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有月字的诗句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2.有“月”字的诗句40句照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词:《苏幕遮》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范仲淹:《御街行》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 词:《蝶恋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吴文英 词:《唐多令》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 词:《临江仙》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周邦彦 词:《兰陵王》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皇甫冉:《春思》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卢纶:《晚次鄂州》。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靖康耻。 犹未雪,巨子恨,何时灭……。岳飞 《满江红》 拜将名歌,怀贤阁杳,空指冲冠鬃,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胡世将 词:《酹江月》 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孤忠耿耿。剑铓冷侵秋月。 (南宋)黄中辅 词:《念奴娇》。 想故国,高台月照,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南宋)刘辰翁 词:《柳梢青》 璧月初晴,黛云远澹,春事维主?……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 刘辰翁 龙虎敬,风云天。 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反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东晓碾关山月。 问姮娥,于我肯从容,月圆缺。 王清惠;《满江红》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邓剡 词《酹江月》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赤璧怀古》词《念奴娇》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 辛弃词:《满江红》。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词《江城子》。 沙上弃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 词:《天仙子》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扬花过无影。 张先 词:《木兰花》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蒋氏女 词《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 吕本 《南歌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 词:《雨霖铃》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苏过 《点绎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词《西江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月夜》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顾况 《宫词》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 《瑶瑟怨》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苏轼 词《洞仙歌》 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 王以宁 《水调歌头》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陈与义 词《临江仙》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南宋)岳飞 词《小重山》 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 辛弃疾 词《贺新郎》 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自己!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曹豳 词《西河》 望断云行无去处,梦回明月生春浦。 司马槱 词《黄金缕》 举怀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出隐隐。 ……满地平戈犹未戢,毕竟中原谁定? 张绍文 词《酹江月》(淮城感兴)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陆游 词《秋波媚》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陆游 词《夜游宫》 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辛弃疾 词《贺新郎》 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辛弃疾 词《贺新郎》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万里想龙河,泣孤臣关越。 (南宋)张元干 词《石州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李煜 词《虞美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词《江城子》 富贵本无心,何事故乡轻别?空使猿惊鹤怨,误薜萝秋月。……欲驾巾车归去,有豺狼当辙。 胡铨 词《好事近》 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 张元干 词《贺新郎》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投?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辛弃疾 词《木兰花慢》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长记曾携手处……几时见得。 姜夔 词《暗香》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 姜夔 词《齐天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 《鸟夜啼》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苇荘 《章台夜思》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吕本中 《采桑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 《一剪梅》 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李清照 词:《蝶恋花》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李清照 《摊破浣溪沙》 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张先 《青门引》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秦观 《踏莎行》 似黄梁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 贺铸 《六州歌头》 堪爱处,。 