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殷在诗经

1.诗经 殷武 翻译与赏析

译文

殷王武丁神勇英武,是他兴师讨伐荆楚。王师深入敌方险阻,众多楚兵全被俘虏。扫荡荆楚统治领土,成汤子孙功业建树。

你这偏僻之地荆楚,长久居住中国南方。从前成汤建立殷商,那些远方民族氐羌,没人胆敢不来献享,没人胆敢不来朝王。殷王实为天下之长。

上帝命令诸侯注意,建都大禹治水之地。每年按时来朝来祭,不受责备不受鄙夷,好好去把农业管理。

上帝命令殷王监视,下方人民恭谨从事。赏不越级罚不滥施,人人不敢怠慢度日。君王命令下达诸侯,四方封国有福享受。

殷商都城富丽堂皇,它是天下四方榜样。武丁有着赫赫声名,他的威灵光辉鲜明。既享长寿又得康宁,是他保佑我们后人。

登上那座景山山巅,松树柏树挺拔参天。把它砍断把它远搬,削枝刨皮加工完善。长长松木制成方椽,楹柱排列粗壮溜圆。寝庙落成神灵安恬。

【鉴赏】

《殷武》一,是《商颂》的最后一篇,也是《诗经》三百零五篇的最后一篇,《毛诗序》所作题解为“祀高宗也”,谓其为商人祭祀歌颂殷高宗武丁之诗。但魏源本三家诗之说,云:“春秋僖四年,公会齐侯、宋公伐楚,此诗与《鲁颂》‘荆舒是惩’,皆侈召陵攘楚之伐,同时同事同词,故宋襄公作颂以美其父(桓公)。”(《诗古微》)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以为“魏说为此诗定论,毛序之伪,不足辨也”。然吴闿生《诗义会通》云:“考《商颂》五篇,皆盛德之事,非宋之所宜有,且其诗有‘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命于下国,封建厥福’等语,此复非诸侯之事,是序说无可疑者。”方玉润《诗经原始》也指出:“或疑商时无楚,……殊不知《禹贡》荆及衡阳为荆州,楚即南荆也。……又况《易》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与此诗‘深入其阻’者合。鬼方,楚属国也。”其辨甚核,当从之。

殷高宗作为成汤之后的一代中兴之主,《史记·殷本纪》载有他的业绩:“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亦作傅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修政事。’武丁修政行德,天下成驩(欢),殷道复兴。”

这首《殷武》诗的主旨,就在于通过高宗寝庙落成举行的祭典,极力颂扬殷高宗继承成汤的事业所建树的中兴业绩。

全诗共六章,一、四、五章章六句,二、六章章七句,三章五句。前五章写殷高宗武丁中兴之事,最后一章写高宗寝庙落成的情景。

这首诗歌在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色,是各章都有它描写的侧重点。第一章言武丁伐楚之功。“挞彼殷武,奋伐荆楚”二句,表现了武丁对楚用兵的勇猛神速。“罙(深)入其阻,裒荆之旅”,写出武丁的军队是在突破险阻中取得节节胜利。“有截其所,汤孙之绪”,特别点明武丁之所以能征服荆楚之地,那是因为他是成汤的后世子孙,理应有所作为。第二章写武丁对荆楚的训诫。“维女(汝)荆楚,居国南乡(向)”二句,从荆楚所处的地理位置,指出它理应俯首听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这是以成汤征服氐、羌的先例来告诫荆楚归服,可谓是“刚柔并举”。第三章只有五句,可能有脱文,是写四方诸侯来朝。说殷武丁秉承“天命”统治诸侯,因之诸侯入国朝见天子、在封地勤治农事,都是他们应尽的职守。第四章,进一步申述武丁是受“天命”的中兴之主,人民百姓只能安分守己,按商朝的政令行动。第五章,写商朝的国都西亳地处中心地带的盛况,这里曾是中兴之主殷武丁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地方,故特别用“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两句诗来渲染它,而武丁在位长达五十九年,说他“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并不过分。末章描写修建高宗寝庙的情景,用“陟彼景山,松柏丸丸”两句诗作比兴,不但形象生动,而且有象征意义,象征殷武丁的中兴业绩垂之不朽。

这首诗在用韵上也有其特色。第一章句句用韵,“武”、“楚”、“阻”、“旅”、“所”、“绪”同叶鱼部韵;第二章除“维女荆楚”一句不用韵,其余句句用韵,“乡”、“汤”、“羌”、“享”、“王”、“常”同叶阳部韵;第三章句句用韵,“辟”、“绩”、“辟”、“适(谪)”、“解(懈)”是锡支通韵;第四章句句用韵,前后换韵,“监”、“严”、“滥”、“遑”是谈阳合韵,“国”、“福”叶职部韵;第五章句句用韵,前后换韵,“翼”、“极”叶职部韵,“声”、“灵”、“宁”、“生”叶耕部韵;最后一章句句用韵,“山”、“丸”、“迁”、“虔”、“梃”、“闲”、“安”叶元部韵。由于末章用元韵一韵到底,颇能渲染出宗庙落成的喜庆气氛。

