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诗带解释和赏析关于白居易的《长恨歌》的写作背景,详细内容。 注意:原文我已有!请勿再重贴原文! 特别是“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注释】:金屋:给所宠爱的女人居住的华丽房子。 骊:即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建有供玄宗游乐的华清宫,内有华清池温泉。剑阁: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又称剑门关。 马嵬坡:在今陕西省兴平县西,杨贵妃缢死此处。太真:杨贵妃为女道士的号。 小玉,系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此处借指随侍杨贵妃的仙女。 〔1〕汉皇:中唐后诗人多好以汉武帝(刘彻)代借指唐玄宗。 倾国 :指美女。御宇:统治全国。 〔2〕 杨家有女:杨贵妃是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幼年养在叔父杨玄王圭家,小名玉环。开元二十三年,册封为寿王(玄宗的儿子李王冒)妃。 二十八年玄宗使她为道士,住太真宫,改名太真。天宝四年册封为贵妃。 〔3〕六宫:后妃的住处。粉黛:本是妇女的化妆品,这里 用作妇女的代称。 无颜色:是说六宫妃嫔和杨贵妃比较之下都显得不美了。 〔4〕华清池:开元十一年建温泉宫于骊山,天宝六年改名 华清宫。 温泉池也改名“华清池”。凝脂:形容皮肤白嫩而柔滑。 〔5〕承恩泽:指得到皇帝的宠遇。 〔6〕步摇:一种首饰的名称,用金银丝宛转屈曲制成花枝 形状,上缀珠玉,插在发髻上,行走时摇动,所以叫“步摇”。 〔7〕姊妹弟兄:指杨氏一家。杨玉环受册封后,她的大姐 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 伯叔兄弟杨钅舌官鸿胪卿,杨钅奇官侍御史,杨钊赐名国忠,天宝十一年(七五二)为右丞相,所以说“皆列土”(分封土地)。可怜:可爱。 〔8〕骊宫:骊山由的宫殿。唐玄宗常和杨贵妃在这里饮酒 作乐。 〔9〕渔阳:天宝元年河北道的蓟州改称渔阳郡,当时所辖 之地约在今北京市东面的地区。包括今蓟县、平谷等县境在内,原属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管辖。 革卑:古代军中用的小鼓,骑鼓。霓裳羽衣曲:著名舞曲名 〔10〕九重城阙:指京城。 烟尘生:指发生战祸。西南行:天宝十五年(七五六)六月,安禄山破潼关,杨国宗主张逃向蜀中,唐玄宗命将军陈玄礼率领“六军”出发,他自己和杨贵妃等跟着出延秋门向西南而去。 〔11〕翠华:指皇帝仪仗中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旗子。 〔12〕蛾眉:美女代称,此处指杨贵妃。 〔13〕翠翘:翠鸟尾上的长毛叫“翘”。此处指形似“翠翘”的头饰。 金雀:雀形的金钗。玉搔头:玉簪。 这句说各种各样的首饰和花钿都丢在地上。 〔14〕云栈:高入云端的栈道。 萦纡:回环曲折。剑阁:即剑门关,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 〔15〕峨嵋山:在今四川省峨嵋县境。唐玄宗到蜀中,不以过峨嵋山,这里只是泛指今四川的高山而言。 〔16〕《明皇杂录》:“明皇既幸蜀,西南行,初入斜谷,属霖雨涉旬,于栈道雨中闻铃音,隔山相应。上(指玄宗)既悼念贵妃,采其声为《雨淋铃曲》以寄恨焉。” 〔17〕天旋日转:比喻国家从倾覆后得到恢复。回龙驭:指玄宗由蜀中回到长安。 此:指杨贵妃自尽处。 〔18〕马嵬坡:在今陕西省兴平县西。 即前“西出都门百余里”所指之地。 〔19〕太液:池名,在长安城东北面的大明宫内。 未央:宫名,在长安县西北。两者都是汉朝就有的旧名称。 此处借指唐朝的池苑和宫庭。 〔20〕西宫:《新唐书·宦官传》载:李辅国胁迫太上皇(李隆基)从兴庆宫迁“西内”(唐称太极宫曰“西内”)。 〔21〕梨园:见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注。椒房:宫殿名称,皇后所居。 以椒(花椒)和泥涂壁,取其温暖而芳香。阿监:宫廷中的近侍,唐代六七品女官名。 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宫女。“青娥老”和上句“白发新”对举。 〔22〕孤灯挑尽:古时用灯草点油灯,过一会儿就要把灯草往前挑一挑,让它好燃烧。挑尽:是说夜已深,灯草也将挑尽。 〔23〕耿耿:明亮。星河:银河。 欲曙天:天快要亮的时候。 〔24〕鸳鸯瓦:屋瓦一俯一仰扣合在一起叫“鸳鸯瓦”。 霜华:即霜花。重:指霜厚。 翡翠衾:绣着翡翠鸟的被子。 〔25〕魂魄:指杨贵妃的亡魂。 〔26〕临邛(音穷):今四川省邛崃县。鸿都:洛阳北宫门名。 鸿都客:是说这位四川方士曾在洛阳住过。一说“鸿都客”是说临邛道士来京都为客。 〔27〕穷:找遍的意思。碧落 :指天上。 黄泉:指地下。 〔28〕五云:五色云。 绰约:美好的样子。 〔29〕参差是:仿佛就是。 〔30〕叩玉扃:叩玉作的门。扃:本指门闩或门环,这里指门扇。 小玉:作者《霓裳羽舞歌》自注:“吴王夫差女小玉。”双成:姓董。 《汉武帝内传》记:西王母命玉女 董双成吹云和之笙。此借小玉、双成作为杨贵妃的侍婢。 〔31〕九华帐:用九华图案绣成的彩帐。 〔32〕珠箔:珠帘。 屏;屏风。逦迤:连接不断。 