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的植物有哪些1.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 2.莼菜之手 3.飞蓬的性情 4.粗粝与温柔——萎蒿 5.U盘一样的水芙蓉 6.风羽之物——白茅 7.悲感的熔池——黍 8.有女同车——木槿 9.爱的使者——萱草 10.艾蒿 11.色彩的精灵——蓝 12.野马葛藤 13.勾连之物——卷耳 14.泯嘴一笑——桃 15.以乐心,度俗世——车前子 16.包裹伤痛、苦难的铁沙——荆棘 17.入口嚼碎明琉璃——蕨菜 18.梨的琐忆 19.梅之女 20.树好大,风有时,人无涯——柏树 21.写给母亲——酸枣树 22.被戏说的——匏瓜 23.悲喜合鸣的自然暗哑——苦菜和荠菜 24.挂怀一个平淡如水的朋友——茯苓 25.暗夜一激灵——蒺藜 26.解读一点吸附和寄生的艺术——菟丝子 27.麦性 28.竹林 29.桐音 30.家园里的桑 31.芄兰 32.木瓜 33.千年韧如丝的——蒲草 34.救治妇仁——益母草 35.遍布山野的野葡萄——葛藟 36.不言之果——李子 37.浸入神秘色泽里的——檀木 38.莲子心,芙蓉色,水芸香里的——荷花 39.千古黄叶 40.情爱的果子,美味的果子——栗子 41.远古红色的母亲——茜草 42.风吹佩兰——兰草 43.美的芍药 44.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45.被戏弄的荒凉——狗尾草 46.酸滑的野菠菜——酸模 47.故乡的托词——榆树 48.多子多福——花椒 49.稻梁谋 50.至情的背景——乌蔹莓 51.芦苇之伤 52.可以卑微,可以宏阔——栎树 53.在北风中摇曳的杨树 54.犹如紫云英般的爱恋 55.摇荡在风中的猕猴桃 56.落鸟承林——榛树 57.降神术士的道具——蓍草 58.血色红滴滴——枸杞子 59.淬火的菩提 60.椿秀才和香椿拌豆腐 61.像紫蝶一样纷飞的野豌豆 2.《诗经》里有多少种植物涉及的植物有很多,有薇(荒野豌豆)、苹草、水藻、荇菜 、萎蒿 、苦菜、菟丝子 、荠菜、蒲草 、荷花 等。 1、薇(荒野豌豆)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先秦佚名《小雅·采薇》 译文: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2、苹草、水藻 采苹--【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译文:哪儿可以去采苹?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 什么可把东西放?有那圆篓和方筐。什么可把食物煮?有那锅儿与那釜。 安置祭品在哪里?祠堂那边窗户底。今儿谁是主祭人?少女恭敬又虔诚。 3、榛树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先秦佚名《国风·邶风·简兮》 译文:高高山上有榛树,低田苍耳绿油油。心里思念是谁人?四方舞师真英武。那英俊的男子啊,那是从西方来呀! 4、芦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先秦佚名《国风·秦风·蒹葭》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5、檀树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先秦佚名《国风·魏风·伐檀》 译文: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诗经 搜狗百科-诗经里的植物 3.《诗经》里有多少种植物涉及的植物有很多,有薇(荒野豌豆)、苹草、水藻、荇菜 、萎蒿 、苦菜、菟丝子 、荠菜、蒲草 、荷花 等。 1、薇(荒野豌豆)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先秦佚名《小雅·采薇》 译文: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 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2、苹草、水藻 采苹--【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译文:哪儿可以去采苹?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 什么可把东西放?有那圆篓和方筐。什么可把食物煮?有那锅儿与那釜。 安置祭品在哪里?祠堂那边窗户底。今儿谁是主祭人?少女恭敬又虔诚。 3、榛树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先秦佚名《国风·邶风·简兮》 译文:高高山上有榛树,低田苍耳绿油油。 心里思念是谁人?四方舞师真英武。那英俊的男子啊,那是从西方来呀! 