3.带有月字的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陈风·月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李商隐《月夕》)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后出塞五首〉其二)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宿江边阁》) 水静楼阴直,山昏塞月斜。 夜来归鸟尽,啼杀后栖鸦。(《遣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明月千里寄相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月夜》) 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 至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鬓湿臂寒,看月之久也。 月愈好而苦愈增,语丽情悲。末又想到聚首时,对月舒愁之状,词旨婉切,见此老钟情之至。 (《杜臆》)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夜忆舍弟》)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梦李白二首》其一)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抒怀》)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江汉》)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谁好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宿府》)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入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丈友生。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客夜》)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泌:《寄人》 照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词:《苏幕遮》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范仲淹:《御街行》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 词:《蝶恋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吴文英 词:《唐多令》 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技上月三更 唐 崔涂:《春夕》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遥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周邦彦 词:《兰陵王》 孤灯不如思欲绝,卷惟望月空长叹……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李白:《长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 词:《临江仙》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皇甫冉:《春思》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卢纶:《晚次鄂州》。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共看明月应泪垂,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靖康耻。犹未雪,巨子恨,何时灭……。 岳飞 《满江红》 回 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 妾身,不愿似天家,金 缺。文天祥 《满江红》 拜将名歌,怀贤阁杳,空指冲冠鬃,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胡世将 词:《酹江月》 两宫幽陷,此恨何时雪!……孤忠耿耿。剑铓冷侵秋月。 (南宋)黄中辅 词:《念奴娇》。 想故国,高台月照,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南宋)刘辰翁 词:《柳梢青》 璧月初晴,黛云远澹,春事维主?……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 刘辰翁 龙虎敬,风云天。 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反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东晓碾关山月。 问姮娥,于我肯从容,月圆缺。 王清惠;《满江红》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 !……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邓剡 词《酹江月》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赤璧怀古》词《念奴娇》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 辛弃词:《满江红》。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词《江城子》。 沙上弃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 张先 词:《天仙子》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扬花过无影。 张先 词:《木兰花》 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蒋氏女 词《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 吕本 《南歌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 词:《雨霖铃》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苏过 《点绎唇》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词《西江月》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月夜》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4.《诗经》四字诗句求“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出自《诗经·国风·豳风》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诗经》的四字诗句 未,无也;央,边也,极也,端也.