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家你好认字本身没有问题,但是逼迫孩子认字,数数,对于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认字,数数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进行,如果用强硬的方式让孩子做,孩子会反感,并且影响他以后的学习兴趣。你们可以一起进行这些学习的活动,比如游戏的时候,看电视的时候,而且没有必要把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每个孩子都会在某些方面特别突出,都会有自己的优点,爱孩子就要认可他,让他在他的基础上发展的更好,这才是最好的方式。 引用 南宇回复道:专家你好!我家宝宝3岁5个月了,叫他背唐诗感觉很快就会了,可是对数字和汉字的认识好像不咋样感兴趣,每次给叫他不愿意配合,看着别人家的同龄宝宝都能认识好多字,好羡慕,可是又不知道咋样调动宝宝认字的兴趣!请专家给予指导,谢谢了。 2.3岁就能背很多唐诗的孩子真的是神童吗三岁宝宝能熟读唐诗是神童吗?虽然这样的情况是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望值。 但是,有关专家却指出,0-3岁的孩子对于唐诗是不可能理解的,也只是属于死记硬背下来的,而且大部分是需要强迫孩子来背的,所以这种教孩子的做法也是不正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近日从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学组那里得知,研究组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厦门、杭州等7个城市的1200位0~3岁宝宝父母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的父母对婴幼儿学能发展存在认识不足,存在着以下认知上的误区:第一、给三岁宝宝盲目灌输知识和技能培养。 通过专业机构的调查显示,有24%的家长把学习理解为算术、诗词等知识的提升,49%的家长则将学习归结为学钢琴、学书法等技能,甚至很多家长以宝宝能背诵诗词为荣,所以各种强制学习现象也就应运而生了。因此,专家提醒婴幼儿的学能是其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它的发展和培养涉及动作、语言、智能、情绪调控和社会适应性等多方面,家长不能片面地把学能的定义局限在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这对于宝宝的成长道路是不利的。 第二、对于三岁宝宝应该以生理年龄判断宝宝的学能我们在有关的调查中发现,有43%的家长依旧认为“应该根据生理年龄为标竿,来判断宝宝的学能”;同时有46%的家长尚未意识到“宝宝的学能发展需要特别加以培养”。因此,专家提醒0~3岁是婴幼儿非常重要的发育时期,如果家长对婴幼儿进行过早或过迟的训练,可能会影响其能力的发展。 所以只有科学的做法对宝宝的发展才有利,而科学的做法就是对宝宝进行正确的学能发育年龄评估,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一对一学能发展计划。第三、家长不能凭主观臆断、经验而行有些宝宝说话比较迟,家长们就非常的着急,认为孩子是笨。 而且在调查中还发现如果宝宝说话较迟,就有42%的家长判断为“宝宝晚开窍”等。而在孩子学能发展的问题上,66%的家长倾向于请教长辈或已有育婴经验的朋友,只有少数选择向医务专业人士请教。 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所以家长应该了解只有科学的才是正确。三岁宝宝能熟读唐诗是神童吗?答案是否定的,强迫宝宝死记硬背唐诗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做法,而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引导孩子。 3.孩子3岁应不应该学着背古诗很多家长就来问,老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让孩子多读读诗,你看人家李尚荣,七岁,年纪这么小,就能背下这么多诗词了。 而且古诗词确实有魅力啊,应该让孩子多学学,陶冶情操和高尚的人格。 学古诗词确实是有好处的,但我们在教导孩子背诵古诗词时,还有很多需要注意和了解的地方。 该不该背? 其实不止爸爸妈妈,就算是育儿专家们,对这件事也没有统一的看法: 力挺派:古诗乃国之精华,要背 教育专家尹建莉告诉妈妈们:“应该让幼儿背古诗”。