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代交通设施和有关诗句

1.有关于古代交通的诗句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晋•陶渊明《饮酒》

③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⑦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南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⑧山重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⑨行道迟迟,载渴栽饥。——《诗经•采薇》

⑩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明•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2.有关涉及古代交通道路和交通工具的古诗句四句

有关涉及古代交通道路和交通工具的诗句有以下四句 轮台路上马蹄滑。

驿路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轮台路上马蹄滑。

这句诗的意思为马蹄踏上打滑寸步难行。 这句诗出自唐代岑参的《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原文为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这首诗译文为天山上的云雪终年不开,巍巍千山万岭白雪皑皑。夜来北风卷过赤亭路口,天山一夜之间大雪更厚。

雪光和着月光照映银山,雪花追着北风飞过铁关。交河城边飞早已断绝,轮台路上战马难以走过。

寒云昏暗凝结万里天空,山崖陡峭悬挂千丈坚冰。将军皮袍久卧不觉温暖,都护宝刀冻得像要折断。

天山正是大雪纷飞之时,送别为友走马归还京师。冰雪之中怎将心意表示,只有赠您青青松柏树枝!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这是一首赞美天山雪的诗歌,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前四句概括地写天山雪景之壮观,从高空的雪云,到半空的雪岭。

次八句写天山雪的特色,写出了雪的光华,写出了雪带来的严寒。后四句诗,写珍惜友情,依依难舍。

全诗有寒气彻骨却热血沸腾,无怨天尤人之意,有保国安民之情。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进士。

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

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卒於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

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四卷。 2、驿路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这句诗的意思是驿站外断桥旁。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

这句诗出自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为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首诗的译文为驿站外断桥旁。

梅花寂寞地开放、孤孤单单.无人来欣赏。黄昏里独处已够愁苦.又遭到风吹雨打而飘落四方。

它花开在百花之首.却无心同百花争享春光,只任凭百花去总妒。即使花片飘落被碾作尘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间。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和他那不畏强权的精神。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4、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这句诗的意思是车马声辚辚萧萧,路上的行人背上都背着弓箭。 这首诗出自杜甫《兵车行》。

原文为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首诗的译文为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

3.从古代诗歌看古代交通设施

从古诗看古代交通

探究人:周率

探究古诗及内容:

课内:

1、《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春望》 杜甫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山路回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6、《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7、《采薇》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8、《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9、《早发白帝城》 白居易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1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12、《渔家傲》 李清照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3、《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4、《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课外:

1、《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2、《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老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分析:

以上大多数为送别、乡愁诗。因为古代交通不发达,通讯也很落后。可用的交通工具只有两种,一种是马,一种是船。这落后的交通设施和道路打不发达就造成了思乡和“家书抵万金”的情况。看来,交通的落后是制约古代封建王朝发展的主要原因。

4.从古代诗歌看古代的交通设施—馆驿

中国古代道路运输主要用于传递信息和运输物资,通称驿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有驿传的国家之一,驿传为中国政治上的统一、促进文化交流和中外往来做出了贡献。中国有组织的官办驿传始于商、周。起初驿传仅限于传递军事文牍,后来由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举凡运送使客、接待官员、转输军需、运送贡品等等,均属于驿传运输范围。而驿则是驿传制度下形成的固定的建筑,专为驿传服务。在古文献中驿站均称为“驿”,多作为名词。

