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剡溪的诗句

1.形容剡溪景色的诗句

李白 秋下荆门江树空,布帆无羌挂秋风。

此行不为魲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剡中即剡溪。

诗人来自名山大川,却特意前往旲越剡中赏山水,可见此山水之丽。李白在《梦游天姥山留别》诗曾写下,“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神往梦至之意跃然纸上。

此行不为魲鱼脍,是典故,西晋吴人张翰在秋风中想到家乡的鲈鱼莼菜味美,便弃官而归,李白用此典,更强调自已对越中山色的喜爱,是为了峻山丽水而赴剡溪。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桋,半壁见诲曰日,空中闻天鸡,等等。

《梦游天姥山留别》诗中大多写剡溪景色,不累举。

2.剡溪的相关诗文

原文浮曹娥江上,铁面横波,终不快意。

将至三界址,江色狎人,渔火村灯,与白月相上下,沙明山静,犬吠声若豹,不自知身在板桐也。昧爽,过清风岭,是溪江交代处,不及一言贞魂。

山高岸束,斐绿叠丹。摇身听鸟,杳小清绝,每奏一音,则于峦谬答。

秋冬之际,想更难为怀,不识吾家子猷,何故兴尽?雪溪无妨子猷,然不大堪戴。文人薄行,往往借他人爽厉心脾,岂其可!过画图山,是一兰苕盆景。

自此万壑相招赴海,如群诸侯敲玉鸣裾。逼折久之,始得豁眼一放地步。

山城崖立,晚市人稀。水口有壮台作砥柱力,脱帻往登,凉风大饱。

城南百丈桥翼然虹饮,溪逗其下,电流雷语。移舟桥尾,向月碛枕嗽取酣,而舟子以为何不傍彼岸,方喃喃怪事我也翻译(我)乘舟泛游在曹娥江上,江波不顺,令人感到不愉快。

快到达三界址时,江色迷人:渔船与村中的灯火,与皎洁的月亮相连接,沙子明净,山中安静,狗叫声就像豹子一般,(都)不知道自己还在船上了。天快明的时候,过了清风岭,就是剡溪、曹娥江交接的地方了,(以至)来不及吊唁曹娥的贞魂。

山很高,河岸紧夹河水,红绿相间,交错堆叠,摇着船桨听鸟叫声,(鸟儿的叫声)小得就要消失了,四周十分清幽,每每弹奏一下,四周的山峦都响起了回音。在秋冬交接的时候,更令人难以忘怀,不知道我家子猷为什么会没了兴致呢?下雪的剡溪对子猷是没什么妨碍的,然而又怎么受得了戴逵以礼度自处的那一套呢?文人行为是不厚道的,往往意谓借非难别人来使自己的心情痛快,那怎么可以呢?(我)经过画图山,这山就如人造的兰苕盆景一样美。

从这里开始,连绵的高山涧谷争相向海奔赴,有如诸侯穿着礼服,佩戴玉器,走动时发出响声。在狭小曲折的溪流久了,才得到了能使眼界一下开阔起来的地方。

山崖上有山城,到了晚上人烟稀少,水口有结实的石台作砥柱,(我)脱下头巾往山上登去,凉风大作。城南的百丈桥如鸟张开翅膀一般,又如彩虹弯下腰,两端像在饮水一般。

溪水在下游逗留,像闪电流过,又像雷在说话。朝桥尾的方向行舟,向月碛躺着含水漱口,酣饮自乐,而舟子因为我为何不靠岸,正在低声埋怨不该服侍我。

李白有诗“此去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杜甫诗日“剡溪蕴异秀,天姥引归帆”。

王十朋也有《剡溪春色赋》吟咏剡溪风光。这些杰出的诗篇更为剡溪增添了无限的意趣。

晋王子猷(徽之)雪夜访戴的故事很有名,使此溪声名益显。罗隐诗:“金庭路指剡川隈,珍重良朋自此来。”

李端诗:“戴家溪北住,雪后去相寻。”方干诗:“协湾街濑片帆通,高枕微吟到剡中”。

3.古代诗词中剡溪一词是如何兴起的

《世说新语•任诞》 载,晋名士王徽之字子猷,在一大雪之夜醒来,命酌酒,他望着四周雪 景,吟咏着左思《招隐诗》,忽然想起了他在剡溪的朋友戴安道,于是夜 乘小舟前往,整整一夜才到了朋友 家,却没进去就回来了。

别人与他谈 论此事,他说:“吾本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后人便以王子猷 雪夜访友,至门未见其人的故事为典,喻访友或思友。唐•李白《淮海 对雪赠傅霭》:“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

唐•许浑《泛舟寻郁林寺道 玄上人遇雨而返因寄》:“入夜花如雪,回舟忆剡溪。”唐•许深《和毕员 外雪中见寄》:“相思不相访,烟月剡溪深。”

4.含有"溪"的诗句.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李白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峨眉山月歌》李白(唐)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早梅》张谓(唐)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天。《咏怀古迹 五首之一》杜甫(唐)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绝句漫兴九首》杜甫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难忘。《寻南溪常道士》刘长卿(唐)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青溪》王维(唐)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张旭(唐)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宿王昌龄隐居》常建(唐)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答李浣》韦应物(唐)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溪居》柳宗元(唐)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秋月》朱熹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三衢道中》曾几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春泛若耶溪》綦毋潜(唐)

