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诗文中“桑梓”指代什么古人为了穿衣,家家种桑植麻。《孟子》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所以“桑麻”一词就专用来指农事,唐朝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就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句子。古代人们家宅旁常栽种桑和梓,《诗经·小雅》中说“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是说桑与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后来“桑梓”就用来做“故乡”的代称。 孔孟桑梓--邹城,“桑梓”是指故乡的意思,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在孟庙亚圣殿东侧就有这么两棵古老的树,桑树和梓树,据说是孟母当年种下的,孟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见识,善于教子的伟大女性,孟子非常孝顺和尊重母亲,在他周游列国期间,不管身在何地,总会想起故乡的桑树和梓树,想起母亲。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小雅·小弁》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2.春秋 社稷 巾帼 桃李 鸿雁 桑梓 在 古今诗文中所指代的内容春秋:一年,四季。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我国古代名,指公元前770—前476年中国各诸侯国争霸的时代;史书名。 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本之《春秋》以求其断。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社稷: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巾帼: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 借指妇女。桃李:桃花和李花;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喻人的青春年少;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鸿雁:一种鸟,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吃植物的种子,也吃鱼和虫。 群居在水边,飞时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种冬候鸟。也叫“大雁”。 喻书信。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 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3.关于桑树的诗句关于桑树的诗句有:1.《出山作》年代: 唐 作者: 卢仝出山忘掩山门路,钓竿插在枯桑树。 当时只有鸟窥窬,更亦无人得知处。家僮若失钓鱼竿,定是猿猴把将去。 2.《谪仙吟赠赵道士》年代: 唐 作者: 李群玉汗漫东游黄鹤雏,缙云仙子住清都。三元麟凤推高座,六甲风雷閟小壶。 日月暗资灵寿药,山河直拟化生符。若为失意居蓬岛,鳌足尘飞桑树枯。 3.《归园田居 其一》年代: 魏晋 作者: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夏日五鼓起戏书》年代: 宋 作者: 陆游老鸡喔喔桑树颠,明星磊磊茅屋边。我兴视夜不复眠,坐看朝暾浴虞渊。 开窗清风来穆然,拂几洗研整蠹编。火云崔嵬忽满天,安得羲和徐著鞭!5.《雪晴》年代: 宋 作者: 仇远腊尾春头半月期,寒欺人日雪销迟。 才升晴旭扶桑树,便拂东风细柳枝。和气满城真可掬,丰年击壤已先知。 侏儒温饱皇天赐,行续中和乐职诗。6.《过田家》年代: 宋 作者: 刘应时鸠鸣桑树雨还来,且得农夫笑口开。 虽曰田畴多再植,定须天气作重梅。江鱼欲买全无镪,社酒堪篘旋泼醅。 更遣儿童炊麦饭,殷勤相劝且徘徊。7.《出城》年代: 宋 作者: 李廌岸走舟安稳,逍遥若步虚。 晴烟迷白鹭,春水见浮鱼。桑树连坡种,人家夹水居。 年丰村舍好,稚子学诗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