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唐诗流传

1.唐诗的流传方式是什么

唐诗是通过人和物流传开来的。

留存与传播,必然离不开“介质”。介质可分两类:一是人,一是物料。

一、先说“人”:(1)皇家政吏:为诗词的兴盛提供政治庇护 古时历代皆重文,帝王将相或政客官吏,或多或少都会写几笔文章。尤其是帝王的喜好,会深度地影响一个时代的民间风气。

整个皇室和政坛,会聚集起一箩筐的诗人词人。这不仅为诗词的兴盛的提供了庇护,也为诗词的留存提供了条件:政客接近权力中心,所言所行,皆有人为之记录。

(2)文人集会:覆盖面广博的文人活动中心 退避庙堂之高,而处江湖之远的诗人词人,必然少不了文化上的交流沟通。如李弥逊在《水龙吟》中提到的“曲水流觞,晚林张宴,竹边花外”,也或者就像是《红楼梦》中的海棠社和桃花社。

在集会上,文人雅士互相品鉴评点。所有创作,自是均有记录。

(3)歌妓吟唱:娱乐化是向大众普及的捷径 诗词、歌、舞,三者是一体的。诗人词人谱词作曲,歌妓依声唱和。

娱乐化的传播方式,不仅为诗词展现了全新的欣赏角度,也拓宽了诗词的覆盖面积:古典诗词走出了小众的精英阶层,流向了社会、流向了普通百姓。二、再说“物料”:(1)题壁:及类似的题楹、题碑、题柱、题扇 旧时的文人,为了赶考功名、进京赴试,多要长途跋涉,翻山越岭。

邮亭驿舍、酒楼茶肆、寺院道观便成为了常居之处,在这些居所的墙壁上,也涌现了大量的诗词。这其中最著名的,大概要数苏东坡的《题西林壁》。

殊不知,目前可确认的,苏轼的题壁诗多大39首。题壁诗的一大好处,是经久不腐,可以长久地保存。

(2)文本:纸质抄本和木质刻本 这里所谓的文本,不仅仅指的是诗词的集结(比如《全唐诗》《全宋词》的整理编纂),也包括诗话和词话。朱光潜先生说中国没有诗学和词学,但是拥有大量的诗话和词话,即是对古代诗词的文学批评和鉴赏。

比如,较为著名的《随园诗话》和《人间词话》。这些词话和词话,为诗词的保存和流传,贡献了一份力量。

三、最后说点其他的:以上例举的模式,大概只适用于唐宋及以后朝代。在唐宋以前,也就是《诗经》(春秋)和《古诗十九首》(汉魏)的时期另当别论。

另:唐代诗人写了诗后,大致有以下几种发表方式。一、呈示寄赠 这是当时最普遍的方式,如李白的诗《赠汪伦》《沙丘城下寄杜甫》,孟浩然的《秋登万山寄张五》,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有些诗虽不以“寄”“赠”为题,但也是赠送给别人的,如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有时诗人直接把自己的新作向友人吟诵,如杜甫的诗友苏涣曾到杜甫船上拜访,当面吟诵自己的诗给杜甫听。

二、投诸名流 唐代许多举子文士为了获得声誉,顺利及第,往往会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献给当时的名流,以显露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的身价。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就是献给张丞相的一首干谒诗。

再如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是献给当时官水部郎中张籍的一首诗。三、即席赋咏 不少诗人才华横溢,即席吟诗,出口成章,文采斐然,如王勃的《滕王阁》,郑谷的《席上贻歌者》。

大历年间卢纶、李端等所谓“十才子”,常奔走于王公贵戚的宴席上赋咏酬答,从而名声大震。四、墙壁题诗 驿馆、驿亭、寺观等公共场所的墙壁、柱子成为唐代诗人约定俗成的诗歌“发表园地”。