未央,无边也.未,未位,即西南方.未央,指西南方的中央. “七月流火”的真正含义 《诗经·国风·豳风》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又读了一篇有关的文章,文章这么说: “七月流火”的“火”指的是大火星.火星是一颗大行星,而大火星则是一颗恒星.它是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星,中国古代也称之为心宿二.它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所以才由此得名的吧. “流”是一个动词,这里指星的往西运行,落下. “七月”,指的不是阳历七月而是(豳历)农历七月.在农历里,一二三月表示的是春季,四五六月是夏季,七八九月是秋季,十到十二月是冬季,所以农历七月恰恰是由夏入秋的时节. “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春分点的缓慢移动,距今两千多年的《诗经》时代里谈及的“流火”如今在中原地区观察,大约是农历八月时候的事情了. 这篇文章解释得备详备细,我也是受教颇深.没想到这一古语的本来含义已被通俗而异化,不知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呢还是缘于自己的无知呢?于我,我承认是自己的无知.我一直以为此词是用来描写赤日炎炎似火烧的燠热呢.孤陋之人难免寡见啊.。 5.古代文学诗词中含有"月"字的连续两句1、《元夕无月.其二》清代:丘逢甲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释义:三年后的今夜天空不见月光,美丽的月亮大概在台湾故乡。 想到海天之外去寻找明月,半夜里做梦,神魂飞渡重洋。2、《把酒对月歌》明代:唐寅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释义:李白之前本来就有明月,只有李白诗歌才能题写。 如今李白已经离开人世仙去,明月在天上几回圆来几回缺?今天的人仍在吟颂李白的诗,明月也还像李白生前的那时。我学着李白对着明月饮酒,月亮和李白又怎么能得知?李太白既能作诗又能喝酒,我如今也喝百杯作诗千首。 我虽羞愧没有李白的才华,却料想明月不会嫌我陋丑。我也不曾登上天子船,我也不曾到过长安眠。 住在苏州城外一间茅屋里,无数桃花盛开月光撒满天。3、《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唐代: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释义:青天上明月高悬起于何时?我现在停下酒杯且一问之。人追攀明月永远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 皎洁得如镜飞升照临宫阙,绿烟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只能看见每晚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早晨在云间隐没。 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娥孤单地住着与谁为邻?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曾经照过古人。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4、《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代: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释义: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5、《国风·豳风·七月》(节选)先秦:佚名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释义: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 十一月北风劲吹,十二月寒气袭人。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正月开始修锄犁,二月下地去耕种。 带着妻儿一同去,把饭送到向阳的土地上去,田官十分高兴。6、《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唐代: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释义:我以前在巴东三峡之时,曾西望明月遥想家乡峨眉。 遥忆家乡的峨眉山月从峨眉而出,普照沧海,长与人万里相随。在黄鹤楼前的月光下,我忽然遇到了您这位从家乡峨眉来的客人。 如今,峨眉山月又将随风伴送您西入长安。长安的大道直通九天,峨眉山月也随您朗照八百里秦川。 在京师,皇帝与达官贵人们登上席次乘坐高座,手执麈尾,高谈重玄之道。我像浮云一样在吴越游荡,而您却能遭逢圣主,一游丹阙。 等您一振高名,誉满帝都之时,再旧来故地,与我一起玩赏峨眉的山月吧。 6.我想诗经七月赏析字数不要太多《诗经·七月》赏析 一七月流火,九月授衣①。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②。无衣无褐③,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④。 (一章)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⑤。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⑥。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⑦。(二章)s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⑧。七月鸣(贝鸟),八月载绩⑨。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⑩。 (三章) 四月秀葽⑾,五月鸣蜩⑿。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⒀。一之日于貉⒁,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⒂,言私其豵,献研于公⒃。(四章)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17,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18。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⒆。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五章) 六月食郁及(艹奥)⒇,七月亨葵及菽(21),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22)。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茶薪樗,食我农夫(23)。 (六章)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24)。黍稷重穋,禾麻菽麦(25)。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26。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27)。(七章) 四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28)。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29)。九月肃霜,十月涤场(30)。