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冬天的古词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 希:少。在目:眼睛所见。 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 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 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 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 2.表达初冬的诗句《冬夜即事》【唐】吕温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冬郊行望》【唐】王勃 桂密岩花白,梨疏树叶红。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冬日观早朝》【唐】施肩吾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初冬旅游》【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初冬偶作》【唐】皮日休 豹皮茵下百余钱,刘堕闲沽尽醉眠。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冬柳》【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3.描写初冬的诗句赠刘景文作者:【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擎:举,向上托。 所以“擎雨盖”是形容荷叶亭亭玉立,如伞般。这首诗叫《赠刘景文》,这个“君”当然是指刘景文了。 写的是秋末冬初的景象。“荷尽”、“菊残”两词可以看出是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 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4.描写初冬的诗句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擎:举,向上托。所以“擎雨盖”是形容荷叶亭亭玉立,如伞般。 这首诗叫《赠刘景文》,这个“君”当然是指刘景文了。 写的是秋末冬初的景象。 “荷尽”、“菊残”两词可以看出是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5.形容冬天的词语暑来寒往 夏天过去,冬天到来。 泛指时光流逝。 山寒水冷 冷冷清清。 形容冬天的景象。 秋收东藏 系统中不存在“秋收东藏”,如果您乐意提供该成语,请点击这里提交,谢谢! 雪兆丰年 指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夏虫朝菌 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 比喻极短的生命。 温凊定省 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 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天凝地闭 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葛屦履霜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冬温夏清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 指人子孝道。 亦泛称冬暖夏凉。 集萤映雪 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 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燕雁代飞 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 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夏炉冬扇 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 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无冬无夏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 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黄绵袄子 比喻冬天的太阳。 冬温夏凊 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 本指人子孝道。 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冬日夏云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6.描写初冬的词句冬天是透明的。 透过稀疏的树枝可以看到湖上的冰雪,看到远山和村庄,看到像蚂蚁那么小的一串行人。冬天就像它结成的冰那样透明。 像X射线可以透视人体的骨骼,冬天可以使人透视宇宙的心脏。 郁风《冬日抒情》 初冬 初冬,西建阳春的早晨是美丽的。 远山、近村都蒙上了一层浓浓的烟雾。经太阳一晒,地面冻结了一夜的冰霜,开始溶化了,冒着热气。 谷秸上,草垛上,热气缓缓上升,而炊烟就像一层薄纱,缠绕在树顶。大地一片光明,迎着大道一辆双套马车,飞跑进村来。 葛文《胜春一家》 正是初冬季节,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轻轻的羊毛毯子,覆盖在这广漠的荒原上,闪亮着寒冷的银光…… 李季《马兰》 一夜寒风就把不凉不热的秋天吹走了。讨厌的冬天追随着最后一批南迁的大雁,降临在黄土高原上。 浪涛起伏般的千山万岭,很快变得荒凉起来。县城周围的山野,光秃秃的,再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绿颜色。 路遥《在困难的日子里》 冬天来了,大地像刚刚生产过的母亲,在白雪的覆盖下,疲惫地睡去,和煦的阳光照在上面反着圣洁的光。原野像没有生命的图画一样沉寂,只有画面的一角飘着一股浓烟,给这图画增添了动感。 运送麦秸的车队,穿过原野向着那浓烟下的造纸厂进发,长长的路上留下一串鞭声笑语。 禾子《生活从这里开始》 南岭山脉的崇山峻岭间,秀丽富饶的湘江两岸,碧绿的枫叶渐渐变成暗紫色,又由暗紫变成一片深红了。 红枫恰似一把炽烈的火炬,在青山绿水间举了起来。它给祖国江南的初冬原野缀上一片盎然生气。 