如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骆宾王的《在狱咏蝉》。白居易在《蓝桥驿见元九题诗》中说:“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唐代诗人也喜欢在名胜古迹上“发表”诗作,据记载,饶州干越亭上的题诗达上百首。晚唐诗人张祜曾在全国各地几十座著名寺观里题过诗。

五、诗板题诗 这是中唐之后较为流行的一种方式,即用诗板题诗,然后挂起来,供人阅读。晚唐咸通年间,诗人薛能经过蜀地泉亭,曾看见“亭中有诗板百余”,可见诗板题诗在当时很普遍。

设立诗板的多是当地县令、寺观主人等。他们请过路的人留下诗篇,以求为本地、本寺观增光添彩。

如秭归县令繁知一听说大诗人白居易要路过巫山,就事先在巫山神女祠墙壁上用大字写上“苏州刺史今才子,行至巫山必有诗”,目的是请白居易留诗。六、题画之诗 诗人在绘画作品上面题诗,画旁有诗,诗旁有画,诗画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画以诗名,诗以画名。

如韦庄的《金陵图》就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而发,挥笔在画上题诗。唐代诗人“发表”诗作的方式还有很多,如唱和诗、分题赋诗等。

更有趣的是,道士诗人唐俅把自己的许多诗装进一个大葫芦里,放入河流中漂走,让更多的人读到他的诗。唐朝时已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诗人也曾印过诗集,如白居易就曾印过一份,但印数很少,很难广为传播。

大体上,古诗词传世靠的是以下几个手段: 一、刻石。比如各个地方名胜的墙壁、山石,很多都有诗词家的笔迹。

二、诗集。诗人不一定都是穷困潦倒的,比如晏殊、纳兰容若等,写的诗词就自己出诗集了。

三、口传。就像唱歌不一定要看着歌词才会唱,可能就是听别人唱来唱去自己就会了。

四、后人点评整理。比如王国维就最爱干这个事。

把诗词整理到一起,添加自己的感想。 五、野史小说。

在某小说里,忽然出现一首。

2.古诗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大体上,古诗词传世靠的是以下几个手段:

一、刻石。比如各个地方名胜的墙壁、山石,很多都有诗词家的笔迹。

二、诗集。诗人不一定都是穷困潦倒的,比如晏殊、纳兰容若等,写的诗词就自己出诗集了。

三、口传。就像唱歌不一定要看着歌词才会唱,可能就是听别人唱来唱去自己就会了。

四、后人点评整理。比如王国维就最爱干这个事。把诗词整理到一起,添加自己的感想。

五、野史小说。在某小说里,忽然出现一首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红楼梦》里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了。

3.唐诗流传至今大约有多少诗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诗歌的繁荣时代。流传至今有近五万首诗歌。这些诗,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其中有不少诗具有完美的艺术形式和较好的思想内容,到今仍为人们所喜爱。 ?si=2

唐诗词:

康熙年间最后的版本《全唐诗》收诗49403首,句1555条,作者共2873人。乾隆年间辑补《全唐诗》3次,第一次补诗72首,句279条。今人王重民辑据敦煌遗书补176首,孙望补诗740首又87句,童养年补诗1158首又243句。以上四种,由中华书局合编成《全唐诗外编》出版。据此,唐朝流传至今的诗有50209首,断句残篇2164条。