4、芦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先秦佚名《国风·秦风·蒹葭》 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 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5、檀树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先秦佚名《国风·魏风·伐檀》 译文:砍伐檀树声坎坎啊,棵棵放倒堆河边啊,河水清清微波转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闲饭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 百度百科-诗经里的植物。 4.《诗经》中含有“花草”的诗句是什么1、《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释义: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 2、《摽有梅》biào,梅子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释义:梅子纷纷落在地,树上剩下有七成。追求我的小伙子,切莫错过好时辰。 3、《静女》 自牧归(kuì)荑(tí),洵(xún)美且异。匪(fēi)女(rǔ)之为美,美人之贻。 释义:牧场归来送我荑,荑草美得真出奇。不是荑草真的美,美人送我含爱意。 4、《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释义:哪儿去找忘忧草?种它就在屋北面。一心想着我大哥,使我伤心病恹恹。 5《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释义:他送我木瓜,我拿美玉回报他。不是为了回报,是求永久相好呀! 6、《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释义:小伙姑娘来春游,尽情嬉笑喜洋洋,互赠勺药情意长。 7、山有佳卉,候栗候梅 释义:高高的山上生着名贵花卉,既有栗子树也有那斗寒梅。 8、《大雅·生民》荏菽旆旆,禾役穟穟。 释义:大豆一片茁壮生。种了禾粟嫩苗青, 9、《小雅·苕之华》苕之华,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释义:母绵羊偌大的脑袋。曲笼里几点儿星光。那些个有得吃的人,也少有填满饥肠。 10、《邶风·简兮》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释义:高高山上有榛树,低田苍耳绿油油。心里思念是谁人?四方舞师真英武。那英俊的男子啊,那是从西方来呀! 11、《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释义: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的水荭。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狡童。 12、《郑风·有女同车》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 释义:有位姑娘和我在一辆车上,脸儿好像木槿花开放。跑啊跑啊似在飞行,身佩着美玉晶莹闪亮。 13、《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便我心痗。 释义:树荫之下生长的忘忧草,能够消除掉记忆的痛苦,(我佩戴了忘忧草,却仍不能忘记你)我甘愿相思成病,只希望你能够快些回来。(只要你能回来,我情愿头疼心碎。) 14、《陈风·东门之枌》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释义:看你好像荆葵花,送我花椒一大束。 15、《卫风.芄兰》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释义:芄兰荚实连着叶,有个童子已戴决。 16、《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释义:梨棠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砍伐,召伯曾经住树下。 5.离骚和诗经中的植物文学作品藉草木特性以寄讽时事或赋志抒情,《楚辞》更有特色地赋予草木以人的意志和生命,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又增加了诗歌的美质。 《楚辞》中的植物大致可以分为香草(木)、恶草(木)两大类别。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序有言:“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草香,以配忠贞;恶禽臭物,……” 楚辞的香草香木共有三十四种。 其中香草有二十二种,包括江离、白芷、泽兰、惠、茹、留夷(芍药)、揭车、杜衡、菊、杜若、胡、绳、荪、苹、襄荷、石兰、枲、三秀、藳本、芭、射干及捻支等,香木有木兰、椒、桂、薜荔、食茱萸、橘、柚、桂花、桢、甘棠、竹及柏等十二种。