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中所有关于“颜回(颜渊)”的语句为政第二 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公冶长第五 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26 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雍也第六 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述而第七 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罕第九 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20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21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先进第十一 3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7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8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9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10 颜渊死,子哭之恸。 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11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23 子畏于匡,颜渊后。 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颜渊第十二 1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卫灵公第十五 11 颜渊问为邦。 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论语·子罕》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己,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 ——《论语·颜渊》颜回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 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论语·先进》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季康子问曰:”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论语·先进》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子畏於匡。 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 曰:“子在,回何敢死!” ——《论语.先进》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论语.先进》。 2.帮我翻译两句论语里写颜回的句子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译:孔子说:我整天和颜回讨论学问,他从来没有提出异议,像个愚蠢的人。等他回去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也能充分发挥,颜回并不愚蠢啊。”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译:孔子说:“颜渊的德行修养真不错啊!一竹筐饭,一瓜瓢水,住在破旧的巷子里,一般人都会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忧愁,颜渊却能持续地保有他的快乐。颜渊的德行修养真不错啊!”。 3.孔子赞美颜回的话,至少5句,最好带上翻译【原文】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翻译】 颜回非常感叹地说:“我们老师的道真高啊,越抬头仰望,越感觉高大,越钻研,越感觉深奥坚实,眼看着它在前面,忽然好像又到了后面。老师善于一步步引导我们教育我们,用渊博的文献知识来使我们有文采,用礼仪制度来约束教导我们,使我们想停止都不可能。 我已经用尽我的才能和心力,好像高高站立起来了。但想要跟从老师继续前行,却又感觉好像不知怎么走了。” 【注释】 [喟然]叹息貌。 [仰]仰头望。 [钻]钻研,指往下。坚,坚硬,这里有艰深意。 [瞻]尊敬地看。 [欲罢不能]想要停止下来都不能,指被老师的道德人品所吸引。 [竭]尽。 [卓]高拔挺立的样子。 【评析】 颜回是最理解孔子的弟子,在对于老师内心世界和崇高理想的理解方面,颜回确实是孔门弟子中最深刻最全面的人。因此他对于孔子的赞叹和评价很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学生除具体知识技能的教育和培养之外,更注重整体人格和完美道德之人生境界的塑造。这构成孔子教育具有宗教性的道德方面,具有拯救人之苦难灵魂而超越世俗痛苦的准宗教功能,儒家被称为儒教,与这种特殊性有关系。 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对孔子极其敬仰。孔子有时感觉颜回对自己的教诲完全听从,从来也不提出异议便感觉颜回对自己没有帮助,甚至有时感觉颜回有点愚笨,但仔细体会,颜回的做法对于自己也有很多启发,又感觉“回也不愚”。 颜回不但取得老师的赞美,同学们也都很敬佩他。曾子曾经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很多学者都认为曾子说的就是颜回,是可信的。颜回确实是孔子最欣赏寄以厚望的弟子。 4.【论语中描写颜回穷的句子】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鲁国的颜氏家族到颜路、颜回父子时,除了保有祖传的贵族身份及颜路的鲁卿大夫头衔外,便只有陋巷简朴的住宅及五十亩郭外之田,十亩郭内之圃了.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春秋时期,些许田产难以维持一个贵族家庭的生计,颜回父子不得不省去作为贵族家庭的一般性开支,简居于陋巷.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论语·先进》这讲的是颜回死的时候他父亲向孔子请求用孔子的车卖来作颜回的椁(外棺)的事情.这应该也可以算穷了吧?.。 5.《论语》中所有关于“颜回(颜渊)”的语句1、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 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3、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春秋孔子《论语·先进》 译文:颜渊死,颜路请求孔子卖了车子(给颜渊)买椁。 孔子说:“有没有才能也各说说自己的儿子,要是孔鲤死了,有棺而无椁,我也不步行给他买椁。 4、颜渊问为邦。 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 郑声淫,佞人殆。——春秋孔子《论语》 译文:颜渊问怎样去治理国家。 孔子道:“用夏朝的历法,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礼帽,音乐就用韶和武。舍弃郑国的乐曲,斥退小人。 郑国的乐曲靡曼淫秽,小人危险。” 5、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第六》 译文:颜回、子路在孔子身边陪着。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你们每个人的志向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即使用坏了,也不遗憾。” 颜渊说:“愿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想听听老师您的愿望。” 孔子说:“使老人能过得安适,使朋友信任我,使年轻人归依我。”。 6.《论语》中,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论语》中,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注释1.箪:音dān,古代盛饭用的竹器。2.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 3.乐:乐于学。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颜回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 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历代文人学士对颜回推尊有加,以颜回配享孔子、祀以太牢,历代帝王封赠有加。 7.《论语》中所有关于“颜回(颜渊)”的语句一定要是所有的为政第二 9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公冶长第五 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雍也第六 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述而第七 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子罕第九 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20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21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先进第十一 3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7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8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9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10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11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23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颜渊第十二 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卫灵公第十五 11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己,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论语·颜渊》颜回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论语·先进》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季康子问曰:”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论语·先进》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子畏於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论语.先进》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