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纳兰容若的《四时无题诗》有十六首,是哪十六首啊四时无题诗(十六首) 其一 一树红梅傍镜台,含英次第晓风催。 深将锦幄重重护,为怕花残却怕开。 其二 金鸭香轻护绮棂,春衫一色飏蜻蜓。 偶因失睡娇无力,斜倚熏笼看画屏。 其三 手拈红丝凭绣床,曲阑亭午柳花香。 十三时节春偏好,不似而今惹恨长。 其四 青杏园林试越罗,映妆残月晓风和。 春山自爱天然妙,虚费筠奁十斛螺。 其五 绿槐阴转小阑干,八尺龙须玉簟寒。 自把红窗开一扇,放他明月枕边看。 其六 水榭同携唤莫愁,一天凉雨晚来收。 戏将莲菂抛池里,种出花枝是并头。 其七 小睡醒来近夕阳,铅华洗尽淡梳妆。 纱幮此日偏惆怅,翦取巫云做晚凉。 其八 追凉池上晚偏宜,菱角鸡头散绿漪。 偏是玉人怜雪藕,为他心里一丝丝。 其九 却对菱花泪暗流,谁将风月印绸缪。 生来悔识相思字,判与齐纨共早秋。 其十 解尽余酲爇进香,雨声虫语两凄凉。 如何刚报新秋节,便觉清宵分外长。 其十一 璇玑好谱断肠图,却为思君碧作朱。 几夜西风消瘦尽,问侬还似旧时无。 其十二 菊香细细扑重帘,日压雕檐起未忺。 端的为花憔悴损,一枝还向胆瓶添。 其十三 凝阴容易近黄昏,兽锦还余昨夜温。 最是恼人风弄雪,睡醒无事总关门。 其十四 玉指吴盐待剖橙,忽听楼外马蹄声。 问郎今日天寒甚,却是何人抵暮行。 其十五 漫学吹笙苦未调,娇痴且自阅焚椒。 博山香尽残灰冷,零落霜华带月飘。 其十六 谩爇甜香谩煮茶,桃符换却已闻鸦。 宿妆总待侵晨换,留取鬟心柏子花。 2.关于文学的问题您好,据我所知 菩萨蛮 回文①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 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 风剪②一丝红,红丝一剪风。 【注释】 ①回文:诗词中的一种修辞手法。 即诗或词中之各句皆可颠倒读之并均能成诵,使一句化为两句,又两两成义有韵。 对此种修辞手法的起源说法不一,一说源于南朝梁刘勰,其《文心雕龙·明诗》中云:“回文所兴,则道原为始。 联句共韵,则柏梁馀制。”但道原之作已佚;一说起自前秦窦滔妻苏蕙的《璇玑图》诗。 ②风剪:即风吹。剪,有快速之意。 【讲解】 “回文”之作大都是游戏笔墨,其价值不大。 本篇及以下二首《菩萨蛮》即为这种游戏之作。 不过亦可从中看到作者娴熟的文字技巧。 【辑评】 盛冬铃《纳兰性德词选》:“这是一阕回文词,每句都颠倒可诵,一句化为两句,两两成义有韵。 回文作为诗词的一种别体,历来不乏作者,但要做到字句回旋往返,屈曲成文,并不是容易的事。 有些人把这当作文字游戏,不免因词害义,以至文理凝涩,牵强难通,结果是欲显聪明,反而给人以捉襟见肘的感觉。 容若此作虽然并无特别值得称颂之处,但清新流畅,运笔自如,在同类作品中自属佼佼者,故录之以备一格。” 我个人也很喜欢纳兰性德,纳兰是清代蛮不错的贵族之家。 3.纳兰容若的《四时无题诗》有十六首,谁能翻译下啊“一树红梅磅镜台”描写的是冬天。湖面结冰的冬季,映衬出岸边的红梅,仿佛在镜边开放。 “含英次第晓风催”描写春季。含苞欲放的花朵也一朵朵相继开放了,那是清晨的清风催醒了她们。 催:动词。 表现了晓风的热情的能量. 深将锦幄重重护,为怕花残却怕开. 花期可以推迟,花儿却终究要盛开,重重的锦幄,避不开鲜花由盛而凋的宿命,所以我只能选择远远地避开,看不见花开,就不会看到花落。 深深的将诗人拥有才能,无法施展的无奈。 补充: 前面一句应该是香气环绕床边的意思,后面,身上的衣衫在风中像一只蜻蜓一样飞舞着,我因睡眠不足,身体娇嫩而感觉周身无力,只好斜着依靠着香熏的笼子无奈地看着那画屏。 补充: 手捻着红线靠在绣床上,曲阑亭榭萦绕着柳树的气息。单在十三岁那时的春天格外美好,不像如今这样会引起苦恼的思绪。(我觉得,应该是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吧。) 还有:上一句的不是写‘我’,而应该是一个美好可爱的少女。 补充: 青杏园林里轻轻整理罗裙,清晨的风和煦的拂过新月衬映的妆容。眉毛还是自然的最好看,何须耗费掉无数的颜料。 补充: 夏天槐树的阴影倒映在眼眶,八尺长的龙须草编成的草席十分凉爽。径直把小窗打开,让明月的光照射在枕上供我欣赏。 补充: 荷香水榭边牵着手一起唤莫愁,下了一天的冷雨在傍晚十分才停歇,嬉戏着将抛莲菂抛进莲花池,希望种出的莲花都如同人一样成双成对。 