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没有关于兰花品格的诗句啊咏 兰 诗 选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韩 愈《幽兰操》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唐·王勃《春庄》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唐·唐彦谦《兰》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唐·唐彦谦《兰》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 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唐·施肩吾《兰渚泊》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唐·马戴《秋思》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唐·李世民《芳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唐·李白《孤兰》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张九龄《感遇》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唐·无可《兰》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唐·李峤《兰》幽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 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 元·揭 斯《秋蕙》幽兰既丛茂,荆棘仍不除。 素心自芳洁,怡然与之俱。— 元·李祁《题兰棘同芳图》伙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元·倪瓒题郑所南《兰》鹈 声中花片飞,楚兰遗思独依依。 春风先自悲芳草,惆怅王孙又不归。— 元·张翥《题兰》采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 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 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明·李梦阳《湘妃怨》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明 陈汝言《兰》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唐·崔涂《幽兰》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唐·杜牧《兰溪》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诗合掌看。—唐·刘禹锡《重送鸿举师赴江陵》万倾荒林不敢看,买山客足拟求安。 田园失计全芜没,何处春风种蕙兰。—唐·刘商《与于中丞》兰蕙芬芳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 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唐·刘谷《和三乡诗》中禁仙池越凤凰,池边词客紫薇郎。 既能作颂雄风起,何不时吹兰蕙香。— 唐·褚朝阳《奉上徐中书》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宋·苏轼《题杨次公春兰》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幻色虽非实,真香亦竟空。 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 宋·苏轼《题杨次公蕙》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 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 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 宋·释文兆《幽兰》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 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 宋·丁谓《兰》种萧芳兰中,萧生兰亦瘁。 它日秋风来,萧兰一齐败。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 不复梦周公,中夜独慷慨。— 宋·张咏《萧兰》红白薇英落,朱黄槿艳残。 家人愁溽暑,计日望盂兰。— 宋·晏殊《盂兰盆》极目生晚照,幽情眷兰芷。 白苹叶里风,不在秋江起。—宋·释重显《日暮游东涧》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 宋·梅尧臣《兰》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 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宋·梅尧臣《石兰》紫兰红蓼簇香盘,晓逐金壶下太官。 朝罢三宫归已晚,日华明丽雪消残。— 宋·赵湘《皇后阁春帖子》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宋·朱熹《咏蕙》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 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宋·朱熹《兰涧》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 宋·朱熹《兰》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 元·余同麓《咏 兰 》偶培兰蕙两三栽,日燠风微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堂,开窗时有蝶飞来。 — 明·文彭《题兰竹卷》国香零落佩 空,芳草青青合故宫。谁道有人和泪写,托根无地怨东风。 — 明·史鉴《子昂兰》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 明·李日华《画兰》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 — 明·陈继儒《王楚玉画兰》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明·董其昌《兰》无边蕙草袅春烟,。 2.有关兰花品质的诗句凌云劲竹真君子 空谷幽兰绝美人 关于竹子的诗词: 欧阳修.宋(1009-1072)。醉翁。 秋晚凝翠竹 萧疏喜竹劲,寂寞伤兰败。 丛菊如有情。幽芳慰孤介。 宋·黄庭坚 咏竹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杨万里.宋(1127-1206)。 咏竹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陶渊明 .东晋(365-427)。潜,元亮。 归园田居五首其四 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 井烘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李商隐 唐 湘竹词 万古湘江竹。