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于王羲之的诗句

1.关于王羲之的古诗

1. 《咏史下·王羲之》

年代: 宋 作者: 陈普

不缘廓庙尽谈空,安得狐狸啸晋宫。

王氏可人惟逸少,更容谢万作三公。

2. 《王羲之》

年代: 宋 作者: 徐钧

人物风流世所推,操持议论每清奇。

自量才位难牟弟,故乞馀年请代之。

3.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4. 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

年代:元 作者:倪瓒

临池学书王右军,澄怀观道宗少文。

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5. 《题夏博士晋王羲之右军像》

年代: 明 作者: 刘炳

上东门外胡雏啸,万里尘飞洛阳道。

潜龙东渡晋中兴,群马南浮国重造。

石城巃嵸昔所都,庶事草草嗟良图。

衣冠简傲礼乐废,朝廷放旷君臣疏。

大令平生最超卓,早年门第居台阁。

内史新除典要枢,右军任重参帷幄。

擅场翰墨出神奇,蔡卫钟张早得之。

昼长燕寝森兵卫,日暖鹅群戏墨池。

来禽青李囊盛寄,裹鲊《黄庭》醉后题。

春风三月山阴曲,群彦流觞映修竹。

一时簪冕属高风,百年文藻怀芳?属。

流落斯文慨古今,后代宸聪复购寻。

小字昭陵传玉枕,数行定武抵千金。

忽见画图双眼失,采采丰神惊玉立。

羽扇萧疏晚日晴,乌纱仿佛秋尘袭。

繁华如梦转头非,典午山河几落晖。

唯有凤凰台上月,春风依旧紫箫吹。

2.“王羲之”的古诗词有哪些

兰亭集序 / 兰亭序

魏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3.赞美“王羲之书法”的诗句有哪些

1、《咏史下·王羲之》 年代: 宋 作者: 陈普 不缘廓庙尽谈空,安得狐狸啸晋宫。

王氏可人惟逸少,更容谢万作三公。 2、《鹊桥仙·乘鸾著色》 年代: 宋 作者: 刘辰翁 乘鸾著色,疾蝇误拂。

不及羲之醉墨。偶然入手送东阳,便看取、薰时清适。

清风去暑,闲题当日。宰相纱笼谁识。

封丘门外定何人,这一点、瞒他不得。 3、《题夏博士晋王羲之右军像》 年代: 明 作者: 刘炳 上东门外胡雏啸,万里尘飞洛阳道。

潜龙东渡晋中兴,群马南浮国重造。石城巃嵸昔所都,庶事草草嗟良图。

衣冠简傲礼乐废,朝廷放旷君臣疏。大令平生最超卓,早年门第居台阁。

内史新除典要枢,右军任重参帷幄。擅场翰墨出神奇,蔡卫钟张早得之。

昼长燕寝森兵卫,日暖鹅群戏墨池。来禽青李囊盛寄,裹鲊《黄庭》醉后题。

春风三月山阴曲,群彦流觞映修竹。一时簪冕属高风,百年文藻怀芳?属。

流落斯文慨古今,后代宸聪复购寻。小字昭陵传玉枕,数行定武抵千金。

忽见画图双眼失,采采丰神惊玉立。羽扇萧疏晚日晴,乌纱仿佛秋尘袭。

繁华如梦转头非,典午山河几落晖。唯有凤凰台上月,春风依旧紫箫吹。

4、《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并呈徐容斋阎靖轩卢道集》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君不见古来五关虎豹守,入仕艰难无不有。兴能一札秋槐黄,芒鞋布裙天下走。

攀援龙鳞万万手,咳唾骊珠万万口。蓬莱无路弱水隔,七上十上空白首。

邂逅登名岂不偶,选坑沉沦十八九。光范三书徒尔忙,子公一纸焉所取。

书生身体纵著翅,飞声未办廷臣右。还知气至天地春,花者必花柳必柳。

中庸末章八引诗,三诗首言士所为。衣锦尚絅潜虽伏,屋漏不高天听卑。

至隐至微至显见,鬼神森列何中欺。斗间有气射古剑,石上无根生瑞芝。

快雨乍晴虹霓起,蛰虫欲振雷霆驰。静中根本动中发,暗处精神明处知。

禊帖昔秘永禅师,不过纸上王羲之。御史萧翼百计取,公等乃有胸中奇。

胸中奇者五色笔,可以补天可活国。宗彝作绘衮作火,可但能书梵王译。

此之所宝玉非石,求而不藏卞和泣。良贾韫匵什其袭,藏而不求价倍百。

公等翰墨今第一,谁云识字不得力。借径文艺以致身,勋名政要无心得。

九万里迅扶摇风,今日朝廷贞观同。联翩房杜肩王魏,试人常何草封事。

5、《题羲之观鹅图》 年代: 明 作者: 岳正 洛阳天子身衣青,典午横被清谈倾。群公各抆新亭泪,诸王独擅江东名。

王家子弟谁如玉,郎君解坦东床腹。内史由来是散阶,右军未必非雌伏。

鞠花嗅罢倚高秋,眼中怀祖齐蜉蝣。痴儿翻据台司榻,羽觞漫作兰亭游。

填膺豪气弸莫遏,时于行草露棱角。能雄百代翰墨场,龙跳天门虎卧阁。

白鹅修颈西复东,潇洒颇与吾意同。风情一点当时目,至今传写画图中。

关于“王羲之书法”: 王羲之书法被历代书家公认为举世无双的“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公元303~361),东晋最杰出的书法家,字逸少,琅邪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人,官至右军将军,所以人称“王右军”。

