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承者》第二季所提出的“中国意象”是什么不邀自来,纯属手痒。 ——————————————我是分割线—————————————— 从节目本身出发来看,这更像是一步进阶。 如果说第一季的《传承者》是为了告诉国人“传承”二字背后的地方文明和族群文化以及传承精神,那么第二季所告知的目标就是整个世界我们在“传承”。也向世界展现属于中国的,压箱底的艺术文明,这就是“中国意象”。 其实并不仅仅是向世界展示,更多的普通观众甚至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去感受到那种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和璀璨文明,在越来越都市化的社会体系下,传统文明的没落和坚持一直都存在。如果说《传承者》节目本身在第一季给国人自己做了一次传统文明的“指路人”,那么第一季过后,《传承者》想要担任起的另一个重担就是给世界做一次中华传统文明的“指路人”。 而这个节目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探讨上。如果只是单一的展示中国的文化艺术,那么其实北京奥运会已经做到了。但在展现的同时,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一些有力量的讨论其实更为重要。正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所以讨论时我们所展现的态度也属于一种“中国意象”。 秀的呈现阐释唯美的中国意象和美学意境,有营养有力量的讨论让世界听懂中国文明,顶级的文化表演诠释深厚的文明艺术。《传承者》节目组的良心和诚意,可见一斑。 2.传承者的节目评价《传承者》节目颠覆了传统“达人秀”式的单一评判方式,用青年团与导师团争鸣探讨的形式营造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形态,制造了代表年龄跨度的全新代际话语场。文化类节目本就是各种文化思想交流和碰撞的舞台,《传承者》的语态中既有体现主流意识的文化自觉,也有体现青年人思维敏捷、热衷商榷、个性独特的文化放松,可谓多元差异。 以非遗等传统文化项目为核心选题的《传承者》,开创了大型季播节目的全新题材类型。在大众文化时代,缺少娱乐元素的节目会大量流失内容细节的表现力及情绪的感染力;而非遗类节目中有近一半是类似“寿山石”的静态小众呈现,这为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提出了更大挑战。由于先天性缺少了动态基因与大众元素,非遗文化项目并不是刺激收视的优选;但有着“首善媒体”和“大美品质”定位的北京卫视却始终清醒而执着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泛娱乐化的大潮中,北京卫视从不曾迷失。 本周,北京卫视《传承者》进入最终的决赛阶段,周六、周日连续两晚播出两期节目。节目现场,不仅有绚丽夺目的大环火舞表演,更有由陈道明、范明组成的“明明组合”和侯佩岑、王纪言组成的“王侯组合”两组战队旗下的传承项目,经过组合升级后进行两两对决,能否打动现场201位观众评委,顺利获得进入“传承之门”的资格,成为了最大看点。 节目开播以来,传承人带来诸多精彩绝伦的表演,观众们都还意犹未尽时,紧张刺激的决赛就将于本周拉开序幕。本周参加对决的“南北天籁组合”用一曲民谣引发全场大合唱,范明老师更是情不自禁大声配合,现场气氛十分温暖。其中五彩合唱团还给王纪言老师带来了惊喜视频,诚意满满的“惊喜”让王纪言老师和现场观众动容。而“古彩人生组合”则用平中求奇、手法绚烂的古彩戏法大送新年祝福,精彩的表演让侯佩岑老师直呼:“好喜欢!”。本周末的比赛充满了紧张感。为了拉票,双方队员都再次献出拿手才艺,青年团也纷纷倾尽全力助传承者进入“传承大门”。到底五彩合唱团带来了什么神秘惊喜?两组传承者又当谁去谁留?201名观众评委的选择悬念十足。 3.《传承者》第二季所提出的“中国意象”是什么不邀自来,纯属手痒。 ——————————————我是分割线——————————————从节目本身出发来看,这更像是一步进阶。如果说第一季的《传承者》是为了告诉国人“传承”二字背后的地方文明和族群文化以及传承精神,那么第二季所告知的目标就是整个世界我们在“传承”。 也向世界展现属于中国的,压箱底的艺术文明,这就是“中国意象”。其实并不仅仅是向世界展示,更多的普通观众甚至这辈子都没有机会去感受到那种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和璀璨文明,在越来越都市化的社会体系下,传统文明的没落和坚持一直都存在。 如果说《传承者》节目本身在第一季给国人自己做了一次传统文明的“指路人”,那么第一季过后,《传承者》想要担任起的另一个重担就是给世界做一次中华传统文明的“指路人”。而这个节目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探讨上。 如果只是单一的展示中国的文化艺术,那么其实北京奥运会已经做到了。