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歌的格式要求

1.诗歌的格式押韵要求等

律诗---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而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的格律要求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句、六言句或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其次对诗句数量有不同限制,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如果仅六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八句,即在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第三是特定的对偶要求。通常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

按照旧时律诗写作的起承转合结构,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都必须是对偶句。

排律则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都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或一二两联,或二三两联,或仅二联要求上下句对偶。

第四便是声韵格律的严密要求。 以常用的五律、七律为例,首先是押韵,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五律首句多数不押韵,七律首句多数押韵。

也有押仄声韵的,有人认为押仄韵的应属古体。其次是声调。

古代汉语分平上去入四声。诗歌声律以平声字为一类,以上去入三声字为一类,称“仄声”。

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五律仄起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五律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仄起式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平起式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加圈的字表示可平可仄。

五律首句如押韵,仄起式改为“□仄仄□平”,平起式改为“平平仄仄平”;七律首句如不押韵,仄起式改为“□仄□平平仄仄”,平起式改为“□平□仄平平仄”,其余不变。又,每联中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一致,称为“粘对”,否则叫“失粘”;广义的失粘兼指一切平仄不调的现象。 关于律诗的声律,旧传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即谓七言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拘,第二、四、六字必须分明;五言句可推为“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这是不准确的。实际上七言第一字可以不论。

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第三字,在多数场合下也可不论,但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中,五言第一字和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如用仄声,则全句除韵脚平声字外,只有一个平声字,诗律上称作犯“孤平”,是必须避忌的。五言“平平平仄仄”句、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句后三字有时可换成“仄平仄”,但有一个条件,即此类五言句第一字和七言句第三字不能换仄声,否则也会犯“孤平”。

五言句第三字和七言句第五字则不可不论。上述五七律的声韵格律要求,同样适用于排律和小律。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的创作实践中,都存在变例。在定型化过程中,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崔颢《黄鹤楼》即前半首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

近体成熟后,也有作者有意识不依常格,变动平仄规定,称为“拗体”。除变动句中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外,还着重变动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的平仄。

两联都拗称“拗句格”,通首全拗称“拗律”。七律中有所谓“吴体”,也是一种拗律。

杜甫以创作拗体力矫圆熟,为后人所仿效。还有所谓“拗救”如上句有应平而用仄,则下句中应仄处用平,平拗仄救,仄拗平救,以调音节;也有本句中自救或拗而不救的。

此外,由于唐代绝句实质上是截取律诗的一部分而成的,其格律要求也与律诗相同。因而唐代也有称绝句为律诗的,或“谓之小律诗”(清代钱良择《唐音审体》)。

古体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古体诗的平仄并没有任何规定。

汉魏六朝诗的平仄完全是自由的。唐以后古体诗受到律诗的影响,平仄上也有了一些讲究。

根据这一点,古体诗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纯粹的古风,一种是入律的古风。 纯粹的古风的平仄基本上是自由的。

不过,唐以后有些诗人在写古体诗的时候,有意避免律句,於是无形中造成一种风气,要让古体诗尽可能和律诗的形式区别并来。这样就使古体诗的句子有了某些特点。

前面说过,三平调是古风专用的形式,这成为古风的特点之一。最后三字除了这种三平调以外,其次就是收尾於平仄平;还有比较少见的两种,收尾於仄仄仄或。

2.现代诗歌的格式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现代诗对格式的要求不像古诗严格,从形式上比较自由,只要上口,把内容表达清楚,把情感抒发得体就行。

但是也不能太白话了,要有一定的诗意。在押韵上也不太严格,可中间变韵,也可不韵。

每句的字数上也没有要求。一种写现代诗的格式: 1]人物XXX地点2]物品XXX动作3]在XXX(地点)4]存在(条件)XXX初看起来会比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没有关系,让我来慢慢解释:1] 人物地点是阐述一个状态,例如“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2]物品XXX动作:阐述一个与[1]相关的情形,例如“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3]在XXX(地点):变幻场景,例如“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4]存在(条件)XXX:简单的说就是陈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例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那么将上面的四句连起来,看看像不像一首现代诗: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3.现代诗的具体格式要求

现代诗为感于物而作,不拘格式和韵律。形式自由,意涵丰富,不作格式要求。

现代诗歌特点有:

1.形式是比较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扩展资料:

新月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该诗派大体上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 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

他们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新月派纠正了早期新诗创作过于散文化弱点,也使新诗进入了自觉创造的时期。

后期新月派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

后期新月派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现代诗

4.写诗歌的格式

现代诗歌一般追求格式自由.古代诗歌一般分诗和词,诗一般为律诗,如五言律诗七言律诗;词按字数又分小令,中调,长调.

