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描写四大节日的宋词元旦 正月初一,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上元 正月十五,亦称元宵、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辛弃疾词《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社日 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王家《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寒食 清明前二日,即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上之山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元镇《连昌宫词》:“初过寒食一百六,店社无烟宫柳绿。” 清明 阳历四月五日是清明节。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踏青和扫墓。杜牧有《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上巳 原定于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曹魏以后,这个节日固定在三月三日。早先,人们到水边去游玩采兰,以驱除邪气。后来,演变成水边宴饮,郊外春游的节日。杜甫有《丽人行》诗:“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端午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五”,“端”是“初”的意思。据说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人们争渡去救屈原,后来演变成划龙舟的传统。人们还投粽子到江里,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又有了吃粽子的传统。唐以后端午成为大节日,朝廷有赏赐。杜甫有《端午日赐衣》:“端午被恩荣。” 七夕 七月七日。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人主张将“中国的情人节”定为“七夕”。 杜甫《牵牛织女》诗:“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和凝《宫词》:“阑珊星斗缀朱光,七夕宫嫔乞巧忙。” 中秋 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五在秋季的正中,所以叫中秋。此时秋高气爽,月光最美,为赏月佳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韦庄《送秀才归荆溪》:“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重阳 九月初九。又称重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称为重阳。古人认为此日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于是便有了这一天登高饮酒的习惯。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腊日 腊是祭祀名,岁末祭众神叫腊(所以十二月叫腊月)。古代十二月初八是腊日,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来驱逐瘟疫。杜甫有《腊日》诗:“腊日年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2.求10首古诗10十首宋词(课外)右晚春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蜒蛱蝶飞。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堤上行》 刘禹锡 酒旗相望大堤头, 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 桨声幽轧满中流。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梦泽》 李商隐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宜对亭》 叶绍翁 讲罢闲来立矮阑,袈裟衣薄翠光寒。 请师莫起云屏想,只作当年面壁看。 《烟村》 叶绍翁 隐隐烟村闻犬吠,欲寻寻不见人家。 只於桥断溪回处,流出碧桃三数花。 宋词: 《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清平乐》 晏殊 春来秋去。往事知何处。 燕子归飞兰泣露。光景千留不住。 酒阑人散忡忡。闲阶独倚梧桐。 记得去年今日,依前黄叶西风。 《浣溪沙》 晏殊 宿酒才醒厌玉卮,水沉香冷懒熏衣,早梅先绽日边枝. 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扬欲来时,小屏闲放画帘垂.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 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香炉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洞仙歌》 苏轼 冰肌玉骨, 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 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 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 庭户无声, 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 夜已三更, 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定风波》 柳永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享单。 终日恹恹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 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 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 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3.宋词里面有关离别的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 出阳关无故人。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4.俏江南《上海店》有那些"俏江南"公司在上海开设的第一家分店,于2002年1月26日开业,位居上海繁华的淮海中路,著名的大上海时代广场5楼,上海时代广场分店在装饰上,符合上海市的风格特色,更为突出新潮和国际化。 走进餐厅,门口便是一座石桥,桥下红色的金鱼满池游走,大红的围椅,豪华而浓烈的色彩衬着透明的玻璃餐桌,抢眼的美式冰吧,意式吊灯,非常的西式的装点,可那一间间以宋词牌为名的包间,那印着一首首宋词的竹编菜单,又流露着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一款款的精美菜肴令人身在此中,流连而忘返。营业面积约为1100平方米,300多个餐位,。 5.有关离别的宋词二十首柳永 雨零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昼夜乐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拼,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整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旦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宴几道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金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秦观 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八六子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划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 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晏殊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尽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浣溪沙 吴文英 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芳草渡·留征辔 贺铸 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捻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促,此夜为谁排?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欧阳修〔蝶恋花〕)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 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周邦彦〔尉迟杯〕) 憔悴一天涯,两厌厌风月。(贺铸〔石州陵〕) 啼春细雨,笼愁淡月,恁时庭院。(卢祖皋〔宴清都〕) 柳永的绝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吴文英的“翠香零落红衣老,暮愁锁,残柳眉梢”“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遥知新妆了,开朱户,应自待月西厢。(周邦彦〔风流子〕) 几许伤春春复暮,杨柳清阴,偏碍游丝度。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贺铸〔蝶恋花〕) 辛弃疾在《粉蝶儿》中唱道:“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对不起,只找到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