但在展现的同时,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一些有力量的讨论其实更为重要。 正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文化,所以讨论时我们所展现的态度也属于一种“中国意象”。秀的呈现阐释唯美的中国意象和美学意境,有营养有力量的讨论让世界听懂中国文明,顶级的文化表演诠释深厚的文明艺术。 《传承者》节目组的良心和诚意,可见一斑。 4.如何评价《传承者》以及即将开播的第二季从第一季《传承者》开始,大方向的基调已经就能看出来了。由传统文化作为引子,将民间艺术搬上舞台通过电视传播,并将「传承」的概念植入进观众的心里。老实说,在娱乐化综艺满天乱飞的今天能够有这样一款节目出现着实不易,而且从节目本身内容来看也确实是良心之作。 成立观察员团队和青年团队做更广面积发声的形式也算一步好棋,虽然在网上对青年团队的评价大多为负面,虽然我也曾为第一季冯满天(中阮艺术家)先生的“落选”而惋惜甚至怪罪节目组的安排。但不可否认的是,成立青年团队的目的也更是为了听到不同年龄或不同人群的声音,这种安排其实才是节目本身的亮点。 再来说说第二季。从事先传出的概念来看,第二季似乎更为注重「传承」和「中国意象」的概念内容。就节目本身而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顶级的文艺汇演,将「中国意象」从民间艺术的「传承」中提炼,并且搬上舞台传向世界,这不正是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最或缺的吗? 回到内容本身,《传承者》能将一个地区,甚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提炼阐述,让普通的电视观众也许⼀⽣都没有机会亲眼看到在这个舞台上所展现的最精华、最精深的的演出,这是一种力量。一种拥有历史厚重和文化底蕴,直击人心的力量。一个综艺节目能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在这个和平年代,人们关注八卦的心思甚至比关注奥运更多,更不用说所谓的传统文化究竟还有几个人记得了。在全世界都在拼命抓取娱乐爆点的时代,那些曾经辉煌现在却即将消逝的文明已无人问津,处于如此尴尬的时代,能看到这样一宗有良心、有情怀的综艺节目,只能说是一种幸运。 5.如何评价《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中的青衣水袖表演《传承者之中国意象》中的青衣注重的是传统技法——水袖,并没有进行完整的正旦青衣演唱。 水袖的技法源于戏曲,这是无可争议的。而且并不是青衣或者京剧才有水袖的技法,像秦腔等传统戏曲中都有水袖的身影。 而京剧是十分注重这些“辅助技艺”的研究的,像面部表情,京剧可与川剧媲美,身法就更不用说了,武花脸与武丑的功夫冠绝所有剧种。如此追求极致的一个剧种,同样地,对于青衣水袖的要求也就很高。 最初的水袖动作极为简单,只有在男角整观(抖袖,露出双手)女角理鬓时才抖拂几下,由于京剧的不断发展,水袖的表演也有了很大变化,衍生出了数百种姿势。抖拂的轻重缓急,动作的大小,姿势的高低,都会随着表演而各不相同。 一般正旦——青衣的水袖讲究大方,花衫略有花哨,老旦要求沉稳,于是就有了单独的青衣水袖的表演。青衣的水袖,窄而长,因此舒展起来很是不方便,当演员饰演的角色没有太大的心绪波动时,就需要将水袖完全控制在手腕上;当需要有情绪放大的时候,水袖的舞动可谓绚烂生花。 《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第一期里面的水袖表演者就有很好的基本功,手随心动,蜷舒随心。尤其是向上跃起水袖平铺的动作更是显示出演员极强的控制力,没有失控。 这个动作中水袖没有平抻出去,因为平抻的话末端的水袖会率先落下,这就犯了水袖中的大忌。覆水难收,要是向泼水一样把水袖甩出去,水袖末端先落下,靠近手这部分的袖子整体就没有了“骨”,就收不回了。 说起来是基本功,做起来是一点都不简单。《传承者之中国意象》的水袖表演者呈现的水袖是蝴蝶的形状,收放自如,只要手腕一抖,水袖就能全部回到手中。 当然,我说的是水袖运用到极致的演员。可能是跳得过高,这位表演者下落时章法略乱,但已经相当漂亮。 单抛则让人有绝响的感觉,十分漂亮。 要说到历史有名的青衣水袖,当然要数梅兰芳与程砚秋两位先生。 梅兰芳在《贵妃醉酒》里的水袖运用,重于角色情感的抒发,但一颦一动都拿捏得恰到好处; 程砚秋先生在《荒山泪》中的水袖运用可谓炉火纯青,他的水袖单是抖、挑、拂、晃等动作就有二百多种姿势,妙不可言。 现代的水袖大家应当属齐爱云,05年她被评为“中国秦腔四大名旦”,令人记忆犹深的一幕就是09年元宵晚会上齐爱云的一丈水袖,表演《嫦娥奔月》,12年元宵戏曲晚会,齐爱云再次表演了《嫦娥奔月》,其间,齐爱云水袖的运用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与剧情完全融合。 这样的表演一位顶尖艺术家一生也仅有那么几次。 言而总之,不论是青衣的水袖,还是其他戏曲种类中的水袖,均需要表演者十年如一日的苦练,这样的文化传承者值得尊重,值得我们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