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动物与动物有关的诗句卖骆马 【唐】白居易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归马华山 【唐】白行简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章三吴十五先辈 【唐】曹唐 騄耳何年别渥洼,病来颜色半泥沙. 四啼不凿金砧裂,双眼慵开玉箸斜. 堕月兔毛干觳觫,失云龙骨瘦牙槎. 平原好放无人放,嘶向秋风苜蓿花. 陇上沙葱叶正齐,腾黄犹自跼羸啼. 尾蟠夜雨红丝脆,头捽秋风白练低. 力惫未思金络脑,影寒空望锦障泥. 阶前莫怪垂双泪,不遇孙阳不敢嘶. 不剪焦毛鬣半翻,何人别是古龙孙. 霜侵病骨无骄气,土蚀骢花见卧痕. 未喷断云归汉苑,曾追轻练过吴门. 一朝千里心犹在,争肯潜忘秣饲恩. 空被秋风吹病毛,无因濯浪刷洪涛. 卧来总怪龙蹄跙,瘦尽谁惊虎口高. 追电有心犹款段,逢人相骨强嘶号. 欲将鬐鬣重裁剪,乞借新成利铰刀. 病久无人著意看,玉华衫色欲凋残. 饮惊白露泉花冷,吃怕清秋豆叶寒. 长襜敢辞红锦重,旧缰宁畏紫丝蟠. 王良若许相抬策,千里追风也不难. 马 【唐】陈凝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 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 白马 【唐】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近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咏马 【唐】韩琮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骢马 【唐】霍总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白马 【唐】贾至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紫骝马 【唐】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咏马 【唐】杨师道 宝马权奇出未央,雕鞍照曜紫金装. 春草初生驰上苑,秋风欲动戏长杨. 鸣珂屡度章台侧,细蹀经向濯龙傍. 徒令汉将连年去,宛城今已献名王. 白马 【唐】翁绶 渥洼龙种雪霜同,毛骨天生胆气雄. 金埒乍调光照地,玉关初别远嘶风. 花明锦襜垂杨下,露湿朱缨细草中. 一夜羽书催转战,紫髯骑出佩騂弓. 老马 【唐】姚合 卧来扶不起,唯向主人嘶.惆怅东郊道,秋来雨作泥. 浴马 【唐】喻凫 解控复收鞭,长津动细涟.空蹄沈绿玉,阔臆没连钱. 沫漩桥声下,嘶盘柳影边.常闻禀龙性,固与白波便. 塞马 【唐】元稹 塞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晓风寒猎猎,乍得草头行. 夷狄寝烽候,关河无战声.何由当阵面,从尔四蹄轻. 2.虎 猛虎行 【魏晋】陆机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猛虎词 【唐】储光羲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人肉岂不甘,所恶伤明神. 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 蒙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 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震.君能贾馀勇,日夕长相亲. 猛虎行 【唐】韩愈 猛虎虽云恶,亦各有匹侪.群行深谷间,百兽望风低. 身食黄熊父,子食赤豹麛.择肉于熊豹,肯视兔与狸. 正昼当谷眠,眼有百步威.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朝怒杀其子,暮还食其妃.匹侪四散走,猛虎还孤栖. 狐鸣门两旁,乌鹊从噪之.出逐猴入居,虎不知所归. 谁云猛虎恶,中路正悲啼.豹来衔其尾,熊来攫其颐. 猛虎死不辞,但惭前所为.虎坐无助死,况如汝细微. 故当结以信,亲当结以私.亲故且不保,人谁信汝为.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雄鸡一唱天下白!(李贺)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道鸡鸣见日升!(王安石)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陶渊明《归园田居》)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亭上十分绿醑酒,盘中一味黄金鸡(李白) 忧怀从中来,叹息通鸡鸣.(曹子建《弃妇篇》) 两头纤纤月初生,半白半黑眼中睛.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同曙星 (古乐府徐朝云) 杀鸡未肯邀季路,裹饭应须问子来 (苏东坡《次韵徐积》) 纪德名标五,初鸣度必三 (杜甫《鸡》) 刻木牵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却似人生一梦中 (唐梁锽《咏木老人》)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 鸡鸣紫陌曙光寒--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2.带动物的诗句植物: 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3。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6。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湖口送友人》) 7。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8。 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李颀《送陈章甫》) 9。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0。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11。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道潜《临平道中》) 12。