无穷奈怨何? 年年长春笋。只是泪痕多! 杜甫 唐 题刘秀才新竹 数径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郑板桥 清 竹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 关于兰花的诗词: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唐·李白《孤兰》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唐·杜牧《兰溪》 3.描写兰花的品质诗句1、诗句: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春庄》唐·王勃 译文: 幽静的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叶的小路,城外的种桃李的园子,只是没有人间的清静,没有听到鸟儿的啼叫之声。 2、诗句: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 似共梅花语。尚有寻芳侣。 着意闻时不肯香,香在无心处。——《卜算子·兰》宋·曹组 译文: 天的傍晚,山中的松竹和翠萝笼罩在阵阵寒气之中;幽静的小路边,兰花独自开放,没人欣赏,它能向谁诉说它怨恨呢?这脉脉的幽兰似乎只有梅花才可以共语,但在寂寞的深山中,也许还有探寻幽芳的素心人吧!特意来闻兰花的香味时,花并不香;只有在不经意中,才能闻到花的芳香。 3、诗句: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宋·晏殊 译文: 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露珠。 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一双燕子飞去。明月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还穿入朱户。 昨天夜里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那消失在天涯的道路。 想给我的心上人寄一封信。但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4、诗句: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题画兰》清 郑板桥 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 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5、诗句: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 题杨次公春兰》宋 苏轼 译文: 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杨次公的这春兰图用妙笔丹青把春兰如实画了下来,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面对着这春兰花,就好像是面对着灵均,让人不敢把它戴在头上佩在身上来亵渎他。 6、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1985年5月兰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四。 扩展资料: 1、中国人历来把兰花看做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并与“梅、竹、菊”并列,合称“四君子”。 通常以“兰章”喻诗文之美,以“兰交”喻友谊之真。 2、中国栽培兰花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据载早在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已在浙江绍兴的诸山种兰。魏晋以后,兰花已用于点缀庭院。 参考资料: 兰花-百度百科 春庄-百度百科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百度百科 卜算子·兰-百度百科 题画兰-百度百科 题杨次公春兰-百度百科。 4.【描写兰花的作文要写出兰花的精神品质和他的特点,900字上下】作是雪花缀满枝头,这般晶莹洁白?是白云在此逗留,如此婀娜多姿?不,她比雪花更圣洁,比白云更端庄--她是盛开的兰花,人间的圣洁之花.兰,以其清香淡雅博得了人们青睐,不仅历代丹青妙手为之泼墨挥毫,更是骚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如果说水仙是花中的“凌波仙子”,那么兰花一定是“花中的皇后”了.娇柔的花瓣,优美的身型,纯白的纱衣,构成了一朵圣洁的而又美丽的兰花.她和国色天香的牡丹一样奔放,又如凌胶仙子一样飘逸,比荷花更出淤污泥而不染.然而,天意弄人,好景不长.兰花只能给人们仅仅几天的观赏就凋谢了.一霎那的美与香,常引起人们的怜香,而她的神韵依然存在人们的脑海里,更镌刻在人们心间.兰,在冷雨中挺立,在寒风中怒放,不与百花争宠,只是默默地为世界增添一丝丝光彩;兰花之香,清幽淡雅,不会让人感到高不可攀,是沁人的香,亲切的香,叫人怜爱的香.你说,这醉人的花香,怎能不叫人为之倾倒,为之着迷?怎能不叫人去怜爱它,为之赞美一番?兰,无论高缀枝头,还是飘落在地,始终保持一尘不染的品格.即使埋入泥土,也是片芳心,洁白无瑕.她以高尚的自身形象,启示人们制定的生活准则.这一切,使我不禁想起了我国千万个让贤的老干部,他们为了培养接班人,使祖国突现现代化,自己甘愿退居二线.这种可贵精神正是兰花的真实写照--雅素,朴实无华,默默奉献.人的生命之花,也和大自然的花朵一样色彩繁多,姿态各一.如果长久开放的生命之花会被污泥沾染,那我愿为仅开一天的纯洁的花.人虽不能都成为具有伟大功绩的英雄,却都应该并且能够像兰花一样高尚朴实,圣洁无邪.为了装扮出人间美好的仙境,即使遭受风雨摧残,“零落成泥辗作尘”,也会给人们留下“香如故”.兰花,是高洁的,而且具有兰花精神的人也是高洁的,因为他们都有一颗奉献的心,一颗无私奉献的心,不成任何索取的心.我爱兰花,……楼主,采纳我的吧,好不容易写出来的,但不知字数你有意见没?。 5.描写兰花的词语古诗文中常提到梅、兰、竹、菊,被人们誉为花中四君子。 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同样是因为生于幽僻之地吧,没有成为兰花一样的君子。 今日得见兰花的图片,不知是不是也算三生有幸呢? 从古代的诗文中,不时可见到兰花娉婷的身影。 在我的印象中,兰花,就象那娇弱的林妹妹,清高雅致,弱不禁风;在我的印象中,兰花清新淡雅,花香袭人。 古代有两个描写淑女的词语,一个是“兰心惠质”,用来形容女子品质的美好;另一个是“如麝如兰”,形容女子身上的香气怡人。这样的女子啊,因为兰花的缘故,倍加令人神往。 想那兰花,因多生于幽僻之处而荣列四君子之中,而今来到世俗的人群,被人用来做着交易,不知,它会是什么感受? 在古代,生于荒野的君子,有些甘于清静,与白云为伴,与花草为伍,潇洒悠闲,逍遥自在,这样的君子,让人羡慕,却没有多少人,真正耐得住这份世人眼中的清冷与寂寞;而有些君子,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这样的君子,其实是不甘于寂寞的,他们虽然身居荒野,却在心中把自己暗喻成千里马,时时地等待着伯乐们来发现自己;还有一些所谓的君子,其实无才无德就象山涧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期待远离荒野、居于闹市,为世人所瞩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