在她看来,孩子小的时候记忆力最好,这个时候记忆的东西,孩子印象深刻,很难忘记。 以唐宋诗词为主的古典诗歌,值得一个人从小背到老。而神尔国学机是将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据说是24小时播放,让孩子记忆的“刻骨铭心”,终身不忘。 反对派:死记硬背。意义不大 而曾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韦钰院士对此则表示反对”。 她认为:孩子在3/4岁时,大脑相关区域未发展完全,在科学上是不合理的。不能否认诗词很优美,但孩子背诵只能留下短期记忆。 而且,强制性的背诵和练习,会导致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很大影响。 记忆特征如何? 细想一下,其实不管是哪一方,都认可古诗是有很大文化文化价值的。 真正的争议在于,什么时候开始、用什么方式进行。同时,关于孩子的记忆发展和培养,你究竟了解多少呢? 其实,3岁宝贝的记忆特点是很容易遗忘的,因此一般人记不住3岁以前的事情,心理学称之为“人类幼年健忘”。 而且这个阶段孩子的记忆是以机械记忆为主,对于诗词的内涵,基本是无法理解的,随着年纪增长,脑容量加大,记忆力才会越来越好。 3-6岁孩子记忆发展特点 3岁前,宝贝的记忆特点是很容易遗忘的,因此一般人记不住3岁以前的事情,心理学称之为“人类幼年健忘”。 而且这个阶段孩子的记忆是以机械记忆为主,对于诗词的内涵,基本是无法理解的,随着年纪增长,脑容量加大,记忆力才会越来越好 3-6岁,随着孩子认知和语言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记忆呈现以下特点: 大多为无意识,慢慢发展为有意识 此时孩子对于能引起他情绪变动的食物具有很好的记忆力,比如讲故事时,我们用形容词,或者作出夸张的表情,孩子就会特别兴奋。以机械记忆为主,理解能力逐渐提升 此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时机,为孩子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些基础,比如国学、英语等,但切忌用力过度,操之过急,不要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玩学结合才是最好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记忆直观形象的事物,同时加强对语词的解释说明,使形象和词在孩子记忆中相互作用,共同提高记忆效果。 记忆可不只是“记住”那么简单 记忆力是能在学习上帮助我们事半功倍的能力,但“记忆”可不只是“记住”那么简单。在学龄前儿童的记忆力发展上,家长们可以这样做: 1)“妈妈,再给我读一遍!”——重复记忆 让孩子一遍一遍反复地听和读,让要记的事物在孩子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种简单却有效的记忆方法,也是孩子使用最频繁的记忆策略。 比如:在一段时间内,反复给孩子读同一本他喜欢的绘本、背同一首古诗、念一个他感兴趣的单词,让孩子多读多听几遍。 2)“宝贝,昨天在动物园看到哪些动物啊?”——语言互动 通过语言交流,如提问,帮助孩子回忆过去的事情,还可以翻看以前的照片或视频,让他们讲给你听。 还有,在语言的互动中,让孩子理解要记的事物也很重要哦。 比如:和孩子讲讲去动物园的经历,妈妈可以提问或提示,还可以拿出和小动物合影的照片,慢慢地让他把事情讲述出来。 3)“小猫、小狗、小鸡,都是动物。”——组织分类 引导孩子对所要记的事物进行分类。 给孩子几张不同类别物体的图片,如“动物”、“水果”、“家具”,让他看几分钟,拿走图片后,要求说出图片内容,在游戏中引导孩子先分类再进行记忆。 又比如:整理衣柜的时候,让宝贝学会把袜子和帽子分类摆放,然后记忆数量和颜色,会让记忆更简单,效果也更好哦。 总结说来,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精粹。背古诗能够陶冶情操、体验美感,好处还是很大的!只要顺应孩子的成长,有目的、有方式的进行引导,不是为了“面子”让孩子死记硬背。 一则孩子确实能得到陶冶、二则锻炼了孩子的记忆力,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在平日的训练过程中,文中的几个小方法,可以尝试一下哦。 4.有三岁小孩背的古诗吗适合三岁孩子背诵的古诗如下: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柳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溪,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