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的试题

1.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V1.汉赋四大家是:().A.司马相如B

1.ABCD汉赋四大家,一般是指司马相如、扬雄、班固/url、张衡四人.另说,汉赋四大家是司马相如、枚乘、贾谊、淮南小山的合称2ABD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 ,共40篇 3ACDE 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兼爱非攻2.天志明鬼3.尚同尚贤4.节用节葬5.非乐6.非命《经》上、下,《经说》上、下及《大取》、《小取》六篇,专说名辩和物理、光学等内容4BCD《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5AB6ACD7ABE《九歌》是《楚辞》篇名.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国殇》一篇,是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将士;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王逸说是屈原放逐江南时所作.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用.8ADE9BCD10ABCE。

2.诗经两首 习题

1都是求心上人的。

2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兴,"比"和"兴"在古代是不同的,但是在有的作品中它们又是混合的,"比"中有"兴",“兴”中有“比”。《关雌》中以“兴”为主,但“兴”中带“比”。如此诗起兴,但兴中又以睢鸠之“挚而有别”来“比”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起兴,兴中又暗指淑女之难求。这种手法的优点在于寄托深远,含蓄隽永,能产生文已尽而由余的效果。

3起借物喻人的作用。

4全诗三章,采用了重章叠句之法,反复吟咏,具有强烈的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三章之间,仅易数字。但正是这变化的几个字推动了诗情的发展。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再到“白露未已”,写的是时间的推移,暗示着主人公凝望追寻时间之久;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再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

5《蒹葭》是情与景的交融。情景交融。而《关雌》则不是。

3.《诗经》两首习题,求答案

一、一词多义:

以:

秋以为期 (介词,拿、用 ) 以望复关 ( 连词来 ) ( 介词拿 ) 以其无理于晋 (连词因为 )

籍何以至此 ( 介词凭 ) 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 “以”通“已”,已经 )

之:

桑之未落(主谓间助词,取独 ) 君子之车(的 )

言:

载笑载言( 说 ) 体无咎言( 言词 ) 言既遂矣(助词不译 )

将: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 )

二、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夙:名做状,很早地)兴(夜:名做状,在深夜)寐;2、其(黄:名做动,变黄)而陨;3、(二三:数词做动词,有时二有时三,不专一)其德。

三、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

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判断句)2.靡室劳矣(似乎没啥特殊的,就是否定句)。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宾语前置,以秋为期)。 4.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省略句。)

四、文本探究:

1.在《氓》一诗中,美丽、温柔、勤劳、善良的女主人公为什么会被遗弃呢?结合你的认识、感受以及当时的时代特点,谈谈你的看法。并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依据来证明你的观点。我的观点:一来妇女的地位低下,不受尊重,连自家兄弟都不理解自己,如兄弟不知那句。二来该男子品行不太值得托付终身。始乱终弃这点非常明显。三点,男人家庭暴力的倾向比较明显。这是被抛弃前奏。

2.请说一说“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两句的含意。

答:__那个男子相貌忠厚,抱着布前来换丝,其实他的目的并非换丝,来这里是为了跟我商量婚事。

3.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答:1.所述故事为男女恋情,主人公为普通劳动妇女与一个农村青年,取材现实。2.故事发生的地点为生活中习见的场合,景物也是劳作时就地取材的所见所感。3.故事的主题是生活中常常发生的婚恋悲剧,结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4.《氓》这首诗里,女主人公对于那个负心汉的称呼在不断变化,试分析称呼变化与女主人公感情变化二者之间的联系。

答:由爱而恨,再果断地决绝远离这个负心冷酷的男人。表现该女子由温和善良对爱痴情的个性演变为一个看透男人恶劣本性之后的清醒。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