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人的诗歌特点

1.诗人诗歌特点

孟浩然诗的意境,以一种富于生机的恬静居多。但是他也能够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伟的江山。

柳宗元性格激切、执着,面对沉重的人生忧患,很难解脱出来,诗作大都染上浓郁的幽清悲凉色彩。作品于淡泊中呈现出幽怨冷峭的风格;

戎昱 其诗语言清丽婉朴,铺陈描写的手法较为多样,意境上大多写得悲气纵横

齐己的诗行神兼备,诗画融合,就艺术创造性而言,已超越前人。

陈羽诗歌多壮美,也不舍人情,语言自然雄浑。

姜夔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比较少。特点是辞句精炼,风格不庸俗。词藻较好!

白居易,主题、题材集中,诗文字浅显,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许浑诗的气象通常高远苍凉,感慨深沉,给人以强烈的悲剧美,同时又引人哲思,带来更高层次的思考。

陈与义诗,多反映时事、抒发感愤的作品,情绪大多表现得直率而强烈。诗歌韵律多样,结构疏密有质,兼具清新淡雅与雄浑悲壮的特色。

2.各个诗人写诗的特点

李白 豪放飘逸

白居易 老妪能解

刘禹锡 朴素优美 寓言托物

辛弃疾 慷慨悲歌、激情飞扬

苏轼 潇洒疏朗、旷达超迈

李清照 精秀特绝

周邦彦 精巧工丽

柳永 清新婉约,细腻独到

李贺 想象奇特、思维奇谲、辞采奇丽

杜牧 笔力峭健 文词清丽

王维 清幽隽永 澄净秀雅

孟浩然 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王昌龄 绪密思清 流畅通脱

高适 笔力雄健,气势奔放

岑参 想象丰富 风格峭拔

陶渊明 感情真挚,朴素自然

李商隐 风格浓丽 缠绵悱恻 隐晦迷离

温庭筠 辞藻华丽 气韵清新

鲍照 感情丰沛,形象鲜明

谢灵运 清新自然恬静

韦应物 清韵秀朗 恬淡高远

元稹 色彩浓烈,铺叙曲折

陆游 雄奇奔放,沉郁悲壮

屈原 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

曹操 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 形象鲜明

王安石 立意新颖 对偶贴切

柳宗元 清深意远、疏淡峻洁

王之涣 用词朴实 造境深远

曹植 愤慨时而哀怨

阮籍 悲愤哀怨,隐晦曲折

谢朓 清新自然,意境新颖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清新刚健

陈子昂 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宋之问 讲求比兴,属对精密

张九龄 素练质朴 深远慨望

常建 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自然

李颀 风格豪放,慷慨悲凉

韩愈 规模宏大,才气纵横,气势雄伟

李益 豪放明快

陆龟蒙 现实针对性强

张继 不雕而自饰,丰姿清迥,有道者风

张若虚 澄澈空明、清丽自然

李煜 不假雕饰,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含意深沉

欧阳修 流畅自然;其词深婉清丽

晏殊 典雅华丽

秦观 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

戴望舒 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不刻意雕琢

艾青 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差不多了,个人觉得所谓风格只能代表诗人的一部分作品,真正的诗人行吟于一方乐土,没有固定的风格

