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节的古诗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清明节寒食习俗的诗句,最著名的一篇: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一: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二 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三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2.有关清明节的古诗句1、寒食日即事 作者:韩翃 唐代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白话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2、长安清明 作者:韦庄 唐代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白话译文: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怎堪芳草青青。 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无事,以蹴鞠为戏。 路上骏马乱叫,绿杨丛里,秋千上下飞舞。 游人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这和昔年相似的风光,引起心头的隐隐快乐。 3、苏堤清明即事 作者:吴惟信 宋代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白话译文: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 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 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4、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作者:贾岛 唐代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白话译文:今天是清明节,和几个好友在园林中小聚。天气晴朗,春风和煦吹动着柳絮飞扬,清明乞新火后,人们的厨房里冉冉升起了生火做饭的轻烟。杜若开出了很长,文章想起了两位贤人。什么时候能够命驾,在落花前饮着酒。 5、鹤冲天·清明天气 作者:杜安世 宋代 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台榭绿阴浓,薰风细。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遥际。单夹衣裳,半笼软玉肌体。 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白话译文:正值清明天气,愁绪萦怀,整日没精打采,如痴如醉。暖风轻拂,台榭的周围,绿树成荫。归来的燕子,新巢已经筑成,小小的池塘,长满了青青的荷叶。正是悠然欣赏游玩的时节,然而生活在这里的女主人公却只是将单衣随意披在肩上。 鲜红的石榴花就像红色的薄绸。女主人公倚靠在窗外几竿修长的竹子下。有一个她关心的人,却难以相见,只能白白的盼望。女子在深闺里一会儿坐下,一会儿又站起,坐立不安,也不想梳妆打扮,虽然思念使人憔悴,但即使打扮好了,遮盖了憔悴的颜色,又有谁来欣赏呢? 3.描写清明节的一句诗请大家帮忙找一下有关描写清明节的诗句 爱问知识有关清明节的诗歌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4.【清明节的诗句,要一句一句的.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唐)宋之问 《途中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 《寒食》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唐)张继 《闾门即事》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宋)王禹俏 《清明》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宋)吴惟信 《苏堤清明即事》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宋)杨万里 《寒食上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宋)程颢 《郊行即事》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明)高启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明)王磐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 5.关于清明节的名言清明节的名言 1、清明节,祭祀节,携老幼,扫墓去,寄哀思,缅先人,燃香烛,荡纸钱,放爆竹,敬酒食,秉传统,尽孝道,忆往昔,念亲人,祈平安,佑家人. 2、替你拂去晶莹的泪水,让你的忧愁随风飘散;帮你抚平受伤的心扉,让你的伤痛逐渐变浅;送你一句关怀的祝福,让你的快乐愈明显.清明节愿你无忧! 3、清明时节雨纷纷,思念亲友情谊真;清明时节雨濛濛,行善他人福禄深;清明时节雨霏霏,金山银河长相随;清明时节雨零零,人生一路好运行.清明节好运! 4、我祈求春风,要它带给你事业的成功,春风得意;我拜托春雨,要它带给你生活的惬意,爱情甜蜜.它们都答应了,清明节到了,祝愿你事业生活都一清二明! 5、清明小长假到,手边工作早放下:走一走,散去身上烦与忧;抖一抖,精神抖擞更轻松;忘一忘,微笑时刻记心上.清明小长假,祝你幸福乐悠悠! 6、清明时节,纷纷雨滴,点点思念,丝丝牵挂,缕缕关怀,淡淡忧愁,隐隐伤感,挥别过去,珍视现在,展望未来,无限精彩,送上祈愿,福寿绵绵. 7、就算再多的安慰也无法拂去你的泪水,再多的短信也不能抚平你受伤的心扉.我只想轻轻地对你说:清明节到了!远方的我永远在你身边祝福你、支持你. 8、清明时节雨纷纷,梦里想你欲断魂;借问思情何处诉?