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诗经的好词关关jū雎jiū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qiú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jiān蒹jiā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桃之夭夭,zhuó灼zhuó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青青子jīn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 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qióng琼jū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有匪君子,如切如cuō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译:在别的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译: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mí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yōu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sè瑟吹shēng笙。《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手如柔tí荑,肤如凝脂,脸如qiú蝤qí麒,齿如hù瓠xī犀。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译: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月月出jiǎo皎兮,jiǎo佼人liáo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硕鼠硕鼠,无食我shǔ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魏风.硕鼠) 译: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 (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zhì秩zhì秩斯干幽幽南山《小雅。鸿雁。斯干》 译:潺潺的山涧水,深远的南山 2.诗经中一首十段表达对爱人思念/赞美/祝福/的诗诗经中描写思念爱人的句子篇一《《诗经》中表达思念的语句》《邶风.雄雉》中,作者以一介女性,发出“瞻彼日月。 悠悠我思。道之云远,易云能来? ”日子一天天经过,思君之情悠悠不绝。 路途遥遥千万里,你什么时候才会来?这样的思念之情从一个少女的嘴里娓娓道出,诚而真挚。《匏有苦叶》中载有“招招舟子,人涉昂否。 不涉昂否,昂须我友。”翻译出来即为:船上的艄公招手让我快点上船,但别人上船了我偏要留下来,因为我在等我的男朋友。 《静女》中,“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描绘的是一幅娴静女孩约会情郎于城角却故意隐身不与之相见,使得情郎搔首等待来回寻找的情景。《陈风.泽陂》中的思念之情则更为强烈:“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寤寐无为,涕泗滂沱。”一个女子在荷塘边见到一个美男子,彻夜思念难以入眠,竟而至于因相思而“涕泗滂沱”。 《王风.扬之水》中,“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 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就是一名戍边兵士对家中妻子的思念。而《伯兮》中所记述的则是一名妇人对征夫的深深思念:“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愿言思伯,甘心首疾。愿言思伯。 使我心痗。”自夫君随王征东。 妇头发零乱如飞蓬,并不是没有油脂来洗,只是因为不知道为谁去整饰仪容!可惜的是,“曷月予还归哉”和“谁适为容”,却都不能让自己的心上人看见,只能留与后人凭文而吊。《诗经》中,就我所见最让人动容最凄惨的篇章,莫过于《唐风.葛生》,它叙述的是一妇人对亡夫的思念,其中诗句断人心肠:“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葛藤覆盖着荆条,蔹草长满山冈,我的夫君亡于此,谁人来和他做伴?他独处多悲伤。可怜我未亡人度日如年,夏漫长,冬凄凉,只待百年后,与你共墓床。 这一句,胜过了所有海誓山盟。 3.请问能否列举一下诗经中出现过的表达祝福的字或词死生契阔,与子相悦。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既是承诺还可以用于对感情婚姻的祝福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祝人子孙众多 【赏析】 “子孙”,是生命的延续,晚年的慰藉,家族的希望。华夏先民多子多福的观念,在尧舜之世已深入民心。 《庄子·天地》篇有“华封人三祝”的记载:尧去华地巡视,守疆人对这位“圣人”充满敬意,衷心地祝愿他“寿、富、多男子”。而再三颂祝“宜尔子孙”的《螽斯》,正是先民这一观念诗意地热烈抒发。 关于诗旨,《毛诗序》云:“《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 点出了诗的主旨,但拖了一个经学的尾巴。朱熹《诗集传》承毛氏之说。 还作了“故众妾以螽斯之群处和集而子孙众多比之”的发挥,没有贯彻其“《诗》作诗读”的主张。对此,姚际恒一并认为“附会无理”(《诗经通论》);方玉润进而指出:诗人措词“仅借螽斯为比,未尝显颂君妃,亦不可泥而求之也。 读者细咏诗词,当能得诸言外”(《诗经原始》)。确实不可泥求经传,而应就诗论诗。 体会意象,细味诗语,先民颂祝多子多孙的诗旨,显豁而明朗。就意象而言,飞蝗产卵孵化的若虫极多,年生两代或三代,真可谓是宜子的动物。 诗篇正以此作比,寄兴于物,即物寓情;“子孙众多,言若螽斯”,即此之谓。就诗语而言,“宜尔子孙”的“宜”,有“多”的含义;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古文宜作■(上宀中多下一),窃谓宜从多声,即有多义。 ‘宜尔子孙’,犹云多尔子孙也。”而六组叠词,除“薨薨”外,均有形容群聚众多之意。 易辞复唱,用墨如泼,正因心愿强烈。就诗篇编排而言,前篇《樛木》祝贺新婚幸福,此篇继而祈颂多生贵子,不仅顺理成章,或恐正是编者苦心所系。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前两句描写,后两句颂祝。而叠词叠句的叠唱形式。 是这首诗艺术表现上最鲜明的特色。如果说,“宜尔子孙”的三致其辞,使诗旨显豁明朗;那么,六组叠词的巧妙运用,则使全篇韵味无穷。 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曰:“诗只平说,难六字炼得甚新。”《诗经》运用叠词颇为寻常,而《螽斯》的独特魅力在于:六组叠词,锤炼整齐,隔句联用,音韵铿锵,造成了节短韵长的审美效果。 同时,诗章结构并列,六词意有差别,又形成了诗意的层递:首章侧重多子兴旺;次章侧重世代昌盛;末章侧重聚集欢乐。由此看来,方氏的评语似可改为:诗虽平说,平中暗含波折;六字炼得甚新,诗意表达圆足。 另外,在朱熹《诗集传》中,《螽斯》是比体首篇,故用以释比。其实,通篇围绕“螽斯”着笔,却一语双关,即物即情,物情两忘,浑然一体。 因此,“螽斯”不只是比喻性意象,也可以说是《诗经》中不多见的象征性意象。 4.诗经里经典的句子关雎《诗经·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击鼓《诗经·邶风》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绸缪《诗经·唐风》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5.《诗经》中最唯美的句子有哪些1.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2.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4.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5.