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国家危难诗句

1.描写报效祖国的诗句

1、满江红·写怀

【作者】岳飞 【朝代】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译文

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登高倚栏杆,一场潇潇细雨刚刚停歇。抬头望眼四望辽阔一片,仰天长声啸叹,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不要虚度年华,花白了少年黑发,只有独自悔恨悲悲切切。靖康年的奇耻,尚未洗雪。臣子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我要从头再来,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

2、出塞二首·其一

【作者】王昌龄 【朝代】唐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

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3、过零丁洋

【作者】文天祥 【朝代】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年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4、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者】苏轼 【朝代】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亲自杀一头老虎,像孙权一样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到云中,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5、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2.

曹植在《白马篇》表达出“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的诗句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白马篇》中的名句。

《白马篇》是中国三国时期曹魏文学家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全诗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全诗如下: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表达“报效国家”的诗句有哪些

1、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3、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8、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9、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翻译】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出处】(宋)陆游《病起书怀》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翻译】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出处】(魏)曹植《白马篇》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翻译】身体虽然死亡,精神永不灭,你刚强的魂魄依然是鬼中的英雄。

【出处】屈原《国殇》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翻译】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出处】(唐)王昌龄《出塞》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翻译】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还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出处】(唐)杜牧《泊秦淮》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翻译】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出处】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翻译】臣的心好似一块磁铁,不指向南方誓不罢休。

【出处】(宋)文天祥《扬子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翻译】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出处】(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翻译】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出处】(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翻译】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出处】(宋)陆游《示儿》

4.描写热爱祖国诗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5.批判国家危难当政者却毫不作为的诗

讽喻诗

1.讽喻诗的代表作是《新乐府》《秦中吟》

2.诗歌的内容:

A.反映国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符合儒家的比兴传统,能够“为民请命”。如《轻肥》《卖炭翁》。

B.充分暴露当时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体现出对社会、对政治、对人民的强烈正义感和责任感。如《江上渔者》《蚕妇》。

3.讽喻诗的艺术特点: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其事核而实、其体顺而肆。

举例:《卖炭翁》白居易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形容危难的成语

有很多给你一部分参考

1. 安不忘危: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2. 安危相易: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3. 安危与共:共同享受安乐,共同承担危难。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连。

4. 暗室逢灯:比喻在危难或困惑中,忽然遇人援救或指点引导。

5. 乘人之危: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

6. 定倾扶危:倾:危。扶助危倾,使其安定。指挽救国家于危难之时。

7. 扶危定乱:扶助危难,平定祸乱。

8. 扶危济困: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9. 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10. 国步艰难:国步:国家的命运。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11. 旱苗得雨:将要枯死的禾苗得到地场好雨。比喻在危难中得到援助。

12. 济困扶危:济、扶:帮助。救济贫困的人,扶助有危难的人。

13. 救困扶危:救济、扶助陷于危难的人。

14. 临难苟免:遇到危难时苟且偷生。

15. 临难铸兵:临到危难时,方才铸造兵器。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16. 临危不惧: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17. 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18. 临危致命:在遇到危难时肯豁出性命。

19. 落井下石: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20. 排难解纷:原指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今指调停双方争执。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