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风诗词「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一字一句皆不可舍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宫辞]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乐游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谒山]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 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雪惹梅花 花偷泣 手里风筝断了线 越飘越远 我不想再去检 看破三千世界,惊醒一夕清梦,分别,然后遗忘,便是一切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钱惟演《玉楼春》) 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钱惟演《玉楼春》)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木遮》)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张先《天仙子》)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明月不知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欧阳修《踏莎行》) 笙歌散进游人去,始觉春空(欧阳修《采桑子》) 聚散若匆匆,此恨无穷。 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留春住(王观《卜算子》)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今宵剩把颍钢照,有恐相逢似梦中(晏几道《鹧鸪天》) 残睡觉来人又晚,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晏几道《南乡子》)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晏几道《生查子》)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王安国《清平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蝶恋花》) 人生弹指事成空,断魂惆怅无寻处(李之仪《踏莎行》) 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拦住(黄庭坚《望江东》) 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晁元礼《绿头鸭》) 人强健,青尊素影,长愿相随(晁元礼《绿头鸭》) 叹好梦,一一无凭,怅掩金花坐凝目(晁元礼《雨霖铃》) 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晁元礼《雨霖铃》)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秦观《望海潮》)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秦观《满庭芳》) 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秦观《满庭芳》) 无奈云沉雨散。 凭阑干,东风泪眼(王诜《忆故人》) 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赵令峙《清平乐》)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忆从前,一点东风,风隔着垂帘,眉儿愁苦(柳如是《金明池》) 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 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王夫之《更漏子》) 乍似榆钱飞片片,湿尽烟花,珠泪无人见。 江水添将愁更满,茫茫直与长天远(屈大均《鹊踏枝》) 已过清明风未转,妾处春寒,郎处春应暖(屈大均《鹊踏枝》) 嫩绿似罗裙,寸寸销魂。春心抽尽为王孙。 不分东风吹渐老,色映黄昏(屈大均《浪淘沙》) 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夏完淳《卜算子》) 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夏完淳《卜算子》) 人世事,几完缺(吴伟业《贺新郎》) 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陈维崧《好事近》)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裘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 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朱彝尊《解佩令》) 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谁寻(朱彝尊《高阳台》) 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绝连珠弄(王士稹《蝶恋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 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处凄凉否(顾贞观《金缕曲》) 辛苦最怜天上月(纳兰性德《蝶恋花》)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纳兰性德《采桑子》) 风一更,雨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 雨洗秋浓人淡(厉鹗《谒金门》) 谁知千夜里,各对一灯红(蒋士铨《水调歌头》) 石倘能言,也应似我,望古增呜咽(王仁溥《念奴娇》) 看取青。 2.求一篇以『中国风』为题的作文不需太长就行、谢谢中国的文化不同于英国的温文尔雅,不同于印度的神秘缠绵.它就好似一袭细腻华丽的旗袍,攀附在岁月的旖旎中,如深宅大院的千金小姐一般,温柔,诗意.中国古时的女子是不大出门的,她们被高深的府墙闭在院中花池里,独自抚琴.那女子,手抱雕花琵琶,头插金灿的凤凰珠钗,碳黑的发丝挽成池中莲花状,乖巧的伏在脑后,身着细纱绸缎,镶着暗边的底上绣着娇艳的牡丹,白玉环子套在纤细的手腕上,着实好看.那金缕鞋底绣着莲花,寸步生花,在地上展开道道涟漪,那女子脸上略施粉黛,眼里眉梢是数不尽的雍容高贵,大致里边坐的是豪门家的贵小姐吧,手指间班驳着牡丹色的中国风.中国的扇子也是不可不论的,娇小姐摇着西施面的绸缎团扇,步步生笑.才子唰一摇手,纸面的折扇呼的开了,扇面上画着荷,题着词,连走起路都里外都透着股书生气.好一股木相味的中国风.中国的民乐是最后的压轴好戏.长萧一吹,细细的风也成了萧声,声声惊人,琵琶提弹,声虽小,但里外都是娇贵.二胡一拉,气宇不凡,春来夏至拉的无不生妙.古筝一奏,奏的荡气回肠.百千齐作,这茉莉香的中国风也就出来了.中国,中国风,数不尽的丝丝缕缕.。 3.【方文山创造的中国风歌词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纵观历C 分 析:本题材料中“方文山创造的中国风歌词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纵观历史文化,横览古典诗词,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神韵”,充分说明了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故①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本题材料中“《青花瓷》《菊花台》《东风破》等歌曲将唯美的古典神韵、浓郁的民族气息与现代潮流元素完美融合”,充分说明了文化创新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善于推陈出新,要善于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故③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故②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④项中的表述不科学,故不能入选。 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途径的相关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