王羲之七岁开始学书,先后从师于出身书法世家的卫夫人和叔父王廙 ,以后又博览了秦汉篆隶大师淳古朴茂的精品,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晚年书法炉火纯青,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兰亭序》就是他晚年的得意之作。

4.王羲之写过的诗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衡阳道中二绝

【宋】范成大

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发合江数里,寄杨商卿诸公

【宋】范成大

临分满意说离愁,草草无言只泪流。

船尾竹林遮县市,故人犹自立沙头。

5.关于王羲之的古诗

《咏史下·王羲之》 年代: 宋 作者: 陈普 不缘廓庙尽谈空,安得狐狸啸晋宫。

王氏可人惟逸少,更容谢万作三公。《王羲之》 年代: 宋 作者: 徐钧 人物风流世所推,操持议论每清奇。

自量才位难牟弟,故乞馀年请代之。《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题王叔明《岩居高士图》 年代:元 作者:倪瓒 临池学书王右军,澄怀观道宗少文。

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题夏博士晋王羲之右军像》 年代: 明 作者: 刘炳 上东门外胡雏啸,万里尘飞洛阳道。

潜龙东渡晋中兴,群马南浮国重造。 石城巃嵸昔所都,庶事草草嗟良图。

衣冠简傲礼乐废,朝廷放旷君臣疏。 大令平生最超卓,早年门第居台阁。

内史新除典要枢,右军任重参帷幄。 擅场翰墨出神奇,蔡卫钟张早得之。

昼长燕寝森兵卫,日暖鹅群戏墨池。 来禽青李囊盛寄,裹鲊《黄庭》醉后题。

春风三月山阴曲,群彦流觞映修竹。 一时簪冕属高风,百年文藻怀芳?属。

流落斯文慨古今,后代宸聪复购寻。 小字昭陵传玉枕,数行定武抵千金。

忽见画图双眼失,采采丰神惊玉立。 羽扇萧疏晚日晴,乌纱仿佛秋尘袭。

繁华如梦转头非,典午山河几落晖。 唯有凤凰台上月,春风依旧紫箫吹。

6.王羲之诗文

单讲诗歌的话,传世的应该仅此一篇。

月仪 日往月来,元正首祚。太簇告辰,微阳始布。

罄无不宜,和神养素。 他传世的作品赋、书、帖、笺之类的更多一些,也几乎非诗这种体裁。

以下二首类似王勃滕王阁序,佳句颇多但严格讲非诗歌。 为会稽内史称疾去郡於父墓前自誓文 维永和十一年三月癸卯朔,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灵。

羲之不天,夙遭闵凶,不蒙过庭之训。母兄鞠育,得渐庶几,遂因人乏,蒙国宠荣。

进无忠孝之节,退违推贤之义,每仰咏老氏、周任之诫,常恐死亡无日,忧及宗祀,岂在微身而已!是用寤寐永叹,若坠深谷。止足之分,定之於今。

谨以今月吉辰肆筵设席,稽颡归诚,告誓先灵。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

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

信誓之诚,有如皦日。 三月三日兰亭诗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於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流形骸之外。

虽趋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於所遇,暂得於己,怏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於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於斯文。

7.王羲之 比较有名的诗句

兰亭序集字诗词: 一、故地骋游 老人兴会岂无因?故地骋游春日临。

天外浪生清朗宇,岭间风激映虚林。 幽兰茂放大山静,曲水带流修竹阴。

一咏一觞情以足,由然乐矣盛时今。 二、老少群游 春初老少集临流,列水崇山取次游。

信足所之当有尽,浪形毕至或无由。 仰天俯地感怀寄,揽竹品兰情趣幽。

相与其随虽暂短,为群左右乐同修。 三、兰亭盛况 癸丑兰亭盛况兴,群贤毕至感怀生。

形骸放浪欣娱趣,觞咏临流畅叙情。 慨世悲时察今古,嗟长痛短悟殇彭。

虽无丝竹管弦乐,修禊山阴惠气清。 四、崇仰兰亭 崇仰兰亭亦有年,临之若遇古时贤。

趣当流水和觞咏,乐引春风契管弦。 静室相随能永日,茂林同禊可终天。

快然兴致也无倦,虽老至今情未迁。 五、怀古之游 尝于昔岁作游观,寄迹会稽春水间。

怀古悼贤临岭峻,品觞坐咏俯流湍。 后人及此期娱目,知者视之为乐山。

盛事当年殊可揽,竹阴林茂有幽兰。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