金敬迈《欧阳海之歌》 在红艳艳的天空中,旭日像醉汉的面孔般涨得通红地从树后出现了,大地上覆满了白霜,干燥而坚硬,在农庄里的人们的脚下,踏得簌簌作响。一夜之间,白杨树上的叶子完全落光;在那片荒地后面,望得见一条长长的碧绿的波涛,翻腾着白色的泡沫。 梧桐树和菩提树的叶子在疾风中纷纷凋落了。每吹过一阵寒风,经霜的树叶猝然脱离树枝,像一群飞鸟一般,在风中飞舞。 (法)莫泊桑《一生》 一天又一天,十月终于流逝过去了,这是连续灰暗与阴郁的天色,风停止了,只为重新引来更昏黑的密云的飞舞……风已经卷去灰白天边之下的树叶,赤裸裸的乡野上,只有深而又长的静寂,这寂静里掠过乌鸦的叫声,报告一个严寒的冬季。 (法)左拉《崩溃》 清朗的夏天一旦过去,城市就披上了灰沉沉的外衣,就准备过漫长的冬天。 无尽的房屋都现出灰色,天空和街道也染上了暗淡的色彩,落了叶的枯枝,飞扬的尘埃和废纸,更增加了阴郁的情调。冷风掠过长长的、窄窄的大街,仿佛带来了哀思。 不仅诗人和艺术家,不仅那些自命为多情善感的人都觉得,连狗和普通人也都有同感的。他们和诗人有同样的感受,虽然他们没有同样的表现能力。 电线上的麻雀,门口的猫,拖载负重的瘦马,都感到了漫长的严冬的气息。 (美)德莱塞《嘉莉妹妹>>白雪皑皑 皑皑:洁白光亮的样子。 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例:白雪皑皑的山峰,当阳光照耀的时候……大概总以为是灿烂得很,大可观赏的吧。(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 冰天雪地 形容气候严寒,冰雪漫天盖地。 如:北极地方,整年都是冰天雪地。 例: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例:你就在这儿吧,冰天雪地的上哪儿去?(老舍《骆驼祥子》) 同义成语:冰天雪窖、雪窖冰天 滴水成冰 滴下的水很快就结成冰。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如:北方的冬天,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例: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宋·钱易《南部新书》) 例:更有一节苦处,任你滴水成冰的天气,少不得向水孔中洗澣污秽衣服,还要憎嫌洗得不洁净,加一场咒骂。(《醒世恒言》) 亦作:滴水成冻。 风雪交加 风和雪同时袭来。 例:尽管是在风雪交加的时节,我们的视线仍可以入到非常遥远。 (范长江《塞上行·行纪·百灵庙战行·三》) 六出纷飞 六出:雪花六角,因别称“六出”。纷飞:散乱到处飞扬。 大雪纷纷。 例: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 汉·韩婴《韩诗外传》) 寒风侵肌 形容天气寒冷。 例:冷锋过境,寒风侵肌,大街上行人稀少。 千里冰封 冰封:被冰雪覆盖。如:东北的严冬,千里冰封。 朔风凛冽 朔风:北方吹来的寒风。凛冽:寒冷刺骨。 另见:寒气凛冽 例:严冬惨切,寒气凛冽。(唐·李白《大猎赋》) 天寒地冻 形容天气极为寒冷。 例:目今天寒地冻,军马难以久住,权且回山。(明·施耐庵《水浒全传》) 雪虐风饕 虐:暴虐。 饕:贪残。又刮风,又下雪。 指狂暴肆虐的风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 例:岁弊寒凶,雪虐风饕。 (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 例: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饕亦自如。(宋·陆游《雪中寻梅》诗) 亦作:饕风虐雪 冰雪严寒 严寒:极度寒冷。 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例:虽然按照时令季节,各种蔬菜种得有早有晚,有时收了这种菜才种那种菜;但是除了冰雪严寒的冬天,一年里春夏秋三季,菜园里总是经常有几种蔬菜在竞肥争绿的。 (吴伯箫《菜园小记》) 寒蝉凄切 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 文学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7.求描写"初冬"的诗句描写冬天的诗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露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梅花----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描写冬天的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江 雪 刘长卿 柳宗元 日 暮 苍 山 远,千 山 鸟 飞 绝, 天 寒 白 屋 贫。万 径 人 踪 灭。 柴 门 闻 犬 吠,孤 舟 蓑 笠 翁, 风 雪 夜 归 人。独 钓 寒 江 雪。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 曰:语助词,无实义。 《诗经·小雅·角弓》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 希:少。在目:眼睛所见。 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朔风:北风。劲:猛烈。 哀:凄厉。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牖:窗户。 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唐·李白《北风行》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回风:回旋的风。 唐·杜甫《对雪》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无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风声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唐·高骈《对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 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 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玉:喻白雪。 元·黄庚《雪》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