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西安博物馆物品的诗句

1.关于博物馆的诗词

奉上两篇相关的诗歌,请你参考:

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诗2首)

一个站立的秦兵马俑

不做六国 只做 秦

不懂勾心斗角 只知奋勇前进

不书写失败 只追求成功

天生的革命者 永远 高高在上的雄性

融入浩荡的队伍

是冲锋陷阵万马奔腾

是势不可挡的烟尘

静立博物馆 一个人

照样是顶天立地不惊不恐

是威不可犯的神灵

他的眼中放射出逼人的光芒

他的盔甲千年后依然 坚硬

他严肃地向你走来

身后是 秦帝国的万里晴空

一个人撑起了始皇 撑起秦

撑起两千年岁月的无情

撑起作为汉人的第一座 高峰

雄纠纠 气昂昂的一个 秦兵马俑

大踏步地走向现在 走向我们

展示一个 永不倒下的 人

一个国家 一个人种 的精气神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秦汉的气象都要冲破坚固的四壁了

而参观的人这么少

隋唐的信息都要塞满国人的头脑了

而陈列的东西这么少

博物馆陈列着 盗墓者的勇敢和

考古工作者的勤勉

陈列着旅游业的发达和

学者殚精竭虑的钻研

陈列着英雄不灭的记忆

和当初不起眼的 古玩

陈列着实物 陈列着想象

陈列着一个国家的来龙去脉

陈列着一个民族的 悄悄繁衍

其实一切历史都是 当代史

在时光的隧道中 我能

看到几百年前 的今天

几千年后的 自己

一个高贵的青色而精致的瓷盘后

躲着 无名无姓

甚至都没有一点点的印痕

仿佛从来都没有 存在过

2.描写西安的历史景观诗句

1、骊山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东西绵延20余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远远望去,整座山形如一匹黑色的骏马。

骊山风景秀丽,相传在洪荒时代,这里就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西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闹剧也发生于此。诗句骊山_作者:杜甫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

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2、大雁塔全称“慈恩寺大雁塔”,位于距西安市区4公里的慈恩寺内,始建于公元652年,相传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唐三藏)自天竺国归来后,为了供奉和储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等物亲自设计并督造建成。

唐高宗和唐太宗曾御笔亲书《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大雁塔是一座楼阁式砖塔,塔高64余米,塔基边长25米,共有七层,塔身呈方形锥体。

全塔采用磨砖对缝,砖墙上显示出棱柱,可以明显分出墙壁开间,具有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风格。附近还有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北广场等景点,风景秀丽。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必游之地。诗句:《谒大慈恩寺》-“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

华盖飞团影,幡红曳曲阴。绮霞遥笼帐,丛珠细网林。

寥阔烟云表,超然物外心。”(李治,唐高宗皇帝) 《九月九上幸慈恩寺登浮屠群臣上菊花酒》-“帝里重阳节,香园万乘来。

却邪萸入佩,献寿菊传杯。塔类承天涌,门疑待佛开。

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上官婉儿) 《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

天文贝叶写,圣泽菊花浮。塔似神功造,龛疑佛影留。

幸陪清汉跸,欣奉净居游。”(李适,字子至)3、兵马俑博物馆是始皇陵的从葬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约1公里半处,发现于1974年,是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一号坑是当地农民打井时发现的,后经钻探又先后发现二、三号坑,其中一号坑最大,面积达14260平方米。三个坑共发掘出700多件陶俑、100多乘战车、400多匹陶马、10万多件兵器。

陶俑身高在1米75至1米85之间,根据装束、神态、发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将军俑,武士俑,车士俑等。坑内还出土有剑、矛、戟、弯刀等青铜兵器,虽然埋在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刀锋锐利,闪闪发光,可以视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秦始皇兵马俑规模宏大,场面威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诗词:1兵马俑 玉溪生一派诚心护帝灵, 谁言土偶不无情。

龙骑北去咸京远。 阵势东临渭水明。

芝罘射鱼服毒蟒, 岱宗封石惹雷霆。 何甘为鬼九泉下? 抖落黄尘举世惊!2青玉案*兵马俑千秋幸甚烧陶土,佣兵马,从雄武。

一并七千生栩栩,面颜无改,心声欲吐,豪气寒刀斧。 奈何派做阿房住,只为冥王载歌舞?今见重光犹待鼓,总听擂动,即行冲发,一样驱胡虏。

3.形容博物馆的诗句

故宫博物院里乾隆题储秀宫:1、双阙晴烟笼菡萏,九城初日照蓬莱。2、云鹤有奇翼,瑶花无尘根。

3、双阙晴烟笼菡萏,九城初日照蓬莱。

4、云鹤有奇翼,瑶花无尘根。

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诗2首)

