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我一首描写秋雨的古诗带赏析一首描写秋雨的诗要赏析栾家濑 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赏析】 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浅变化莫测.有时出现一深潭,有时出现一浅濑.所谓濑,就是指从石沙滩上急溜泻的流水.这流水虽然湍急,但明澈清浅,游鱼历历可数,鹭鸶常在这里觅食.它把腿脚静静插在水中,树枝似的一动不动,直到麻痹大意的游鱼游到嘴边,才猛然啄取.正当鹭鸶全神贯注地等候的时候,急流猛然与坚石相击,溅起的水珠象小石子似的击在鹭鸶身上,吓得它“扑漉”一声,展翅惊飞.当它明白过来这是一场虚惊之后,便又安详地飞了下来,落在原处.于是,小溪又恢复了原有的宁静. 《栾家濑》这首小诗写的就是这么一个有趣的情景.“飒飒秋雨中”,这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其实是紧要之笔.因为有这场秋雨,溪水才流得更急,才能溅起跳珠,惊动白鹭.“浅浅石溜泻”,正面描绘栾家濑水流的状态.“浅浅(jiān间)”,同“溅溅”,水流急的样子.“泻”字也极传神,湍急的流水从石上一滑而过,一泻而逝.正因为水流很急,自然引出水石相击、“跳波自相溅”的奇景.前三句,实际上都是为第四句作铺垫,为烘托“白鹭惊复下”而展开的环境描写.白鹭受惊而飞,飞而复下,这是全诗形象的主体,诗人着意描写的也就是这场虚惊.诗人巧妙地以宁中有惊、以惊见宁的艺术手法,通过“白鹭惊复下”的一场虚惊来反衬栾家濑的安宁和静穆.在这里,没有任何潜在的威胁,可以过着无忧无虑的宁静生活.这正是此时走出政治漩涡的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2.描写秋雨的古诗1、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 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2、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4、肩舁仍挈榼,莫怪就君来。 秋雨经三宿,无人劝一杯。——白居易《雨中访崔十八》5、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王维《栾家濑》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7、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伶仃洋》8、阑风伏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杜甫《秋雨叹》其二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1、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杜甫《秋雨叹》其三12、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13、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 ——陶澹人《秋暮遣怀》1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15、当时心事偷相许,宴罢兰堂肠断处。 挑银灯,扃珠户,绣被微寒值秋雨。枕前各泪语,惊觉玉笼鹦鹉。 一夜万般情绪,朦胧天欲曙。——冯延巳《应天长》16、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7、蝶恋花今古河山无定距。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蝶恋花》18、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杜甫《秋雨叹》19、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0、宴罢兰堂肠断处。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21、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22、尘起一月忧无禾,瓦鸣三日忧雨多。 ——陈与义《秋雨》2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李贺《李凭箜篌引》2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25、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26、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27、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28、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29、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30、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西照深秋雨。 ——纳兰性德《蝶恋花》3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32、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33、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李凭箜篌引》34、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35、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 ——王维《栾家濑》3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37、湿屈青条折,寒飘黄叶多。 不知秋雨意,更遣欲如何?——白居易《雨中题衰柳》38、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39、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张志和《渔歌子》40、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纳兰性德《减字木兰花》41、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白居易《雨后秋凉》42、微风拂掠生春丝,小雨廉纤洗暗尘。 ——黄庭坚《次韵赏美》43、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白居易《司马宅》44、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 极目鸟频没,片时云复轻。沼萍开更敛,山叶动还鸣。 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温庭筠《细雨》45、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白居易《秋雨夜眠》46、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47、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温庭筠《细雨》48、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49、永夜不可度,蛩吟秋雨滴。寂寞想章台,始叹云泥隔。 雷声匪君车,犹时过我庐。电影非君烛,犹能明我目。 如何琼树枝,梦里看不足。望望佳期阻,愁生寒草绿。 ——钱起《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50、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51、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八声甘州》52、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5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5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秋歌》5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3.秋雨的古诗——白居易《长恨歌》 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 落叶满阶红不扫。 【应天长】唐五代-冯延巳 当时心事偷相许, 宴罢兰堂肠断处。 挑银灯,扃珠户, 绣被微寒值秋雨。 枕前各泪语, 惊觉玉笼鹦鹉。 一夜万般情绪, 朦胧天欲曙。 【李凭箜篌引】唐五代-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栾家濑】唐五代-王维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榴泻。 跳波自相渐, 白鹭惊复下。 【减字木兰花】清-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 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 斜溜鬟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 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 转过回栏叩玉钗。 【齐天乐】近代-王国维 天涯已自愁秋极,和须更闻虫语。 乍响瑶阶,旋穿绣闼。更入画屏深处。 喁喁似诉。 有几许哀丝,佐伊机杼。 一夜东堂,暗抽离恨万千绪。 空庭相和秋雨。 又南城罢柝,西院停杵。 试问王孙,苍茫岁晚,那有闲愁无数。 宵深谩与。 怕梦稳春酣,万家儿女。 不识孤吟,劳人床下苦。_ 4.关于秋天的古诗关于秋天的现代诗关于秋天的外国诗有哪些《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杜牧---《山行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古诗“秋雨夜眠"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这首诗刻画出了一个闲适老翁形象.窗外秋雨淅沥,老翁安然睡美.夜已经过去,却还要“香添暖被笼”,打算继续躺着.红于二月花的美丽霜叶,一夜之间被秋风秋雨扫落,对此岂能毫无感触?然而老翁却“晓晴寒未起”,对它漫不经心.诗人的知足保和、怡情自在之心态跃然纸上.《秋雨夜眠》中的老翁心无所虑,淡泊闲散,是一个普通的世俗的人,一个享受着生活的人.观白居易闲适诗作洋洋几百篇,不过都是充分表现士大夫的世俗面、人情面,展现他们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精神状态,思想活动,特别表现了士大夫文人对于精神愉悦、心境闲适的努力追求.可以说,《秋雨夜眠》中的“老翁”是几百篇闲适诗中反复塑造的形象.“日高睡足犹慵起,小阁重衾不怕寒.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三年请俸禄,颇有余衣食;乃至童仆间,皆无冻馁色.行行弄云水,步步迁乡园,妻子在我前,琴书在我侧.此外我不知,于焉心自得.”……诗中人物都是知足保和的,触境怡情而不是触境伤情,是闲适诗作的基调.白居易在诗中反复表白“同出天地间,我岂异于人”,“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嚣尘”,强调自己是世俗社会的普通一员,而不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国之栋梁.普通人的生活,也就是知开乐命,任随自然的生活,“性命苟如此,反则成苦辛,以此自安分,虽穷每欣欣”,在平凡生活中寻求解脱和内心平静,获得人生的“实在感”.。 6.关于秋雨的古诗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 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 宋•黄庭坚《念奴娇》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 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战国楚•宋玉《九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南朝齐•萧悫《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 眺:远望。平楚:平野。 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 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 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 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 序:时节。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 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 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 嶂:陡立的山峰。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 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 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唐•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 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秋宵月色胜春宵。 7.秋雨的诗句 古诗温庭筠 秋雨 云满鸟行灭,池凉龙气腥。 斜飘看棋簟,疏洒望山亭。 细响鸣林叶,圆文破沼萍。 秋阴杳无际,平野但冥冥。 白居易 雨中题衰柳 湿屈青条折,寒飘黄叶多。 不知秋雨意,更遣欲如何? 白居易 雨后秋凉 夜来秋雨后,秋气飒然新。 团扇先辞手,生衣不着身。 更添砧引思,难与簟相亲。 此境谁偏觉,贫闲老瘦人。 钱起 离居夜雨,奉寄李京兆 永夜不可度,蛩吟秋雨滴。 寂寞想章台,始叹云泥隔。 雷声匪君车,犹时过我庐。 电影非君烛,犹能明我目。 如何琼树枝,梦里看不足。 望望佳期阻,愁生寒草绿。 王建 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 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 白居易 雨中访崔十八 肩舁仍挈榼,莫怪就君来。 秋雨经三宿,无人劝一杯。 温庭筠 细雨 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 极目鸟频没,片时云复轻。 沼萍开更敛,山叶动还鸣。 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 杜甫 秋雨叹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纳兰性德 蝶恋花 蝶恋花今古河山无定距。 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满目荒凉谁可语? 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 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 一往情深深几许? 深山夕照深秋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