3.急求做诗词鉴赏时,诗人诗歌的特点归纳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最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大都通过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表现出来,而又包括了丰富的现实主义成分,他的积极的浪漫主义是有其深厚的现实主义基础的,他巧妙地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来表现思想内容,反映社会现实。他的诗歌热情奔放,想象丰富,语言清新,风格豪迈,个性鲜明,在他笔下的人物和事件、都具有鲜明的艺术形象,处处显示出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色,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李白诗歌主要是以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反映社会现实,运用夸张、比喻、想象等多种手法,风格豪放俊逸、语言清新自然。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在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史上,达到了浪漫主义艺术的高峰。这些积极浪漫主义的诗歌,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对唐代和后代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杜甫诗歌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是与其诗歌意象生成的独特个性密不可分的。这具体表现在:首先杜诗选择熔铸着深厚时代情绪的个性化意象,铸就了杜诗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其次杜诗具有意象密集组合的特点,丰富了诗歌内蕴,克服了近体诗自身格律的局限,使其呈现出迥异于古诗的审美特征;再次杜诗新奇独特的意象构造方式,产生了陌生化的审美效应,增添了审美趣味,生成了特殊的审美价值。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写的诗歌被尊为“宋诗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纵观苏轼诗词的特点可以用“从容、豪放、创新、丰富多彩”四个词概括。

4.诗歌的特点是什么

什么是诗歌? 第一讲 诗歌概论 意义:诗歌自由表现了个体生命心灵深处的超越性追求。

年轻人处在理想追求的岁月,写诗正是百年一遇。诗歌具有永久的审美生命,是文学的最高形式 定义:有言志说、缘情说、想像说、感觉说,法度说、押韵说、语言结构说、综合说等,这些定义都是片面的。

诗歌是一种直接表现创作主体心理活动并有一定语言形式的文学体裁。可称“表现说”。

从根本上来说是要表现人即创作主体的能动本质,而不是为着反映创作主体之外的事物的。为了真实表现诗人的心理活动这一目的,常常不顾心理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是如何的变形。

第二讲 诗歌语言 最本色的文学语言,特殊功能: A、抒情,接近于描绘功能小的音乐。 B、有机信息系统,一个字,能产生神奇效用。

如“朱门酒肉臭”中的“朱门”,成了统治阶级的代名词,有很多含义,还有作者和读者的感受。 C、独立审美价值,可以把玩。

小说可以抛开语言,复述故事,而诗歌不能离开语言。 D、总的要求是表现个性的心理感受,具体要求有四: 一是多义性,既有表层义,又有深层义。

主要用象征手法。如松梅雪竹、长城、百合花等。

传统象征过于理性,形成僵化的套路。还有暗示、双关、婉转等。

二是跳跃性,超过任何文体语言。因为表现心理快速活动。

不要任何介词、连词等中介质--关联词。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还可以逻辑混乱,任意交错。如时间和空间交错。

如《背时的爱情》中诗人与古代的美人谈恋爱。 三是可感性,要有色彩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化抽象为具象)。

诗中有画。 四是音乐性,既有内在音乐性即情绪的律动,又有外在音乐性即声音的回环(押韵、节奏和声调)。

对原始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 节奏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

一字一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古诗:五言“二、二、一”。

新诗自由开放,独特创造,变化中有规律。 最早的诗都可以唱,诗歌不分。

原始民族的抒情诗,主要的性质是音乐。我国自六朝沈约写出《四声谱》以后,诗从诗歌中开始分化。

但是,诗与音乐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唐诗有不少已被谱曲演唱。

诗歌的音乐性的作用是对原始、粗硬、强烈的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使之转化为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加深诗味,唤起读者的审美注意,把一些实用的非诗的想法排开去。 内在音乐性是内心情绪的律动,即高低起伏、长短快慢等。

外在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回环上,可以说是一种数的比例关系。主要有: 押韵 是使相关诗句末尾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

对待押韵应持开放的态度,尊重诗人的艺术追求;只要完美地传达出内在的情感,可有可无。无韵崐诗可以其它手段显示音乐性,如诗行排列。

首先要选韵。同类的韵形成韵部。

现在通行的是十三辙,即十三类:中东、人辰、江阳、言前、发花、怀来、灰堆、遥条、油求、梭波、一七、姑苏、乜斜等。每个韵部发音部位、开口程度不同,音调音域也不一样。

有的响度高,昂扬、亢奋,如江阳、发花等。有的响度低,苦闷、沉重,如灰堆、一七等。

要因情选韵,因情变韵。 其次是转韵。

较长的诗,情绪流动变化,这就要在语音形式上体现出来。如果一韵到底,易于给人单调、疲劳之感。

转韵可以使文气一振。如《春江花月夜》,四句一韵,流丽婉转,委婉缠绵。

再次是押韵方式。主要有连句韵--每行都押、隔句韵--古代就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要求、随韵--两句一换如信天游、交韵--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等。