现代诗的要求很随意的,就像是把散文拆开来一样,格式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的. 一般不用空格。。。。。。。。。。。。。。。。。。。。。。。。。。。。。。。。。。。。。。。。。。。。。。。。。。。。。。。。。。。。。。。。。。。。。。。。。。。。。。。。。。。。。。。。。。。。。。。。。。。。。。。。。。。。。。。。。。。。。。。。。。。。。。。。。。。。

5.诗歌格式怎么写

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律诗 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 ,即10句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唐代律诗在定型化过程中和定型后,都存在变例,有些律诗不完全按照格式写作,如崔颢的《黄鹤楼》,即前半首为古体格调,后半首才合律。

律诗的这种变化被称为拗体 。绝句 中国诗体。

又称截句、断句、绝诗。每首四句,通常有五言、七言两种。

简称五绝、七绝,也偶有六绝。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

“绝句”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梁 、陈时,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或称古绝句。

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

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各体诗。

宋代洪迈曾辑录唐人绝句万首,约占现存唐诗总数1/5。除李白、王昌龄、杜牧、李商隐以绝句擅长外,还有不少千古名篇,并不一定出自名家之手。

另外,唐人绝句大都配乐歌唱,如王维《渭城曲》、李白《清平调》、刘禹锡和白居易的《竹枝词》、《杨柳枝》等,所以,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

6.诗歌的格式是什么

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标准给多种多样的诗歌大致分以下形式:

1、按内容性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等。

2、按语言格式的不同,可分为:歌谣(民歌、民谣、儿歌、童谣)、楚辞、格律诗、自由诗等。

3、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古体诗、新体诗、近体诗、新诗等。

4、按题材的不同,可分为:咏史诗、军旅诗、山水诗、田园诗、乡土诗、城市诗等。

5、按与其它体裁相结合的不同,可分为:散文诗、寓言诗、童话诗、谜语诗、赋、骈文、诗体小说、诗剧等。

6、按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叙事诗、小诗、微型小诗等。

扩展资料

我国的诗歌,从现有的可资依据的史料来看,最早的是公元前六世纪的《诗经》中收集的作品。其中的诗以四字一句的占多数,另一部分是诗句字数不等的长短句。

而从句数上看,不论四字一句的诗或是长短句诗,都是有多有少,并不一致。既然《诗经》中的作品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所以《诗经》作品的形式也就是我国诗歌最早的形式。

到了公元前三——四世纪,有楚国的屈原、宋玉等人写的楚辞流传下来。楚辞的形式是句数多少不定,句子字数不等,并在句中或句末加语助词“兮”、“些”或“只”这一类字。

从汉代开始,通篇是五字一句的五言诗形式形成,取代了四言诗和楚辞的地位。当时的五言诗不限句数,可长可短,后人称为五言古体诗。与五言古体诗同时出现的还有乐府诗,乐府诗有五言诗,也有长短句。

到三国时,曹丕写了两首完整的七言诗。七言诗一直到齐、梁时才开始逐渐流行,而诗的格律也在这个时期开始萌芽。

以后到了初唐,近体诗的形式已经确立,从此五言近体诗和七言近体诗形式一直保存下来,与不受格律限制的古体诗并列。

近体诗分绝句和律诗两类,绝句诗每首限定四句,律诗限定八句。另有一种排律,又称长律,不受句数限制,只须保持近体诗的格律,可以由十句到上百句不等。公元七世纪末到八世纪中期,即唐玄宗开元前后,逐渐形成词这种文学形式。经过五代到两宋,是词的全盛时期。

宋亡以后,在元代流行的诗歌形式是散曲。散曲分小令和套数两类,套数又称套曲,小令只是一首曲,而套数是由几首曲组成。曲的形式接近于词,它与词的主要区别在于用韵上比较灵活,也比词更口语化。

在新诗出现以前,我国的诗歌再没有新的形式出现。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诗歌

7.现代诗歌的格式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现代诗对格式的要求不像古诗严格,从形式上比较自由,只要上口,把内容表达清楚,把情感抒发得体就行。但是也不能太白话了,要有一定的诗意。在押韵上也不太严格,可中间变韵,也可不韵。每句的字数上也没有要求。

一种写现代诗的格式:

1]人物XXX地点

2]物品XXX动作

3]在XXX(地点)

4]存在(条件)XXX

初看起来会比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没有关系,让我来慢慢解释:

1] 人物地点是阐述一个状态,例如“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

2]物品XXX动作:阐述一个与[1]相关的情形,例如“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3]在XXX(地点):变幻场景,例如“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4]存在(条件)XXX:简单的说就是陈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例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那么将上面的四句连起来,看看像不像一首现代诗:

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

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8.写现代诗有些什么格式和要求

现代诗对格式要求没有古代诗那么严格,格式很自由,只要把内容写好,抒发自已的情感就可以了。而且现代诗应带有热情奔放、复杂多变的思想感情。题目写最中间,比如:呜啦啦的火车笛 远处的火车笛 ,正在呜啦啦地鸣叫。 随着奔腾的马蹄, 好像看到一群马儿在辽阔的草原上奔跑。 (以上每写一句都要空一排,每一段要空两排,每一句都要写在作文纸上的最中间,第一句是题目,也要写在最中间,诗的每一句话的第一个字都要与题目的第一个字对齐)

拓展资料:

1、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现代诗的发现可以追源到清末,当时,一些从西方引进的诗作已开始用白话进行翻译,但是这些作品量不是很大,所以鲜为人知。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

2、现代诗主要流派为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3、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相关
上一篇
千凡诗经
范文涉及诗人
范文涉及成语
范文涉及词汇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