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人赞美盱眙的诗早发淮口望盱眙 骆宾王 养蒙分四渎,习坎奠三荆。 徙帝留馀地,封王表旧城。 岸昏涵蜃气,潮满应鸡声。 洲迥连沙静,川虚积溜明。 一朝从捧檄,千里倦悬旌。 背流桐柏远,逗浦木兰轻。 小山迷隐路,大块切劳生。 唯有贞心在,独映寒潭清。 晚泊盱眙 唐·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夕次盱眙县 唐·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2.古人赞美盱眙的诗晚入汴水 唐·崔灏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泝河。 客愁能几日,乡路渐无多。 晴景摇津树,春风起棹歌。 长淮亦已尽,宁复畏潮波。 晚泊盱眙 唐·常建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 夕次盱眙县 唐·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石牛 唐·白居易 一拳怪石背山巅,头角峥嵘几万年。 毛长紫苔春夜雨,身埋芳草夕阳天。 清宵见月何曾喘,白昼看云只自眠。 恨杀牧童骑不去,数声长笛思悠然。 问淮水 唐·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初见淮山 宋·梅尧臣 游宦久去国,扁舟今始还。 朝来汴口望,喜见淮上山。 断岭碧峰出,平沙白鸟闲。 南归不厌远,况在水云间。 和子履游泗上雍家园 宋·欧阳修 长桥南走群山间,中有雍子之名园。 苍云蔽天竹色净,暖日扑地花气繁。 飞泉来从远岭背,林下曲折寒波翻。 珍禽不可见毛羽,数声清绝如哀弹。 我来据石弄琴瑟,惟恐日暮登归轩。 尘纷解剥耳目异,只疑梦入神仙村。 知君襟尚我同好,作诗闳放莫可攀。 高篇绝景两不及,久之想像空冥烦。 望淮口 宋·王安石 白烟弥漫接天涯,黯黯长空一道斜。 有似钱塘江上望,晚潮初落见平沙。 淮上早发 宋·苏轼 澹月倾云晓角哀,小风吹水碧鳞开。 此生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 浣溪沙·元丰七年 十二月二十四日, 从泗州刘倩步游南山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睛滩,八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泗州东城晚望 宋·秦观 渺渺孤城白水环,舳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 第一山怀古 宋·米芾 京洛风尘千里还,船头出汴翠屏间。 莫论衡霍撞星斗,且是东南第一山。 宝积山落照 宋·米芾 怪石垒垒玉作堆,登临晚景更徘徊。 夕阳无限堪停好,莫到奇山空自回。 清风山闻笛 宋·米芾 铁笛谁吹一曲哀,清风约我上层台。 悠扬正到堪听处,怕惹闲愁却下来。 3.有关于赞美淮安的诗歌吗1、《发淮安》 明代:杨士奇 岸蓼疏红水荇青,茨菰花白小如萍。 双鬟短袖惭人见,背立船头自采菱。 释义:岸边的蓼草淡红水中的荇草青青,慈姑开着白花小小如萍。 她梳着双鬟穿着短袖羞于见人,背着身子立在船头自顾采菱。 2、《澡兰香·淮安重午》 宋代: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 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 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释义:情人手腕上系着五色丝线,篆文书写的咒语符篆戴在头上,以避邪驱疫。 在天青色纱帐中,她睡得格外香甜。在庭院中花树下摆好酒宴,在窗前轻摇彩扇,当歌对饮,往日的美景历历在目。 当时曾在她的石榴裙上题诗写词,今天窗外的石榴已经凋残,曾经的欢乐已逝,光阴似箭,沙洲上柔嫩的蒲草在风中摇曳,茫茫如一片青烟。 请不要再唱江南的古曲,那幽怨悲抑的哀曲,怎能安慰屈子的沉冤?春风和煦中燕子已生小燕,连绵细雨中梅子已渐渐黄圆。 正午的骄阳正烈,美人是否也在幕帘中沐浴香兰?想她一定会回到绣楼,剪下菖蒲浸酒,自饮自怜。怅望中我仰望苍空,看那一弯新月冉冉升起,那清淡的月光伴随着我,来到这海角天边。 3、《赠少年》 唐代:温庭筠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释义:漂泊江湖偶尔相逢客恨实在多,黄叶纷纷落下洞庭湖水波连波。深夜畅饮即将作别淮阴的街市,月照高楼我们引吭高唱离别歌。 