一个站立的秦兵马俑

不做六国 只做 秦

不懂勾心斗角 只知奋勇前进

不书写失败 只追求成功

天生的革命者 永远 高高在上的雄性

融入浩荡的队伍

是冲锋陷阵万马奔腾

是势不可挡的烟尘

静立博物馆 一个人

照样是顶天立地不惊不恐

是威不可犯的神灵

他的眼中放射出逼人的光芒

他的盔甲千年后依然 坚硬

他严肃地向你走来

身后是 秦帝国的万里晴空

一个人撑起了始皇 撑起秦

撑起两千年岁月的无情

撑起作为汉人的第一座 高峰

雄纠纠 气昂昂的一个 秦兵马俑

大踏步地走向现在 走向我们

展示一个 永不倒下的 人

一个国家 一个人种 的精气神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秦汉的气象都要冲破坚固的四壁了

而参观的人这么少

隋唐的信息都要塞满国人的头脑了

而陈列的东西这么少

博物馆陈列着 盗墓者的勇敢和

考古工作者的勤勉

陈列着旅游业的发达和

学者殚精竭虑的钻研

陈列着英雄不灭的记忆

和当初不起眼的 古玩

陈列着实物 陈列着想象

陈列着一个国家的来龙去脉

陈列着一个民族的 悄悄繁衍

其实一切历史都是 当代史

在时光的隧道中 我能

看到几百年前 的今天

几千年后的 自己

一个高贵的青色而精致的瓷盘后

躲着 无名无姓

甚至都没有一点点的印痕

仿佛从来都没有 存在过

4.关于西安的诗词有哪些

1、伤歌行

未知:佚名

昭昭素明月,辉光烛我床。

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

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扬。

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

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

春鸟翻南飞,翩翩独翱翔。

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

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

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2、满庭霜(任尝尝为西安太守,风流名迹,图经史牒具载,感今怀古作)

宋代:葛胜仲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阿谁昔仕吾邦。共推任笔,洪鼎力能扛。不为桃花禄米,雠书倦、一苇横江。招寻处,徒行曳杖,曾不拥麾幢。

山川,真大好,鱼矶无恙,密岭难双。听讼诉多就,樵坞僧窗。岁月音容远矣,风流在、遐想心降。云烟路,搜奇吊古,时为酹空缸。

3、满庭芳(寄别)

宋代:石孝友

修竹_蓝,梅山耸翠,小小佳处西安。从来闻说,今日远来看。便好求田问舍,耳溪涧、目饱林峦。争知道,尘缘未了,无计与盘桓。

小蛮。应念处,弦孤么凤,镜掩孤鸾。愁再见多情,素日闲闲。早晚扁舟两桨,惊翠枕、云巘风湍。从前去,殷勤细数,细数万重滩。

4、长安春望

唐代: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春生 一作:春来)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5、长安秋望

唐代: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5.关于博物馆的诗词

奉上两篇相关的诗歌,请你参考: 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诗2首) 一个站立的秦兵马俑 不做六国 只做 秦 不懂勾心斗角 只知奋勇前进 不书写失败 只追求成功 天生的革命者 永远 高高在上的雄性 融入浩荡的队伍 是冲锋陷阵万马奔腾 是势不可挡的烟尘 静立博物馆 一个人 照样是顶天立地不惊不恐 是威不可犯的神灵 他的眼中放射出逼人的光芒 他的盔甲千年后依然 坚硬 他严肃地向你走来 身后是 秦帝国的万里晴空 一个人撑起了始皇 撑起秦 撑起两千年岁月的无情 撑起作为汉人的第一座 高峰 雄纠纠 气昂昂的一个 秦兵马俑 大踏步地走向现在 走向我们 展示一个 永不倒下的 人 一个国家 一个人种 的精气神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秦汉的气象都要冲破坚固的四壁了 而参观的人这么少 隋唐的信息都要塞满国人的头脑了 而陈列的东西这么少 博物馆陈列着 盗墓者的勇敢和 考古工作者的勤勉 陈列着旅游业的发达和 学者殚精竭虑的钻研 陈列着英雄不灭的记忆 和当初不起眼的 古玩 陈列着实物 陈列着想象 陈列着一个国家的来龙去脉 陈列着一个民族的 悄悄繁衍 其实一切历史都是 当代史 在时光的隧道中 我能 看到几百年前 的今天 几千年后的 自己 一个高贵的青色而精致的瓷盘后 躲着 无名无姓 甚至都没有一点点的印痕 仿佛从来都没有 存在过。

6.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资料

西安碑林博物馆(Forest of Stone Steles Museum)是陕西创建最早的博物馆,它以收藏、陈列和研究历代碑刻、墓志及石刻为主,成为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艺术博物馆。

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9个号134件,一级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骏”就有四骏藏于本馆。

