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英译本

1.《诗经》第一个英译本是什么时候

第一个英译选本十八世纪由威廉·琼斯爵士(Sir W.Jones)完成。

第一个英译选本十八世纪由威廉·琼斯爵士(Sir W.Jones)完成。琼斯是梵文学家、诗人和近代比较语文学的鼻祖。他先是将《诗经》译成拉丁文,分两种文体:散文本和韵文本。后来,他又根据拉丁文本译出英译本,仍然是散文本和韵文本。据说,他之所以每次都作两种译本,是因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亚洲人的诗作。实际上,琼斯的韵文译本是十八世纪的英国作家在中国古诗的影响下为十八世纪的英国读者所写的诗,严格讲来,不是翻译。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英国伦敦会传教士理雅各才将整部《诗经》译成散体英文,到一八七一年,他又在伦敦出版了《诗经》三百零五篇的韵体译本,并于一九六七年在纽约重印。他的译本注释丰富,是学者的译文,对后世影响颇大。林语堂以为,就其译文的“句法,韵律和总的效果看,常常缺乏真正的诗味,但其译文准确无误……虽其中不乏成功之作”。这个评价是中肯的。一八九一年伦敦又出版了阿连璧(C.F.Allen)和詹宁斯(William Jennings)的英译本。阿连璧曾任英国驻镇江、福州等地领事。所译《诗经》主要参考孙璋、理雅各及两种德译本。其译本着眼于英国人的鉴赏,押韵,但随意改动原文,近似改写。后者成书前,曾刊登在香港的《中国译论》上。他在序言中批评了儒家将一些爱情诗的解释与政治事件联系在一起。他认为理雅各有时避开了一些疑难诗句的注释,对其诗韵的处理也颇有微词。

2.推荐几本翻译的比较好的《诗经》译本

1、《诗经译注》 作者程俊英(有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两个版本,内容应该是一样的。我买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本)

[注:作者程俊英是中国第一批女大学生,与庐隐、王世瑛、陈定秀并称五四“四公子”。]

——此书可作为入门书。

2、《诗经注析(全二册) 》程俊英,蒋见元 著,中华书局。

——此书比《诗经译注》 研究更加深入。

3、《诗经直解》(上下) 作者陈子展。

——此书可与《诗经注析》 比照阅读、研究。

4、《毛诗正义》汉·郑玄 笺;唐·孔颖达 疏

——此书集古代(唐代之前)研究《诗经》之大成。

3.诗经英译版中那个最好

英国汉学家James Legge(理雅各)1876年翻译的韵体《诗经》好。

理雅各(James Legge,1815年-1897年)是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曾任香港英华书院校长,伦敦布道会传教士。他是第一个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人,从1861年到1886年的25年间,将《四书》、《五经》等中国主要典籍全部译出,共计28卷。当他离开中国时,已是著作等身。理雅格的多卷本《中国经典》、《法显行传》、《中国的宗教:儒教、道教与基督教的对比》和《中国编年史》等著作在西方汉学界占有重要地位。他与法国学者顾赛芬、德国学者卫礼贤并称汉籍欧译三大师,也是儒莲翻译奖的第一个获得者。

4.推荐几本翻译的比较好的《诗经》译本

1、《诗经译注》 作者程俊英(有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华书局两个版本,内容应该是一样的。

我买的是上海古籍出版社本)[注:作者程俊英是中国第一批女大学生,与庐隐、王世瑛、陈定秀并称五四“四公子”。]——此书可作为入门书。

2、《诗经注析(全二册) 》程俊英,蒋见元 著,中华书局。——此书比《诗经译注》 研究更加深入。

3、《诗经直解》(上下) 作者陈子展。——此书可与《诗经注析》 比照阅读、研究。

4、《毛诗正义》汉·郑玄 笺;唐·孔颖达 疏——此书集古代(唐代之前)研究《诗经》之大成。

5.诗经英译版中那个最好

英国汉学家James Legge(理雅各)1876年翻译的韵体《诗经》好。

理雅各(James Legge,1815年-1897年)是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曾任香港英华书院校长,伦敦布道会传教士。他是第一个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人,从1861年到1886年的25年间,将《四书》、《五经》等中国主要典籍全部译出,共计28卷。

当他离开中国时,已是著作等身。理雅格的多卷本《中国经典》、《法显行传》、《中国的宗教:儒教、道教与基督教的对比》和《中国编年史》等著作在西方汉学界占有重要地位。

他与法国学者顾赛芬、德国学者卫礼贤并称汉籍欧译三大师,也是儒莲翻译奖的第一个获得者。

6.哪本书分析许渊冲英译诗经

许渊冲作为有史以来韵文中译英、法专家,在国际翻译界享有崇高声誉,其翻译作品不仅是世界非中文读者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好窗口,也为中文读者所深爱。《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诗经》采用汉英对照的方式,中文在前,英文在后,考虑古今读音之别,并有生僻难认字,中文部分皆加注音。封面、版式美观,极富古意。

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是全世界有史以来将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一百余部,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他在翻译理论上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集毕生翻译之经验加以发展,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1999年他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2011年获得“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内页插图

相关
下一篇
诗经楚茨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