《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是先民采摘香草的一个典型,这种风俗,《诗经》中即有多例,是农事、民俗活动;而《楚辞》中采摘“香草”则是文人“重之以修能”的一种外化、象征,如采薜荔、采莲(芙蓉)等。 《楚辞》中有采摘香花相赠更是普遍的现象,如《离骚》:“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及其荣华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贻”、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湘夫人》:“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大司命》:“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楚辞》文化系统影响下的采花草相赠是文人之间以人格为基点的勖勉、相思之情的流露。《楚辞》中有一部分香草香木象征诗人人格高尚峻洁。 如“朝搴阝比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揽木根以结兮,贯薜荔之落蕊”“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蒋骥说:“木兰去皮不死,宿莽拔心不死”故诗人“朝搴”“夕揽”以示自己的坚贞不渝。“兰”“椒”“芷”“蕙”皆为名贵香草,故诗人行于兰皋,止于椒丘,茹蕙掩涕,幽兰结佩,甚至在因“蕙纟襄”被替之后还要继续采摘芷草。 这象征诗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美好的理想和情操来陶冶自己,表现诗人高洁的人格。在《楚辞》中以香草香木比喻美德的诗句有很多,美德与香草几乎成为同义语。 仅以《离骚》为例“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芳菲菲而难亏兮,芳至今犹未沫。”诗人反复申诉,自己质性香润,虽然得不到君主的信任,但是美德懿行固存于已身。 尽管历尽坎坷磨难,芳香之德非但没有亏损,反倒久而弥盛,再如:“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 这是以芳草香花比喻德行美好的贤人。“余既滋兰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文中提到的四种植物都是香草香木,诗人用载种香草香木比喻培养具有美德的人才。《楚辞》的创作与楚国境内的巫风直接相关,其中的“香草香木”意象则是巫风的折射、移植。 荷、兰、蕙、薜荔、桂等构成《楚辞》的“香草香木”意象系统。楚国巫风盛行,《吕氏春秋•侈乐》一针见血:“宋之 衰也,作为千钟;齐之衰也,作为大吕;楚之衰也,作为巫 音”;而“香草”就是女巫祭祀歌舞时的祭品、道具。 《九 歌•东皇太一》:“瑶席兮玉填,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 藉,奠桂酒兮椒浆。 ..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出现了蕙、兰、桂、椒等“香草香木”。《九歌•礼魂》亦云:“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娉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王逸注“传芭”句云:“言祠祀作乐,而歌巫持芭而舞,讫以复传与他人更用之。” 祭祀的目的是达到人与神的沟通,各民族都曾有过用芬芳植物作为祭品的时期。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中提到早期人类用熏香供奉神灵:“这些供品以蒸汽的形式升到了灵物那里,这种思想是十分合理的。” “香草”祭祀的起因也主要出于此;《楚辞》中的“香草香木”大多气味芬芳馥郁。此外。 以鲜花作为女巫的装饰、道具也有取悦神灵的用意。《楚辞》中有大量香草香木是用来装点服饰和住所的, 香花芳草,自然本色,纯朴而浪漫。 《楚辞》中有很多关于居室、服饰的描写,而奇妙的是《离骚》、《九歌》等浪漫型作品中这些多用香草香木装饰,采用自然色彩。《九歌•湘夫人》在对湘水女神宫殿的描写中罗列了众多的花草树木,荷叶编织成屋脊,上面加盖芷草,四周用杜衡环绕,荪草饰墙,紫贝砌院,桂树作梁,木兰作掾,辛夷为门,薜荔为帐,白玉镇席,花椒满堂,荷叶绿色,芷草白色,花椒深红⋯⋯这些描述,不仅使人感到芳香飘散,而且把人带入了绚丽的色彩世界,带入了纯洁质朴的大自然中。 少司命的住处与湘夫人非常相似,少司命的庭院也有秋兰、有靡芜、绿叶白花,令人赏心悦目,各种色彩生于自然,取于自然。把陆地的乡草香木纷纷植入水下幻境,构成了浪漫的境界。 再看服饰描写《, 离骚》《九歌》中人和神的服饰都以自然物为材料。《离骚》抒怀主人公最初的服饰是“扈江离与僻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把江离和芷草披在身上,把秋兰佩带在腰间。 用菱叶制成上衣,用荷花编织下裳。江离、菱叶为绿色,兰草绿叶紫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