5.有关嵊州的古诗词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李白《越女词》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李白《忆东山二首》

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的剡指的就是嵊州。嵊州的秀美山水,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贤士名流人剡揽胜。李白、杜甫、陆游等诗人多次来嵊州游历,留下了不少咏剡的佳作绝句。“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等著名诗句,就是对嵊州秀美山水的由衷赞叹。

杜甫有诗曰:“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可谓是古人对剡溪的钟情写照。

赵嘏

发剡中

正怀何谢俯长流,更览余封识嵊州。

树色老依官舍晚,溪声凉傍客衣秋。

南岩气爽横郛郭,天姥云晴拂寺楼。

日暮不堪还上马,蓼花风起路悠悠。

6.关于新昌的诗句

新昌县在天台山、四明山、会稽山余脉逶迤盘伏之处,名山簇拥,万壑争流,素称“佛宗道源”。境内的石城山(大佛寺所在)、沃洲山(高僧支遁隐居,筑沃洲精舍)为东晋时江南的佛学中心,高僧们都爱静坐敛心,清谈佛玄,趋人清明爽运的茶被誉为佛天雨露,帝苑仙桨,“禅榻”和“茶烟”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沃洲山、天姥山、司马悔山自古列为道家六十福地之三,茶烟的清静幽香与道家所推崇的清心寡欲的空灵境界休戚相关,饮茶品道成为一种高雅的风流韵事

新昌县境在旧会稽(越州)剡县的东部,越州茶以会稽日铸茶、余姚瀑布茶为最,会稽、余姚之间新昌所产之茶,属越州茶,亦有剡茶、剡茗之称。

茶,吐高香,孕诗情,文人学士烹泉煮茗,裁香剪味,竞相吟咏出了许多茶诗,成为中华诗库中灿烂的篇章。唐代著名诗僧皎然有多首诗称道剡茶:“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剡茗情来亦好斟,空门一别肯沾襟”。“聊持剡山茗,以代宜城醑”。宋代高似孙在《剡录》中称:“会稽山茶以日铸名天下。……然世之烹日铸者,多剡茶也。”

历代所修《新昌县志》是新昌一地最重要的地方文献,其所收录的茶诗流传至今,成为构筑新昌茶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基石;胡其银、陈新宇编校的《新昌唐诗三百首》,收录唐代诗人吟咏新昌风光人物的诗文,诠释着新昌作为“唐诗之路”精华地段的丰富内涵,使“唐诗之路”上又飘满了茶香;陈百刚、黄志益编著的《大佛龙井》是一册展示新昌“中国名茶之乡”风采的文化读物,是新昌集茶文化之大成者,收罗引用了一些茶诗;邹志方、李永鑫主编的《历代名人咏绍兴》中也有一些咏绍兴(越)茶的诗句,容易使人把新昌茶纳入绍兴茶的大背景中。以上典籍是《新昌茶诗选辑》主要的资料来源。

越茶、剡茶都是新昌现在的许多名茶,如大佛龙井、安山碧玉、雪溪雪芽、天姥云雾等品牌茶叶的最初的渊源。

茶为清饮,诗为低唱。茶可添诗兴,诗可增茶趣。《新昌茶诗选辑》收录与新昌(绍兴)茶有关的诗,和有茶点缀的诗,其实也可谓《绍兴茶诗选辑》。诗文按作者生年排列,附注作者简介及帮助解读诗文的相关连接资料,以期爱茶者同赏。选辑不甚完备,希读者指正并不断补充。

7.关于茶的诗句

琴 茶

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动内,陶陶任性一生间。自抛官后春多醉,不读书来老更闲。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穷通行止长相伴,谁道吾今无往返。

谢李六郎中寄蜀新茶

白居易

故情周币向交亲,新茗分张及病身。红纸一封书后信,绿芽十片火前春。

汤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曲尘, 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

蒙山白云岩茶

黎阳王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 冰绡剪碎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

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问新芽。 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蜀 茗 诗

施肩吾

越碗初盛蜀茗新, 薄烟轻处搅来匀。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周况先辈子朝贤乞茶诗

盂 郊

道意忽乏味,心绪病无惊。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

锦水有鲜色,蜀山绕方?。 云根才剪绿,印缝已霏红。

曾向贵人得,最好诗叟同。幸为乞寄来;救此病劣躬。

西山兰若试茶歌

刘禹锡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宛然为客振衣起,如傍芳丛摘鹰咀。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澈骨烦襟开。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辨煎,相君有录那知味。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自煎俄顷馀。

木兰醉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步风尘。

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歧石人。

元 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咏 茶》

宋·苏轼

武夷溪边粟粒芽

前丁后蔡相宠加

争新买宠各出意

今年斗品充贡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

致养口体何陋耶

洛阳相君忠孝家

可怜亦进姚黄花

《茶》

[宋] 林逋

石碾轻飞瑟瑟尘

乳香烹出建溪春

世间绝品人难识

闲对茶经忆古人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