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南朝的诗歌

1.南北朝诗词风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而获得独立的发展,开始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文学样式,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诗歌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的.汉末魏初,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社会背景下面,文人诗歌创作进入了“五言腾踊”的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刘桢、陈琳等所谓“建安七子”组成的邺下文人集团,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慷慨任气”这种共同的时代风格,其中曹操的诗歌,沉雄悲凉,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露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都是较为成功的篇章.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人称“建安之杰”.他的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白马篇》、《赠白马王彪》分别是他前期和后期诗歌的代表作.他的散文和辞赋也表现出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著名的〈洛神赋〉美不胜收.“七子”中最有成就的作家是王粲,他的《七哀诗》、〈登楼赋〉等篇章,是建安文学中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杰作. 魏晋之交,随着世风的变易,诗歌创作呈现出与建安时代不同的风貌.阮籍、嵇康的作品,或沉郁艰深,或风调峻切,他们继承了建安文学的优秀传统,进一步推动了五言古诗的发展.西晋太康时期诗歌繁荣,诗人有“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称,但多数作品流于华采繁缛,唯左思的诗歌骨力遒劲,承传建安文学的精神.其〈咏史〉诗开启了咏史和咏怀结合的新路子.东晋在玄学的影响下,“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玄言诗泛滥一时,能够超越流俗的大诗人便是陶渊明.陶渊明的时代,“真风告逝,大伪斯兴”,他因贫而出仕,目睹官场黑暗,不愿同流合污,决心辞官归隐,保持自我的人格精神.他的田园诗描绘自然风光的美丽,歌颂田园生活的平和,也表现了亲身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喜悦和辛劳.创造了情、景、理交相融合,平淡和醇美统一的艺术境界.《归园田居》、《饮酒》是他的田园诗的代表作.陶诗的风格自然冲淡为主流,但《读山海经》(“精卫填微木”)、《咏荆轲》等也显示了诗人“金刚怒目”的一面.可以看出诗人内心并不静穆,他没有忘怀世事.陶渊明诗对后世影响很大,尤其是唐代的山水田园诗派受其直接影响.陶渊明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散文、辞赋,数量虽不多,却非常出色,著名的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感士不遇赋》等. 南北朝时期,许多文人专力于文学创作,而主要运用的文学样式是诗歌和骈文.南朝诗歌在谢灵运手上山水诗大放光芒,其后谢眺的山水诗写得清新圆熟,世称“大小谢”.诗人鲍照出身寒微,则擅长用七言古诗体来抒发愤世嫉俗的情怀,他隔句押韵的七言歌行为七言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北方文苑稍嫌荒寂,但散文方面也不乏名篇,如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最有成就的是由南入北的作家庾信.他的诗赋集南北文学之大成,将南方精美圆熟的艺术技巧和北方刚健爽朗的精神融合,成为唐代诗风的先声.这一时期骈文统治着整个文坛,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芜城赋》、庾信《哀江南赋》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总的来说,南朝作家们对形式声律的追求,为唐代文学、尤其是唐代近体诗的定型和成熟,作了充分的准备. 此外,南北朝乐府民歌也足以与汉乐府诗前后辉映.南朝的吴歌、西曲明丽柔婉,北朝少数民族歌曲则多刚健亢爽,风格各异,但都情意真切. 从我国古代小说体裁的形成和发展来说,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重要阶段.出现了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其中晋干宝的《搜神记》和南朝刘宋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最值得重视.《世说新语》记载了自汉至晋不少上层士族人物的轶事言谈,写人气韵生动,记言简约精妙,实开后世笔记小说之先声. 由于文学意识的渐趋自觉,这一时期出现了探讨文学观念、分析创作过程、批评作家作品的文学论著,如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钟蝾《诗品》.后两部在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堪称划时代的巨著. 您已经评价过!好:0 您已经评价过!不好:0 您已经评价过!原创:0 您已经评价过!非原创:0 问问团队 ●`蝉`ヽ时雨… 共1人编辑答案 2011-10-22 01:48 满意答案 南北朝指从东晋灭亡到隋统一(420~589)的170年时间.这时南朝相继为宋、齐、梁、陈;北朝则自北魏统一北中国(439)起,后分裂为东魏、西魏,又相继为北齐、北周所代,最后均为隋所统一.这个时期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南朝文人诗歌,其成就远远超过北朝,并成为唐诗全面繁荣的必要准备和过渡阶段.南朝文人诗歌的发展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刘宋时期是第一阶段.即山水诗逐渐从东晋的玄言诗中独立出来,并蔚然成风的阶段.山水诗在此时的兴盛有多种原因.首先它是文人士大夫崇尚山林隐逸生活的反映.魏晋,由于社会动乱,政治黑暗,士大夫无论在朝的在野的,大都以隐逸为清高,以山林为乐土,因而在诗歌中描写山水之美,借以寄托自己的某种情怀.其次,东晋以来,南方社会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世族地主到处建筑园林别墅。