4、《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唐代: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释义:前面的船已经遥远模糊不清,将要渡过淮水可渡船已走,有谁来陪伴我?山上黄叶飘零,传来寺庙响起的悠长晚钟声,楚天飘洒的绵绵秋雨与大海连成一体。 在凄风苦雨中因离别而生的思念之情更浓,在一天之间凄怆寂寞使我的面容变得憔悴。 一只疾风中的伶仃小鸟飞向东南归巢去,广陵在哪里呢,不也在东南方吗? 5、《淮阴行》 唐代:刘禹锡 何物令侬羡,羡郎船尾燕。 衔泥趁樯竿,宿食长相见。 释义:不想以身相随远行的丈夫,羡慕随船远行的燕子,婉转达意,以曲取胜,羡慕燕子,希望能像燕子那样天天见到自己丈夫的食宿情况。 想燕子能随船飞行,在樯竿上停留,自己丈夫无论是宿夜还是进餐,它天天都能见到,而人不如燕,自己反不能相随而去。 4.关于洪泽湖的诗句《过洪泽湖》、《七律·冬临洪泽湖》、《长堤柳色》、《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等。 1、《过洪泽湖》 作者:现代·陈毅 扁舟飞跃趁晴空,斜抹湖天夕阳红。 夜渡浅沙惊宿鸟,晓行柳岸雪花骢。 译文:小船飞跳上前晴空,轻抹湖天夕阳红。夜里渡过浅沙惊宿鸟,通知行柳岸雪花骢。 2、《七律·冬临洪泽湖》 作者:佚名 大湖冬至风怒号,漫卷波浪涛连涛。何处轮挂锁湖面?劈波斩浪逞英豪。 岸边古堰显春意,堤旁老城展新貌。眼前美景道不完,诗人心情逐浪高。 译文:大湖冬至风怒吼,浪漫卷波浪涛连涛。什么地方轮挂锁湖面?劈波斩浪逞能。 河岸边古堰显春意,堤旁老城展新面貌。眼前好景道不完,诗人心情逐浪高。 3、《长堤柳色》 作者:清·陶绍景 古堤垂柳细条条,朝映晨曦夕弄潮。 百里笼烟无俗态,留得浓阴暑气消。 更是月明林下望,满湖渔火接天晓。 译文:古长堤垂柳细条条,朝映晨曦晚上弄潮。 百里笼烟没有社会形态,留得浓阴暑气消。更是月明林下望,满湖渔火接天亮。 4、《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 作者:宋· 苏轼 好在长淮水,十年三往来。功名真已矣,归计亦悠哉。 今日风怜客,平时浪作堆。晚来洪泽口,捍索响如雷。 过淮山渐好,松桧亦苍然。蔼蔼藏孤寺,冷冷出细泉。 故人真吏隐,小槛带岩偏。却望临淮市,东风语笑传。 回首濉阳幕,簿书高没人。何时桐柏水,一洗庾公尘。 此去渐佳境,独游长惨神。待君诗百首,来写浙西春。 译文:喜欢在淮河水,十年三往来。功名真罢了,回家的计划也悠久。 今天风可怜你,平时浪成了一堆。晚上来洪泽口,捍索响如雷鸣。 经过进山渐渐喜欢,松桧也是苍然。迈迈藏孤寺,冷冷出细泉。 所以人真吏隐藏,小笼子带岩偏。 但希望临淮市,东风笑语传。 回首濉阳幕,公文高潜水的人。什么时候桐柏水,一洗庾公尘。 这离他越来越美妙的境界,独自一人游长或神。等你诗一百首,来描述浙西春。 5、《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 作者:宋·苏轼 风浪忽如此,吾行欲安归。挂帆却西迈,此计未为非。 洪泽三十里,安流去如飞。居民见我还,劳问亦依依。 携酒就船卖,此意厚莫违。醒来夜已半,岸木声向微。 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我行无南北,适意乃所祈。 何劳弄澎湃,终夜摇窗扉。妻孥莫忧色,更有箧中衣。 译文:风浪忽然如此,我在想怎么回。挂帆退西进,这个计划没有为非。 洪泽三十里,安流如飞。居民见我回来,慰问也依依。 带着酒到船卖,这很好没有违背。醒来已是半夜,两岸树木声向微。 第二天淮阴市,鱼能允许肥白。我行没有南北,刚才意思是祈求。 怎么能弄澎汹涌澎湃,整夜摇窗扉。妻子儿女没有忧愁的神色,还有箱子内衣。 5.请问盱眙的由来,及称颂盱眙的精典名句盱眙是全国最早建县的县份之一,距今已有2200多年。春秋时,盱眙名“善道”,属吴国,曾是诸侯会盟的地方;战国时,后楚国东侵扩地至泗上,盱眙为楚邑,名曰都梁。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度时,盱眙建县,县名初为“盱台”(台,音怡),后为“盱眙”。秦,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置郡县,盱眙置县。建县时间在秦王政二十四年至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23~前221年)之间。盱眙县先属泅水郡,后属东海郡。 描写盱眙的诗句:相逢樽酒未辞深,握手盱眙十载心。车马凄凉人夜别,出门落月与横参。 出自:《和胡戢七首》 年代:宋 作者: 晁补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