4.唐诗宋词是怎么流传下来的,看完哭了

唐诗宋词是怎么流传下来的,看完哭了…… 公元762年 那是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7年 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走到金陵城里一座房子门口 他在门口走来走去 在犹豫要不要敲门投奔亲戚 金陵城街上的人行色匆匆 没有人在意这个潦倒的人内心有多纠结 乱世谁还在在乎面子尊严?活着就行 李白在生命的最后两年 仕途不顺,穷困潦倒 投奔了族叔李冰阳 没过多久就病重了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临终歌》当年让力士脱鞋,贵妃倒酒的李太白 如今寄人篱下,在病榻上写下 这最后一首临终诗 诗仙李白=潦倒老人 先别忙着欷歔可惜 更心痛的还在后面 李白临终前把毕生作品的手稿 交给了叔叔李冰阳 整理成了10卷的《草堂集》而这些 全 都 失 传 了 你们可能会觉得 “李白的诗不是已经多到虐哭了么” 没错,李白现存诗歌1000首左右 差不多只是他作品10% 现在你觉得《将进酒》很美 《大鹏赋》很帅 可你不知道的是 和《大鹏赋》齐名的鸿猷文 据说让司马相如都汗颜 可是 《大猎赋》《鸿猷文》,嗤长卿,笑子云 只有李白这么倒霉么?更倒霉的还有这个家伙 据说《春江花月夜》被称为 孤篇压全唐 他的作者是张若虚 既然这个人这么牛逼 那他其他作品呢 不好意思,没有 好吧,唐朝有点远了 那宋代明代呢?那就更惨了 李清照一个离异妇女 带着几十车金石著作 只剩下90多首词 什么《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全都没有了 如果只是个人的力量太弱小 没有办法保护好作品 那么《永乐大典》呢 永乐皇帝记录编撰了14世纪前中国所有的历史地理宗教哲学等 全册3亿7千字 朕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表达一件事情 我们的诗词我们的文化 要跨越千年百年 经历战乱纷争朝代更迭 保存到现在 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难的事情 其实很简单 这些诗词著作流传下来主要有三种方法 第一:它本来就是刻在石壁、鼎上 想要让它磨灭还是比较困难的 比如说韩愈他去爬了华山 真的在山上被吓尿 从此再也不登华山 于是题诗一首刻在华山 今天都能看到 洛邑得休告,华山穷绝陉 悔狂已咋指,垂诫仍镌铭 第二:责任感爆表的人去收集修书 说到现在为什么能看到唐诗 其实应该感谢这个人 大明天启年间这个叫胡震亨的中年人 决定辞官回家 编一本最全的《唐诗》他不但收录诗歌,还编写诗人自传 从藏书阁到书信到手记 统统都翻出来编撰 最终10年时间,一千零三百卷的《唐诗统签》问世了 他还又花了7年时间编撰了《李诗通》《杜诗通》如果没有他 现在有可能 ……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口口相传 言传身教 三岁小儿都知道背三字经 人人都知道李杜诗篇好光焰万丈长 哪怕就是换了朝代 依然会被这些文化所折服 这就不得不提康熙 作为一个满族的皇帝 他入了关内 学会汉字懂得诗歌 他深深被这些感动 他决定 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厘为九百卷 ——《全唐诗》可以想象的是 康熙对诗歌的热爱肯定不仅仅放在自己身上 编撰这本书 更多的是想让自己的后代 以及更多的人都能读懂 两千年来,多少王国毁灭 多少城市荒芜,多少宫殿成飞灰 多少诗书淹没在战乱时间里 可正是艰难 所以那些拼尽全力保护传承的人们 藏书楼毁了还会再建 书被烧了再编撰 就算不能写在纸上也要记在脑海 所以我们还能看到2000年前的论语 一千年前的唐诗 以及几百年前四万多首乾隆的诗(啊喂) 所以今天依然能看到这么多诗词 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