2.南朝的诗歌可以怎么分类

南朝的诗歌可以分为宋齐、齐梁、梁陈三个时期。

宋齐时期谢灵运的山水诗 独树一帜,富丽精工,有“野旷沙岸净, 天高秋月明”、“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 禽”、“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等众 多名句,虽全诗统读起来欠佳,仍未完全 摆脱玄言诗的影响,却开创了山水诗派。 鲍照(414 ~ 466年)出身孤贱,气节奇 高,所作诗以乐府诗居多,又以《拟行路 难十八首》最能显示其精神世界,“泻水 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 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 言”,“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太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这里是壮志难酬,有悲愤不平之气,使 人联想到唐代的李白。齐梁时期的谢跳 (464~499年)经历与谢灵运相似,诗受 谢灵运影响,人称“小谢”。

他的诗清新 流丽,音韵声律受沈约等人的影响,铿锵 和谐,有“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江南佳 丽地,金陵帝王州”等名句。 谢脒的新体 诗对唐代律诗、绝句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严沧浪称“谢跳之诗,已有全篇似唐人 者”。

梁陈时期的诗人大多集中在宫廷 内,故而宫体诗居多,常描写艳情,放浪 轻佻,风气一直延续到初唐。这时期的诗 人中,江淹、吴均、何逊、阴铿较为著 名,思想健康,与以沈约、江总为首的宫 廷文学形成鲜明对比。

南朝时期的民歌几乎全是情歌,十 之七八出自女子之口,甚至含有较浓的情 色成分和脂粉气。它以《清商曲辞》中的 “吴声歌”和“西曲歌”为主,前者计之 326首,后者142首,吴声出自江南,西曲 出自汉北樊邓间。

这些出自当时大都市的 民歌体裁短小,多是五言四句,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 如《子夜歌》:“依作 北辰星,千年无转移。

欢行白日心!朝东 暮复西! ”简短轻快,平白有力。而标志 南朝民歌艺术发展最高成就的是《西洲 曲》。

此诗取喻新颖,属对自然,声情摇 曳,话语动人,余味无穷。北朝民歌以《乐府诗集》中所载的 “梁鼓角横吹曲”为主,多是当时北方民 族一种在马上演奏的乐曲,作者主要是 鲜卑人和其他北方民族的人们。

鼓角横 吹曲现存60多首,反映面相当广,有战争 生活、有民众疾苦、有尚武骑射、有爱 情相思,还有山川风光。著名的《敕勒 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 见牛羊。” 27个字,一片北国草原风光, 反映出生活面貌和精神气节,成为“千古 绝唱”。

北朝民歌中的代表作是《木兰 诗》,讲述木兰乔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和 《孔雀东南飞》并称中国诗歌史上的“双 璧”。胡应璘《诗薮》说:“五言之赡, 极于焦仲卿妻;杂言之赡,极于木兰。”

在南北朝时期,融汇南北,体现文 学交流趋势、创立新风格的是由南人北 的庾信(513~581年)。 他将南朝诗歌的 精华带到北方,又吸收北方文化健康的精 神,取得了巨大成就。

他的后期诗清新刚 健,形式与格律日臻成熟,开唐人五律、七律、五绝、七绝的先河,成为唐诗的先 驱,深受唐人重视。公元581年,庾信结束人生的旅程, 同时,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全国复 归统一。

但是在诗歌上,南北朝浮艳轻恻 的风气依然占主导地位。著名的诗人有卢 思道、杨素、薛道衡、隋炀帝等人,他们 的作品体现了诗歌在从南北朝向唐诗过渡 阶段的特征。

3.关于南朝历史的诗歌

杜牧的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制的乐曲,这靡靡之音,早已使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如今又有人在这衰世之年,不以国事为怀,反用这种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又将重演的隐忧呢!“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

杜牧 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统治者佞佛,劳民伤财,修建了大量寺庙,《南史·郭祖深传》说:“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相关
下一篇
霖霖诗经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