元代疆域辽阔,驿传运输发达。元代时的驿站,蒙古语叫站赤(jamuci),“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汉文的“站”,藏文的jam或vjam均系蒙古语jam的音译(汉文典籍中初音译为“蘸”),即汉语的“驿”之义。故而驿传在元代汉文文献中,也称驿站,由此产生了“驿站”的称呼。元代邮驿可上溯到蒙古国创始人成吉思汗时期。在世祖忽必烈之前,察合台汗已修好由山丹州起,经过河西走廊、畏兀儿境直到他的驻幕地阿力麻里附近之虎牙思的驿道。大规模的邮驿设置则开始于忽必烈时期。公元1264年忽必烈迁都燕京(今北京),公元1271年设燕京为大都,建国号为元。同时,在耶律楚材的主政下,颁布《站赤条划》,并以此为依据,统一蒙古站赤及汉地邮驿制度;适应统治中心的转移,规划以大都为中心的邮驿系统;建立以驿站为主体的马递网路和以急递铺为主体的步递网路。从而形成规模庞大、称雄一时的元代邮驿,沟通了中央和地方及地方间的联系。驿传站点星罗棋布,朝令夕至。元代驿站除了迎送使臣、提供食宿与交通工具外,平时也兼于运送贡品、行李等少量货物,战时还承担军需给养的运输任务。驿站系统于交通枢纽处还设有车站,专门运输金银、宝物、贡品等贵重急需的物资。驿传运输参照宋制,除以马匹递送为主体的驿站网外,还有一套以步递为主体的急递铺网,专门传送官方文书。

5.和古代交通有关的古诗

《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路》——玄宝南北东西去,茫茫万古尘。关河无尽处,风雪有行人。

险极山通蜀,平多地入秦。营营名利者,来往岂辞频。

《道》——李峤铜驼分巩洛,剑阁低临邛。紫徼三千里,青楼十二重。

玉关尘似雪,金穴马如龙。今日中衢上,尧尊更可逢。

《修路》——陆游雨霪道坏困泥涂,木石纷然赖里闾。但使仅堪行便足,我无长戟与高车。

《路傍曲》——陆游大道南北出,车轮无停日。彼岂皆奇才,我独饥至夕。

《虎丘寺路 去年重》——白居易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骄马,花船载丽人。

芰荷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

《初出蓝田路作》——白居易停骖问前路,路在秋云里。苍苍县南道,去途从此始。

绝顶忽盘上,众山皆下视。下视千万峰,峰头如浪起。

朝经韩公坂,夕次蓝桥水。浔阳仅四千,始行七十里。

人烦马蹄跙,劳苦已如此。《商於新开路》——李商隐六百商於路,崎岖古共闻。

蜂房春欲暮,虎阱日初曛。路向泉间辨,人从树杪分。

更谁开捷径,速拟上青云。《路次覆盆驿》王周曾上青泥蜀道难,架空成路入云寒。

如何却向巴东去,三十六盘天外盘。《汴路即事》——王建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回看故宫柳,憔悴不成行。《鸦路溪行》——孟郊鸦路不可越,三十六渡溪。

有物饮碧水,高林挂青霓。历览道更险,驱使迹频暌。

视听易常主,心魂互相迷。浪石忽摇动,沙堤信难跻。

危峰紫霄外,古木浮云齐。出阻望汝郡,大贤多招携。

疲马恋旧秣,羁禽思故栖。应怜泣楚玉,弃置如尘泥。

《赋得路旁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李益路旁一株柳,此路向延州。延州在何处,此路起悠悠。

《相逢狭路间》——沈约相逢洛阳道。击声流水车。

路逢轻薄子。竚立问君家。

君家诚易知。易知复易忆。

龙马满街衢。飞盖交门侧。

大子万户侯。口子飞而食。

小子始从官。朝夕温省直。

三子俱入门。赫奕多羽翼。

若若青组纡。烟烟金铛色。

大妇绕梁歌。口妇回交织。

小妇独无事。闭门聊且即。

绿绮试一弹。玄鹤方鼓翼。

《长安道》——江总翠盖承轻雾。金覊照落晖。

五侯新拜罢。七贵早朝归。

轰轰紫陌上。蔼蔼红尘飞。

日暮延平客。风花拂舞衣。

6.古代交通工具古诗

唐·王维: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晋·陶渊明: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宋·晏几道: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唐·刘禹锡: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萧诗: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唐·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清·张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宋·苏轼: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7.古代交通工具古诗

唐·王维: 不见乡书传雁足,惟见新月吐蛾眉。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晋·陶渊明: 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宋·晏几道: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唐·刘禹锡: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

唐·白居易: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唐·张若虚: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清·萧诗: 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唐·杜甫: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清·张惠言: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唐·杜甫: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清·梁章钜: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 宋·苏轼: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宋·欧阳修: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