〔33〕阑干:流泪貌。 〔34〕凝睇:凝视。 〔35〕昭阳殿:汉宫名,赵飞燕居住过的地方。这时代指杨贵妃旧居处。 蓬莱宫: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代指仙境。 钿合:镶嵌金花的首饰盒。寄将去:托请捎去。 〔36〕擘:分开。这两句意思是:钗留一股盒留一片,钗分开了里。 2.求唐诗+评论(翻译、欣赏等)月下独酌 五言古诗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注解】: 1.将:偕,和。 2.相期:相约。 3.云汉:天河。 【赏析】: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全诗围绕一个“独”字,写一种世无知音的孤寂之情。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春思 五言古诗 李白 燕草如碧丝, 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注解】: 1.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 2.秦:今陕西,燕地寒冷,草木迟生于较暖的秦地。 3.罗帏:丝织的帘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思妇心绪的诗。开头两句以相隔遥远的燕秦春天景物起兴,写独处秦地的思妇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戍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三、四句由开头两句生发而来,继续写燕草方碧,夫君必定思归怀己,此时秦桑已低,妾已断肠,进一层表达了思妇之情。五、六两句,以春风掀动罗帏时,思妇的心理活动,来表现她对爱情坚贞不二的高尚情操。全诗以景寄情,春景成了征夫思妇刻骨相思的引信,别具一格,委婉动人。 送别 五言古诗 王维 下马饮君酒, 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闻, 白云无尽时。 【注解】: 1.饮君酒:劝君喝酒。 2.归卧:隐居。 3.南山陲:终南山边。 【赏析】: 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表面看来语句平淡无奇,却是词浅情深,含义深刻。诗的前三句重复出现“君”,体现作者反复叮咛、依依惜别之情。后两句是一种不得志的心情写照,最后一句是写景写人,非常含蓄。全诗写失志归隐,借以贬斥功名,抒发陶醉白云,自寻其乐之情,诗的后两句韵味骤增,诗意顿浓,羡慕有心,感慨无限。 王维 (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唐玄宗开元九年(721)进士。曾奉使出塞外。安史之乱后,安禄山攻占两京,王维曾被迫受伪职。乱平后因诗得赦,官到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四十岁隐居蓝田辋川,过着隐士一样的生活。有《王右丞集》。王维在诗歌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的边塞诗、山水诗,律诗都有脍炙人口的名篇。他多才多艺,能书善画,诗歌成就以山水诗见长,描写细致,富于禅趣。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指出其诗画的特色和造诣。他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 3.我需要高中级别以上的唐诗宋词各20首以及翻译赏析与诸子登岘首 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所谓吊古,是凭吊岘首山的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羊祜镇荆襄时,常到此山置酒言咏。有一次,他对同游者喟然叹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生前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作者登上岘首山,见到羊公碑,自然会想到羊祜。由吊古而伤今,不由感叹起自己的身世来。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是一个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兴衰,以及人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人事总是在不停止地变化着,有谁没有感觉到呢?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时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这又有谁没有感觉到呢?首联凭空落笔,似不着题,却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 第二联紧承第一联。“江山留胜迹”是承“古”字,“我辈复登临”是承“今”字。作者的伤感情绪,便是来自今日的登临。 