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6.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7.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8.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9.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10.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1.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1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3.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语出。 14.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15.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6.诗经中美好的词语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苕之华(诗经《苕之华》)凌霄花的意思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未晞 出自 雨落川下,白露未晞 芊蔚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婉清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菁菁。《唐风·杕杜》:“有杕之杜,其叶箐箐”。 菁菁:草木茂盛。 惠然《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惠然,顺从貌。 琇莹。 《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琇:宝石。 莹:光亮透明。佩玖。 《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诒我佩玖”。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婉兮、婉如。《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婉如清扬”。 婉:美丽。文茵。 《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文茵:车中的虎皮坐褥。 湄。单名一个“湄”字,取自《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虽然没有上文中的“在水一方”有名,但它更适合取名。 舒窈。 《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舒:舒缓轻盈貌;窈纠(jiǎo)其实是连在一起的,体态窈窕貌。楚楚。 《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楚楚:鲜明貌。 蜉蝣是一种短命的小虫,故而此篇的基调是消沉的。 静嘉。 《生民之什·既醉》:“其告维何?笾豆静嘉”。静嘉:洁净美好。 清馨。《生民之什·凫鹥》:“尔酒既清,尔肴既馨”。 柔嘉。《荡之什·抑》:“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柔嘉:柔和美善。《荡之什·烝民》:“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 柔惠。《荡之什·崧高》:“申伯之德,柔惠且直”。 柔惠:柔和仁惠。【逃之夭夭】 《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后因“桃”、“逃”同音,故以“逃之夭夭”作诙谐语,形容逃跑得无影无踪。【为鬼为蜮】 《诗·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则不可得。” 朱熹集传: “蜮,短狐也,江淮水中皆有之,能含沙以射水中人影,其人辄病,而不见其形也。”后以“为鬼为蜮”比喻使用阴谋诡计,暗中害人。 【求之不得】 追求或寻找不到。本谓不遂所欲。 《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后多用于意外地遂愿。 【鱼跃鸢飞】 语出《诗·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毛传: “言上下察也。” 孔颖达疏:“毛以为大王、王季德教明察,著於上下。其上则鸢鸟得飞至於天以游翔,其下则鱼皆跳跃於渊中而喜乐。” 后以“鱼跃鸢飞”谓世间生物任性而动,自得其乐。【高岸深谷】 ①指幽僻的处所。 ②形容幽峭深邃。③《诗·小雅·十月之交》: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后因以“高岸深谷”比喻事物的巨大变化。【鸟革翚飞】 形容宫室壮丽。 语出《诗·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朱熹集传:“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翚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 【投桃报李】 《诗·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后以“投桃报李”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悬狟素飡】 语本《诗·魏风·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后因以“悬狟素飡”喻无功受禄。【敌忾同仇】 《诗·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杜预注:“敌,犹当也;忾,恨怒也”。 后以“敌忾同仇”指抱着无比仇恨和愤怒共同一致地对付敌人。【吐刚茹柔】 吐出硬的,吃下软的。 比喻怕强欺弱。语本《诗·大雅·烝民》: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孔颖达疏:“柔濡者则茹食之,坚刚者则出之,喻……敌寡弱者则侵侮之,强盛者则避畏之。” 【切磋琢磨】 亦作“切瑳琢磨”。①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 ②比喻道德学问方面互相研讨勉励。语本《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出谷迁乔】 从低处移到高处。《诗·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宋王之道《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词:“黄鹂休叹青春暮,出谷迁乔旧家句,天意从人还许诉。”本指鸟出自深谷,移居高木,后以“乔迁”为祝贺别人迁居之词。 【履薄临深】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后以“履薄临深”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深厉浅揭】 《诗·邶风·匏有苦叶》:“深则厉,浅则揭。”朱熹集传:“以衣而 【跼高蹐厚】 见“跼高天蹐厚地”。 【敬恭桑梓】 语出《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朱熹集传:“桑、梓,二木。 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因桑梓为父母所种,故应恭敬。 后用作热爱故乡,尊敬故乡之人的典故。【昊天不吊】 谓苍天不怜悯保佑。 语本《诗·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朱熹集传:“吊,愍。” 后因以“昊天不吊”为哀悼死者之辞。【清渭浊泾】 《诗·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孔颖达疏: “泾水以有渭,故见其浊。”古以为渭水清,泾水浊,后因称“清渭浊泾”。 亦以喻两相比较,是非好坏分明。【爱莫能助】 虽然同情,却限于条件无从帮助。 语本《诗·大雅·烝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