2.求古诗词或古文

《点绛唇·妆席相逢》

年代:宋 作者: 晏几道

妆席相逢,

旋匀红泪歌金缕。

意中曾许,

欲共吹花去。

长爱荷香,

柳色殷桥路。

留人住,淡烟微雨,

好个双栖处。

《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年代:宋 作者: 晏几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衣上酒痕诗里字,

点点行行,总是凄凉意。

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

3.殷在文言文当中在这里的意思和哪一句话是表示的词

“殷”在文言文中,只作形容词、名词,或活用为动词,不能作代词和副词,因此,在文言文中“殷”不能表示“在这里”的意思,也没有相关例句。

下面是它的词义:

当殷读作yīn时

1、形词,众多。如《诗经·郑风·溱洧》:“士与女殷其盈矣。”

2、形词,富裕。如《隆中对》:“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3、形词,情意深厚。如《报刘一丈书》:“书中情意甚殷。”

当殷读作yān时

1、名词,红黑色。如《左传·成公二年》:“左轮朱殷。”

2、名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使……殷。如《观巴黎油画记》:“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

4.为什么《关雎》在《诗经》的第一篇

作为中国文化源头的《诗经》,其地位是大家公认的.《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这首诗应当是人们所熟悉、所了解的.为什么把《关雎》放在《诗经》的第一首?各有其说.

《关雎》这首叙事抒情诗,主要描写了一个青年小伙子,偷偷地爱上了一位姑娘那种单相思的动人情景.实际上,《关雎》表现的是古代先民的社会生活状况.在古代先哲们的心中,家的观念是社会的细胞,国家一词,从顺序看是国在前家在后,但是,古人的观念是家在前国在后.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孔子论《诗》,一般都是以《关雎》为始.……此纲纪之首,王教之端也.”以及孟子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佐证.一个家庭是否幸福,其起点就是男女婚姻的美满与否.有德有才的君子和温柔贤淑的女子结合.从这些方面思考,我们古代的先哲在对社会、国家的发展上,把男女组合成美好社会细胞的追求看做最重要的,是令人钦佩的.

另外,我们从历史兴衰的角度再看,殷纣之亡由妲己,周幽之乱起褒姒.其衅每起自阃闱.历史的教训,先贤不能不思考.因此《关雎》最为《诗经》第一首,是隐含着先贤治国以及民族优秀发展的期望,其用意值得玩味.

5.诗经·《殷其雷》注音加翻译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huáng)?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声也。

雷:喻车声

遑:闲暇

殷其雷.劝以义也.

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政.不遑宁处.

其室家能闵其勤劳.劝以义也.

题解:

妇人盼望远役丈夫早早归来 听那隆隆的雷声, 在南山的阳坡震撼。

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 实在不敢有少许悠闲。

勤奋有为的君子, 归来吧,归来吧!

听那隆隆的雷声, 在南山的边上响起。

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 实在不敢有片刻休息。

勤奋有为的君子. 归来吧,归来吧!

听那隆隆的雷声, 在南山的脚下轰鸣。

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 实在不敢有一会暂停。

勤奋有为的君子, 归来吧,归来吧!

6.关雎在诗经中地位是什么、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中国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当初编纂《诗经》的人,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后人的理解,并不认为《关雎》是随便排列在首位的。《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而汉儒的《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7.殷字的来源和含义

殷字的来源商。不同含义,是用不同的读音来加以区分的。如“殷”字,在表示“众多”、“富裕”、“

深厚”等意思时,读yīn。

例△刘璋@⑩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陈寿《隆中对》)

△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宗臣《报刘一丈书》)

当其表示“震动”的意思时,读作yìn。

例△熊咆龙吟殷岩泉,lì@⑦深林兮惊层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当表示“赤黑色”时,则读Yān。

例△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左传·成公二年》)

再如“恶”字,在表示“罪过”、“凶恶”、“坏人”等意思时,读è。

有的字词的不同含义,是用不同的读音来加以区分的。如“殷”字,在表示“众多”、“富裕”、“

深厚”等意思时,读yīn。

例△刘璋@⑩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陈寿《隆中对》)

△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宗臣《报刘一丈书》)

当其表示“震动”的意思时,读作yìn。

例△熊咆龙吟殷岩泉,lì@⑦深林兮惊层巅。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当表示“赤黑色”时,则读Yān。

例△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左传·成公二年》)

再如“恶”字,在表示“罪过”、“凶恶”、“坏人”等意思时,读è。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