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寿

1.为什么说"寿比南山"不说"寿比泰山或天山"等等

把“南山”与“寿”联系起来,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天保》,

这首诗的最后一节是:“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恒(音更geng):粗绳索,此指月弦。骞:亏,损。这几句诗译成白话诗大意是:犹如上弦的月,好比初升的日。恰似南山之寿,不会崩坍陷落。犹如松柏枝叶长茂盛。青青相继,永不衰落。

《诗经》是先秦文学作品,产生于周代。“雅”是“正乐”,即

周王城乐,或王城附近的乐。“雅”是相对于“风''(地方乐)而言的。周武王建都镐(今陕西长安),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小雅》中的这首《天保》,反映的应是陕西或者河南…一带的事情。诗中的南山,若是泛指,应为秦岭山区。若是实指,有人说是终南山。“寿比南山”成为后人的祝寿词,源出于此。

各地称南山的山很多。南是方位,居地南边的山都可称南山。如

庐山在陶渊明的诗中就称“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居于庐山北麓。当然,鲁地的先人可以借用“寿比南山'包装自己,琼地的今,人也可以借用“寿比南山”包装自己。但作为历史文化知识,游人应该明白,借用毕竟是借用,并非源头,不是“由来”。

南山指的是山东的云门山,因在城南,所以称作南山。这山上刻着一个大红的“寿”字,字首直指云端,字脚踏在壁底。真 是山象一个“寿”字, “寿”字是一座山。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原来南山即指南岳衡山。在这里,“衡山五岳独秀,名山南岳主寿”是家喻户晓的名句。自汉代起,衡山就被视为寿山。据>;载:南岳对应星度28宿的轸星,轸星主管人的寿命,故南岳又称寿岳。

2.古稀有余,寿比南山什么意思

超过70岁。寿命象终南山那样长久

古稀有余是超过70岁。

俗话说:人生70古来稀。

古稀就是用来说人达到70岁。

寿比南山 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寿命象终南山那样长久。用于祝人长寿。 寿比南山一词,出自《诗经•小雅•天保》。其文如下:“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南山:指秦岭终南山。寿比南山的解释是像南山那样长久,用于祝人长寿。 《诗经》是先秦文学作品,产生于周代。“雅”是“正乐”,即 周王城乐,或王城附近的乐。“雅”是相对于“风''(地方乐)而言的。周都为镐(今陕西西安),因此《诗经》南山特指西安城南的终南山(俗称“南山”)

3.淑慎其身令德寿岂的意思

淑慎其身

《诗经·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淑:善良。

慎:谨慎

淑慎其身:为人谨慎善良.

令德寿岂

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蓼萧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既见君子,鞗革冲冲。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寿岂:《集传》:“寿岂,寿而且乐也。”

令德寿岂:美德高尚乐无已。

4.“寿”的古今意思分别是什么

寿文化是中国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古典文献中有极其精辟的论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寿文化更加完善。我国各族人民养成了丰富多彩的祝寿习俗,如,六十岁称为初寿,八十岁称为中寿、百岁则称为高寿。又如七十七岁称为喜寿,八十八称为米寿、九十九则称为白寿。福禄寿三星中有老寿星,成语里有寿比南山,日常用语中有健康长寿,传说中,最长寿的人有彭祖,祝寿用品中有寿面、寿糕、寿桃、寿联等。丧葬文化里有寿穴、寿木、寿衣等。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及生活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善,涌现出了众多的百岁老寿星和长寿之乡。

5.“寿比南山”的来历

寿比南山是一个成语,祝人长寿时的习惯用语,意为寿命像南山一样长久。用于对老年人的祝颂。

来历:

《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其大意是:犹如上弦的月,好比初升的日。恰似南山之寿,不会崩坍陷落。犹如松柏枝叶,长青不衰。由此可见,“寿比南山”应该指的当是西安城南之秦岭主脉终南山,亦称“周南山”“中南山”或“太乙山”,其素有“天下第一福地”之称。诗中的南山,应特指终南山。此诗后来演化了“寿比南山”成语,诗中的松柏,也演化成了“ 南山不老松”。

相关
上一篇
诗经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