拇指一按即发送.窗外月明君有知,我的祝福迟不迟.今年清明复明年,愿你健康到永远! 9、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途中寒食》 10、我送你一杯“清”水,让你忘却干渴的苦楚;我送你一盏“明”灯,让你看清迷茫的前路;我送你一个“节”目,让你时时开怀的大笑.清明节,我愿你开心,快乐! 11、清明时节踏青忙,赏花观景心欢畅;小草青青空气爽,桃花灼灼柳丝长,溪水潺潺鱼儿游,鸟声叽叽风筝扬,享受空闲须尽欢,最是一年好时光! 12、清明时节雨纷纷,你起大早往家奔,一不小心就摔了一个大腚墩,祝福你清明节摔倒捡到大元宝,出门见到西施,抱得美人归. 13、清明节,天气阴了,思念深了,雨滴下了,牵挂多了,脚步快了,节日到了,祝福写了,真情表了,祝你一生幸福快乐,永远健康! 14、朋友,清明节到了,愿你为人光明正大,做事光明磊落,心情阳光明媚,身体耳聪目明,才智聪明过人,工作精明强干.祝你的生活如春和景明,十分美好! 15、生活是这样美好,趁着清明时节,把不开心的,抛掉;把不喜欢的,甩掉;把不美好的,删掉.这个清明节,希望你高昂起头,继续你幸福的下一站,记得快乐到永远.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关于描写清明节的诗句之一: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6.关于清明节的古诗(两首)清明节的古诗第一首: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清明节的古诗第二首: 苏堤清明即事 宋代: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译文:春光明媚、和风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织。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们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却万树流莺,鸣声婉转,春色依旧。把佳节清明的西湖,描绘得确如人间天堂,美不胜收。 扩展资料: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7.关于清明的诗句白居易一首《寒食野望吟》描写了当时墓祭之情形: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日狸渡道中》 范成大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 (土番)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这首五律有如广角镜头,摄下了清明春野的全景。书生们潇洒的游春,空中风筝争鸣,鸟雀啄食(土贲)间祭品。 哀欢相映,这真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节日。不过,清明墓祭凄清悲切固然有,但至唐宋,宴乐游赏的风气也已形成。 唐诗人顾非熊的一首《长安清明言怀》诗道尽其间关系: 《长安清明言怀》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 至唐代,寒食清明祭扫坟茔的习俗已经合二而一了。时值三春大好时光,清明墓祭这种户外活动业已具备冶游的条件。 唐宋元明如此,清及晚近也不例外。晚近以来,这种风习还是很盛的。 求神拜佛可视作迷信,作为者心里也免忐忑,祭扫先茔则不,行此举之人肚子鼓鼓象有许多理由,怎么做也都心安理得。于是,北方便荷担挑盒,南方便行船载酒,热热闹闹地上坟去。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明)高启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唐】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唐】白居易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唐】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编辑本段]【清明节对联】 [2]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三月光阴槐火换;二分消息杏花知。 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槐火光阳春替换;杏花消自雨传知。 睹物思亲常入梦;训言在耳犹记心。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禁火今年逢节早;飞花镇日为谁忙。 寒食雨传百五日;花信风来廿四春。 春风已解千层雪;后辈难忘先烈恩。 有胸中韬略无穷 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风落日万人思 落花残日几多愁。 8.关于清明节的诗句古诗大全清明节的诗句 1、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王雱《倦寻芳慢·露晞向晚》 2、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3、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4、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5、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清明节的古诗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扩展资料 传统食物 1、蒿饼 清明节要吃青的食物。农村中有蒸制蒿饼的习俗。 蒿饼类似江南的青团,制法是:“采新蒿嫩芽和糯米同舂,使蒿汁与米粉融和成一体,以肉、蔬菜、豆沙、枣泥等作馅,纳于各种花式的木模之中,用新芦叶垫底入笼蒸熟。”蒿饼颜色翠绿且带有植物清香,它是清明祭祖的食品之一,也用来馈赠或款待亲友。 2、青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 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