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31)。 (八章)①毛传:“火,大火也。流,下也。 九月霜始降,妇功成,可以授冬衣矣。”郑笺:“大火者,寒暑之候也。 火星中而寒暑退,故将言寒,先著火所在。”按“火”即“大火”星,即心宿二。 大火于夏历五月初昏见于东北天空,六月初昏达于正南,七月昏则继向西“流”,即所谓“七月流火”,是暑退将寒之候也。 g /②毛传:“一之日,十之馀也。” “觱发,风寒也。”“栗烈,寒气也。” 按一之日、二之日,即十一月、十二月,犹“十有一月之日”,“十有二月之日”,而简省其文。诗中之月令,“兴”也,即以天时挽起人事,又以月令为分别:一章言耕,二章言蚕,三章言绩染,四章言田猎,五章葺屋御寒,六章点缀时物,七章收获,八章以岁终之庆作结。 每一章主线之外,则各以月令中细事别生波澜,但总由月令放开去,提拢来。然而此虽写实,却又不为实所缚,故无须以“农书”目之,亦不必以夏历、殷历、周历与诗中之月令分别对应,曰一诗而用三历也。 r /③郑笺:“褐,毛布也。”《孟子·滕文公上》“许子衣褐”,赵岐注:“以毳织之,若今马衣也。 或曰褐,枱衣也,一曰粗布衣也。”按赵注所谓“毳”,指兽毛。 褐原指毛织衣,后又通指粗布衣,即粗麻所织衣。④朱熹曰:“于,往也。 耜,田器也。于耜,言往修田器也。 举趾,举足而耕也。”范处义曰:“农夫既兴作,而在南亩,其妇子则为黍食以饷之,田大夫见其如此,所以喜也。” 按三之日、四之日,即一月、二月,便是“因乘上数”(孔疏),取诗之谐也。⑤毛传:“仓庚,离黄也。 ”按即黄鹂,亦名黄莺。此为传递春消息的应节趋时之鸟。 ⑥毛传:“懿筐,深筐也。微行,墙下径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迟迟,舒缓也。 蘩,白蒿也,所以生蚕。祁祁,众多也。” 按用白蒿煮水浸沃蚕子,可促蚕子同时发蚁(孵化),故曰“所以生蚕”。 ⑦毛传:“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 殆,始。及,与也。” 范处义曰:“女子感其所见,念当嫁娶之时,将远其父母,所以伤悲,谓不得久于家。”徐绍桢曰:“此中采桑之人,固有婚姻及时之女,念及将有远父母兄弟之行,则我之在此采桑,能有几时,其心伤悲,固是出于性情之正。 诗言殆及公子同归者,殆,将然之词,亦非谓此采桑之日也。”⑧朱熹曰:“萑苇,即蒹葭也。 蚕月,治桑之月。”“远扬,远枝扬起者也。 女桑,小桑也。”按条桑,即挑桑,谓“挑拨而取之”(马瑞辰)。 斧斨,可合指一物,也可分言二物。分言,则斧是刃器顶端为銎,竖装在横木柄上;斨则刃器中间开方銎,将木柄横贯其中。 斨之功效较斧为高。猗,戴震曰:“猗然长茂也。” 按桑树特性是副芽多,且舒长迅速,若展开之叶芽受到损伤,副芽便很快长成叶丛来替代;若枝条折断,副芽则迅速长成叶片更肥大的新枝条,以再生方式递补。“蚕月”四句,即言善斩伐而桑益茂。 ⑨毛传:“(贝鸟),伯劳也。 载绩,丝事毕而麻事起矣。” 胡承珙曰:“伯劳以夏至鸣,冬至去,五月以后皆其鸣时。”“诗则但言其鸣为将寒之候,以起下文载绩,故以七月、八月连言之,不必定指始鸣。” 按绩即绩麻,七月鸣(贝鸟),八月载绩,若言伯劳鸣犹未止,亟制寒衣,可毕功于冬至之前。 艺术中国 /⑩毛传:“玄,黑而有赤也。 朱,深纁也。阳,明也。” 严粲曰:“丝麻既成,或染之以为玄,或染之以为黄,其朱色者尤鲜明,将供公子之衣裳。” /(11)葽,苦菜,菊科苦苣荬属。 《夏小正》,四月“秀幽”(幽、葽一声之转),《逸周书·时训》,小满之日“苦菜秀”,《月令》。 7.夏商周时期古诗中有*月*字吗商朝 那时候字都留下来的不多,哪有什么诗歌。 目前最早的诗歌就是《诗三百》又名诗经 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即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诗歌305首,其中6首为笙诗,只有题目,没有诗,故又称“诗三百”。只有题目共四五百年间的民间歌谣(风)、士大夫作品(雅),以及祭神的颂辞(颂)。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的风是指各地方的民间歌谣,其中的雅大部分是贵族的宫廷正乐,其中的颂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以祭祀宗庙的舞乐。《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多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下面是诗经中有关月的 《诗经·陈风·月出》原诗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诗经·陈风·月出》译文 多么皎洁的月光, 照见你娇美的脸庞, 你娴雅苗条的倩影, 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多么素净的月光, 照见你妩媚的脸庞. 你娴雅婀娜的倩影, 牵动我纷乱的愁肠! 多么明朗的月光, 照见你亮丽的脸庞, 你娴雅轻盈的倩影, 牵动我焦盼的愁肠! 《诗经·陈风·月出》鉴赏 诗人思念他的情人,是从看到冉冉升起的皎月开始的。也许因为月儿总是孤独地悬在无垠的夜空,也许因为它普照一切,笼盖一切,所谓“隔千里兮共明月”(谢庄《月赋》),月下怀人的作品总给人以旷远的感觉。作者的心上人,此刻也许就近在咫尺,但在这朦胧的月光下,又似乎离得很远很远,真是“美人如花隔云端”(李白《长相思》)。诗人“虚想”着她此刻姣好的容颜,她月下踟躅的婀娜倩影,时而分明,时而迷茫,如梦,似幻…… 8.求《诗经》中七月的拼音注释,好多字不认识啊诗经·豳(bīn)风·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bì)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sì),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yè)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yì)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fán)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huán)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qiāng),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jú),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yāo),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tuò)。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zuǎn)武功。言私其豣(jiān),献豣于公。 五月斯螽(zhōng)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yù),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jū)。采荼薪樗(chū),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lù),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绹(táo)。亟(jí)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阻。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xiǎng),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sì)觥,“万寿无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