其它还有抱韵,第一行与第四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这是西方十四行诗的正宗韵格。

声调 发音过程中音高和音长的变化。沈约《四声谱》最早研究这个问题。

新诗只能注意而已。特别是在朗诵诗歌需要时。

节奏 本是音乐术语,是诗歌外在音乐性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节奏。

诗歌的节奏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 诗歌节奏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

在汉语中,一个字一般是一个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 古诗的节奏:五言“二、二、一”;七言“二、二、二、一”。

新诗的节奏:自由开放,独特创造;每行大致相当,变化中有规律。

5.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的诗歌特点、所表达的主观感情是什么

白居易

白居易诗歌特点是讽谕性极强,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而且主题非常明确。主观就是直接表述广泛地反映人民的苦难。这其中有同情农民的作品,深刻地揭露统治者的罪恶。

王维

王维诗歌的特点很明确——“诗中有画”。他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来反映作者在隐居生活中的思想感情的。

李白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很明确,就是最典型浪漫主义。李白尽管没有一种生活能永远使他满足,但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处处留下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他在感情的表达上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

杜甫

杜甫的诗歌被历代公认为“诗史”。杜甫是一个极为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展示了这一时期的历史。在众多的叙事诗中善于选择并概括典型事件,抓住细节刻画人物,通过个别的来反映一般现象。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是明白说出。这是杜甫叙事诗的最大特点,也是杜甫最大的本领。因为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克制自己激动的情绪,具有冷静的头脑。

韩愈

韩愈诗歌的特点之一,用晚唐诗论家司空图的话说,就是“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简单地说,就是以气势见长,气势磅礴。特点之二,是有意避开前代的烂熟套数,语言和意象力求奇特、新颖,甚至不避生涩拗口、突兀怪诞。

柳宗元

柳宗元游历当地的山水,在与友朋的交往中,也常常登山临远,摹山范水,写下了许多关于山水的诗歌。这些山水诗,由于创作的时间不同,作者的心态不一,从意象上是从清秀澄明到奇崛险怪,从情感上是从忧伤到绝望,由此也就构成柳宗元山水诗的演变轨迹。

刘禹锡

刘禹锡的诗歌崇尚风骨,而比较重视诗歌的乐感,讲究音乐美的盛唐诗风特点。他努力掌握民歌曲调,音调浏亮,节奏鲜明。同样的真实的讽刺政治,寓意深刻,辛辣犀利。从他各类诗歌创作的总体上看,刘禹锡具有进步的政治主张和卓越见识,对于社会政治观察敏锐。刘禹锡也是唯物主义哲学家,因此他的诗常融形象与哲理于一炉诗歌的特点和他的主观感情分不开。诗以意为主。

王勃

王勃的诗歌的特点在于比较接近社会现实,所以常用诗歌对某些社会现象加以揭露。王勃的文学主张崇尚实用,“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自己独特的风格,主观继承了“发愤抒情”的创作精神,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浪漫风格。

骆宾王

他的诗寓有一种清新俊逸的气息,以封建时代忠义大节作为理论根据,号召人们起来反对正在筹建中的武周王朝,气势充沛,笔端带有情感。

6.古代诗歌著名诗人的特点

古代诗人的风格(举例) 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 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 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 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 王昌龄诗风的幽寂静穆; 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 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 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 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 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 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 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 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 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 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 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 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 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 欧阳修词风的清丽明媚; 范仲淹词风的苍凉悲壮; 晏殊。

相关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