片湛蓝的天空下见证我们的成长.

树的一道道的刻痕是一道道的轮回,

而我所走过的一条条的路啊,

又是否又是我的归途?

四 旧的回忆

月光依然明亮,

照耀着我所欲前进的方向,

你让我忘却忧伤,

但未知的远方,

又可否会有街灯指引方向.

城市灯火辉煌,

让我无限地遐想,

我闭上双眼:

眼里浮现出那已泛黄的小时候,

门前曾爬过的那棵树,

又被岁月无情地刻上了一道年轮.

月光照着我前面的池塘,

我的过往在水中荡漾,

激起了一层层的波浪.

我擦亮了我模糊的双眼:

--那是我的故乡.

五 晚风轻扬我心伤

月也是那么惆怅

不禁勾起我心底的忧伤

好似夜空的闪电露出锋芒

悬挂在深沉的晚空之上

远处的城市灯火闪亮

那是想被注意的目光

迷茫彷徨,都已然挂在了我的脸上

黑夜,是否真能引领我不再悲伤

灯光为谁闪亮,还是木然地留在远方

为迷茫的人而指引方向

但映入我眼帘的伤

是琥珀色的月亮

凌驾与这片废墟之上

6.有这样的说法“唐诗是唐朝的时尚,宋词是宋朝的时尚”,我认为这

我觉得是对的 诗在唐朝发展到顶峰(词在唐朝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 词在宋朝成为人们表达感情的首选 唐诗简介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无数诗人,象满天的星斗一样。

这些诗人,今天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八千九百多首。

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是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

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是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合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

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

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采、推陈出新的。

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宋词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由于音乐的广泛流传;当时的都市里有很多以演唱为生的优伶乐师,根据唱词和音乐拍节配合的需要,创作或改编出一些长短句参差的曲词,这便是最早的词了。

从敦煌曲子词中也能够看出,民间产生的词比出自文人之笔的词要早几十年。 唐代,民间的词大都是反映爱情相思之类的题材,所以它在文人眼里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被视为诗余小道。只有注重汲取民歌艺术长处的人,如白居易、刘禹锡等人才写一些词,具有朴素自然的风格,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以脂粉气浓烈的祟尚浓辞艳句而驰名的温庭筠和五代“花间派”,在词发展史上有一定的位置。而南唐李后主被俘虏之后的词作则开拓一个新的深沉的艺术境界,给后世词客以强烈的感染。

到了宋代,通过柳永和苏轼在创作上的重大突破,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尽管词在语言上受到了文人诗作的影响,而典雅雕琢的风尚并没有取代其通俗的民间风格。

而词的长短句形式更便于抒发感情,所以“诗盲志,词抒情”的这种说法还是具有一定根据的。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婉约派的词,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艺术上有可取之处。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

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助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使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从我们今天读者的情趣来看,象“大江东去”之类的豪放派的作品更易于接受。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有词牌。

词牌的产生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沿用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六州歌头》;取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西江月》;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念奴娇》;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宋词的流派 1. a.婉约派:北宋初年,受到晚唐、五代的词风影响,。

7.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明宋词独胜的原因

主要是王国维提出“境界”说,《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发。它的“无我之境”和“以物观物”等观点都深深地剖析了词的感情和自然色彩。而词也是最能表达境界的,所以他对宋词评价很高。

个人观点认为宋词独胜,恐怕不能这样单纯的讲,是因为它主要是讲词,而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提词不能不说宋。

而如果说宋词独胜,你自己也可以看到宋词自然有其历史渊源和文学积淀的。不管是豪放婉约等派别还是感情种类,抑或是有名的词人都是宋词最为全面、深刻的和有名的。

谢谢阅读,欢迎追问!

8.改写未选择的路

恋上唐诗宋词,全因它美丽的字句,然而体验后,更感悟到的是唐诗如山,宋词如水。

唐诗宋词有太多的感情,情怀如淡淡的香茗。欣赏唐诗宋词的路途中,我体会到的是最美的笑,最知足的幸福,最感动的快乐,最悲伤的泪……在每个不同的情感中都伴随着幸福与快乐,痛苦和哀怨

唐诗是美丽的,在唐诗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就会哂然一笑,心情好起来了。宋词是多情的,在宋词中,当一个人无奈地承受着“物是人非事事休”时,那双溪的蚱蜢舟,自然是“载不动许多愁”。

唐诗是属于漠北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豪迈的气势,道出唯美的边塞风景。

宋词是属于江南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柔情的江水道出了宋词壮阔醇美的万千气象。 当我读到唐诗宋词时,就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

那么唐诗宋词是什么呢?难道只是风花雪月么?只是文学遗产么?只是语言艺术么?当然是的,可是我又总觉得不够。我们仅从风花雪月去看唐诗宋词,或许表明,我们的人生可能太功利了。

唐诗如山,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神采飞扬。我们要让我们的民族在千年长途的风霜满面中,有少年精神,让我们的民族永远保持少年得青春活力;宋词如水,如烟,如絮,如月,如钩,氤氲中有红袖佳人、五陵少年、侠骨柔肠。

像从小巷中袅袅而来的佳人,明丽如花,眉山紧锁,若蹙若颦。 唐诗宋词的蓬勃发展,不仅来自国力、开放等时代气象,而且来自开明、先进的政治文化。

也跟科举考试有很大的关系,跟汉魏以来中国古代知识人的地位大幅度上升有很大的关系,跟全社会崇尚诗歌、崇尚人文、崇尚美有很大的关系,跟唐宋的国力有很大的关系,这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之象。只有这样的时代,才会有尽气的精神突出表现,只有社会上有一种尽理尽心的气象,文学上才会有尽才尽气的表现。

而今天的我们似乎缺少了提澌生命的真实力量。提倡科学,而科学的傲慢,加上消费主义的物化浪潮,没有了唐诗宋词生动的理性构架,没有了唐诗宋词的主心骨,没有了唐诗宋词的人格意识拼贴,更没有唐诗宋词真实的内容、真实的需求。

要么是幽暗化了,成为一团人欲物欲;要么游戏化,成为一种商业性大众化的表演。 唐诗如山、如雨前龙井;宋词如水、如陈年女儿红;千年的繁华旖旎、胭脂粉泪,熏染了这一纸红笺。

回过来让我们读一读唐诗宋词吧。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