5.唐诗宋词里流传的经典句子及解释

1、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此词也许是这十首中最缺乏文采,最朴实无华的.但确是感情最真挚的,千百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此感动得流泪.的确,作者把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成为了千年悼亡词之首,堪称千古绝唱. 2、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词是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上片都是场景烘托,最后一句才是关键,手法上颇象《破阵子》.此词表面写的是作者寻意中人,写出了她的忧愁,孤独.实际上此人就暗指作者自己,表达了自己孤独,壮志难酬的苦闷心理.全词含而不露,极富哲理,读来令人深思,是不可多得的好词. 3、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此词是宋词婉约派的名作,写的细腻深情,在写作手法上颇为人称道.该词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既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极尽了相思之苦.历来为人所称道.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将其排到第八应该没有争议. 4、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作,全词写的慷慨激昂,最后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写出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 5、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作者的绝命词,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尤其是最后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恰当运用比喻,极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国破家忘的愁苦之情,遂成为了千古名句. 6、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但是此词在当代流传并不广泛,应不及同为婉约名作的《鹊桥仙》. 7、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其实此词在历史上的地位应低于《雨霖铃》,也许是该词写于《雨霖铃》之后的原因,不如其有开创性.但是该词在历史和当代的耳熟能详程度应远超过《雨霖铃》,全词明白如话,表达了高尚的爱情观.是千古传诵的爱情词和婉约词,其经典性毋庸置疑. 8、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该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豪放派的代表作,乃至是宋词的代表作.该词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当时婉约的词风,彻底开启了豪放派,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全词也写的豪放异常,尤其是首句,已成为了名句中的名句.但是全词并不完美,末尾有消极思想呈现,同为豪放词名作,在思想性上我觉得不如《满江红》. 9、满江红(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虽然陆游,辛弃疾和陈亮等都写过不少抗战词,但是他们都远不如该词.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词写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不屈的精神,它早已成为了伟大民族精神的代名词. 10、水调歌头 中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

6.唐诗是怎么流传下来的

今天能读到唐诗,你知有多幸运吗?2015年06月05日 08:39:48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9版■六神磊磊一400年前,大明朝天启年间,魏忠贤公公正在乱搞的时候。

有一位老人,默默脱下了官袍,整齐叠好。这是绣着精致白鹇鸟的青袍,代表着他是五品官员。

外面有人喊:胡书记,你怎么还不出来?我们等着接你去德州上任呢。“上任?”老先生淡淡一笑,自言自语:再见了,官场!对于你,我早已厌倦。

我要回到家乡,用剩余的岁月,去完成一件更重要的事:“编一部最全的唐诗,不要再有遗漏,不要再有散佚,让后世子孙都能读到它!”让我们记住这个老先生的名字——胡震亨。现在人可能很难理解,不就编本唐诗么,很难吗?事实是,在那个年代,真的好难。

那时可没有这么多出版社、印刷厂、图书馆,没有谷歌百度当当京东亚马逊。你要找一首诗,说不定就要跋涉千山万水去抄,还不一定能抄到。

那么,如果老胡偷懒,不编这本唐诗,会怎么样?答案是:后果很严重。二那时候,唐诗正以今天物种灭绝般的速度在失传。

据胡震亨估算,到他所处的年代,唐诗已经至少失传了一半。你也许以为:诗怎么会失传呢?只要诗人够棒,写得够好,不就会口口相传留下来嘛。

呵呵,你以为是你们家菜谱呢?先问一个好像不太科学的问题:在所有唐诗里,最猛的是哪一首?可能有不少人会回答:《春江花月夜》,所谓“孤篇压全唐”嘛;那么作者是谁?不少读者也能答上:张若虚。这位张先生写出了这么猛的作品,一定是个大名人了?没错,他当时就被人尊称为“吴中四士”,江湖地位就算不如明教四大护教法王,也差不多够“五散人”了。

然而,这么猛的一位先生,到今天留下来了多少诗呢?答案很令人震惊——只有两首。此外,唐代的五言绝句里哪一首最猛?有很多人会脱口而出:《登鹳雀楼》,就是每个人小时候都背过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它的作者,一般认为是王之涣。这个王猛人有多少诗留了下来?答案触目惊心——只有六首。

一千多年里,也不知道有多少“白日依山尽”、“海上明月共潮生”被湮灭失传?三王之涣、张若虚先生的遭遇,不是偶然的。李白有多少诗留了下来?最惨的说法是:大概十分之一。