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曾己《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13。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4。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5。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白石《除夜自石归湖苕溪》) 16。 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 (文天祥《金陵驿》) 17。 > “千里莺啼绿映红“ 18。>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9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墙角数枝梅,临寒独自开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动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盂浩然:《春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表现动物行为的诗句苇塘里,鸳鸯常将脖子伸得长长的,两翅展开拍击水面.一对对色彩斑斓、绚丽的鸳鸯在水中嬉戏、追逐、并肩畅游,时而发出“咕枣咕枣咕”的低沉而柔美的叫声,好像情侣在窃窃私语. 大雁的身体构造很像小船,一双带蹼的脚,像是两把船桨.扁平的嘴有锯齿状的缺口,便于切断植物的嫩叶、幼茎和淘食水生植物的块根和种子. 小花猫早上起来先伸一下懒腰,然后再坐起来,用两只前爪在舌尖上舔一点唾沫,像人一样地洗着脸,再用舌头不停地舔着自己的毛皮,直到有一点光亮为止. 太阳出来了,照在小鸟黄澄澄的羽毛上,全身变得金灿灿的,简直像神话中的金翅鸟一样.到了林中,百鸟的喧鸣,仿佛奏起一曲永不休止的乐章,连微微颤动的树叶都好像在歌唱着. 4.关于动物的诗句古诗1、《孤雁》 唐·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2、《卖骆马》 唐·白居易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3、《归马华山》 唐·白行简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4、《越鸟》 唐·郑谷 背霜南雁不到处,倚棹北人初听时。 梅雨满江春草歇,一声声在荔枝枝。 5、《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5.描写一种动物的诗句虎:猛虎行 张籍 南山北山树冥冥, 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 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 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 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年少不敢射, 空来林下看行迹。 羊:伤春 陈与义 庙堂无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疲兵敢犯犬羊锋。 鸟: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马:卖骆马 【唐】白居易 五年花下醉骑行,临卖回头嘶一声。 项籍顾骓犹解叹,乐天别骆岂无情。 鹦鹉: 在中国,鹦鹉是爱情的象征,而且最早的文学就提到它们,唐代诗人寒山在他的《寒山诗篇》中多次提到鹦鹉。在印度,鹦鹉曾是神圣的,杀害鹦鹉会被处死。 印度神话传说中有大量鹦鹉故事,鹦鹉被描述成狂喜之鸟,为欢乐之神拉提驾车。 由于鹦鹉能模仿人声,一些古代美洲印第安部落相信它们有人类灵魂 鸳鸯: 鸳鸯,又叫匹鸟、官鸭等,在我国古代,最早是把鸳鸯比作兄弟的。 《文选》中有“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商”,“骨肉缘枝叶”等诗句,这是一首兄弟之间赠别的诗。晋人郑丰有《答陆士龙诗》四首,第一首《鸳鸯》的序文说:“鸳鸯,美贤也,有贤者二人,双飞东岳。 ”这里的鸳鸯是比喻陆机、陆远兄弟的。以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诗,诗中有“愿做鸳鸯不羡仙”一句,赞美了美好的爱情,以后一些文人竟相仿效。 崔豹的《古今注》中说:“鸳鸯、水鸟、凫类,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者相思死,故谓之匹鸟。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说它“终日并游,有宛在水中央之意也。 或曰:雄鸣曰鸳,雌鸣曰鸯。”也有人认为“鸳鸯”二字实为“阴阳”二字谐音转化而来,取此鸟“止则相偶,飞则相双”的习性。 自古以来,在“鸳侣”、“鸳盟”、“鸳衾”、“鸳鸯枕”、“鸳鸯剑”等词语中,都含有男女情爱的意思,“鸳鸯戏水”更是我国民间常见的年画题材。 基于人们对鸳鸯的这种认识,我国历代还流传着不少以它为题材的,歌颂纯真爱情的美丽传说和神话故事。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韩 妻》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古时宋国有个大夫名韩 ,其妻美,宋康王夺之。 怨,王囚之。 遂自杀。妻乃阴腐其衣。 王与之登台,自投台下,左右揽之,衣不中手而死。 遗书于带曰:愿以尸还韩氏,而合葬。 王怒,令埋之二冢相对,经宿,忽有梓木生二冢之上,根交于下,枝连其上,有鸟如鸳鸯,雌雄各一,恒栖其树,朝暮悲鸣,音声感人。 鸳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爱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甚至认为鸳鸯一旦结为配偶,便陪伴终生,即使一方不幸死亡,另一方也不再寻觅新的配偶,而是孤独凄凉地度过余生。 其实这只是人们看见鸳鸯在清波明湖之中的亲昵举动,通过联想产生的美好愿望,是人们将自己的幸福理想赋予了美丽的鸳鸯。事实上,鸳鸯在生活中并非总是成对生活的,配偶更非终生不变,在鸳鸯的群体中,雌鸟也往往多于雄鸟。 雄鹰: 雄鹰象征英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