补充: 小睡醒来已近黄昏,卸去华丽的妆容只稍稍梳洗一番,今天的纱帐显得有些惆怅,那就剪一片乌云使夜晚凉爽。 4.李商隐无题诗无题二首 李商隐 一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诗鉴赏 首句以“昨夜”明点追忆旧事。 先说明宴会时间,再说宴会地点,三四句以他物作比,“身无彩凤” 写昨夜之情,在宴会上恨无彩凤之翼飞到所爱的人的身旁,“ 心有灵犀”指犀角中央白色,两头相通,故曰一点通。两心相印,虽身无飞翼,并不能阻挡两人情感的默默交流。 “彩凤”、“灵犀”成爱情暗喻,形象婉蓄,色彩明丽,富音乐性。 五六句从两人的默契转到对整个宴会的描绘,“送钩”是行酒时所作的一种藏钩的游戏,“ 射覆”是行酒时的一种酒令,在覆器下放杂物,令猜射之。 这二句描写隔座行藏钩之戏,分拨猜测谜底,极写宴会的热闹欢快气氛,为相恋的欢悦涂上了更加丽艳的色彩,与恋人欢快之情和拍。 七八句从恋情的欢悦转入“听鼓应官”,欢情一落千丈。 诗人“嗟”叹自己为“听鼓应官”,而官身却“类转蓬”, 象蓬草那样飘泊不定,因而两人后会难期,欢情难再,怎不令人感伤。这是一种反结法。 前面极言欢情,结尾时欢情化为乌有,反衬诗人对这段恋情的难以磨灭,刻骨铭心。 婉转轻快与沉郁顿挫两种风格融为一体,一气呵成,美不胜收。 二 想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去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李商隐诗鉴赏 李商隐的爱情诗以《无题》最著名。 首句以“见难”、“别难”为启,说相见的机会是难得的;但既相见了,又忘情不了就更难舍难离。 二句写景“东风”即春风。一度春光易逝,转入暮春时节,百花衰残,凄凉无比,睹物思情。 三四句对思情作进一步的描绘。以“春蚕到死”、“蜡炬成灰”作喻。 蚕丝象征爱情,下句烛泪象征相思之泪。相思难尽,泪悲何极。 但爱情仍坚贞不屈,至死不悔。感人至深。 王六句以对方作设想之词,“ 云鬓改”指容颜憔悴,“月光寒”指心境悲切。“晓镜”“夜吟”即从早至晚,想思不已,写出对方孤寂清冷的处境。 全文从对方虚拟设想,见其思念之深。七八句进一层到急切的托情探看,“蓬山”指对方住地之远,故以神话传说的海外仙山名之,蓬山虽远,但在情深者看来,却是“此去无多路”。 下句接以“殷勤探看”。“青鸟” 是传说中西王母的传信使者,曾在西王母与汉武帝之间传递消息,诗人借西王母故事,与“蓬山”相应,文情奇丽。 结句以“无多路”、“殷勤探看”,余韵无穷。 。 5.学校要背宋词我一找《无题》(惊呆了) 请问《无题》到底几首无题 共7首无题(1)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2)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无题(3)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无题二首(4、5)(其一) 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其二)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薰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二首(6、7)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 (其一) 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 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 梁间燕子闻长叹。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 不去,因寄。(其二) 谢傅门庭旧末行, 今朝歌管属檀郎。 更无人处帘垂地, 欲拂尘时簟竟床。 嵇氏幼男犹可悯, 左家娇女岂能望? 愁霖腹疾俱难遣, 万里西风夜正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