这个伟大的天才写了一辈子诗,估计有五千到一万首,十之八九我们永远见不到了。李白去世前整理了毕生稿件,郑重托付给了族叔李阳冰,请他为自己编集子,以便流传后世。

李阳冰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用心整理出了《草堂集》10卷,然后……失传了。那些湮灭掉的诗文,都是因为水平烂吗?不是的。

比如唐人记载说,李白的《大鹏赋》和《鸿猷文》特别伟大,让上一代辞赋霸主司马相如和扬雄都汗颜。今天,《大鹏赋》幸运地流传了下来,但《鸿猷文》呢?对不起,没有了,永远淹没在了历史中。

再说杜甫。这个同样伟大的诗人,四十岁之前的诗几乎全部失传,而他活了多少岁呢?只有58岁。

还有“初唐四杰”里坐第一把交椅的王勃,没错就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的那个,他的集子艰难地流传了几百年,终于在明代彻底湮灭。直到明朝都快亡了,人们才从别的图书里找出一些王勃的诗文,让我们感受他的风采——就好比《金庸全集》全部失传了,你只能跑到六神磊磊的专栏里去找几段金庸原文来过瘾,想想都要哭。

伟大的孟浩然算是幸运的,死了没几年,就有人给他编诗集,但许多诗当时就已经散佚;还有伟大的李商隐,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那位大牛人,亲自编了四十卷诗文集,可惜全部失传,没一卷留下来。他的诗是多年之后人们陆续一点点搜求到的。

不光是诗歌在消失,前人编的各种诗集、诗选也在消失。何况,过去编诗集的路子往往不对,有的拼命选盛唐诗,中唐、晚唐选得很少;有的只选些清汤挂面的诗,粗豪一点的一首都不选。

在当时,号称最全、最完整的一本唐诗,叫作《唐诗记》。胡震亨找到这套书,只翻开第一卷就怒了:“开篇就把人家唐高祖李渊爷爷的一首诗给记漏了,这也号称是最全的唐诗吗?”他下定决心:我距离唐朝已经700年了,再不编一本完整的唐诗出来,我们怎么对得住那些伟大的前辈诗人?四有人不解:老胡,这么难的事情,你一个人干,凭什么能干成?老胡充满信心:就凭我家的万卷藏书!所谓“万卷藏书”,一点也没有吹牛皮。

他家有一个巨大的藏书楼,叫作“好古楼”,其江湖地位大概接近于少林寺的藏经阁,包罗万象,“收藏图书万余卷”,什么冷门武功都有。老胡本人的学问也很渊博,十八岁中秀才,二十九岁中举人,这都不说了,而且涉猎广泛,连兵书都啃,能忽悠得当时的抗金名将“刘大刀”刘铤都和他做朋友。

1625年,老胡挽起袖子,干了起来。“我不但要收录最全的盛唐诗,也要收录最全的中唐诗、晚唐诗、五代诗!”“我不但要收录诗歌,还要整理出每一个诗人的小传、评语,让他们名垂后世。”

“我不但要收录些完整的诗,还要收入断篇零句,甚至词曲、歌谣、谚语、酒令,什么都不遗漏。”我读《射雕英雄传》时,每当读到大高手黄裳写《九阴真经》这一段,就想起胡震亨老先生编全唐诗的故事来。

无数个昼夜过去了,终于有一。

7.有那些经典的古诗词万古流传,受用终身.说说看看

典爱情古诗词大搜捕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苏轼〈江城子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秦观〈鹊桥〉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清;史清《溪佚题》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楼梦》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民国;梁启超几次细思量 情愿相思苦! 胡适〈生查子〉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欧杨修《玉楼春》哎!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古人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情能如此结尾也算是一种完美吧![/size]无题 李商隐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香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凤栖梧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玉楼春 欧阳修 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四块玉。

别情 关汉卿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指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鹧鸪天 七夕 宋 晏几道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 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

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 相思 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清平调.其一 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金缕衣 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