陈列由碑林、石刻艺术和其它文物展览三部分组成,共12个展室。现有7座碑室、8座碑廊、8座碑亭,加上石刻艺术室和4座文物陈列,陈列面积达到4900平米。

石刻艺术馆 新石刻艺术馆以“长安佛韵”为展陈主题,共展出约150件北魏至宋代的石刻造像,代表了史上长安佛教艺术的最高水平。陈列分为造像碑区、造像区、大型造像区,全方位阐释了长安模式下佛教造像的典型样式和艺术风格。

2011年,“长安佛韵”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新石刻艺术馆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西安碑林 西安碑林始建于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经金、元、明、清、民国历代的维修及增建,规模不断扩大,藏石日益增多,现收藏自汉代至今的碑石、墓志4000余件,数量为全国之最,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2000多年。

孔庙 西安孔庙唐时在尚书省西隅国子监附近。宋代几经搬迁,崇宁二年(1103年)虞策将文庙、府学最终迁建于“府城之东南隅”,即西安碑林博物馆现址。

保存至今的照壁、牌坊、棂星门、华表、戟门、碑亭、两庑多为明清建筑。 第十八届西安碑林国际临书展 11月16日,“第十八届西安碑林国际临书展”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东西临展展出。

本次展览共展出日本临书作品97件(组),是从五百多件临帖书法作品中评选出的优秀获奖作品,包涵了真草隶篆各种书体。 碑林石刻艺术室 西安碑林石刻艺术室建于1963年,匾额为陈毅元帅所题,展陈内容主要为自汉代至明清的陵墓石刻。

其中东汉双兽、汉画像石砖、唐李寿石椁及墓志、昭陵六骏等,雕刻手法多样,风格各异,是不同历史时期石刻艺术中的精品。 第一展室 陈列《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氏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计60多万字,用石114方。

清代补刻的《孟子》也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这些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

当时为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以及永久保存,就把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以供校对。《开成石经》是目前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第二展室 陈列书法名碑,以唐代为主。内容上,《大秦景教流传中国碑》、《不空和尚碑》是研究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

书法价值上,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同州圣教序碑》、欧阳询《黄甫诞碑》、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张旭《断千字文》、柳公权《玄秘塔碑》,以及僧怀仁集王羲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等,无一不是从古至今书法爱好者学习的范本。其中僧怀仁花费24年心血,从内府藏王羲之墨迹中集字刻成的《圣教序碑》,再现了书圣王羲之秀劲超逸的书风,加之碑文由唐太宗作序、唐高宗作记,颂扬了卓越的佛学家玄奘,又有玄奘写的谢表及心经,被誉为了“三绝碑”。

第三展室 陈列是由汉至宋代的各种书法字体名碑。篆书有唐《美原神泉诗序》等,隶书有汉《曹全碑》等,楷书有唐《臧怀恪碑》等,行书有唐《慧坚禅师碑》等,草书有隋《智永千字文碑》、唐《怀素千字文》、张旭《肚痛帖》等,都是驰名中外的书法瑰宝。

第四展室 陈列的是宋至清代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的诗文书迹,以及明清时期有珍贵史料价值的碑石。还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种线刻画,其中宋刻《唐太极宫残图》、《唐兴庆宫图》,清刻《太华山全图》、《关中八景》等,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旅游胜迹都有参考价值。

清刻《太华山全图》、《关中八景》等,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旅游胜迹都有参考价值。 第五展室 陈列宋、元、明、清各代的地方史料碑石,以清代的居多。

其中许多碑石记述了修庙、记功、拨田、赡学、修渠等内容,是研究当时社会和地方历史的资料,并且在书法艺术上也有一定价值。 第六展室 陈列的石碑,除少数是元、明人士的诗文作品外,大部分是清代的诗词歌赋。

其中元赵孟頫的、明董其昌、清康熙帝及林则徐所书的石碑等,都是难得的珍品。 第七展室 陈列的是清代用《淳化秘阁帖》复刻的碑石,共145方。

石刻两面,其内容有历代封建帝王、名臣及书法家的各种字体,更有王羲之和王献之的草书字。是不可多得的名碑帖。

第五展室 陈列宋、元、明、清各代的地方史料碑石,以清代的居多。其中许多碑石记述了修庙、记功、拨田、赡学、修渠等内容,是研究当时社会和地方历史的资料,并且在书法艺术上也有一定价值。

第六展室 陈列的石碑,除少数是元、明人士的诗文作品外,大部分是清代的诗词歌赋。其中元赵孟頫的、明董其昌、清康熙帝及林则徐所书的石碑等,都是难得的珍品。

第七展室 清刻《太华山全图》、《关中八景》等,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旅游胜迹都有参考价值。清刻《太华山全图。

7.跟西安有关的诗句

《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后,蟾蜍亏复圆。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阳春歌》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

披香殿前花始红,流芳发色绣户中。绣户中,相经过。

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圣君三万六千日,岁岁年年奈乐何。

《杨柳枝》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横吹曲辞 陇头吟》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落尽海西头。《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