第三联写登山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称“浅”;“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炼出来,既能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 “羊公碑尚在”,一个“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复杂的内容。羊祜镇守襄阳,是在晋初,而孟浩然写这首诗却在盛唐,中隔四百余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变迁,是多么巨大!然而羊公碑却还屹立在岘首山上,令人敬仰。与此同时,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四百多年前的羊祜,为国(指晋)效力,也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与山俱传;想到自己至今仍为“布衣”,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这和“尚在”的羊公碑,两相对比,令人伤感,因之,就不免“读罢泪沾襟”了。 这首诗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饱含了作者的激情,这就使得它成为诗人之诗而不是哲人之诗。同时,语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清沈德潜评孟浩然诗,“从静悟中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这首诗的确有如此情趣。 4.求五首唐诗···+翻译 +评析~~~~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年轻时就远离故乡,到老才回归家园。 家乡话至今未变,黑头发却早已斑白。村中少年各个面目陌生,见面竟笑吟吟向我发问:“你从哪里来,客人?” 赏析:这首七言绝句题为“回乡偶书”,但并非“偶然写成”,而是包含和寄托了一个回归故乡的游子的万千思绪和无限感慨。 其中有流浪漂泊的凄苦:少小离家,至老方回,半世飘零,黑发变白;有对故乡思心不改的赤诚:长期在外而乡音未变;更有回乡后的尴尬与悲凉:兴冲冲地回到家乡,村中人却不认识自己。这“笑问”的背后,该有多少难以言说的辛酸和悲苦啊。 短短的四句,看似轻描淡写,含义竟如此丰富,感情竟如此深沉,令人击节称叹。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还是秦汉时的边关,远赴万里出征的将士,多少年来一去不见回还。 如果当年的飞将军李广还在,胡人的战马一定不会度过阴山。 赏析:这首诗曾被人们推为唐人七言绝句的压卷之作。 在一个月明之夜,诗人站在一座边塞孤城上怀古伤今:秦汉时的日月星辰至今人在,关塞河山也至今未变,可是边关战事却今非昔比-------远赴万里出征的士卒或战死沙场,或长期不得回归家园。诗人由此回想起汉代守关名将李广并愤然作叹--------李广要是还在,情况就不会是这样!是缅怀伤感,也是谴责讽讥。 如果换个角度,这首诗又可看作是边塞将士马革裹尸的豪迈誓词。因此,这首《出塞》诗又可看作是诗人怀古伤今的沉痛喟叹,也可看作是边关将士保家卫国的铮铮誓言。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一个人独坐在幽深的竹林,古琴曲伴着我长歌短吟。没人知道这僻静得胜地,明月当空照陪我消遣散心。 赏析:这首诗是王维个人爱好、性情、心态的书写。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是人尽情地享受着清净、悠闲,兴致所至,弹琴,唱歌,无拘无束,率性自由。 寂寞了,有清风抚慰,有明月作伴。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译文:一头白发三千丈,因为仇怨这样长。临镜而照吃一惊,哪来霜雪染双鬓? 赏析:大约在唐天宝十二年,李白漫游到了秋浦,这时据诗人离开长安已近十年,他已经五十岁左右了。 临镜而照,诗人已鬓发灰白,年轻时想使“天宇一清”的壮志不但未能实现,自身反倒落得个奔波流浪,居无定所。所以诗人用鬓发似霜雪的比喻、白发三千丈的夸张来极力突出他无法排遣的愁绪。 元日 (唐§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声声爆竹中旧的一年结束,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里。明媚的阳光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口都换上了新的桃符。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农历正月初一早晨节日气氛的描写,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心情。诗中每句各取一景,各叙一事,以清脆的爆竹、温煦的春风、明媚的太阳、新挂的桃符渲染出了节日浓浓的喜庆气氛。 虽句句写景,但诗人的心情无处不在显露,每句都洋溢着喜悦向上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