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元旦的宋词

1.关于元旦的诗句

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元日

天颜入曙千官拜,元日迎春万物知。 元日观朝

今岁元日乐,不谢往年春。

元日更新夜,斋身称净衣。元日女道士受箓

元日新诗已去年,蔡州遥寄荷相怜。元日酬蔡州马十二尚书去年蔡州元日见寄之什

元日争朝阙,奔流若会溟。和耿拾遗元日观早朝

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远怀舍弟颖、观等

复睹开元日,臣愚献颂声。

正月元日,初见宗祖。

元日何州住,枯风宿馆闻。

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银台弄化生。

元日燕脂色,朝天桦烛香。

羡他骢马郎,元日谒明光。

我身若在开元日,争遣名为李翰林。

忆昔开元日,承平事胜游。

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

2.关于春节的诗词多一点

1、《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2、《卖痴呆词》(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3、《除夜》(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4、《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5、《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6、《除夜》(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7、《拜年》(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8、《已酉新正》(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9、《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10、《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明]这首诗说,宋代人的春节一定要喝屠苏酒,因为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二要及时在门两旁贴上新桃符,以驱鬼辟邪.可见过年的意义在于对新的一年寄于美好的希望.屠苏酒 瞿佑 紫俯仙人授宝方,新正先许少年尝.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金液夜六千尺井,春风晓入九霞觞.便将凤历从头数,日日持杯访醉乡.[说明]元日讲喝屠苏酒.这首诗告诉我们,酒是仙人的药方调制的,事前用红色囊袋装好,浸泡在井下.元日这天清晨倾于杯中,由年最少者先开口品尝,然后按年龄递增依次喝下去.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说明]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并不求其与主人见面贺礼,只是姿态性地投张名帖,表示礼数已到罢了.这一风俗始于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由于世俗把过年投送名帖作为奉承讨好的手段,所以受到诗人的讥讽,这种过年送的名帖,大概就是我国最早的贺年片吧.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说明]这首诗生动而形象地记载了人们的迎春活动.从内容上看,人们主要是祭神,为的是盼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但从气氛上看实在是娱人,表演者尽兴狂欢,观者也耳目一新,处处体现了生活的欢乐.凤城新年辞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说明]在古代,民间妇女一年到头忙累只有到了新年才有闲空玩耍.这首诗从侧面写出妇女过年的心情,为了年后能清闲一个月,年前却分外满碌.她们巧制首饰试做新衣,争相打扮,体现女子爱美天性.《拜年》文徵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迎春歌》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3.有关元旦的诗句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4.描写元旦的古诗

共内人夜坐守岁 南北朝·徐君倩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棕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摧。 守岁 唐·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 丁卯元日 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新年作 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蔬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

5.关于元旦的诗词

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正月》开篇话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以及南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等诗文中。

古代元旦宫廷有贺岁之礼,规模宏大而隆重。三国时曹植《元会》诗:“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唐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之二:“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唐代另一诗人成文斡写有《元旦》诗:“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唐人孟浩然写了一首《回家元日》诗,云:“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古代元旦有贴春联的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的《已酉元旦》诗:“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宋伯仁《岁旦》诗:“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诗中的“桃符”、“桃板”即指春联。

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明代陈献章的《元旦试笔》有如一幅“乐岁图”。诗人在诗中写道:“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清代爱国诗人张维屏的《新雷》,虽未用“元旦”、“元日”等词汇,却以元旦为题,写出人们贺岁、迎春的喜悦:“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一代伟人**,1930年1月写了一首《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欣赏这首词,犹如走入一幅壮阔的风景画,全词淋漓酣畅,清新自然,充满了乐观、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942年**在重庆写了一首七律《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欣赏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觉得字里行间浸透着诗人对革命事业的一片赤诚。其时抗战维艰,惟有精忠报国,方可期来日乐土安家。诗中所说的“胜利茶”,是当时重庆商店里出售的纸包茶,意在预祝抗日胜利。以新鲜事物为掌故入诗,可见董老对旧体诗的革新意识。

《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

宁化丶清流丶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元旦试笔》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守岁》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6.关于元旦的诗词

宋吴自牧《梦梁录》中《正月》开篇话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春三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以及南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等诗文中。 古代元旦宫廷有贺岁之礼,规模宏大而隆重。

三国时曹植《元会》诗:“初步元祚,古日惟良,乃为嘉会,宴此高堂”。 唐白居易《七年元日对酒五首》之二:“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

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 唐代另一诗人成文斡写有《元旦》诗:“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唐人孟浩然写了一首《回家元日》诗,云:“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犹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古代元旦有贴春联的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的《已酉元旦》诗:“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斜。”

宋伯仁《岁旦》诗:“居间无贺客,早起只如常,桃板随人换,梅花隔岁香。”诗中的“桃符”、“桃板”即指春联。

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明代陈献章的《元旦试笔》有如一幅“乐岁图”。诗人在诗中写道:“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清代爱国诗人张维屏的《新雷》,虽未用“元旦”、“元日”等词汇,却以元旦为题,写出人们贺岁、迎春的喜悦:“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一代伟人**,1930年1月写了一首《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上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欣赏这首词,犹如走入一幅壮阔的风景画,全词淋漓酣畅,清新自然,充满了乐观、昂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942年**在重庆写了一首七律《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欣赏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觉得字里行间浸透着诗人对革命事业的一片赤诚。其时抗战维艰,惟有精忠报国,方可期来日乐土安家。

诗中所说的“胜利茶”,是当时重庆商店里出售的纸包茶,意在预祝抗日胜利。以新鲜事物为掌故入诗,可见董老对旧体诗的革新意识。

《如梦令元旦》**(1930年1月) 宁化丶清流丶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元旦试笔》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守岁》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